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测得出的结论与钱仲泰的理论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如此一来,是否让陆战队在九日登陆就成了问题。
粒子风暴结束之后,就能在白天进行作战活动,也就能让陆战队在白天登陆,而不是在夜间上岸。
不管针对夜间登陆的准备有多么充分,夜间登陆的风险都比白天大得多。
要知道,冲绳岛不是硫黄岛。
根据战前获取的情报,冲绳岛有一个陆军师、一个独立装甲旅与一个陆战旅,战斗人员在三万人以上,还有近两万名非战斗人员,总兵力超过五万。因为是直接面对中国的前沿防线,冲绳岛上的防御工事非常牢固。从面积上讲,冲绳岛是硫黄岛的数十倍。除了数万军人之外,岛上还有上百万平民。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攻打冲绳岛绝对不会像攻打硫黄岛那么轻松。
事实上,陆战队在攻打硫黄岛时的表现根本算不上突出,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基层官兵严重缺乏实战经验。
考虑到这些原因,腾耀辉决定推迟攻打冲绳岛的作战行动。
因为白天通信不畅,所以直到九日夜间,牧浩洋才通过视频电话,与腾耀辉、庞跃龙等人商讨了攻打冲绳岛的作战行动。
为了这次食品会议,海军出动了八架大型无人飞机执行通信中继任务。
会议只进行了两个小时,牧浩洋支持了腾耀辉的主张,而且认为应该尽快把攻打冲绳岛的陆战三师第一旅调回去,担任首轮突击任务,而陆战三师负责抢滩登陆,陆战二师则第二个上岸。至于北海舰队派来的陆战一师与印度洋舰队派来的陆战四师则充当预备队,参加接下来的地面战斗。
会议结束之后,牧浩洋率领的特遣舰队就离开了硫黄岛。
舰队没有前往冲绳群岛,而是从小莅原群岛西面北上,径直杀向日本本土,参加轰炸日本的作战行动。
按照腾耀辉的安排,登陆冲绳岛的作战行动将在八月十五日开始。
在此之前,仍然由空军轰炸冲绳岛,舰队则前往日本本土南面,加强对日本的战略封锁行动。
这个时候,日本当局还没有从联合舰队全军覆没的打击中走出来。
八日夜间,日本战时首相中岛康次亲自致电美国总统,希望美国能够紧急提供一批舰载战斗机。虽然美国总统没有立即答应下来,但是没有马上拒绝,中岛康次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
可惜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东乡祖望发来的“绝电”。
联合舰队全军覆没,美国提供的舰载战斗机已无用武之地,日本彻底丧失了制海权,也就彻底失去了转败为胜的机会。
对日本这种岛国来说,制海权就是一切。
接下来,中国甚至不用继续进行战略轰炸,只是持续的战略封锁,就能让日本完蛋。
当然,为了加快战争进程,让日本尽快投降,从而尽快结束战争状态,中国绝对不会停止战略轰炸。
没有了后顾之忧,中国还会扩大战略轰炸的范围。
事实上,早在八月二日,中国空军就开始轰炸日本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电力、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
对日本来说,生存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轰炸每持续一天,日本就倒退一个月。以中国空军的打击力度,即便中国海军不参与战略轰炸行动,日本也将在三个月内彻底瘫痪,丧失所有现代国家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甚至失去工业文明的基础设施。
打到这个时候,日本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降。
问题是,中岛康次并没选择投降。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候投降,必须接受中国提出的所有条件,将沦落为中国庇护下的附庸国。别的不说,中国肯定会提出派兵占领日本本土,而日本将再次丧失最基本的国家主权。
只有坚持下去,让中国付出惨重代价,日本才有希望保存独立自主权。
这个机会就在眼前。
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中国即将出兵攻打冲绳岛,接下来肯定会登陆日本本土,而在本土上决战,中岛康次有信心让中国尝到苦头,也就有足够的把握让中国相信无法通过武力使日本屈服。
只要中国不想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日本就能体面的结束这场战争。
正是如此,从八月二日开始,日本就在向冲绳岛增兵。
因为所有港口都遭到轰炸,绝大部分排水量在一千吨以上的船只被炸沉,所以日本海军只能动用不易被发现的小型船只,比如高速导弹艇、主要在近海活动的渔船、内海渡轮等向冲绳岛运送作战部队。
为了避免遭到轰炸,增兵行动全部在白天进行。
到八月八日傍晚,日本海军已经向冲绳岛运送了五千多名官兵,以及大约一万四千吨作战物资。
在八月六日与七日,日本海军还用大型气垫船向冲绳岛运送了十二辆主战坦克。
照这个速度,到粒子风暴结束时,日本海军还能向冲绳岛运送五千名官兵与一万多吨作战物资。加上冲绳岛上的驻军,总兵力将超过六万,囤积的作战物资足够消耗一个月,也就有能力在这里与中国陆战队决战。
不管是不是日本当局一厢情愿的想法,至少日本已经为本土作战做好了准备。
除了大举向冲绳岛增派作战部队之外,日本已经完成了第三阶段战争动员,地面部队的总兵力由战前不到五十万,扩充到了三百五十万,另外动员近五百万民兵,还在各地组建了总规模超过三百万的防卫力量。
虽然日本陆军的装备情况非常糟糕,比如主战坦克还不到两千辆,各类装甲战车与自行火炮不到三千台,还在空袭中损失了大量主战装备,但是在日本人看来,凭借规模庞大的兵力,打一场本土保卫战仍然绰绰有余。
当时,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份子甚至喊出了“把日本变成中国军队坟墓”的口号。
口号可以喊,问题是有这种可能吗?
如果日本本土成了中国军队的坟墓,那么生活在“坟墓”里的日本人,结局肯定不会比中国军队好。
事实上,动员的一千一百多万日本军人与准军事人员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
别的不说,日本储备的单兵武器最多只能武装三百五十万正规军,民兵与地方防卫部队分到的枪支少得可怜。虽然日本的兵工厂正在拼命生产枪支弹药,但是要在短短几个月内制造出八百万支步枪,绝对不可能。除了枪支不够分配之外,弹药也是个严重问题。正规军的弹药储备还不到一个基数,为了节约弹药,新征召的士兵只能进行体能训练,根本没有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日本领导人理智一点的话,就会选择投降。
可惜的是,不但日本领导人不理智,连很多日本平民都不理智。
第五十六章快马加鞭
第五十六章快马加鞭
九日夜间,特遣舰队开始轰炸日本本土。
此时,牧浩洋手里有三艘航母。虽然“天山”号的条件好得多,但是牧浩洋仍然在“黄河”号上指挥战斗。三个舰载航空兵联队总共有二百九十四架战斗机,按照晏鹰搏制订的轰炸计划,每架战斗机在夜间出动一次。因为日本已经丧失空中反击能力,所以牧浩洋抽调了六艘巡洋舰与九艘驱逐舰,组成炮击编队,在卓誉铭的指挥下北上逼近日本本土,从十日上午开始炮击。留下来的一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十二艘护卫舰与八艘攻击核潜艇足以掩护三艘航母。
牧浩洋没有插手轰炸行动,因为舰载战斗机得配合空军作战,打击空军难以对付的一些敏感性目标。这样的工作,晏鹰搏完全有能力应付,没有必要让舰队司令官操心,牧浩洋也没这个心思。
这个晚上,牧浩洋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
粒子风暴爆发以来,牧浩洋还是第一次在夜间睡觉。过去二十多天里,他一直是昼伏夜出,生物钟完全颠倒了过来。
要是在二十年前,这不是什么问题。
可是对于年近五十的海军大将来说,像年轻人那样拼命,而且持续二十多天,确实是个大问题。
同样的,周渝生、马明涛与章玉廷也在这个晚上卸下了肩上的重担。
天亮前,牧浩洋就醒了过来,去军官餐厅吃了早饭。等他来到指挥中心时,通信参谋已经整理好了夜间收到的情报与战报,还为他泡好了咖啡,桌上还放着两条运输机在夜间送来的香烟。
“有什么重大消息吗?”
“没有,主要是各部队的战报,以及二部提供的情报。”
“行,你去休息吧。”
通信参谋没多罗嗦,他已经忙了一个晚上,换班的搭档也已赶到。
点上香烟,牧浩洋才开始处理战报与情报。
战报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一些常规性的东西,主要是由空军司令部发来的,也有一些舰队的报告。
等他抽完一根烟,喝完咖啡,才翻开了二部送来的情报。
大部分都是常规性情报,主要是对轰炸效果的分析与判断结果,只有一条情报引起了牧浩洋的注意。
这条情报明确提到,日本的战争物资严重匮乏,轰炸与封锁效果已经显现出来。
显然,这与牧浩洋最出的判断不大一致。
在战争爆发前,牧浩洋估计需要三个月,才能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基础,即耗光日本的战略储备。
到目前,战争仅持续了一个月而已。
当然,李明阳没有信口雌黄,而是提出了许多直接与间接证据。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战略轰炸摧毁了日本百分之八十的战略储备,以及战略封锁使日本的进口总量降低了百分之九十五。
相对而言,前者更加重要。
在轰炸日本的战略储备仓库时,空军大量使用了燃烧弹、子母炸弹、以及一些非常特殊的弹药。比如日本总共有三十八处战略粮食仓库,储备了足够一亿多日本人消耗一年的六千多万吨粮食,在轰炸这些目标的时候,空军最先使用燃烧弹,希望烧光所有粮食,后来又使用了装填有强腐蚀剂的特种炸弹。根据空军提供的作战报告、以及二部获得的情报,轰炸效果非常明显,日本储备的粮食已经锐减到一千万吨左右,仅能维持两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