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文若此言不假,在北疆,文若身上的担子确实非常重,即使有幼平相助,也是累的多次病倒,望先生勿辞,以先生的才学,正是担当北疆大学副院长的不二人选。”刘泰对着黄承彦躬身说道,神色极为恭敬,没有丝毫少年掌权的骄纵之意。第一百四十九章司马徽(第一更)
“哎罢了,罢了,就依尔等吧。”黄承彦看着荀彧和刘泰二人一副自己不答应就誓不罢休的摸样,苦笑的摇了摇头。
其实黄承彦还是比较喜欢教书培养弟子的,当初之所以离开颍川学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荀爽意见不合,甚至多番相争,为了避免进一步冲突,黄承彦只能弃职而走,回转老家襄阳而去。
“司马兄,不知你意下如何?”见得黄承彦也留下了,庞德公看向司马徽问道。
“哎,二位都已留下,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老朽还是算了吧,老朽散漫惯了,喜游历四方,望神候成全。”司马徽见得黄承彦与庞德公都愿留下,眼中闪过一道莫名的神色,固执己见的摇了摇头,没有丝毫改变初衷的说道。
“既如此,学生也不勉强了,只要先生愿来北疆教学,学生定当扫榻以待!”刘泰一脸可惜的摇了摇头,随后对着司马徽恭敬的说道。
说实话,刘泰还真没想过要司马徽留下,司马徽的身份,刘泰非常忌惮,从情报处得知,司马徽乃是河内司马家族之人,出世不久的司马懿叔父,因与上代司马家家主意见不合,而被逐出家族,流落阳翟。
司马懿是何人?在刘泰眼里,三国时代所有群雄之中,司马懿是最为奸诈的一个小人,夺了主人曹氏的江山不说,甚至灭绝了曹氏一族,虽然不是司马懿做的。
对司马懿,刘泰没有任何信心能完全将其收复,因为司马懿太阴险了,太能忍,太能憋,忍到所有对手都老死,憋到天下再无对手,才出手夺取大权曹魏大权,简直是个超级忍者神龟!刘泰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比司马懿命更长,而司马徽是司马懿的是叔父,刘泰不得不怀疑二人之间是否一起图谋,早就计划好了夺得汉室天下。
而司马徽在历史上,好像与所有人都比较暧昧,当初若不是司马徽推出徐庶,推出诸葛亮,刘大耳早就亡于新野了,曹操一统天下,根本不会有多大的曲折,当然周瑜也是非常有功劳的,但是就因有诸葛亮在,曹操才会败得那么惨。
苦苦维持三分天下之势,这是为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让汉室基业苟延残喘几年吗?以刘泰看来不然,司马徽此举,明显就是为了司马徽拖延时日,以司马徽的才智,看不出曹操坐拥天下八州之地,无能哪方面都远远超过天下任何诸侯吗?即使蜀吴联合,也只是勉强能防御罢了,根本不可能击败坐拥三分之二天下的曹操。
但司马徽还是这么做了,“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撒下了这么一句天下大谎,天下是一人可安的吗?若如此,要曹操,要孙权,这些君主,要郭嘉,要周瑜这些智将做什么?
诸葛亮善治不善战,七出蜀中,千里伐魏,拖垮了整个蜀国,当然也有后主刘禅之故,这个就不便多说了,但司马徽明知诸葛亮善治不善战,还与刘备撒下这个谎,并且以徐庶铺垫,其心就难免有点险恶了。
当然,这也是刘泰的一人之看法,并不代表全部,每个人对三国的看法都不同,这就不多说了。
司马徽即使留在北疆,刘泰也真没有好的职位给他去任职,除非再建一所学院,艺术学院?呵呵,明显不现实,以司马徽的才智,怎肯屈居与庞德公与黄承彦之下?如今北疆二所最重要的学院都有大名人坐镇了,刘泰还需什么好担心的。
“好说,好说。”司马徽笑呵呵的挥了挥手,然后说道:“老朽虽不在北疆教导百姓,但推荐几个名士到神候麾下,却是不难的。”
“哦?不知先生愿介绍哪几位大才到学生麾下效力?”刘泰眼神大亮,自己治下最缺的就是治才,如果司马徽真愿意介绍,即使别有用心,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有来无回啊。
“呵呵神候说笑了,大才谈不上,不过是一些个郡治之士罢了,此时想来应当在游历天下,以富胸中学识,也算是老朽的传道弟子了吧,若神候想要,只要手持老朽书信前去召唤便可。”司马徽笑呵呵的扶着短须,一脸自得的说道。
“多谢先生,学生求都求不来呢,怎会不想要,先生尽管说便是。”刘泰被司马徽拖的牙痒痒,古人一向贬低自己或自己学生的能力,当然诸葛亮和庞统除外,在司马徽嘴中能有郡治之才,怕是至少有陈宫这一级别的人物了。
“哎,好吧,好吧。”司马徽看着刘泰猴急的摸样,笑呵呵的说道:“有三人可荐于神候,一位彭城张昭张子布,昔日老朽游历徐州时,与其有师生之情,有老朽书信招来不难。”
张昭?刘泰眼神顿时大亮,张昭的本事,刘泰可是直到的,东吴前期的政局,可以说是张昭一人拉起来的,正史之中孙策死前就有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室不决问张昭”可见张昭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一回过神来,刘泰就忍不住一身冷汗,原来司马徽居然早就在东吴布下了这么颗棋子,若东吴初期,没有张昭这般大治才主持政局,怕是东吴政局早就崩溃了,何有三国鼎立之说?
当然,刘泰也不可能拒绝张昭投到自己的麾下,以张昭的能力,在北疆众多官员中,仅次于荀彧,能为荀彧分担处理北疆政局,解缓二州政治人手短缺的尴尬局面,刘泰怎会不要?
“多谢司马先生举荐,学生定当好生对待张昭,不负张昭胸中学识与先生美意,敢问先生,第二、第三者乃何人?”刘泰一脸笑呵呵的对着司马徽拱手问道,丝毫看不出心中闪过的那么多想法。
司马徽满意点了点头,随后叹息一声,看向南方,说道:“其二为颍川钟繇,此子乃是老朽最中意的一个弟子,其才学以尽圆满,当能为神候效力了。”
“”刘泰一阵无语,神色带着浓浓的好奇之色看着司马徽,越看越迷糊,刚才是张昭,现在是曹魏后期太傅钟繇,这两人可谓都是魏吴两国擎天柱般的人物,如今将二人都荐到自己麾下,到底是什么用心?难道就对这二人这么有信心?或者是看好自己将来能一统天下?好为司马懿铺路?
但问题是如今大汉天下并未真正的走入末路,黄巾之乱都还没起呢,司马徽怎会知道天下必乱?要提前给司马懿铺路?难不成真的能掐会算?刘泰不信,绝对不信!第一百五十章各抒己见(第二更)
华城天赐神候府
“第三人乃是三龙之首华歆,昔年老朽游历青州平原之时与子相遇,见其才识敏捷,便收其为徒,不过此子留恋富贵年华,虽有才能,却不受老夫所爱,能不能招来,就看神候你自己了。”说到华歆之时,司马徽神色有点犹豫,明显对华歆不怎么满意。
又是一个相国,刘泰如今真是无语了,对于华歆贪恋富贵,刘泰一点不在意,世人除了个别人清高的外,谁不喜欢荣华富贵?谁不想要过上好日子,那些有能力,反而一味苦寒者,反倒让刘泰看不起,明显是装逼嘛。
“不知三人如今现在何处?”刘泰没有在意司马徽犹豫的神色,而是出声询问道。
司马徽嘴角一裂,含笑说道:“神候权倾天下,难道连三个人也找不到吗?老朽只负责出招揽信,至于能不能找到,能不能将信交与其手,那就是神候的事情了。”
“额”刘泰苦笑的摸了摸鼻子,摇头不再询问,继续说道:“三位先生,不知一路而来,我北疆的政况与其他州郡相比如何?”
司马徽与庞德公、黄承彦三人相互对视,黄承彦含笑的出声说道:“北疆政局明朗,百姓富足,如此深寒之季,居无一人冻死,冻伤,实乃神侯之大德也,以老朽来看,如今的北疆,即使比文景二帝之盛世时期,也超过了许多。”
“百姓富足,官吏贤明,政局明朗,兵备充足,此乃盛世之象也,即使富家天下的冀州,也不及北疆十一,神侯功盖寰宇,德被苍生,实乃社稷之幸,苍生之幸,上天之幸也。”不成想在黄承彦心中,对刘泰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可见刘泰在北疆两年多时间实行的诸多善举、改变,实乃正道。
“不然。”司马徽却是不赞同的摇了摇头,而是带着浓浓的忧虑说道:“神侯啊,老朽认为,你实在是太过心急了,尤其是对士族门阀,可谓是得罪了天下所有有识之士,如此一来,北疆日后步履艰辛是免不了的,朝堂之上虽然前太傅袁隗被免,但对神侯不满者仍占据着绝对的上风,若无刘虞与刘焉二者在朝堂之上周旋,怕是神侯早就有牢狱之灾了。”
“司马兄此言差矣,神侯在北疆多次改革变法,虽触动了我大汉的祖律,但成果是明显得,百姓个个吃饱穿暖,民生富足,兵强马壮,使得草原数族不敢正视我大汉,有如此功勋在身,那些个昏官如何能扳倒神侯?”庞德公不赞同的出声说道。在庞德公眼中,只要有足够的功勋,即使天子也无法责怪,何况刘泰屡屡剿灭外族,扬大汉国威于天下?
“德公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因神侯功勋太高,即使古之卫青,霍骠骑也略有不足也,如此大的功勋,又手握北疆百万大军,在君主眼中,如何能容得下,若真到神侯功高震主之时,怕是灵帝一道诏书,神侯就免不了要入狱受刑也。”司马徽居然旁若无人的直指刘泰有可能会有牢狱之灾,根本不在意刘泰面如稿灰的神色,在司马徽眼中,此言乃是直荐,并不是有意诅咒刘泰,在世人看来,刘泰虽然残暴,但对忠言,是非常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将北疆打理的犹如人间天堂一般。
“哼!”只见庞德公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司马兄也知,神侯手握百万雄兵,天下何人敢欺也?若当朝那位真的敢无端捉拿神侯下狱,只要神侯振臂一挥,从者多达数百万,到时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