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乌罗护人涨红了一张脸,正想反唇相讥。薛崇训却开口道:“你们都别急,坐下先尝尝美味再说不迟,我自会公平对待。来人,为使臣们上肉上酒。”
二人听罢这才暂息吵架,坐下时仍然怒目对视。不仅是这两帮人,还有其他的部落也各怀期望,只是没像乌罗护人和契丹人一样这么早就吵起来而已。
不一会儿军士们拿着盘子把烤熟了的羊肉割下来送到食客们的岸上,诱|人的美味让大多数人愉快起来,嚷嚷着“吃,吃”等声音,众人纷纷拿起刀子割肉品尝,啧啧地赞叹美味可口。
薛崇训的面前也放上了一块香喷喷的熟肉,他回顾了一番众人的吃相不由得嘿嘿笑了一声,只见那帮人有的拿刀子割下来之后手抓起嚼、有的干脆双手抓起整块在那啃,弄得满手满嘴都是油,然后伸手去抓酒盏又把酒盏也弄污了。而薛崇训却淡然地掏出了一支木头削成的叉子来用棉布擦了几番,然后拿在左手,右手拿起割肉的刀子,十分娴熟地切下一小块然后用叉子挑起放到嘴里细细嚼着品尝了一番,点头道:“烤得不错啊。”
众人惊讶地看着他的吃法目瞪口呆,下侧的慕容宣只觉得这种吃肉的方法儒雅从容,更是心有向往之,忙道:“原来大唐不仅用筷子,吃肉也有一番讲究,帐中可还有木叉?”
薛崇训便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幸好我叫人多削了一些,拿上来愿意用的便取之使用罢。”
使臣们觉得新奇也跟着学样,不料这玩意和筷子一样看着用起来简单,真正拿手里却不听使唤,很多人干脆丢一边继续用手抓起大啃以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比较过瘾,只有慕容宣等少数人才认真地学着使用这种工具。
吃了一会儿酒也喝了几轮,只见薛崇训站了起来,拿起小刀走到地图前面,将上面勾画着山川河流标注了地名的纸张随口割了两块下来,位置正在契丹西北部土河以北及栗末部以西的两块地方,然后用两片纸垫上羊肉递到军士的手里道:“送到李思义那里,我给他品尝的。”
众人顿时就安静下来,薛崇训的一系列动作的含义非常明显,要没有其他含义谁在地图上划纸来垫|肉?契丹使臣李思义也惊讶地看着摆放在面前的东西,他心里有些欢喜但又有些疑惑,便没有马上作出表态,等着瞧这究竟是用意何为,难道白白送契丹东部两块水草之地?这些地方以前是突厥控制的,现在突厥势力被唐朝赶到漠北,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唐人获得的利益。
过得一会儿,薛崇训又把地图上乌罗护的那片纸划下来,上面挂的图纸已经出现了两个窟窿。薛崇训将目光看向契丹人那边:“方才那两地既送契丹人放牧,我将此地还给乌罗护人,你们可有异议?”
李思义与同行者面面相觑,同行有人低声说道:“乌罗护之地非常寒冷,不见得比唐朝送咱们的突厥草场好。再说咱们非要占有乌罗护也会让朝廷下不了台,很难名正言顺地居有之,对谁都没好处。”
李思义想了片刻,便爽快地答道:“多谢晋王恩赏,既然如此,我们契丹人也该大方地将乌罗护之地还给宇文洪的长子。”
薛崇训点点头对乌罗护使者道:“当初乌罗护人未得朝廷诏令便贸然出兵,不仅自败,更影响了大局。你们未立寸功,但念其忠于朝廷之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不忍见乌罗护人丢失故土,他日遣使护送首领还国重建,望其好自为之。”
乌罗护使者急忙谢恩,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失去的东西,能达成目的已经谢天谢地了,实在无法过多奢求。
这时铁勒各部的几拨使者看着眼热,西北方的拔曳固、胡禄屋、鼠尼施三姓站出来请求,说在反抗默啜的战争中损失巨大苦不堪言,其地贫瘠水草不丰,而漠南之地的突厥人迁徙之后人烟稀少,想在明年开春后带着牛羊南下借地放牧。
薛崇训道:“朝廷将把单于都护府置于黑沙城,漠南草原也会并入我大唐版图。迁徙边民到新地尚需时日,又念铁勒各部在牵制默啜可汗兵力上的功劳,我是赞同你们南下游牧的,你们应遵从单于都护府的律令克己安分(纳税),珍惜各部落与朝廷之间长久之谊。”
各部落首领十分欢喜,漠南草原显然丰美,而且越往南气候也越温暖。
然后薛崇训又承诺以牛羊帐篷等物资封赏鲜卑等部落,这无疑是一场欢乐的分赃聚会,到场的各部按照功劳大小都有收获,不由得举杯畅饮其乐融融。薛崇训正色道:“上天赐予各族土地万物,让人们可以每天享用到食物,我愿与各族诸部分享着一些财富,就像现在与大家同享美味佳肴……但是那些与朝廷为敌不义不仁者,便是所有人共同的敌人,我将如对待突厥一样兴兵伐之,绝不含糊!”
众人附和表态愿为朝廷盟友共同维护草原上的秩序。这时慕容宣趁机站起来说道:“族有大小强弱,我们都不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既然晋王愿为大家作主,我们何不歃血为盟推举晋王为盟主,从此各安其所和睦相处?”
第一百零九章恩怨
薛崇训被“推举”为盟主的事儿发生在漠南草原上,突厥人的主要势力虽然已经北退,但在草原上的眼线并未因此完全消失,很快就得知了此事。
时骨咄禄可汗之子夺得汗位,称毗伽可汗,任用其岳父暾欲谷为左贤王掌握兵权又为谋臣,对暾欲谷言听计从十分信任。稍稍稳定了权位之后,西北各突厥部落本欲联系唐朝投降的人纷纷来归,高句丽旧部等附庸势力也重新归附,一时毗伽可汗的实力得到加强,恢复了一些元气。
他们听说唐朝联军仍要继续征讨时,内部出现了两种情况,有些人因为失败的前车之鉴感到十分害怕;而毗伽可汗等人却急着想要重整旗鼓一战,尽快地树立威信。
这时左贤王暾欲谷进言道:“冬季来临,不仅唐军无法继续北上,连其附庸部落也很难在严寒的天气里出征,所以我认为他们这次会盟不过是虚张声势,无须慌张;且默啜可汗给突厥汗国留下了个烂摊子,现在突厥周围四敌环绕,情况十分不妙。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继续开战,而是利用休战的时机慢慢改善处境,并巩固阵脚。”
毗伽可汗问计,如何改变处境。
其岳父暾欲谷道:“薛崇训拉拢各族,以大义为名暗分好处,各部落趋炎附势都以唐朝为尊,眼下要改变我们四处竖敌的现状,唯有先与唐朝修善关系,然后才能与其他部落重新和好。”
可汗频频点头,十分信任暾欲谷的策略。
暾欲谷又道:“阿史那卓公主被唐军掳走献于晋王,咱们正好可遣使前往请求和亲,借此由头议和。”
毗伽可汗以为善,对其建议完全听从,很快就派出了使节南下。
……因唐朝一贯的做法不杀外族使节,就算是当初吐蕃与唐朝处于战争状态时也没难为过长安的吐蕃使节,现在薛崇训也没为难突厥遣来的使者。
薛崇训与幕僚们商议,激进者认为不能给突厥残余以缓和之机,应保持围剿的形势,让朝廷诏令各族继续进攻彻底将突厥汗国从版图上消灭。苏晋反对这样做,他说道:“突厥人虽然曾经是我们的敌人,但经过黑沙城决战之后已实力大损,又失去了漠南地区,这样一股势力再难成为威胁,是否彻底消灭之又有多大的作用?”
有人站出来说道:“突厥人多年袭扰边境,血债累累,正是雪恨之时。”
苏晋道:“从古至今,但凡曾经雄踞于中原之侧的种族,哪个不是杀掠无数?国仇不同于私怨,当政者应放眼往后不能意气用事,否则悲惨的往事也将重演。明智地善加制定方略,可以保持中原现有的优势,减少往后受困于蛮夷的可能。突厥既被削弱无法胜任我朝的对手,毗伽可汗掌权后首先就表示亲唐,如果能积极地发展关系,也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就近处看能更好地让边境安宁;就远处考虑突厥汗国存在于漠北,也能起到牵制回纥坐大的作用。回纥虽能与我们和睦,但突厥要与我朝讲和停止袭扰边境,两者又有什么实质区别?”
苏晋又降低了语调,沉声道:“最关键的还是突厥可汗提出的联姻,是将阿史那氏的公主嫁于晋王,而不是李唐宗室。请王爷细思其中干系。”
薛崇训听罢沉吟不已,心道当初武则天立国,虽然在国内夺取了权力,但无法改变周边各族长久以来对李唐的“归宿感”,就连默啜也拒绝与武家联姻……
他想了许久,便开口说道:“苏侍郎的话很有些道理。”然后转头看向王昌龄张九龄等人,等待他们的意见。
二龄此时已明白薛崇训有了主张,此时投来征询的目光,无非是要确认他的主张是否能得到支持。张九龄便率先表态道:“臣附议苏侍郎之计。”
王昌龄随即也赞同,正如苏晋所言这样做于国无害。正应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特别在权力场上。刚不久双方还打得头破血流杀得尸|横遍野,转眼之间就可以成为亲戚,恩怨情仇放在大局上真算不得什么。
计议定,薛崇训遂召突厥使臣见面,同意了毗伽可汗的请和联姻。然后进行了更详细的谈判,要求突厥可汗想朝廷称臣(他们倒是一直在名义上承认的);将安北都护府北迁漠北设立军事据点,在突厥汗廷派遣唐朝官员;突厥可汗同时授封唐朝官衔及爵位,承诺不再侵扰边境等等。
因议和顺利,突厥使者也得以在唐军大营见到了阿史那公主。毗伽可汗是阿史那卓的亲兄弟,派来的亲信是突厥贵族,也是她认识的人,说起话也就更亲切了。突厥使者劝她放下个人的事儿要以大局为重,如能得到唐朝晋王的宠爱,可劝说当政者善待突厥部族。
阿史那卓此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没觉得有什么牺牲和委屈,忽然间感觉有些异样,当然口头上是不好意思这样说的,便顺着使者的意思道:“先父已故,既然是哥哥的意思,我自应该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