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春闭上眼睛回想后世只听说这里硅矿丰富,但是为什么这里没有开采呢。
“地下水情况怎么样?”
王仁彬愣了一下,犹豫了一下说:“仙女那边有一个天坑,里面连接的地下河。这边几个山坡上有些地方传说曾经出过蛟龙,我们实地看了,山坡上有细沙。大体上,这下面可能有一条地下河。”
张春叹了口气:“这里的开采难度和后果确实很难预料。不如这样,不要进行大规模露天开采,但是小规模可以试一下。这一带的石灰矿和石英矿不少。不差这一点。仙女的煤铁储量前景如何?”
“这一代的煤铁前景不好,仙女算是比较好的。这里煤或者石油应该在下游,在洪泽湖盆地。硅矿确实非常丰富,但是没有品位这么好的。”
张春摇头道:“不是这么算的。这里条件这么复杂,万一出事,后果承担不起,地下有一条地下河呢,关系着一带的水体。”
王仁彬叹了口气,有些丧气。
张春笑道:“你知道硅矿有什么特性吗?可不止硅铁还原作用。”
王仁彬看着张春;因为即便是硅铁的作用也是在机械厂研究出小型电炉后弄出来,为合金钢提供还原剂。
“我见过朱利安牧师寄过来的一份资料,一个叫布劳恩的德国人发现硫化物的电导率与所加电压的方向有关,前几年美利坚国有个叫做匹卡的电机发明家发明了无线电波侦测器,用的就是金属与硅或硫化铅相接触所产生的整流功能,来侦测无线电波。现在美利坚国很多无线电爱好者都在用,汉口的租界就有无线电发射装置。听说袁世凯大人就准备建立电报局。所以这么高纯度的石英矿,小规模开采和冶炼研究必不可少。”
张春笑着说:“马上要打仗了,把一些研究所往山里转移一点也好,以防万一。我看这个矿区环境不错,至少环境所,林业所和精工所不会反对。”
第五十五章火烧云龙镇
研究所的搬迁没有那么容易,这不比收容百姓。
所以实际上是鹰子崖林场在扩建厂部,张春说只要把人保住,没有了的东西总会造出来的。
研究所的新址里林场大约有七八里路,那个湖因为很浅,呈现出绿色。所以被环境所取名为绿湖。矿床露头是在绿湖的下侧,有一半隐伏在湖水以下。上面是第四系覆盖物,长满了矮树林,上面栖息这很多水鸟。
新址躲开了矿床,是山间最大的一块平地。面积与鹰子崖林场大体相当。不过地势平坦得多。唯一的坏处就是下雨后,湖水会上涨。徐振鹏调集了南张街管理所搞规划的学生,配合环境所的人开始对研究所新址进行规划设计。
陈继祖调到了仙女矿区,他暂缓了矿区建设,主要精力放在了移民的安置。他调集了一百多青壮年开始修建从绿湖到鹰子崖的道路。同时成立仙女护矿队。用来保护矿区。
守备队的士兵后撤到了绿湖,他们需要扫清鹰子崖到十八个山尖一直到虎爪山的土匪。这一代的土匪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土匪,大多数都和各家族有关系。
好在李明毅将和自己有关系的人马都撤回去,准备参加起义军。
大李家湾其实已经变成了起义军重要的据点之一。只是近来,大李家湾已经没有了坚守家园的意志,他们要随着起义军转移。
九月二十四日,刘英再次赴汉口商议起义事宜。
二十五日,袁定国前来向张春告辞。
“很多同志都要参加起义赴死,就算我不同意他们的做法,我也必须和他们在一起。”袁定国更加消瘦,但是目光也变得更加坚毅。
张春一看就知道无法阻止。顾明着急了,袁芳从小学堂赶到了新苑。但无法没人比袁芳更加了解自己的哥哥,所以袁芳只是帮袁定国整理行装,让他自己小心,起义成功了就赶快回来,不要留恋。
袁定国没有答应,因为实在没有办法答应。这是战争,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十月初,文学社的蒋翊武到了刘家榨,袁定国陪同。顾明前往刘家榨参加了商议。不过袁定国没有会云龙见张春,顾明回来说袁定国甚至一句话都没说。
“定国可能保不住了。”顾明在袁芳离开后,神情悲伤。
随后汉口的消息就断了。
起义时间定的是十月十六日。但是张春知道起义会因为负责人孙武的被抓而提前。所以进入十月,张春就停止了接受移民,开始戒备。
也许为了迷惑张晋福,刘英连续几天请张晋福商议能否让刘英成为拖船埠自治董事会的总董。并送了不少钱财。
不过刘铁让清子住在利济医院,不用回家了。
张春干脆让清子带着卫生队的队员前往仙女组建仙女卫生所。
十月十二日,汉口来人,带来的是噩耗。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秘密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起义提前,袁定国参加了敢死队,在功占军械库的时候牺牲。
来人先到的刘家榨。刘英派人将袁定国留下的遗书和一套军装没敢直接找顾明和袁芳,而是带到了新苑。
但是刚好顾明和袁芳都在,时间已经是晚上,张春真召集顾明徐振鹏商议研究所的搬迁问题。
消息带来了,但是却没有时间悲伤。因为刘英已经发兵拖船埠。
大李家湾几乎同时发动。很显然,刘英是在和李明毅联系好以后才告知张春的。
云龙镇对面,枪声响起,但是却没有多少火光。大李家湾的渡河地点是在李家湾的码头。但是云龙镇的李家人在云龙镇点起了大火,并冲进了百民巷,李家营方向,也有接应的人影涌向云龙镇。
已经有人和守卫在衙门的守备队侦查兵接触,因为守备队早就接到了张春的命令,不干涉,但是绝对不允许冲击学校和衙门。李家营的人在枪口的威胁下,退走了。大批的人从百民巷被赶了出来,退到守备队的临时构建的阵地后面,有些直接往学校跑。一时间,哭声震天。杨家还好,全家都出来了。纺织厂的女工也全部过来了。但是百民巷所有的当家人都被起义军留了下来。
百民巷出现了枪声,看来有人抵抗。但是很快就消失,百民巷一片火海,并向西街蔓延。
半夜时,李家湾的人压着俘虏开始向李家湾渡口集中,准备渡河。
惊恐无比的人们发现从雁门口方向来了增援。张霖越带着五十多个民兵加入到了阵地。并告知人们雁门口的民兵已经集结,不过需要分别增援在南张街和云龙镇,只派了五十人过来。
此时守备队的阵地后面集中了近一千人,不过都是老弱妇孺,壮年人一个都没有。
天亮的时候,各处平安的消息传来,张春也带着农学院的护卫队也过来了。
老百姓见守备队的兵力增加到了两百多人,纷纷跪在地上求张春救火和夺回家园。
但是还有救火的必要吗,整个西街,包括与小学堂一墙之隔的市场也在燃烧。小学因为是混凝土框架结构,院墙也够高。市场只是搭建的木制结构矮小的房屋,火势再大也没有影响学校。倒是学校的孩子为了安全全部撤到了前李村和农学院。
远处,大李家湾正在熊熊燃烧。也有大批的佃户和妇孺赶过来。原来大李家湾把财物和壮丁,李家的老小全部渡过云龙河,让一把大火毁家革命了。
守备队没有救火,随着火势增大,老百姓也不喊了。这些人有很多都是到大家小姐,抱着孩子。而老人,没有能力救火。守备队在渡口挖战壕构筑防御工事。河对岸也是一样。不过没有人开枪。慢慢地藏在各地的一些佃户的青壮年也聚集了过来,带来了不好的消息,粮食没有了,全部给李家和起义军带走了。王家集那边枪声大作,还不清楚情况。下游十分安静,不过无数的人向渡口镇聚集,都带着刀枪,还有很多新军。
中午时分,拖船埠已经聚集了数万人,密密麻麻的人群和如林的刀枪,吓得这边三千多人两腿发颤。不过这些人开拔向天门县城去了。
大火逐渐熄灭。小学的学生和老师从前李村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回来。他们见已经完全烧毁的大半个镇,和学校门口密密麻麻聚集的人都非常好奇。不过没有人哭叫,也没有人脱离队伍,有些本地的孩子四处张望寻找自己的亲人。
而有孩子在学校读书的家长们见学生们都好好的,都哭着涌向孩子的队伍。
“不要吵,也不要挤,孩子们没事。现在要进学校上课。请让开一条路。”袁芳和几个老师在前面护着学生喊。
见孩子们这么有秩序,而且没有受到伤害,家长们也安静了下来。
军营方向,五十多个巡警也编着整齐的队伍跑了过来。原来在组织各村在做好防御措施后,他们赶了过来。
第五十六章兵发白马
云岭,杨乃阳是少数几个还留下来的山寨中的一个。
杨乃阳其实是白马杨家的一个小户人家的子弟。他不是不想离开,而是无处可去。杨家除了不支持他人以外,钱粮枪支都是免费供应,杨乃阳抢到的钱财都归他自己,只需要帮杨家做掉挡路的对手就行了。所以杨乃阳只能带着三百多人在这里顶着。
云龙张家的势力崛起的速度不算快,但是江湖上已经传遍了,不是张家不想拿下云岭,而是张家根本没瞧得上云岭。
身边如此恐怖的一股力量的存在,让杨乃阳时刻处在心惊胆战之中。这也导致于杨乃阳成为了云岭风评最好的一股土匪,因为他很少打劫普通人家,有时会帮助一下。但是杨乃阳手下的人大多都是惯匪,杀人越货惯了,不逼人到死,欺男霸女还是有的。张家历次打击的就是这种人啊。
所以杨乃阳听见屋外卫兵撞在墙壁上倒地的声音,一下子就跳了起来拿起盒子跑。
他没有睡在自己的房子,而是和一个手下换床铺。
屋外,手下在惊慌地奔跑,不停有人倒下,死人的惨叫总是戛然而止。所以杨乃阳#根本不敢贸然闯出去,而是用枪管挑开窗户纸。不禁倒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