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延州四面环山,城墙呈凸字型,西门独挡正面开阔之地,南北两面城墙退后将近半里才从侧面伸出,背后的东门则直通后方。两天来,延州几乎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正面拒敌的战斗中,眼看已经取得不小的胜利,正在欢欣鼓舞。梁丰忽然接到急报,南北门已经被敌军包围,发动了同等规模的进攻。
这下把他吓得不轻,怎么忘了这事儿?不及多想,一跃上马,沿着城上走道疾驰,不断大声传令,沿途各营就近奔赴城门御敌。所幸赵大用在时早预料到,每个城门的武器准备充足,一时间倒还抵挡得住。
但是三面环敌,分兵而拒,压力空前大了许多。梁丰再也无法坐镇调度,只好冒着城下shè来的纷纷箭羽,躬身伏在马背上来回穿梭发令抵抗。几个奔跑之下,终于手臂中了一箭,险些摔下马来。
还好党项人厚道,没用生锈的箭头。否则他这条臂膀就算是废了。赶紧翻身下马。自有人跑过来给他包扎。先用尖刀就着火堆烤过。轻轻将肌肉划开十字,梁丰满头大汗咬牙忍痛,士兵递过一块布巾给他咬了,趁这厮没防备,猛地一拔箭头。他没像英雄们一样死死咬住布巾忍住,反倒是张嘴惨叫起来,杀猪一般的声音引来无数同情的目光。
敷药上绷带后,也顾不得疼痛依旧。继续跑前跑后指挥战斗。眼看三面受围,战斗力比以前快了三倍不止的速度在减少,心中大急。此时有指挥使跑来问他是否要从东门弃城突围,他犹豫片刻,还是坚决摇头,命令拼死抵住。没办法,延州一旦放弃,等于是让出几百里给党项不说,还顺手脱了大宋的裤子,人家再东进就左右逢源了。
何况围三放一。历来是用兵之道,就等着老鼠钻风箱呢。此时岂能涉险?还不如死在城楼捞个青史留名。
然而损失惨重也是摆在眼前,几次他沉不住气,都想干脆组织敢死队把城门大开,冲出去跟敌人拼命来得壮烈一些,但理智告诉自己还不到时候,还要等等,万一有援军来呢?
正寻思着,果然听到远处哈哈大笑,一人道:“副使大人,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如何?”
梁丰回头看去,靠,自己怎么早想不到他呀?原来是监判官刘平大人,斜裹官袍,里面穿着甲胄,手拿一柄骨朵站在自己面前。
“士衡兄,你来啦?”梁丰充满了惊喜。
“呵呵,下官听说羌贼来袭,一向在营中待命,谁知左右不见人来交派任务,心里着急,冒昧上来助你一臂之力。”刘平笑道。
“求之不得,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梁丰笑道。
“岂止多一个人?副使大人你看!”刘平笑着回身一指,只见外城中两列长长队伍,手里拿着些各式奇怪兵器,百姓装扮。梁丰奇道:“士衡兄,遮么你是?”
“对了,下官听说城上吃紧,没别的法子,只好擅自到城内招募乡勇,反正城破大家都是个死,还不如跟狗贼们拼了!”刘平豪爽大笑。也真亏他有本事,梁丰实在想不出他如何在一夜之间去找来这么多民兵。但想着俱都是平民百姓,心中不忍,开口道:“士衡兄,这些百姓,先暂时让他们歇息着吧。实在撑不住了再找他们帮忙。咱们打来打去,可不都为了他们么?还有厢军顶着,顶不住再说!”
刘平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坚毅神sè,肃然起敬。遇到这种情况,心里还惦记百姓的,可是不多。点点头道:“听兄弟的。来呀,杀!”一声大吼,抄起骨朵就奔向垛口,朝一个快要爬上来的敌军拍去。
梁丰环眼四顾,抢上来的敌军渐渐地越来越多。虽然现在还拼命抵挡得住,但真的不知还能撑多久了。心驰神摇,只盼援军早到。目光不由自主越过大山,朝西北望去。
延州城头不知道,此时的金明砦,也正在一场舍生忘死的大战。
那夜石元孙星夜领兵驰援金明,不知是计,走到陈家峪便中了党项埋伏,本来雪天路就难走,风沙又大,无法急行军。忽然两山之间一声炮响,无数箭枝shè下,夹道之中难以躲避,损失伤亡许多。石元孙大急,赶紧下令无论如何只朝前冲,不许后退,赶紧撤离此地。一气的亡命奔逃,终于突破第一层包围。再行五里,忽然望见密密麻麻尽是人头站在对面,一个个髡发皮袍,胯下战马,手里弯刀,目露凶光望着宋军。他们身后则是一条大河,河水急湍,哗哗响个不停。
正面临敌,石元孙镇定了下来,三代将门不是盖的,手势一比,偃月阵马上排开。宋军步兵多,骑兵少,若被党项冲杀,躲避不及。党项与大宋交战多年,已经稔熟宋军作战规律,常用大盾引前,吸引宋军步军来攻,等宋军逼近,忽然两边闪开,骑兵突出冲杀,每每得手,而且屡试不爽。这次也摆开了同样阵势。
然而石元孙没有照常出牌,调整队伍,步军左右两边闪开,骑军居中,手里也非大刀,尽是铁刺骨朵,反背身后,冷静异常对着伏敌。
双方对峙良久,党项军并不行动,好像一点都不着急。石元孙却焦躁起来,他出来是要去救援金明的,如今被挡住去路,任务岂能完成?手一挥,左右两路各出五百步兵,在指挥带领下向对方阵脚冲杀过去。党项军前排马上半蹲,一人高的盾牌如同一堵长长的墙壁,挡住了宋军去路。堪堪逼近之时,盾牌后忽然窜出许多手持弯刀的士卒,在掩护下朝宋兵杀来。
石元孙早已料到这招,传令先锋队后撤,党项兵也不追赶,任宋军后撤。石元孙见对方不追,又发起一次冲锋,再遇敌人,又再退后。如是这样来回四五次,党项人终于按耐不住,虽然后军未动,但前面终于掩杀过来。
388、求援
韩琦跟在军中,一直默不作声观察石元孙用兵之法,与自己所学对应比较。今见石元孙如此调度,刚开始疑惑不解,直到党项人冲杀,方才明白过来荡阵,这就是荡阵之法。
两军对垒,战场上摆开阵势,总有一方先发起攻击。而最先发起攻击一方,也必定因为阵势变动露出破绽。这需要高度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机动力。石元孙保持自己阵势不变,反复指使小股部队冲向对方阵营,便是要挑起对方的烦躁不安率先行动,以便观察破绽,以静制动。这对于相对较弱的宋军来说,是最稳妥可靠的方式。跑不过人家难道还等不来人家么?
可惜,大宋战将鲜有如此耐心,因而常常被党项军牵着鼻子跑了多年。
如果韩琦知道风清扬的独孤九剑,就会马上领会这个道理:要砍柴,需要有柴可砍;要切肉,需要有肉可切。现在对方一动,立马就有破绽。至于破绽在哪里,韩琦自己看不出来,但是石元孙一定能看到。他真心笑了,这一趟真没白出来混啊!。。
马蹄声如奔雷一般滚滚而来,夹着着风雪呼啸,威势更增。石元孙静立马背,不动如山,冷冷看着对方冲锋,目测约有千余骑兵,净是轻骑上阵,前刀后箭,互为掩护。
等党项兵冲到堪堪只有数十步之遥时,石元孙忽然圆睁双眼,大喊一声“放!”韩琦身后轰然作响,箭枝如雨点般shè向敌阵。韩琦当时就吓了一跳,原来他一直目不转睛盯着前方。完全没注意身后弓箭手已经拉开满月。等待敌人的冲锋。
那些箭雨不shè前方刀骑。而是越过刀骑直取后面箭骑。本来党项人骑shèjīng绝远胜大宋,却被老石猝不及防先下了重手,后面马嘶人喊,一霎时摔倒不下一二百人马。党项后方阵脚大乱。
前方刀骑完全不顾,兀自挥刀冲锋,并且伴随着马蹄声发出刺耳的怪叫呐喊,要扰乱宋军心神。不等敌人冲过来,宋军已经变阵。骑兵两侧闪开,露出一条笔直大道,仿佛要让过敌人一般。那些党项人尖叫着挥舞弯刀冲到阵前,韩琦又听身后同时响起几个声音“打!”。然后就见阵前忽然林立起无数的狼牙骨朵,这些狼牙骨朵比之守城使用的又要打上一号。这些步兵举起骨朵冲向敌人,二话不说,挥起乱抡一气,那成千的击打声仿佛锅子里闷豆一样,嘭嘭作响,党项战马应声倒地哀嚎。马主人刚要站起,又被对手紧接着上千一棒砸来。闷哼倒地。
石元孙首战得手,jīng神大振,不住变换队列,从两翼挤压着冲在阵中的敌军。虽然党项人冲到阵中损失惨重,但毕竟大多数已经站稳了阵脚,也开始挥刀屠杀起来。一时间刀兵交错声,惨叫呐喊声,马蹄震地声此起彼伏。韩琦早就跟随骑兵闪到一旁,正在风口,一阵腥风吹来,韩琦几乎坠马yù吐,这是两军交战的鲜血所致。
党项人马术jīng绝,宋军却占了兵器,眼看着上千的骑兵被围在zhōngyāng,要一点一点淹没之时。后面的党项军终于吹起了号角,全部发起了冲锋。
石元孙仔细观察,悚然心惊,自己带兵两万,对方却也不下两三万人马,而且几乎全是骑兵,轻重都有,轻骑单刀匹马,重骑人马都披着厚厚铠甲,士兵也拿着长长的大槊,轰然奔来。这一冲之力,怕是自己的步军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
赶紧传令道:“扔铁蒺藜,两翼收缩!”
如果一方是步军,另一方是骑兵,人数相当,地势平阔,这仗还怎么打?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收拢队伍,用滚雪球的方式冲出敌人的包围,以图自保。
宋兵随身携带的铁蒺藜起了不少作用,密密麻麻遍地都是,直接影响了党项骑兵的冲锋速度,宋兵终于可以争取时间收缩阵营,朝西北方向突围。
石元孙大军抱团迎战,外面步军长枪大槊,狼牙骨朵与敌人短兵相接,里面一层则是弓箭手放箭压制敌人,且战且行,虽有损失,不算很大。但风雪弥漫,对方优势又大于己,自不免苦战连连,急切间难以脱困。这时石元孙已觉不妥,自己的行踪好像尽在对手算中,他找来韩琦道:“事有蹊跷,刻不容缓,待我变换阵型之时,分出两队人马。一队后撤告jǐng,你带另一队,从小路直插金明砦探听虚实,若果真危急,不得停留,直奔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