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花楼发生的事惊动了胡林翼,他立即下令在武汉三镇加强戒备,严加盘查进入武汉之人。百花楼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真正令胡林翼忧心的太平军的进攻。

在直接派兵解安庆之围不成功的情况下,英王陈玉成集中兵力,全力以赴的攻入湖北,前锋精锐部队已经逼兵重镇黄州,黄州一旦陷落,武汉将直接暴露在太平军十几万大军的面前。

虽然胡林翼把为数不多的清军布置的井井有条,守住各处险要,但面对太平军凌厉的攻势,他还是略显信心不足。在这个时候,曾纪泽向胡林翼献上了改变他自己人生道路的至关重要的一策,他提议组建一支全部是西式装备的洋枪营,以之来对付攻势凶猛的太平军。

有人立即表示反对,反对的人声称洋枪虽然利害,但购买的费用昂贵,如今湘军经费本来就紧张,又从何处能凑齐一大笔钱购买署装备。他们反对的另一个观点就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太平军进兵神速,而洋枪营从购置装备与训练成军都需要时间,就算组建了也未必能及时的应用于武汉的保卫战。

曾纪泽解释道:“如今朝廷与洋人已经签定了条约,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洋人进入我大清的主要目的是从事贸易,他们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所以在剿灭粤匪的态度上是支持我们的。武汉的洋商就有很多,各国的领事馆也开馆在即,只要我们同他们及时联系,购买到足够的洋枪洋炮是不成问题的。”

胡林翼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的分析,曾纪泽接着说:“洋枪洋炮虽然贵,但威利和杀伤效率却很高,洋人士兵足以一当十,这从英法军队仅以一万人就攻破我京津十几万军队便能看出,假设我们组建一支一千人的洋枪队,我以为足以对抗粤匪四五万之众。所以说枪炮虽然费用高,但粮饷却省了很多,此消彼减,这笔帐还是划得来的。”

曾纪泽又就时间问题做出分析:“我们可以从军队中挑选会使枪炮的士兵组建洋枪队,这样就缩短了一部分训练时间,再聘请高素质的洋人军官做教习,我相信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作战能力。退一步来讲,就算洋枪队在武汉保卫战中派不上用场,那也可以在今后的剿匪之战中有用武之地,试问当今环球世界,但凡强国,有哪一国不是依仗着枪炮之利,我大清若要自强,早晚也要走这一步。”

胡林翼神色变化不测,仿佛有心中万千感慨,他是想到了长江上看到洋人小火轮逆水而行,其速如风的那一幕,那给了他太大的震撼,再到他自己,原本被认为是无药可治的身体,在洋人奇特的治疗手法下,竟然奇迹般的开始回转。

除此之外,还有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种种所见所闻,都让他深深的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大清如果要想摆脱如今面临的内忧外患困境,那么就必须跟上这种变化,就必须向洋人学习,而洋人的那些先进的东西,给他印象最深的自然就是他们的枪炮。

胡林翼沉吟了半晌,一拍桌案站了起来:“我同意纪泽贤侄的建议,就由他来组建我大清第一个洋队营。”

第十二章筹款

曾纪泽一直认为,在晚清这个时代,想要干一番事业,手底下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保障,曾国藩有湘军,李鸿章有淮军,左宗棠有楚军,这三位晚清风云人物,无一不是先拥有了军队,而后才有能力左右朝政。。

历史上的曾国藩是把湘军给裁了,失去了最硬的一张底牌,固然换来了清廷的信任,但湘系那种令满清政府忌惮的实力也随之而去,湘系人物们顶多在边疆充任大员,却无能力左右中央的政策。

曾纪泽可不想跟着历史足迹走,继续当那个窝囊的外交家,趁着如今湘军鼎盛之际,他必须做好改变湘军未来走向的准备,而一支听命于己的近代化军队便显得特别重要。

胡林翼把组建洋枪营的重任交给了曾纪泽,这正中曾纪泽下怀。其实胡林翼选他也是自有一番思虑,毕竟向洋人学习,模仿他们组建军队在很多保守派人士来看是不可取的,一定会有不少的阻力,曾纪泽身为湘军统帅曾国藩的长子,由他来担此重任,则在旁人看来,曾国藩也是支持这一计划的,借着曾国藩的威望与权势,组建洋枪营所受的阻力便可少许多。

曾纪泽很有信心建好这支自己的嫡系部队,但他很快就遇上了难题。打仗其实打的就是银子,组建一支洋枪营的费用是普通湘军营的数倍,初期建设少说也得十几”,光酒席就摆了三十多桌,当然,他不可能花自己的钱,都是胡林翼先期为他拨付的饷银。不过令他郁闷的是,他请了一百多士绅,而当天下午前来赴约的只有不到三十人,显然,武汉的这些有钱的士绅们并不卖他这个湘军统帅大公子的面子。

其实这也难怪,自湘军建这以来,武汉的士绅们隔三岔五,没少的为湘军捐钱子,他们是捐钱捐怕了。

曾纪泽皱着眉头,瞅了一眼稀稀落落的宴席,满脸的不快,心想:“这帮家伙还真是要钱不要命了,真该叫太平军劫你们一遍。”不过眼下也没办法,只得一挥手叫开席。

曾纪泽首先举杯,把客套话说了一遍,然后转入正题:“纪泽奉胡巡抚之命组建洋枪营,保卫大武汉,保卫大武汉其实也就是保卫各位乡绅们的身家财命,但建洋枪营是要花银子的,虽然胡巡抚鼎力相助,但仍有不少缺口,所以纪泽今天设下此宴请大家来聚一聚,厚起这脸皮子,就是想请大家能捐些银子。”

曾纪泽满以为下边这些人会很痛快的答应,可他却不知道这些人来是来了,不过却都是冲着他这曾大少爷的面子才来的,但来了并不代表人家就愿意放血破财。

曾纪泽扫了一视,见这帮人都低着个头闷不做声,顿时就来了火,但却强压着不发作,免强保持着笑容:“我知道这些年大家伙为咱湘军剿匪捐了不少银子,这年头生意都不好作,各位也都不宽裕,但大家也要想要想,如果不是咱们湘军拼死拼活的跟粤匪干,咱这湖北只怕早就被粤匪屠了多少遍,各位今日能不能坐在这里听纪泽唠叨还只怕是未可知也。所以说,大家花出去的银子都是没白费的,这个理我想大家伙也都明白。”

曾纪泽的话打动了不少人,其中一人站将起来,大声道:“曾少爷,你说话都在理,咱们也不是不明理的人,可是你说要组建什么洋枪营,这在咱大清国还从来没听说过,也没人见过是个啥样,究竟能不能打仗,大家伙都怕这银子是花了,可到时候还是扛不住长发,那这也太不值了。”

说话的是个年轻人,约莫二十七八岁,叫作宋致远,是“白云庄”的少东家,他家原本是武汉最大的布庄,庄子下面养了十几个染坊,但这几年洋商打入了武汉的市场,依靠着机器生产的低价布抢走了不少白云庄的市场,老东家急得生了重病,这白云庄就只好交给年轻的儿子来打点。

那宋致远虽然是生意人,但性情都是有什么说什么,曾纪泽自信的一笑:“宋老板问的好,不过我要反问宋老板一句,你说咱们跟英国人打了两场战争,你说是咱大清赢了还是英国人胜了呢?”

宋致远愣了一下,脸上流露出愤慨的表情:“谁都知道是英国人赢了,不过这仇早晚得报。”

曾纪泽又问道:“报仇的话先暂不提,那宋老板知道英国人是凭着什么赢了咱们大清吗?”

宋致远一哼:“英国人不就是凭着船坚炮利嘛,要是真刀真枪的打,十个英国鬼子也不见得打得过咱大清一个兵。”

曾纪泽呵呵一笑:“宋老板先消消气,你前边那一句话说的很对,英国人凭得就是船坚炮利,我这洋枪营组建成之后,用的将全是洋枪洋炮,那你说粤匪能打得赢咱们吗?”

宋致远眼睛亮起来,似乎是被说服了,但接着又说:“就算能打赢,可光咱们几家能捐的钱也有限,只怕根本不够组建洋枪队的钱。

宋致远的话得到了众乡绅的响应,曾纪泽知道今天这筹款的事算是黄了,看来要想在这些家伙们身上拔毛,还必须得想点办法才行。

第十三章打砸抢烧

曾纪泽并没有逼迫宋致远他们捐款,他反而做了一件好事,凡来参加宴席者,他都以胡林翼的名义为每家都派去一波士兵前去保护商铺,名义是如今粤匪逼近武汉,秘密潜入城中搞破坏的匪徒甚多,所以官府要保护他们这些遵纪守法的乡绅商家。。

没筹到钱曾纪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也没那么好心还去保护那些不肯拔毛的财主们,他这么其实只是在外人面前立一个幌子而已。

很快,就在筹款宴后的第三天,汉口一带连续发生了数起打砸抢烧的恶性袭击事件,袭击大多发生在晚间,攻击的目标都是汉口有名望的商铺。袭击者还留下了警告的言语,恐吓商家不许再支持清廷,否则下一次就会要他们的性命。

连续发生的袭击事件搞得汉口乡绅们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匪徒的下一个攻击的目标是谁,所以乡绅们联合起来向胡林翼上言,请他立刻调查袭击事件的幕后凶手,维护武汉的安全。

曾纪泽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调查此事,很快他就给出了调查结果:经过对抓捕的几名匪徒的严加审问,他们承认他们是太平军混入武汉的内应,袭击商家就是为了破坏武汉稳定的人心,为太平军的进攻做准备。

其实细心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在粤匪内应们的袭击中遭受损失的都是那些没有参加曾纪泽筹款宴的乡绅,而宋致远那二十余家都在袭击中完好无损,据说是曾纪泽派去的士兵与匪徒们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英勇的打退了进攻,双方虽然杀得火热,但却均无死伤。

不管如何,这么一闹,那些不肯捐款的乡绅们一下子明白过来,你要不捐钱的话,官府就不保护你的身家财产安全,无论袭击事件的幕后主谋是太平军也好,不是也罢,这一回组建洋枪营的捐款他们是非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