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砍!
低沉的怒吼声伴随寒光划痕。
刀锋经过,在陌刀阵前的数步距离内形成一道铡刀墙,无坚不摧,一匹匹战马瞬间被斩首,贴于其上的骑士难逃同样的厄运,甚至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
大量鲜血喷洒在陌刀士兵的身上,无数残肢碎骸翻滚在他们脚下。
砍!
刀势未尽,陌刀手们迅速反手又是一刀横扫,效果与之前如出一撤,在他们脚下又多一堆模糊的血肉。
契丹人冲锋的千骑眨眼间损失过半,剩下的都染上了“恐刀症”,惊怵回马逃命。
可突于的视线受阻,只知道败了,不知为何败。
“他们有很长很锋利的斩马刀!”逃回来的士兵心有余悸地道出败阵原因。
斩马刀,是步兵对付轻骑兵的变态手段,虽然犀利,但是主动权却掌握在骑兵手上,迎战与否,何时何处迎战,骑兵说了算,所以,草原骑兵根本就没将这种武器放在心上。契丹骑兵来去如风,从未正面与斩马刀有过约会,今始识得其真面目,果然百闻不如一见!不过就是门票贵了点。
可突于不服气,策马靠近观望了一会,而后嗤之以鼻:“愚蠢不过李怀唐,射死他们!”
数千名骑士从契丹人的厚实军阵中分出,朝着陌刀阵奔来。战场的空间狭窄,不利于他们机动骑射,要用弓箭威胁到对手唯有靠近后下马放箭。
四百步,三百步……契丹骑兵越来越近,速度却在减慢,队形逐渐密集。
可突于轻松自如,等待辉煌的战果,忽然,他瞥见远处天空中连续升腾起两片乌云,并高速移动向他的骑兵。
那是什么?!糟糕,他们有强弩!
结果证明了可突于临战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受命前去欲箭杀陌刀手的骑兵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两千支弩箭先后准确光临在他们头上,直接造成上百人的伤亡,二次损伤的数不胜数。
契丹人受到的打击远不止如此,两百步距离内,又是连续不停的箭雨笼罩过去,落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强弩的弱点在于射击间隔过长,不能对骑兵造成连续的杀伤,但是宁远铁骑的强弩手,除了强弩外,还带着长弓。熟练的长弓手射击可省略瞄准程序,只须覆盖敌人所在的区域即可,以数量与频率取胜。
契丹骑兵还未进入射击距离已经饱受箭雨的蹂躏,死伤惨重,好不容易进入射击距离,刚想下马,却听到对面传来胆颤心惊的牛角号声。
宁远铁骑出动了。
契丹骑兵不得不改变目标,尴尬地催动几近停滞的战马,努力提高速度以冲锋。
双方对冲的距离只有百余步,契丹骑兵占着先启动的便宜,然而,宁远铁骑丝毫不吃亏,在大约三十步的距离上,首先抛扎出密集的短矛,将契丹骑兵杀得人仰马翻,哀嚎连连。
趁着短矛暴杀的余威,宁远铁骑杀入了契丹骑兵当中。
宁远铁骑甲坚刀利的优势再次体现,汉刀之下,无一合之敌。对砍是肉搏战最普遍常见的一招,结果,初次与宁远铁骑交锋的契丹族战士吃了个大亏,面对乌兹钢打造的汉刀,他们手中的弯刀有如瓜菜般脆弱,铿锵之后断成两截,然后惨叫堕马。
浓密的迷尘笼罩着战场,可突于看不清具体战况,只大约感觉到丰满的攻击阵形在变苗条。
“让突厥勇士增援?”李过折不无担忧,前方死伤了不少士兵,然而却未见有一丝胜利的苗头。
可突于点头同意,他的优势在于人多,也是他取胜的法宝之一。
牛角号响起,数千突厥骑兵出动,目标混乱的战场!
望着突厥铁骑身后的扬尘,可突于露出一丝冷笑,狭隘的战场上,只能使用添油战术,兵多一方自然占据优势。
箭云再次从对面的敌阵中升腾而起,一片,一片,又一片,准确落入冲锋中的突厥骑兵阵中……
奇怪!宁远铁骑的弓弩手似乎隔着战场也能看见增援而去的突厥骑兵,阻挡的箭雨又准又狠。
咦?!那是什么?可突于的疑惑刚起,又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惊奇。
敌阵之后的上空,两个巨大幽浮在飘荡,似乎还闪着光亮。
可突于看见了,李过折也看见了,更多的契丹人和突厥人看见了。
能上天的不一定是神器,比如羽箭,鸟类,但是羽箭依靠弓弦且很快落下,鸟类凭借翅膀,而,这两个巨大的物体却悠闲地在半空中晃着,似有神助,不,是神助,否则何以解释?
勇猛如可突于也开始感到害怕,更别说普通的将士了,瞬间,惶恐占据了他们的心领,正在厮杀的忘记了举刀,正在增援的停下了步伐,都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宁远铁骑不会客气,傻楞的敌人成了他们收割头颅最好的目标。
可突于败了,大败而逃。他不想败,也不想逃,却毫无办法,自发的慌乱击溃了他的军心,溃军裹挟着他远遁……
第543章 惊讶
面对辉煌的胜利,乌知义竟然毫无感觉,他已被两个幽浮所震惊,那俩个大家伙远远超出他的想像。他比可突于要幸运,从他的角度和距离出发,可以看得更清楚。
乌知义缠住一名为他疗伤的宁远铁骑士兵,问道:“那是什么?怎么会飞在半空?怎么还有人在上面?……”
惊讶好奇的问题连珠砸出,不止乌知义,几乎所有的唐军将士都疑问多多。
答案空前的统一:那是光明神赐予上将军的神器,拥有天降神器者可以飞天遁地!
宁远铁骑的将士所知仅此而已,尽管他们身经百战,历练过大场面,当初李怀唐第一次向他们展示“孔明热气球”时,他们的表现并不亚于溃败的契丹人。
覆盖他们心中惊疑的解释与乌知义等唐军得到的一模一样,不过效果显然相差很大,宁远铁骑上下激动自信而士气高涨,唐军将士则半信半疑。
宁远铁骑将士很好理解,上将军本来就是传说中的光明使者,没啥值得大惊小怪,而唐军将士们第一次见闻如此怪力乱神之事,自然多一些荒唐的想法。
热气球展示的时间不长,随着她的使命完成,很快就无缘于唐军将士的眼球。热气球是大杀器,越神秘越好,所以不能随便让人知晓,甚至连随军大总管边令城也不得而知。
得不到更详细的答案,乌知义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宁远铁骑的治疗方法上。这一次,他没有失望,眼界大开,始觉李怀唐神奇……
早在昨天,漏网的唐军斥候已将当时的战情传递回榆关。
突遇契丹大军,奚族复叛,万骑唐军被围,生死未卜!
留守的将领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派出快马飞报幽州节度使、薛楚玉求援。
郭英杰大军的命运可想而知,无人敢抱有侥幸的想法,也没有心情为他们担忧。守将的求援不是为了拯救万骑唐军,榆关距离都山仅数十里,如果契丹人挟着大胜之威兵临城下,空虚的榆关危在旦夕!
担忧并非多余,时隔一天,都山方向果然来了数万人马,直逼榆关。
榆关如临大敌,气氛异常紧张。负责守卫榆关的是迁移至此的营州都督、赵含章。去年,他因为冒进兵败于可突于手下被革除幽州长史之位降为营州都督。营州已被契丹人占据多年,他的都督之职有名无实,只能在榆关上北望兴叹。
赵含章任幽州长史有三年,屡败于可突于手上,对契丹人是惊畏交加,听斥候传报有不明大军接近,他几乎想弃关而逃,只是碍于严明而无情的军纪,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留下。
果然是契丹人来了,差不多有上万!
赵含章惊讶了,他们没有一点威胁!
契丹人并非以战士的身份到来,而是作为被驱赶的战俘出现在关下。
答案很快揭晓。
是宁远铁骑,威武的宁远铁骑!
或许其他人不认识宁远铁骑的旗帜,赵含章却没有忘记,那是他从前的财神爷。此刻,黑压压一片的宁远铁骑骑士跟在契丹俘虏的身后,天知道他们来了多少人,从马匹的数量估计不下十万。
按计划,李怀唐南下的第一站是幽州。半路上,他接到神秘人的传信,契丹大军在榆关方向,似乎要伏击唐军。李怀唐派出斥候和白玉爪急驰而去,果然发现了契丹大军的踪迹,果断下令改道。
惯例上,本该由边令城与赵含章接洽,可是边大总管身子娇弱,征途上的疲惫累积终于将他击倒,不得不坐马车落在最后,得到契丹大军的消息,李怀唐也不告诉他,只是派人送他去幽州。
乌知义等唐军伤兵最先入关,他们陪同袍泽的遗体一起凯旋。
望着被驮马载着鱼贯而入的昔日战友,关里的守军无不泪眼朦胧,哽咽一片。一共五千余具残骸,也就是说,还有三千多名袍泽长眠在都山脚下。
出征将士之中,有些是守军的亲人,兄弟遇难,不免嚎泣,哀伤的情绪迅速感染所有守军,虽无六军悲恸俱缟素之装束,却尽有其气氛,现场之凄惨令人不忍目睹耳闻……
俘虏与宁远铁骑依次顺序入关。
李怀唐颇为惊讶,居然在这里又见到了安西的老熟人、赵含章。
赵含章惊喜交加,李怀唐果然是他贵人,在他最危难之际救了他一命,让他免受兵戈血光之灾。
惊喜过后,他转而忧愁。如何安置近万俘虏俘虏是个问题,长安献俘不需要那么多人,更恐怖的是李怀唐全军只有一万余人,却携带了惊人数量的马匹骆驼,合计有十数万。这个贵人甫见面开口第一件事就是粮草,一个让他愁掉头发的难题!
“上将军,绕了我吧,我哪来那么多粮草?”赵含章一脸苦色,本不该拒绝恩人的,但是他确实为难,郭英杰大军驻扎榆关多日,一再延迟出征日期,消耗光了他的库存粮草。
李怀唐没再勉强,击败契丹人缴获甚多,唐军的粮草辎重和契丹人的粮草全部落入他囊中,他张口索取粮草是为了北伐之需。
“上将军欲北伐?”赵含章瞠目结舌。李怀唐的疯狂让他始料未及,要知道,契丹人顽强悍勇,去年他就是因为深入契丹人的境内被伏击而败的。在他想来,李怀唐应该见好就收,不给契丹人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