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土豪-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显示出自己作为皇帝对朝中规则的尊重,又显示出身为皇帝对这些出征将士的关怀,而且所谓内库报销,还是从海司出银子。

偷偷的看了一眼于谦,果真如自己所猜测的。

于谦虽然脸上保持着平静,可眼睛却是微闭着的,很显然这会心里正在不痛快呢。

偷偷的笑了一下,白名鹤正准备回列,就听到王文两步就走了出来:“白大人等一下,本官正好有奏本关系到你,你顺便解释一下吧。”

“啊!”白名鹤心说,我和你们没仇吧。

王文笑了笑,示意白名鹤安心。

在大明皇帝朱祁钰回到御座之后,王文拿出了奏本:

“万岁,臣以为现海司有诸多条例不明。如马尼拉海运,事实上所有的船工,护卫都已经是退册的老兵。福建都司现无论是卫所、还是水师在册士兵都是年轻的精锐士兵。所以臣以为,马尼拉海运等各海运与水师分离是势在必行。又如海云卫,臣以为应该从广东都司分离,与此类同的,外海的三卫五千户所,以及倭岛四港新设立的四千户所。”

果真是大事!

白名鹤越发的不敢小看大明的政治体系了,各级管制分化,绝对是集权的好办法。

王文一直没有提出这件事情,也是因为白名鹤一直没有上朝。

现在,也不可能不把白名鹤的身份考虑在内了,总是要考虑白名鹤的面子问题。

“臣以为,分开是好事。但怎么分,只怕臣一时也没有注意!”白名鹤也同意分,可怎么分确实也没有想过。

“只要同意分,明年一年时间可以慢慢的研究,总是要考虑到各方,不能因为分开就伤及各都司、布政司、各部的正常运作了。”王文要的答案,仅仅是同意将分家列入议程,而不是立即拿出分家的方案来。

紧接着,这一次朝会真正的**出现了。

商辂出例。

“臣启万岁。之前议过修改内阁章程,不如今日定下章程,这些细节交由内阁议,万岁您审阅再批示修正。既不失国策之正,又可事半功倍!”

第390节文华殿阁

大明初建造紫禁城的时候,在外朝东西侧各建了一个殿阁。东侧名为文华殿,正殿就是文华殿,面朝南,面阔五间深三间,门开六扇。有通道直通文华门,后殿,侧殿分别是主敬、本仁、集义三殿。

这里原本是太子办公场所,可大明已经很久没有适合在这里办公的太子了。

至少五十年没有。

这里的另一个用处就是经筵,就是给每年都那么几天,大臣们给皇帝讲学的地方。

显然,这个用处也有好多年没用过了。

朝会上,大明皇帝亲点早就选好的十三人为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九人为文华殿学士,四十九人为文华殿知事。大学士就相当于内阁成员,学士就相当于助手秘书这样的级别,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多由三十至四十岁的官员担任。

最后的四十九人,完全就是书吏的工作,全部由年轻人来作。

学士有机会进位有大学士,知事则没可能进位于学士,但也会在履历上写上华丽的一笔,外放为官,全优则有机会进学士,比起其他的官员多了许多资格。

除了知事之外,还有九个名额的国子监进学。

用现代的思想理解,就是优秀大学生在国务院实习,按大明的思想理解这就是无上的荣耀了。

每个人都有授册的仪事,十三名大学士由皇帝亲自授册。

学士由第一大学士陈循来授册。知事则由其余大学士授册。

而到了国子监学子领册的时候,则还是由皇帝亲自授册,这是展示对年轻一代的关怀。

可这九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让白名鹤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弟弟,白名鹭!

“万岁!”白名鹤出例,他要主动为弟弟请辞。

“万岁。老臣已经七十多岁了。老臣请万岁恩准,万一老臣身体不济,没能在这三年时间里为万岁进忠,为大明尽责。老臣提议白名鹤顶替老臣在文华殿之职!”胡濙知道白名鹤想干什么,站出来将了白名鹤一军。

你要请辞是吧,你是给自己请辞。还是给自己的弟弟请辞呢。

白名鹤愣在当场。许多朝臣都是偷偷在笑,只有白名鹭头低头,紧紧的咬着牙关,他不能有任何的反应,也不能让人看出有什么不合适之处。

白名鹭虽然没进过官场,但在商辂身旁时间已经久了。他非常明白,自己连国子监的名额都没有,却有能在内阁作书吏。这不是因为看在他兄长的面子上,而是因为他兄长的权势。所以让他出仕是为了制约白名鹤。

他没有请辞的资格,连他的老师商辂都没办法拒绝这个要求,他更不可能。

唯一能够拒绝的就只有白名鹤。

可眼下,很显然连白名鹤自己都为难。

“臣还年轻……”白名鹤竟然找不到一个借口,开口之后发现年轻这个借口太可笑,又改口说道:“臣还是去南京吧,那里有许多事情臣还有用武之地。”

“无论在那,都是为国进责!”高谷给了白名鹤一个台阶下。

白名鹤赶紧转移话题:“臣启万岁。武英殿也闲着呢。臣请万岁准许,成立战时军谋院。大明对内平乱。对内作战总是需要一些已经年长上不得战场,但却有丰富经验的老臣子作镇,这才安稳些。”

“前线战事瞬息万变,统帅之智谋,将军之英勇才是胜战的关键!”有人提出了反应意见。而且还是一位武官!

不是冲着白名鹤,而是为战场所需要。

“万岁。再给臣半年时间。臣已经投入黄金百石,再投一百石进去,臣的千里传音就可以完成。万岁的命令可以在一个呼吸的时间传到南京,亦可以传到战场之上。所以臣启万岁,设立战时军谋院。同时臣斗胆上奏。请万岁给予军谋院足够的权利,特别是战时,一个错误的指挥就是数万军士的性命。”

朱祁钰没说话,只是冷眼看着白名鹤。

白名鹤这一次的要求有些过火了,就等同于在说,作为皇帝你可不要乱指挥,会害死人的。这话大臣们爱听,但皇帝未必爱听。

“朕……。”朱祁钰拉了一个长音,几乎所有的都紧张了起来。这时,朱祁钰脸上多了一些笑意:“准了。”

刚刚赴京的兵部尚书衔,协助于谦管理兵部的王大人和于谦眼神飞快的交流了一下之后,站了出来:“臣启万岁,当各参谋议未决之时,请万岁决断!”

“不需要,议示决就投票表决。朕只管打那里,往那里打。具体怎么打,是久经杀战名帅之责。白名鹤刚才的上奏虽然有些不恭敬,但也没有错。大明军是不可能交给不懂兵的人指挥,大明不能因为某个人的无能而多了许多孤儿寡母!”

“万岁英明!”众臣山呼。

白名鹤叹了一口气又退了回去,知道请辞是不可能了。

白名鹭依然深深的低着头,一直授册之时才抬头,行跪礼接过类似于任职书的金册。

“白名鹤,出来对账吧!”金濂丝毫也不客气,直接点到了白名鹤,然后对众臣一抱拳:“各位同僚,这对账也不是小事。关系到万岁宫内明年的供奉,大明国库的存银,各部花销的预算,以及明年养廉银子,还有各吏员补贴的份额!”

没错,对账是大事。

至少知道有多少银子可以分出来,工部眼下是花银子的顶尖大户。吏部关心的是官员的收入。刑部也需要足够的银子来刺激捕快们,把许多因为经费不足的案子给结了。礼部现在已经是欠债大户了,贵妃与太子的葬礼花销巨大。

兵部呢?要打仗,怎么可能不需要银子。

“今年有点穷!”白名鹤慢吞吞的开口了:“投资过多,收益至少也在半年之后。大账在这里,细账在我府上堆了一屋子。比起去年来,账上多了七成,但实际能分的只有去年数量的一点三倍左右。”

足够了!不止是金濂,六部重臣,内阁重臣都松了一口气。

今年投资巨大是他们知道的,白名鹤往海外投的银子有一亿多两了。虽然许多是股市上的,但海司也投资的非常巨大的银子出去,按金濂的想法,白名鹤给出去年的八成,就勉强可以支撑除兵部对瓦刺作战之外的所有的支出了。

如果不够,就把修河、修路的减少一部分就好。

“今年海司的大功是谁的?”朱祁钰开口问道。

“回万岁,还没有细算出来。眼下小吕宋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岘港,但高丽那边的收益也非常巨大,账房正在核算之中。谁为首功都不意外,岘港经营的也不错,收益比臣预计的高出了一倍,但这已经是岘港的极限,接下来可能会增涨缓慢了。”

朱祁钰也只是想听一听谁更努力罢了。

谁是首功,重赏就是了。至于是谁,并不重要。

朝会上在讨论的可以说都是关系到一国发展的大事,大明有多少银子,可以办多少事,能存多国镇库银,能修多少里的河道等等,没有一件是小事。

大殿之上,年轻的内阁知事们负责记录谈话的内容,每个人都难以压制内心的激动之情。原来我们大明是这样的强大。最震惊的莫过于白名鹭,他比白名鹤小两岁半,白名鹤入仕是十八岁,而他今年也十八岁了。

从来没有想过过,自己那有些许小滑头的哥哥,竟然是这样厉害的人物。

特别是每当这些在自己眼中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停下讨论,在等自己兄长发表意见的时候。白名鹭心中一半是自豪,另一半是巨大的压力。他害怕将来自己真正入仕之后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影响到白家,甚至是自己兄长的名声。

关中白氏,已经不是普通的士绅,而是豪族了。

别说是西安府的知府,就是陕西布政使也要客气的称呼自己的奶奶为一句白老夫人。

大殿之外的年轻臣子们,大半都听不懂从殿内传出的议题来,可当从殿内传出,今年的新年赏赐以去年的标准再加一倍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听懂了,每个人能多少有些激动,特别是寒门出身的官员,更是把笑容写在脸上。

大明要过年了,整个亚洲都要过年了。

受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