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享虽然不甘,却不得不作罢。支持者寥若晨星,只有数名将领,而反对者众,甚至侍中裴耀卿亦隐晦指出须静观其变。李林甫与裴耀卿分为左右丞相,两人对朝臣们的影响力具有决定性。
没有皇帝,日子还得过。王忠嗣等建议积极备战,一方面迅速从河西以及剑南道调兵,另一方面全城募兵加强城防。而李林甫则极力主张和谈用钱或割让土地把皇帝换回来,所俘虏的叛将阿史那正好充任这一角色。
议题将朝臣割裂成两派,双方势均力敌,莫衷一时。吵吵闹闹又一天,有建设意义的成果全无。李享无奈,宣布退朝。
出了皇宫,王忠嗣乌知义等追上李怀唐。
“上将军,我们该怎么办?”
李怀唐仰天长叹,道:“太子殿下多智寡断兼且对我等尚存顾虑,凭白无故丧失机遇。罢了,洛阳城注定要改姓安,我去辽东,诸位保重。”说完迈步走,乌知义急出了眼泪,忙拦住他。
“难道上将军忍心看着大唐走向灭亡,生灵涂炭吗?”
“耐之如何?安禄山挟天子联合胡人入境,谁能挡之?今日的进谏不被采纳已然种下祸根,明日皇帝回来,第一个就绕不了我,还有你们几个。告辞!”
李怀唐走了,跳上战马匆匆离去。未到府邸,远远看见许小年侯在门外,如同热锅上蚂蚁来回踱着步。
许小年听到马蹄声,赶紧跑过去,也不客气,抓住一匹空马跳上去。
“上将军救命!”
李怀唐奇怪,“救命?谁要杀你?”
“不,不是我,是裴南,王珙要杀他,说他擅自开城门。快,快随我去,迟则来不及了。”
上东门内的广场,金吾卫士兵林立,将广场团团围住,广场内,一名唐军将领被五花大绑迫跪于地上,一名魁梧士兵手持大刀立于其后,在他们身后,还有数人,分别是兵部尚书王珙,金吾卫中郎将李承志与葛忠义,还有监门卫的数名将军。
面对激动的人群,王珙当众宣言:“令出如山,敢将兵部命令当作儿戏者杀无赦!此人乃监门卫右果毅都尉裴南,其擅自打开城门,按律当斩。有敢言情者同罪论处!”
不满者与求情者均来自从前线退下来的将士与家属,裴南非他们所杀,却因为他们而送死,良心上过不去,纷纷要求特事特办从轻发落,只可惜王珙不给面子,铁了心要杀一儆百严肃军纪。
看着打酱油者足够多了,王珙下令动手。
大刀起,寒光闪……
“刀下留人!”
马蹄声疾,来者甚多。
王珙愣了楞,迅速对行刑者道:“莫管他,执法……”
话未说完,伴随着弓弦声一支利箭闪过,“铛!”大刀应声落地。
人群哗然,回头望去,数十骑已然到身后。
“上将军!”
围观者中有将士认得李怀唐。
顺着人们让开的一条路,李怀唐策马冲进广场,金吾卫士兵不敢阻挡。
“门是我用弓箭逼着他开的,他敢不开,我一箭射死他。”
李怀唐张弓搭箭对准王珙。
“这,这,大将军莫开玩笑,我,我只是按律办事而已。”王珙本能举起双手挡在面前,似乎认为手掌可以让盾牌下岗。
“我不管这些,我只要人。”
“可是,”
嗖!
弦响箭划过,从王珙的头顶飞过,射落他的官帽。
王珙后怕,脊背冷汗直冒,双股颤抖,“你,你敢,我,我是朝廷命官,”
李怀唐跳下马,一脚将他踹倒,恶狠狠道:“杀了你这抛弃将士的贪生怕死之辈又如何?杀了你,我再去辽东率军找安禄山拼命!”
王珙打仗没啥能耐,可装死的本事高达九段,顺势两眼一闭倒地不起。节骨眼上,他相信李怀唐什么都敢干。
没有人敢拦李怀唐,监门卫意愿不足,金吾卫患李怀唐恐惧症状,从上到下,包括李承志与葛忠义都未能免疫。
裴南得救,单膝跪在李怀唐跟前。
“裴南愿跟随上将军与反贼作战,请准裴南跟随。”
裴南很聪明,知道继续留在洛阳只有等死的份,他得罪了不少贵族高官,今天逃过一劫,来日就没这份运气了。何况此一时彼一时,从前弃职会被当作逃兵,如今他的理由充份,去与反贼作战谁敢非议?只要李怀唐同意,其他人有意见也无效。
确实,时局混乱,大臣们自顾不暇,根本无人理会李怀唐,即使他递上折奏说明离境也没有任何阻拦。
本书首发。
第687章 胡骑杀到
纸是包不住火的,在真理面前,任何谎言迟早会被无情击碎。随驾亲征军的败撤,带回了最真实的信息,唐军确实遭遇惨败,胡骑即将南下。
洛阳城洛阳城的居民从未感觉过现在这般度日如年难熬,恐慌伴随着毫无意义的等待,等待胡人的弯刀划过脖子,等待胡人夺走家中的财物,等待胡人掳走家中的妻女,然而,到目前为止,朝廷似乎没有任何的得力举措应对,除了封闭城门不许他们出城以外。
还有更加令人沮丧的消息,李怀唐要走了,去辽东统领宁远铁骑与安胡儿作战。
这天,通往上东门的大道上被闻声赶来的数万,不,应该是十数万居民拥堵个水泄不通。李怀唐一行数百骑以及十数辆马车被围其中动弹不得寸步难移。
“上将军,你不能走哇!”
带头拦路者乃左青龙与游白虎,两人跪在李怀唐的战马前,说什么也不肯起来。闻讯赶来北军幸存将士跟着跪满一地,接着围观的洛阳居民也跪下。
“上将军请留下!”
不知是谁,带头重复着煽情的口号,声势渐大,整齐而宏亮。小李同志的苦劝迅速被淹没在人民群众的心声中。
太子东宫,王忠嗣与乌知义急求见太子李享。
“什么?李怀唐要走?什么时候的事?孤怎么不知道?”
四个问题连珠发,问得王忠嗣与乌知义一愣一愣。太子竟然被蒙在鼓里。
该死,该死的李林甫!
李享咆哮。权力中枢李林甫根本没将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李怀唐的请辞折奏被其截留,还潇洒批复同意二字。
李怀唐的离开对谁最有利?当然是寿王党,没有李怀唐的制肘,他们可以更从容地布置夺位阴谋。
太子怒归怒,却毫无办法,老皇帝北征,表面上让他监国,实际上的权利在内阁,李林甫根本不鸟他,肆无忌惮行架空之事将他当作人肉图章。这一点从昨天的朝会过程与结果可见一斑。
束手无策只能踱步团团转。
丈量地板好玩吗?殿下快想办法啊!
乌知义急得直挠脑袋。
你以为我不想吗?可是,你要我……咦?什么声音?
宫外的动静貌似当日陛下出征前的阅兵仪式。
军队造反了?
李享有点紧张,杯弓蛇影。
王忠嗣解释,说是民众强留李怀唐的心声。
太子东宫紧挨皇宫东侧,隔着皇城东城与上东大街毗邻,十数万人的齐声高呼能轻而易举传过来。
王忠嗣顺势道:“殿下亲自出面请李怀唐留下吧,或许只有他能帮助殿下应对眼前的外忧内患。”
让李享堂堂一太子放下尊严去哀求外臣,情何以堪?
不去也行,可以预计的,有这么两个结局在等着他:排位榜首的是安禄山带老皇帝回来,然后他被人间蒸发,安胡儿自立为太子顺利继承老皇帝的江山;其次,兄弟阋于墙,寿王登基,他卖咸鸭蛋。无论哪种结果,均非他所愿,但是,他没有选择,谁让他的根基如浮萍?要逆天,除非如王忠嗣所言,请支持他登基的李怀唐留下。
去!周公吐哺,俺也能。
啥面子还能比帝位重要?天下归心可不是说的,还得做,厚着脸皮做。
这厢边,李怀唐进退维谷,或许可以喝令左青龙让道,却不能无视洛阳居民的泣求,民众无法打动他,转向哀求碎叶公主。
“李郎,”裴若兮应诉求站出了马车,一张俏脸布满着不忍,似乎心软了。
李怀唐苦笑,附在她耳边说道:“朝廷不允,即使勉强留下,我也无法改变洛阳城的命运。”
“可是,”
“没有可是,好好活着才是硬道理……”
太子到!
来自身后皇城方向的唱喏打断了李怀唐。
众人看到了希望,在他们看来,太子的份量比他们所有人都要强大。
李享在有一段距离时下马,步行到李怀唐跟前。
“若他们的诚意不够,再算上孤一个。”众目睽睽之下,李享举动惊人,竟然向李怀唐作揖弯腰。
“殿下切莫如此。”
李怀唐大吃一惊,慌忙阻住。
李享正色道:“孤非为己而来,孤这一拜代表着洛阳城的民意。若大将军犹嫌不足,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孤双膝跪下又何惜哉?”
晕,又一政客。在这方面,李享倒显游刃有余。
李怀唐非善男信女不吃这一套,正想直言拒绝,忽闻城东鼓声疾。
众人一愣,胆小者无不心惊。
确定为警报信号,尽管洛阳百年无敌情,人们还是能辨别出鼓声的涵义。
安胡儿来了,突厥人来了!
满城震动。惊慌的眼神从四散游移到集中,从哗然躁动到安静,全部关注向李怀唐,希望从战神身上寻求到一丝安慰。
仿佛是嫌还不够刺激,一骑从上东门方向慌张急驰过来,冲入人群。
“让开,让开!”
骑士全速奔跑丝毫不顾及是否会伤及无辜,直至被太子护卫拦路喝停。骑士跳下战马,跌跌撞撞跑到李享跟前。
“突,突厥人,来,来了,好,好多……”
不知是着急还是气喘的缘故,或许二者兼有,总之,更严重的恐慌症从他嘴里散播出来了。
李享强作镇静:“来了多少人?”
“多,很多,上万,不,十数万,不,数不清。”
敢情这位报告者是模糊派掌门人。
究竟多少?掌门人心中没谱,反正他数不清,因为根本没见着。他部下的斥候逃得比难民还快,一切信息均来自难民们的以讹传讹。
很神奇,明摆着局势严峻,守军却只有数名游骑在城外,朝廷的表现像一只乌龟更像鸵鸟,把所有城门一闭,自以为从此安全。
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