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雄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关羽离开,刘泰在此低头看了一眼怀中已死的甲士,眼中闪过一道痛惜之色,不论消息是否真假,这位甲士都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公,忠觉得,若真是小张将军被围,定然是小张将军惹下了天大的祸事,恩,当然对我军是好事,以忠之见,应当派斥候进入草原探索一番,或许可得知一二。”戏志才上前一步,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好,这件事就交给文恒去办吧。”如今还在刘泰身旁的只有典韦和颜良二将了,典韦明显不适合做斥候工作,自然要交给颜良。

颜良听了刘泰的交代,单膝跪地应道:“末将领命。”

等颜良走后,刘泰将地上甲士的尸体交给了军医处理,虽然刘泰已经输入大量内力,但甲士伤的实在是太严重了,根本回天乏术。

看着甲士的死亡,刘泰脑中突然跳出了汉末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如果没记错的话,公元16年后的十年时间里,是伤寒病和瘟疫大规模爆发的时间,而如今已是公元181年,只剩下十五年时间。

“有没有听闻过华佗和张仲景这两位神医?”刘泰皱着眉头思索一番后,看向戏志才三人问道。

戏志才和郭嘉都是摇了摇头,表示并未听闻,而田丰却是眼睛闪过一道惊讶的神色,愕然的出声问道:“主公,怎会知晓张仲景和华佗之名?”

“哦?元皓可听闻过?”刘泰脸上闪过一道喜色,没想到还真有人知道。

田丰点了点头,一脸含笑的说道:“张仲景乃官宦世家,南阳人,素有学识,曾任过长沙太守,但应对医道的向往,而辞官南下武陵蛮一代专研医术,丰曾南游时偶得小疾,恰好被仲景先生所救。”

“恩”对张仲景在南方专研医术,刘泰是听闻过的,不过张仲景任过长沙太守,刘泰到是记不清了,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不知元皓可将其招来?”

田丰苦笑的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哎,主公还是打消这个想法吧,仲景先生的身心都投入在了医道之中,不可能会来到主公麾下任职的。”

刘泰苦笑的摇了摇头,知道这些所谓的高人,早就把心思投入到了自己的专业中,官职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意义,不过刘泰开出的条件却不同。

“元皓可听闻北疆大学中的医学院?”刘泰嘴角带着一丝自信的问道。

“恩?”田丰点了点头,疑惑的问道:“医学院与墨家如今的工学院相同,丰自然听过,不过如今医学院并没有什么上的了台面的大医者,不知主公为何有此一问?”

自从墨家彻底搬迁到北疆后,刘泰在北疆大学建立了一座真正属于工匠一行的工学院,工学院的院长就是如今工部尚书墨文之父郑元,而医学院也是随同工学院一起建立的,虽然招了很多江湖游医和军中军医,但还是没有能以坐镇的人物,刘泰心中最为理想的人选自然就是华佗和张仲景。

刘泰嘴角一裂,含笑说道:“医学院以悬壶救世为准则,如今学院刚刚建立,虽然大多学子都看不起医道,但若有一位神医坐镇,传下心得医术,自然会有慕名而来的学者,而且医学院的第一班学子毕业后,泰就会在二州各地开办医院、诊所,医道也将会成为二州必不可少的一道大学问。”第九十九章朝野局势(第二更,求收藏)

“主公,医道毕竟是旁门左道,怕是会让他人说不是吧?”田丰虽然不是独学儒家,但也知晓现今儒家当道,其他学问都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之论,若是二州大规模推行医道,免不了又惹了那群儒家子弟。

刘泰摇了摇头,一脸郑重的注视着田丰问道:“敢问元皓,若百姓病不得医,军士伤不得治,每年因此而伤亡的人口,会有多少你知道吗?”

“这”田丰不但是随军军师,还是并州别驾,自然清楚每年在疾病伤残下死亡的人数,而医学院明显就是刘泰想出来对付目前局势的良方,若因自己而使得医学院被废,每年因没有及时救治而死去的人,不都算在了自己身上吗?

“主公,臣有罪”田丰神色大恐的对着刘泰跪倒在地,满头都是冷汗,越想越恐怖,仿佛自己好像一个千古罪人一般。

见得田丰如此摸样,自然明白田丰已经想清楚了医学院的作用,而且还知道了若不建医学院的后果,刘泰含笑的上前扶起田丰,苦笑的说道:“元皓何以自责?这一年多来,并州在元皓的治理下,已好转了无数倍,医学院的建立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主公,臣知道了,臣定会大力推广学子到医学院学医。”田丰没有多说什么,而是一脸郑重的点头说道。

刘泰摇了摇头,一脸肃然说道:“元皓此言差矣,行医重在个人品德与良心,不得太过要求,若是将那些品行不佳的子弟送入学院,只会害了更多人。”

“这丰知晓了。”田丰点了点头,自然知道医者品德的重要性。

随后刘泰又继续说道:“医道不分男女,凡是十八岁成年男女,若对医道有喜欢者,皆可培训入学,如今医学院初建,名望不足,而张仲景与华佗都乃大医德者,若能进入医学院,定然会使医学院名望大涨。”

“可是主公,仲景先生的行踪好找,一般都驻留在武陵群山之中,但华佗先生却居所不定,臣也只是听仲景先生提过一二次,怕是难找啊。”田丰一脸为难的出声说道。

刘泰含笑摇头,说道:“无妨,神医华佗大多流连在灾区救治灾民,只要在灾区寻找便可,当然,对华佗先生不可用强,稍后泰会写一封信,交与龙组,只要找到华佗先生,将此信奉上,想来华佗先生定然不会拒绝来一趟北疆。”

田丰听了刘泰自信的话语,点了点头,拱手说道:”既如此,丰就先派人传信给仲景先生,言明其中利害关系,请仲景先生来一趟北疆。”

刘泰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郭嘉说道:“小嘉子,寻找华佗的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一定要为泰找到神医华佗。”

“诺”郭嘉见刘泰一副郑重的摸样,也是神色严肃的点了点头,华佗的医术,郭嘉不知道,但既然刘泰如此重视,总是有道理的。

=========================

自从刘泰兵发朔方后,整个大汉所有官宦,门阀,士子,百姓都为之震动,而且对刘泰此次出征各有不同的看法,在北疆因刘泰良好的引导,百姓气势如虹,竭力赞同刘泰讨伐南匈奴,而且邻近南匈奴的并北一代,百姓们更是自发的捐出大量粮草食物,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聊表心意了。

而并北一代的门小门阀和士族们,也是大力的配合刘泰,甚至不惜血本,变卖家中资产,资助刘泰北伐,这些并北的门阀们,想来也是怒极了南匈奴的胡人们,刘泰此次讨伐,可谓真正的收尽了并北门阀士族的忠心,如此一来,在并北的改革,也更加迅捷,以前一些难处理的关卡,在门阀们的默认下也是迎刃而解。

北疆之外,其他州郡除了凉州之外,门阀士族的骂声就盖过赞扬了,为什么?因为南匈奴算是汉庭的属国啊,身为边疆统帅的刘泰,不去讨伐乌恒和鲜卑,却去讨伐自己的属国算是什么事?

甚至在朝廷上,很多对刘泰不满的官员,联合上谏声讨刘泰妄自用兵,不过还好灵帝也不是怎么满意南匈奴这几年的所作所为,也就无视了官员们对刘泰不利的举动,在卢植一帮有心人的帮助下,刘泰反而得到了朝廷的嘉奖,气的以袁隗为首的朝廷大员们可谓七窍生烟啊。

官员不说,儒家子弟此番可谓闹翻了天,在儒家思想中重视中庸、仁政之道,非常反对朝廷对外用兵,在儒家子弟心中认为,匈奴、鲜卑等外族不过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子罢了,根本不需要浪费大量的金银粮草费时费力的去讨伐,而且此举与儒家宣传德治相斥而行,首当其冲的刘泰,自然受到儒家子弟们的大肆批评。

或许是有心人特意损毁刘泰,在儒家子弟最为繁盛的齐鲁一代,大肆宣传刘泰在北疆的小朝廷中,有百家争鸣之局,刘泰不但重视工商,甚至连旁门左道的医术,都专门建立了一座学院,其中工学院首当其冲,传闻如今北疆的工部尚书都是消失已久的墨门炬子。

此举彻底激怒了儒家子弟,墨门在儒家子弟心中等同与魔门,不事正道,专营奇淫技巧之事,但是如今刘泰的名望如日中天,儒家子弟又能如何?当然,私下里儒家子弟们在酒家或者一些私会中大骂刘泰贼子,误国之臣,那就免不了了。

而截然相反的是,百姓和游侠豪客们对刘泰讨伐南匈奴,却是大加赞颂,因为在民间各部龙组对南匈奴历年来所犯的罪行,一一陈述于百姓,百姓们一个个对刘泰越加尊敬,至于对南匈奴,自然更加厌恶了。

当然,对于游侠豪客们来说,最重视的不是刘泰讨伐南匈奴,而是刚刚从北疆传来,震惊天下的杀胡令,杀胡令中提及的重赏,大大触及了这些行侠仗义的豪客们,这些游侠豪客们,对金银没有什么概念,向来都是吃了今天没明天,如今不但能深入北疆称为民族英雄,更能得到大量的赏赐,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儒家子弟得到刘泰颁布血腥残忍的杀胡令消息后,不用想了,几乎就差游街反抗刘泰在北疆实行的暴政了,当然智者见仁,也不能一网全部打死,其中一些个别有见识的人,或许与刘泰一般,同对外族非常仇恨者,则看出此令对汉庭的好处,不过刘泰过于残忍,大部分人也都认同的。

“屠夫,侩子手,杀人魔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除了百姓不认同外,其他绝大部分门阀士族都赞同了这个对刘泰的评论,不过也同时的,加深了对刘泰的惧怕之意,毕竟刘泰如今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残暴,血腥,好战,无情,当然也不乏对百姓的爱护,这也是刘泰至今为止还被那些自以为是的士子稍微有点好感的存在了。第一百章林海待援(第三更)

无论其他人如何言及刘泰,刘泰都从未理会过,当然在自己治下闹事的除外,对刘泰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