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份计划书被呈上来,明显比上次更加详细,页数也增加不少。

没什么文采可言,但条理清晰,整个作战计划从后勤到作战的应变详细的已经到了极致。皇帝惊叹的发现,这位未来妹夫如果著一册兵书绝对成为时代经典,无人可以超越。

“留下吧!还是有所欠缺,很有潜力吗!继续。。。改。。。。。。”皇帝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总要给那厮找点事干,何况。。。那厮应该还有潜力可挖,不把他的潜力挖干净岂能罢手,那就继续。

。。。。。。

第四天了,从来不怠政皇帝陛下终于上朝了。

上朝就给皇帝带来惊喜,什么都不耽搁,一切都很顺畅,除了。。。。。。

政事处理完,文官们果然像皇帝预料的那样开始狂喷吐沫,相对于文官,武将们还是有节制,不过是跟在后面求情。皇帝闭着眼,尽管喷,喷完了自己解释,就一个理由:陈墨胆大妄为,决不轻饶。

这个理由足够了!

就是狂喷皇帝也不会被认为失礼的文官无话可说,总不能说陈墨做的这件事是皇帝的预谋。这个预谋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文官,兴奋的可以无以言表,怎么庆祝都可以,就是。。。救不出那位最大的功臣。

明明就是皇帝的预谋,可就是不能说!

除了不停求情,什么也做不了。

没创意就很没意思,皇帝陛下终于看清楚了,想要寻找创意只有去找那位正被关着,被玩的昏天黑地的倒霉蛋。

于是,感觉没新意的皇帝陛下一甩袖子直接去了含象殿。

不是皇帝不想见那个倒霉蛋,而是不敢,一旦见了面他害怕自己会被忽悠住,加上心慈手软。目的达不到,过早的把这位倒霉蛋放出来不甘心,还不如不见。

含象殿中,董贵妃笑颜如花的正在陪着皇帝闲谈,明显已从曾经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怀着宝宝的女人最美丽,皇帝曾经听被关禁闭的某人说过这句话,他现在看到了。

这是一种柔和而又满足的美丽,董贵妃很年轻,正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

这种柔情而又幸福的微笑感染了皇帝陛下,轻轻地把只属于自己的美丽拥入怀中。皇帝一脸柔情。

“也该放出来了。。。。。。”

许久之后,董贵妃轻声的开始为那位万众睹目的人求情。

想了想,皇帝笑了:“时间还是不够。。。让他再坚持几天。这是一个好名声。。。就是怕朕将来的名声不好。不过也无所谓,人总要经历波折,折折他的锐气,打压一下是为了他好。朕不在乎名声的好与不好,做一个明君需要御下的手段,打压锋芒必不可少。。。。。。”

“臣妾倒是不担心大郎,就是怕长公主殿下耐不住性子找你胡闹。到时候陛下会作难。谁也保不准哪一天,十一姊火气会不会上来,若跑过去把大郎强拉出来。如到时何收场?”

“十一姊。。。”说到遂宁公主,皇帝笑容更加灿然:“我已经警告她了,若敢胡闹朕就收回赐婚的成命。这次朕可是收获颇丰,不但让陈墨这厮受到教训。也找到了十一姊命脉所在。只要把大郎控制住,十一姊就得乖乖听话。。。。。。”

皇帝得意洋洋很有成就感,找到了妹妹的命门,这次算是有了约束她的方法,不听话好说,立刻整治某人,这种感觉用某人的话来说就是——超爽!

被整治的某人不知道自己算是瞎了眼,他还在幽禁中拼命努力。摊上这么一个皇帝大舅哥。连自己的妹妹都算计,也不知是福是祸。

。。。第五天就这样过去了。朝臣们还在想方设法求情,陈墨陈大神医依旧在拼尽全力完作业。

第六天来临,陈大神医依旧在挥毫泼墨,外加吃不饱饭。。。。。。

对宦官的打击并没有影响到长安城的治安,街头巷尾,市里行间照旧,各种生意依然火爆,街上人来人往,繁华无比。

也就是在陈墨被关起来的第六天,守卫在长安城的禁军士兵发现了异常,这一天进城的百姓格外多,多的有些莫名其妙。在往常,这样的情况只出现在节日前或者有什么大的庆典之时。最近好像没有节日和庆典,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回事。

向上官禀报害怕被训斥,因为这些人的确是百姓,千真万确的百姓,决不会有假。百姓和士兵、匪人一类区别很大,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出于谨慎,守卫城门的士兵一直处在观望中,也没敢向上禀报。

临近午时,进入长安城的百姓依旧不减,让人感觉越来越诡异。

这种诡异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警报来了。

百姓们来到皇城之外,这些百姓谁也不说话,到了皇城前的三个南门前就向北一跪。

人越聚越多,一个上午就是数以万计,当皇帝和诸大臣正准备吃午饭的时候,整个朱雀门之南已经成为人的海洋。无一例外,这些百姓默默跪在地上,看着巍峨的皇城就是不说话。

下午,人流还在增加,皇城之南真的成为了人的海洋。

无数禁军出动,官员出动,皇帝也被惊动了。

长安城很大很大,是一座足以容纳百万余人的城市,可就是这样的容量也让人心惊胆颤。也不知有多久了,长安城的城门大白天不得不关闭。因为,城外的人还在不断赶往城内。长安城撑不崩,可皇城前人太多,会撑崩,谁敢保证秩序能够一直这样很好的维持下去。

没有命令,禁军的士兵也不敢驱赶这些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这片人海越来越大。

新任京兆尹刘之璟曾经做过长安令,他赶紧行动。了解起来很容易,百姓的事情很简单,前来请愿;那位陈待诏是好人,他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给百姓带来生活的希望;他治病救人;改良灌溉;给百姓提供农具耕牛,这样的人不可能是坏人,皇帝不放人,我们绝不起来,跪到皇帝放人为止。

陈墨都做了些什么刘之璟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机会可是难得,不能让这些百姓起来,绝对不能起来,我看你皇帝怎么办?

京兆尹刘之璟立即派人去通报皇帝,随后。。。自己赶紧躲了起来。

闹吧!声势越大越好!



299狠狠的罚

武官们除了让士兵维持秩序,谁也敢下命令把百姓赶走,把这些百姓赶走没问题,问题是乱起来怎么办?另外要得罪多少人?那厮交际之广一想就让人心中发毛,关键是事后被某人惦记上,还活不活?

百姓的声势和力量绝对超过百官,想不承认都不行。

文武百官几乎全部是看热闹的心态,只要这些百姓不冲击皇城,随便闹!

就在某些人认为声势还是太小,不知道造势的时候,长安城内的百姓反应过来。这些人头脑更灵活,有喜欢参与大事的嗜好,那位待诏也给自己带来过好处,不参见如此盛事觉得对不起人。主意很简单,喊,一定要齐声大喊皇帝陛下才会出来。

“陛下万岁!”

“大唐万岁!”

。。。。。。

。。。。。。

放任的后果就是,超过十万人的声音震得整个长安城瑟瑟抖动。大唐皇帝陛下正坐在精美食案前准备吃饭,整个宫殿都颤抖起来,食几哗哗的就像地震,皇帝被吓得立刻蹦了起来。

“。。。。。。”

“陛下,数万。。。也可能超过十万百姓。。。在朱雀门前。。。。。”

“干什么?”

“回禀陛下,百姓是。。。在山呼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是感谢自己铲除了权宦吗?

百姓应该没有这样的觉悟,明显是有些不对。皇帝一瞪眼:“说实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左羽林军大将军范咏弘不敢说谎了,赶紧据实禀报:“陛下。。。这些百姓是。。。是来请愿的。。。。。。”

“给陈墨那厮请愿是吗?”皇帝反应很快。

“是的。。。陛下。”

“民心向背啊。。。”皇帝赞叹一声:“比我这个皇帝还受欢迎。。。。。。”

这些话说出来。吓得范咏弘噗通就跪在地上:“陛下。。。待诏真的给百姓做了许多实事。。。还请陛下不要。。。。。。”

“没你的事,朕就是感慨而已,好手段啊!逼得朕不得不放他出来,谁有这样的本事?”

皇帝不是在妒忌陈墨,也不是陈墨昔日给百姓带来了多少好处的问题。问题是,这是谁干的?数万,甚至是超过十万的百姓来长安城请愿。没人组织鬼才相信?

陈墨自己可以排除,这样的事情足够杀头了,以陈墨的精明。明知道自己没有危险,打死他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

剩下的人太多了,太多太多的人有这样的动机,陈墨交际太广。盟友不少。得到实惠的人数不过来,还真不好猜测。皇帝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是谁,干脆不想了,先解决外面的噪音好像更合适一些。

“好了。。。朕服了!”

怎么说也不能驱赶那些百姓,皇帝要有皇帝的风度和脑子。这两天正想着把陈墨放出来,谁想来了这么一出,还真是一个好时机。皇帝决定出面了,反正要放。不如把面子给了这些百姓,也让百姓觉得自己这个皇帝“通情达理。顺应民意。”。

一刻钟时间,皇帝陛下驾临朱雀门城楼。

皇帝和伞盖出现,惊天动地,震的城楼直颤的噪音慢慢停了下来。

这就是皇帝的威慑力,百姓从内心对皇帝就有这种尊重,再也不敢发出噪音。

站得高看得远,眼前的阵仗让皇帝也吓了一大跳。眼中除了人还是人,果然是超过了十万,气势惊人,也怪不得禁军不敢直接驱赶,怕是一旦驱赶就发生更大的骚乱。、

这事很简单,不就是放人吗?

皇帝一番长篇大论,见到了皇帝,得到承诺的百姓们终于慢慢散去,皇帝金口玉言,那位待诏得救了。

。。。。。。

。。。。。。

御营之内。

皇帝看着神采奕奕从门内出来的某人,心中就纳闷了,这饿了好几天怎么也不显瘦?

这位陛下也不想想,名义上不给吃饱,只送半份饭。实际上,羽林卫的军官哪里敢不让陈墨吃饱,这厮的身份过于特殊,谁敢饿着他?谁敢不让他睡觉?反正一份饭谁也没有规定是多少,咱就做好一大份,然后留下一半,谁敢说这不是半份。。。。。。

“很有人脉。。。文武百官一起上阵,还请动了太后,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