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把太守比作市长,把刺史比作省长,那么,太守与刺史还不是市长与省长的关系,二者同样直属朝庭。
正如南海太守王诞,虽然同城办公。卫风闲着没事并不能随随便便把他招来刺史牙门问话,只有开了军府、以郡公开府仪同三司或者州牧才拥有对辖下太守的垂直管理权,只是目前的卫风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开军府的先决条件是被朝庭任为正牌将军,至少也要是四号将军中最次的安、平两号,安平两号为三品将军,不能加大为大将军,另外征镇两号,镇虽然也不能加大,却是二品,而征可以进为大将军。比如征东将军。因功可进为征东大将军,但是比大将军又次了一等,大将军一般都兼任丞相、录尚书事,是一国中的军政主官。
而州牧顾名思议。牧者。代天子牧民也。秩中两千石,比两千石高一级,至于刺史。权力,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权力,自汉代以来日益扩大,但刺史的主要职责依然是刺,即监督地方官员,所谓督军事,就是军政分开,专督军事,政事方面的执行主体依然是地方太守,譬如卫风担任的广州刺史,并不能过于干涉太守的行政事务。
牧除了是律法上承认的一州军政主官,与刺史还有一个区别,则是牧可以主动发起针对周边部族以及平定叛乱的战争,而不必事先上奏朝庭,即拥有作战的专擅处置权,刺史发动战争却需要朝庭授权。
州牧由于权力过大,形同割据一方的诸候,吸取了汉未藩镇割据的教训,晋室只在南渡前设凉州牧一职,这也是由凉州四面皆胡,孤悬于西北一隅的特殊环境所致,自孝元皇帝南渡以来,与凉州断了联系,凉州形同于羁縻州一类的存在,张家名为晋臣,实为凉王,张家之后,凉州四分五裂,各路凉王都冒出来了,这唯一的州牧也就不再设置,既使如王孰、桓温那类旷世枭雄,为了避嫌,也从不要求担当州牧,但他们可以设置军府代行州牧事。
当然了,牧与刺史职权的区分只在正常情况下,当政局不稳,朝纲混乱,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时,刺史往往会越权行州牧事,比如桓玄攻打司马道子就未得到朝庭诏令,而卫风北上为王蔓报仇也是非法行为,只是无论桓玄、卫风、还是王凝之与谢道韫,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过去。
再比方卫风,攻打李家坞堡乃至明年发动对林邑的战争在本质上是私自出兵,按律是要押解回京城问罪,可是朝庭软弱,交广更是个混乱的地方,桓玄根本管不了那么远,卫风只要拥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在交广二州以刺史代行州牧事,邓逸与王诞投靠卫风,正是认可了卫风名为刺史,实为州牧的地位!
只不过,公然以州牧自居有裂土分疆的嫌疑,所以卫风召见高凉太守是以督交广二州诸军事的名义,在战争状态下,他可以使用节杖调遣官员协同作战。
来到帐内,高凉太守施礼道:“高凉太守冯英参见使君!”
卫风看了过去,冯英约三十来岁的年纪,面色白净,颌下蓄有三缕长须,目光凝直,形容端正,是个标准的文官打扮,总体印象还是挺顺眼的。
卫风伸手微微笑道:“冯太守不必多礼,来,坐下说话!”
冯英称谢坐下之后,母夜叉立刻奉了茶,冯英借着喝茶的机会偷偷打量向了卫风,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着卫风,因着岭南形势复杂,太守轻易不敢出城,还由于太守与刺史没有必然的从属关系,卫风就职番禺时至今日,各郡太守还没一人来拜会卫风呢,王诞当时出城迎接那是没办法,同城办公,不表示下面子过不去啊!
卫风面带和旭的笑容,问道:“冯太守,茶的滋味如何?”
当时喝茶可没有品铭这一说,既便王谢等高门甲族都是牛饮,冯英咕噜咕噜灌了一大口,屈指赞道:“自有一股清韵之味,请问使君,此茶出于何处?”
卫风暗暗好笑,大杂烩般的茶水竟然能喝出清韵的味道,当真是奇哉怪也,可是换个角度,这也隐晦的指明了冯英是个识时务的人,坚贞不二之士固然是好,也值得尊重,但这类人头脑一根筋,常常使人头疼不已,对于卫风等有手段的枭雄人物来说,反倒是墙头草使用起来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因为有些话不用点破,对方自是心领神会。
卫风介绍道:“此茶来自于会稽钱塘县陈郡谢氏庄园,岭南并不多见,王太守若喜欢本将包个几斤给你。”
“哦?”冯英讶道:“竟是来自于谢氏?噢!老夫记起来了,谢氏公义不正是给使君做了别驾?看来使君与谢氏的渊源不浅啊,呵呵~~这茶乃是上上品,既然使君厚赐,老夫就却之不恭了。”
冯英倒是爽快的很,如茶叶这类无伤大雅的小礼物,收了有利于双方拉近关系,强行推辞只会给人一种公事公办的感觉,与卫风结交的意愿已是不言而喻。
正说话间,母夜叉已把一个精美的小包裹摆放在了冯英的案头,卫风呵呵笑道:“冯太守不必客气,对了,本将想了解一下,对于本将兵围李家山城,安平士庶有何看法?”
冯英早猜到了卫风召他定是为了这事,而且卫风表面上是在了解安平士庶的看法,可实际上,想了解的是他本人的意见,这其实也是一种试探。
冯英不敢殆慢,沉吟道:“李家山城不纳税、不服役,且身为庶人荫丁口十余万,于情于法不容,使君若有心整治,安平士庶自是欢欣雀跃,何况此举也利于地方郡县,可是,坞堡荫丁的初衷是为了抵御俚人侵袭,倘若使君拨掉了坞堡,又如何应对俚人?被坞堡荫泽的数十万百姓又该如何?”
卫风丢了个赞赏的目光过去,正色道:“冯太守考虑周全,本将的想法是两手抓,一方面尽快攻破李家坞堡,以丁口填实郡县,或者迁地方豪强入番禺,把原有非法佃户改籍为良人另置县城,另一方面,则是招抚俚人。。。。”
卫风也不隐瞒,详细的介绍了与冼恩平的交往经过,并表明了自己对于俚人的态度,这让冯英立刻就动容了,在卫风说完之后,连忙起身一躬到底:“冼氏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始自于前汉初年南越王赵陀麾下,为我高平郡内最大的一股俚人寨落,若能使其恩服,百姓将再不必受战乱之苦,使君功德无量啊,老夫代我高凉士庶谢过!”
卫风挥了挥手:“冯太守不必多礼,此乃本将份内之事,不过,本将一人力孤,得请冯太守也操操心啊!”
冯英连呼不敢,谦让起身之后,又问道:“请问使君准备了多少兵力?打算何时围攻李家山城?可有把握攻下?”
这才是冯英真正想了解的实情,如果卫风有备而来,他不介意锦上添花,可如果是年少轻狂自以为是,那就得好好考虑了。
卫风淡淡道:“请冯太守放心,除了本将自带近五万众,尚有交州都护邓将军愿鼎力相助,何况此战只诛首恶,不及其余,倘若李逊形势不妙,又有几人会与他陪葬?”
冯英明显松了口气,施礼道:“既然如此,老夫就放心了,谨祝使君一战功成!”
“托冯太守吉言!”卫风也回了一礼称谢,紧接着,略一迟疑,又道:“本将还有个不情之请,将来正式攻打之时,请冯太守领部分军马相助,无须作战,仅因高凉郡兵是本地人,破堡之后,帮着安置民众即可,不知可否?”
冯英相信卫风说的是大实话,自己区区一介高凉太守的确拿不出太多的兵马,至于卫风以安置民众为借口,其实由本地人或外人来干没有太大的区别,这其中颇耐人寻味啊,冯英认为,一方面卫风在表示出他本人并不专功,愿与地方上共享功劳,另一方面,则是间接的逼自己选择站队。
冯英郑重的拱了拱手:“安平民一万余户,守军四千,老夫最多可领两千军助战,请使君莫要嫌少啊!”
第三九二章议立高州
卫风把冯英扶起,郑重道:“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平定坞堡与归化俚人虽是无上之功德,但本将能力有限,不敢独专,还须高凉乃至广州士庶同心协力啊。
交广地界已经乱了几百年,咱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逐步调解晋人与俚人之间的宿怨,尽量还百姓一份安宁,也尽量让俚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俚人或许有些习性令人难以接受,但他们禀性纯朴,并非不知好歹之辈,还请冯太守多点耐心,勿要轻视,勿要盛气凌人,你今日以诚待之,他必一世以诚相报,拜托了!”
卫风也向冯英施了一礼,冯英连忙侧过半片身子,谦让道:“使君快快请起,老夫当不起啊,倘若俚人愿意和平共处,老夫自会以晋人视之,绝不会有半分偏颇!”
“有劳冯太守了!”卫风收礼,微微笑了笑,接着,又似是想到了什么,寻思道:“高凉俚晋杂居,情况特殊,若有急事生出,广州刺史部远在五百里外的番禺,如若不能及时处理,恐怕会小事变大,大事变糟,冯太守,假如本将向朝庭上表,分广州晋康、新宁与高凉三郡另置高州刺史部,你以为如何?朝庭那边你不要考虑,本将既然敢说这样的话,自是有十足把握!”
顿时,冯英激动起来,想都不想的猛的一击几案,赞道:“虽然由郡变州只是一字之差,但朝庭安定高凉、晋康与新宁三郡的决心已尽显无疑,同时也能让被招抚出山的俚人感受到来自于朝庭的重视。将军所说的应对突发事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晋俚的和睦相处啊!如果这个消息传出去,三郡士庶定会感激不尽!”
把郡合为州,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强化朝庭的存在,同时,提高了行政级别,在资源的分配上又会有所优先,卫风分三郡另置高州,根本原因还在于广州实在太大。包括现今的广东、广西大部与福建南部。其中晋人在人口上不占优势,与俚僚混居,面对的矛盾极其复杂,仅靠在番禺的广州刺史部难以处理诸多问题。
在卫风的设想中。是把广州一分为三。除了分三郡置高州。另把包括苍梧(今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