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可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天气严寒,突厥人的头部裹着布和毛皮遮得几乎只剩一个眼睛,身上又穿着唐军铠甲,不仔细看实在无法让人有什么怀疑。但过了半月之后,突厥轻兵携带的粮草补给告罄,需要从唐军军镇得到补给,这次就出了点问题。

上方早已给军镇下了命令,让他们准备一批粮草,程序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同俄特勒派人进军仓搬粮时,军镇的将领看出了不对劲的地方,发现这些人很多好像不是汉人。

一个唐军将领就疑惑地上来四顾周围打量了一番,指着一个骑士喊道:“你,把头盔取下来我看看。”

普通的突厥兵不仅不会说汉语,连听都听不懂,那骑士见有唐军将领指着自己吆喝,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茫然地坐在马上。

唐军将领就更加警觉了,向身后的军士招了招手,很快来了一队全副武装的人马。然后他又喝道:“没听见我的话?”

就在这时,张之辅闻声赶了过来,问道:“什么事?”

唐军将领疑惑地看了看张之辅等人,又看了看其他骑士,愣了一会儿也不敢莽撞,只说道:“我与他说话,怎地一副不搭理的样子?安北军都这么副德行?”

张之辅面带笑意,说辞早有准备,便镇定地说道:“有些人估摸着不会说汉话的缘故,都是些粗人,你和他们计较啥?”

“不会说汉话?”那将领皱眉问道。

张之辅道:“三受降城的兵,有的是从灵州招募的鲜卑人,还有投奔过来的突厥沙陀人,很多都不会说汉话。”

唐军将领一听恍然大悟,边军军镇确实有很多募兵,兵员里各族的人都有,确实不是什么稀奇事,方才倒是没想到那茬。

张之辅笑了笑,和那将领一起走进旁边的一间屋子里,在物资出入的清单上签了一个名字。那唐军将领看了一眼,忙抱拳道:“原来您就是张总管家的,失敬失敬。”

“哪里,带兵的武将小心谨慎一些并不是坏处。”张之辅淡定地丢下一句话。

众军领了补给物资继续南行,前面远远的一道山脉的影子在灰暗的天边若隐若现,张之辅回头对同俄特勒说道:“过了前面那山就进入关中高原地区,按照唐朝律法边将没有皇帝明诏绝不能带兵进入关中,咱们手里的文牒就没那么好使了。一会扎营修整,晚上才启程,尽量走小道避开哨点关卡。”

“我从未到过关中,接下来的路就全靠唐使了。”同俄特勒行了一礼。

张之辅道:“也不必太担心,安全的路线我们早就计划好了。关中高原贫瘠,照样是人烟稀少,只要保持军纪不得擅自行动,多半是没有问题的……一旦进入平原地区之后,就得随时备战。”

……

同时从安北去关中的还有一拨人马,不过这批人只有几十个,大部分是些杂役,其间还有三两个官吏加上一个老道和随从二人。一帮人押着一块石头千里赶赴关中,手上也有通关文牒。老道手里的印信更管用,有朝廷门下省的文书,从草原到关中高原一直进关中平原都十分顺利。

他们人少又没有什么顾虑,走得就快,这个时候已经快到华清宫了。

华清宫的官吏得到消息后便接待了这批人,杂役官吏等交接登记了事情就打发了,石头交给了华清宫的人,老道三人被安排留下等着太平公主的召见。老道号称张天师,随从一男一女也报了姓名贯籍等名目,并有画师专门为他们画像,然后用文字描述他们的长相特征等信息……这时没有照相技术。

华清宫果然是管理森严,老道等人到了地方之后折腾了大半天还在宫门的一处房屋里,连宫门都没能进去。

他们的各种信息先被登记造册,搜身倒是没有,因为全身的衣服着装都要换新的。三人被分开带进了三处地方沐浴更衣,先用洗涤温水从头到脚洗了个干净,头发也洗了而且被服侍他们的奴仆或丫鬟重新梳理了头发,一则让他们用比较好的形象面见太平公主,二则检查头发里没有没藏什么可疑之物,如针、毒药等玩意。洗干净了才用放了香料的水泡上半个时辰。

到得旁晚,老道等人总算是被收拾整洁了,连鞋子袜子都是华清宫里拿来新换的,而他们随身的饰物衣服等被收去暂时保管了。

老道对接待的官员说道:“我那乌木剑是法器,你们能不能还我?”

官员道:“按照规矩不能带东西进去,何况是兵器?”

“兵器?”老道几乎跳了起来,“你见过用木头做兵器的?拿来试试重量不就知道了,贫道没有法器,太平公主殿下万一让露两手,如何是好?”

官员道为难地想了想道:“我可担不起责任……除非先把法器扯开了仔细检查之后倒还可以。”

“祖师爷传下来的东西哪里能扯?唉,算了,到时候就说你们把贫道的法器收了没法施法。”

不料那官员不为所动:“殿下要怪罪也无法,本官只按典章办事,绝无徇私也无渎职!”

老道只得作罢,等着宫里的奴婢送了晚膳过来,让他们吃饱了休息一晚,明日召见。老道抱怨道:“怎么全是素的,连一块肉都没有?”

一旁的奴婢忙道:“膳房听说是僧道中人,便准备了素食,以免犯了什么忌讳。”

老道骂道:“道家和佛家能一样吗?”

反正师徒三人事儿挺多,给大伙刺头一般的感觉,不过他们是太平公主要接见的人也不能太怠慢了。好不容易才消停下来,经手此事的上下官吏胥役都松了一口气。

第二十一章释义

第二天上午送石头的老道张天师被通知到芙蓉殿面见太平公主,就是从宫门这边穿过湖泊上的宽桥正对面的那一幢二层宫殿。

按日子算已是春天时节了,但腊月刚过关中的严寒并未减少,华清宫依然笼罩在白茫茫的雪中,未见有春|色的迹象。不过有温泉的地方会温暖一些,比如太平公主住的那座长春殿从名字就可得而知。太平公主年前就惦记着修这座华清宫,就是为了避冬来的,他们估计要开春后才回长安。

前头的宦官缩着脖子忍着寒冷带着老道等人从湖泊上向前走,冻得人一路无话。不过六七和百月却忍不住东张西望,瞧着这美轮美奂的宫室雪景,特别是百月到底是个小姑娘,一双好奇的眼睛四处观赏着。

老道提醒道:“多个心思,咱们是去见太平公主殿下,别出错。”

进得芙蓉殿,一股子暖暖的气息扑面而来,三人都惊叹于里面的华丽贵气,百月默默地打量那层层幔帷之处侍立的许多宫女,每个人身上都穿着绫罗编织的美丽衣服。

“啧啧……”刘七嘴里不禁发出了声音。前头的那宦官哼了一声,大抵是一种鄙视的意思。

走了一阵,眼前豁然开朗,就到了一处十分宽敞明亮的地方,大白天的灯架上都点着许多蜡烛。这要在百姓家,晚上为了节约灯油都早早地睡了,白天还点灯非得被骂败家子不可。

上面有个木台子,台子后面有一副又高又宽的山水画屏风,但此时屏风前的宝座空着,太平公主还没有来,周围侍立一干宫女宦官。

带着他们进来的人说道:“道长在此稍候,殿下一会就到了。”

老道撸|着山羊胡装作仙风道骨的样子微微点头以示回答。可惜他那随从刘七实在不配合,大咧咧地指着一幅画的裱框道:“该不是金子做的吧?”

老道:“……”

刘七一面说一面瞅着那画框往前走,想凑近了瞧,不料“哐”地一声撞到了摆在墙边的一张大案,他的个头大一撞之下力气不小,偌大一张结实的木料大案撞得直接挪了位置,摆在上面的一个瓷器瓶子摇摇晃晃地眼看就要摔将下来。

“啊!”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发出声来,一齐目瞪口呆地盯着那摇晃的瓶子,就算站得最近的现在要去救都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摇晃了两下,总算是一头歪了下去……“哐”地一声碎成了瓷片。

刘七的脸顿时变成了猪肝色,哭丧着脸看着老道。

一个宦官怒道:“懂点规矩么?!不知礼数随便就能治你一个不敬之罪!”

老道忙道:“劣徒没见识,不慎摔坏了东西,一会等殿下来贫道向她请罪。”

就在这时,台上的一个宦官走了下来,下面的宦官急忙住了嘴,恭敬地叫了一声“鱼公公”,现在这个宦官的品级比较高一点。他不是鱼立本是谁?

鱼立本道:“不就是一个瓶子么?什么事儿都去劳烦殿下,还要咱们干什么?叫人来把碎片收拾了,这事就到此为止,道长是殿下要召见的贵客,不得怠慢。”

宦官们忙恭敬地说道:“是。”

老道向鱼立本道谢,又瞪了刘七一眼,刘七低头不言,老实了许多。这时几个人把老道他们大老远运来的那块石头给抬进来了,还在地板上垫了一块红色绸缎,然后把石头放在上面。

又过得一会儿,就见一群人前呼后拥着一男一女两个衣着华丽的人从帘子里进来了,但见那艳丽的女人浓妆盛服,大红色的拽地长裙,一身珠光宝气,就算是没见过太平公主本人,此情此景见着这么一个女人任谁都猜得出来是她了。她的身边还有一个穿着紫团花锦袍的高大男子,饱满的额头、沉静的眼神、面色有些黑,眉宇间的英气内敛,走起来路来步伐十分沉稳,老道一见心下就一怔,猜测此人便是薛氏,感觉不是个善茬。

鱼立本急忙迎了上去,腰弯得非常低,然后在太平公主耳边轻轻说了句什么。老道心想:恐怕是说刘七打破瓶子的事儿?

果见太平公主不经意的目光从刘七身上扫过,并不提那事儿,径直就走到了宝座前,薛崇训忙上前轻轻扶住她的手,她霸气地正身一坐,一拂宽袖,一股摄人的威严从上无形中散发出来。

老道带着两徒儿上前两步,拜道:“山中贫道拜见殿下。”

“请起,还不给道长搬个坐的?”太平公主随和地说道。

老道发现太平公主身边还有个眉清目秀穿道袍的女道,心说太平公主肯定也对道教有些兴趣,这才带个道士时刻侍奉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