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混成旅团新的指挥官,青木源知道,不管是山县有朋司令官还是大本营,都对他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青木源以一场胜利,一扫因为大岛义昌少将阵亡而给rì军带来的yīn霾。山县有朋甚至暗示,混成旅团攻取义州后,他将呈报大本营,晋升青木源为少将。
战前,青木源仅仅是个中佐联队长,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中佐提升为少将,这是一个难以抵御的诱惑。
于公于私,青木源都别无选择,他只能率领这支疲惫之师,义无反顾地离开平壤,冒着绵绵秋雨,沿着泥泞崎岖的道路,奔向义州。
部队经过两天跋涉,到达了安州,安州距离义州还有近一百公里,是平壤和义州之间最大的城市,也是朝鲜北部除平壤之外,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
安州的地理位置与义州大不相同。安州西临黄海,渔业发达,比较富庶,经济状况要优于朝鲜其他地区。它是平壤到义州的交通要道。南靠清川江,周边有高山丛林密布,城池高大坚固,又有清川江天险,易守难攻。
以安州为据点,南下可攻平壤,北进可攻义州。扼守清川江出海口,也可出黄海,直达大清国的辽东半岛。
总之,安州是朝鲜北部的一个战略要地。令人费解的是,清军自平壤败退后,竟然主动放弃了安州。
如果清军集结主力于安州,就算无力收复平壤,也可阻挡rì军北上。守安州比守义州,要容易得多。
很明显,清军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安州距离鸭绿江有上百公里,清军害怕被rì军咬住,难以脱身。此外,清军不相信朝鲜人,他们害怕当地的朝鲜人与之为敌,从而陷入泥滩中不能自拔。
而rì军也有相同的忧虑。rì军刚刚攻占平壤,对于北部朝鲜人的人心向背心怀疑虑。rì本人也知道,他们扶持的傀儡皇帝很难被朝鲜民众所接受,在朝鲜南部,甚至在京城周边地区,抵抗运动时有发生。
而在朝鲜北部,民众与大清国的联系要比南部密切得多,尤其是安州一代,百姓相对富庶,其主要原因就是,安州地区百姓与大清国辽东半岛来往密切,其财富,大多来自与大清国的海上贸易与渔业。
安州民众极有可能对rì军采取敌视态度。
但是,安州又是一个战略要地,是rì军进一步北进的堡垒,越过安州,便是一马平川,rì军可以直捣义州,并攻破清军的鸭绿江防线。
第一军军部早就看出了安州的重要xìng。刚刚攻占平壤后不久,rì军就派出一支数百人的先遣队,尾随溃败的清军,进入安州。
这支先遣队的目的不是追击清军,而是迅速占领安州,巩固对安州的占领。并将安州建成rì军继京城、平壤之后,另一个军事重镇。
跟随这支先遣队的,还有一百多朝鲜人。他们都是宣誓效忠大韩皇帝李熙的朝鲜官僚和王宫卫队成员,其首领竟然是时任朝鲜总理大臣的金弘集。
金弘集;字景能(一作敬能),号道园、以政学斋,本贯庆州金氏,金弘集属于朝鲜开化派,行事稳健,思想开明,行政能力优秀,被誉为“救时之才”。在朝鲜民众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金弘集的政治态度原本亲近大清国,是“事大党”成员。
金弘集与大清国黄遵宪私交颇深,1880年,金弘集出使rì本,频繁会见清国驻rì公使黄遵宪,黄遵宪曾手书《朝鲜策略》送与金弘集,《朝鲜策略》的中心意思是,朝鲜应当亲中国、联美国、结rì本,共同抵御沙皇俄国的南下,同时接受西方先进科技,以求自强。金弘集深以为然,并将《朝鲜策略》献于国王高宗,得到了高宗的肯定。
然而,《朝鲜策略》却在朝鲜引起轩然大波,许多儒生高举“卫正斥邪”的旗帜,大力抨击《朝鲜策略》。其中庆尚道儒生李晚孙于1881年(辛巳年)联合300多名儒生在朝鲜京城伏阙上疏,号称“万人疏”,骂黄遵宪为“禽兽”,痛骂金弘集“藏弄诬圣之说”。金弘集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不得不上疏请辞,退出朝政。
甲午战争爆发前,神尾光臣潜入朝鲜,秘密寻找与rì本的合作者,金弘集也是神尾光臣的目标之一。
金弘集主张改革。但是,他与金玉均的观点截然不同。
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主张激进改革,要求断绝与清国的宗属关系,在朝鲜dúlì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改革。而金弘集则主张稳健改革,要求维持与大清国的宗属关系,同时结好rì本,共同抵御俄国。
从这个意义上讲,神尾光臣要想金弘集与rì本人合作,似乎是找错了人。
但是,神尾光臣在李罡应、柳莹等人面前处处碰壁,唯独在金弘集这里,找到了突破口。
第153章安州
金弘集主张的稳健改革,和金玉均主张的激进改革一样,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事实上,朝鲜保守势力根本就是反对改革,不管是稳健还是激进,只要是改革,必然触犯当权者的既得利益,在封闭保守的朝鲜,要想实行改革,根本就行不通。
金弘集极为苦闷。金玉均的激进改革遭到失败,还可以得到rì本人的庇护。而金弘集的稳健改革失败后,作为宗主国的大清国,却不闻不问。其实,大清国和朝鲜当局一样保守落后!朝鲜当局不愿意改革,就是依仗有个和他同样保守的大清国做后盾!
金弘集对大清国极度失望,。
就这样,当神尾光臣找上门的时候,金弘集动摇了,他开始怀疑与大清国维持宗属关系的合理xìng,进而,萌生了与rì本人合作,开启朝鲜改革之路的可能xìng。
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清军在朝鲜的所作所为,更加坚定了金弘集的信念。
面对现代化的rì军,落后保守的清军屡战屡败。rì本人军队高度现代化,充分展现了rì本在明治维新缩取得的惊人发展。金弘集猛然意识到,朝鲜继续维持与大清国的宗属关系,才是朝鲜改革富强最大的障碍!因为,保守落后的大清国,绝对不会允许朝鲜走上改革之路。
朝鲜的改革,就是对大清国的否定!
金弘集再不犹豫,在rì军攻占京城后两天之后,在神尾光臣的cāo作下,金弘集接替反对rì本干涉的领议政金炳始,出任议zhèngfǔ领议政,金弘集出山,意味着着朝鲜亲。rì政权正式形成。
随后,在金弘集的主导下,大韩朝鲜开始实施内政改革,组建军国机务处,金弘集就任总理大臣。成为大韩朝廷的主宰者。
当然,大韩朝廷的真正主宰者是rì本人。金弘集很快就会尝到苦果。
政治令人匪夷所思,亲。rì的金玉均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主张,转向大清国。而清中的金弘集,却转向rì本,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亲。rì派。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金弘集打算与rì本人好好合作,借助rì本人的势力,完成他改革富强的理想。
大韩帝国的总理大臣金弘集亲自前往安州,配合rì军完成对安州的占领,可见山县有朋对安州的重视程度。
金弘集向来以“能臣”著称,颇有才干,在民众中享有一定的威望。金弘集来到安州,很快就安定了民心,恢复了安州的秩序。
与此同时,rì本人在安州给予了朝鲜人更多的权力。一般情况下,rì军会在占领地设置民政事务所,由rì本军方单独领导,管理占领区的民政事务。而在安州,rì方没有设置民政事务所,一切政务由朝鲜人的安州知府自理。当然,rì本在安州设置了jǐng备部,下辖一个中队的rì军,名为负责安州治安,实则监视安州知府。
但总体上看,rì本人没有直接插手安州的民政,安州民众对rì本人的态度趋于温和。
安州物产丰富,民众相对富庶。按照rì本人的计划,金弘集在安州安置流民,发展生产,强化治安,构筑堡垒,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安州秩序井然,府库充裕,真正成为了rì军北进的桥头堡。
金弘集完成了在安州的使命后,便回到了京城,把安州的行政权,移交给了安州知府——卢文俊。
前东学教军师卢文俊是随金弘集一起来到安州的。
虎飞岭一战,卢文俊彻底暴露了他的rì本jiān细身份,杀害教主崔时亨、指挥使朴正雄的罪行也大白于天下。
卢文俊见势不好,脚底抹油,逃离了虎飞岭,很快,他就与虎飞岭下的神尾光臣汇合。
卢文俊丢掉了整个东学教,这让神尾光臣极为恼怒,本来,失去了东学教,卢文俊也就没有了作用。不过,神尾光臣还是放了卢文俊一马,毕竟,卢文俊对朝鲜北部极为熟悉,rì军要北进,还很需要这样的合作者。
就这样,卢文俊被安排进了先遣队,随金弘集进入安州。
卢文俊颇有些才干,对当地民俗风情又非常了解,在安州期间,他帮助金弘集整顿秩序,筑城修垒,颇有建树,深得金弘集的赏识。而卢文俊又是神尾光臣的人,rì军jǐng备部对他也极为看重,于是,双方一拍即合,都同意任命卢文俊为安州知府。
总之,鉴于朝鲜特殊的地理地貌和恶劣的交通条件,rì军要想在冬天发起鸭绿江战役,必须在平壤与义州之间有一个中转基地,为前方提供后勤保障和战略支撑。安州被rì军选定为这样一个战略支撑点。
青木源率混成旅团,冒着秋雨,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赶到了安州,他切身体会到了安州这个战略支撑点的重要xìng。
从平壤到安州,一路都是高山丛林,部队行军消耗极大,混成旅团携带的作战物资,竟然有一半掉在了泥泞的山路上,而部队携带的粮食,也基本告罄。
在安州,混成旅团不仅得到了休整,而且,补充了一个星期的粮食。当然,现在的安州还没有武器弹药库,混成旅团没有得到装备补充。如果,第一军全军向鸭绿江进发,就必须在安州设置兵站,维持补给,否则,要想从平壤保障两万大军的作战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障安州基地的安全,青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