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老先生说,回鹘乃偏僻、蛮荒之邦,回鹘人从未见过长安城中各式各样的宝物财货,不出一月,他们从长安百姓抢来的宝物财货就装满了整整一百辆牛车。

叶护太子急于将这一百辆牛车的财货运回国中,向回鹘皇帝(可汗)请功,大大充实回鹘的国力,便匆匆向朝廷辞行,不待皇帝允准,就率领三千骑兵,押解着一百辆牛车的财货离开了长安,取道凤翔回国。

当时领军镇守凤翔的正是景云丛景元帅。在诸路官军当中,对叛军保有不败战绩的只有景元帅一人,因此,叶护太子对景元帅是久闻大名,听说他率军在凤翔驻守,便趁路过凤翔之机,特地到军营之中登门拜访。

两人在帅账之中相见已毕,相谈甚欢之时,忽听军中校尉来报,说叶护手下的回鹘骑兵在城中公然抢夺民间财物,与城中百姓发生了争执,有数名百姓死在回鹘人手里。

第一百四十五章 箭降骄横

景元帅听罢以后不由得大怒,当面质问叶护太子此事该如何处置。谁知,叶护对此并不上心,仅仅推说他手下的回鹘骑兵不远千里跟随他来到中土,帮助朝廷平叛实属不易,中土百姓理应有所奉献才是,还胡说什么他们在长安时就没遇到过百姓公开反抗的情形,要景元帅好好训诫凤翔百姓学学长安百姓的以礼待客之道。大哥,你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来兴儿亲眼目睹过吐蕃人对中土汉人心存敌意,却没想到昔日听人说过的西域诸邦中对中土朝廷最为亲善的回鹘人欺凌起汉人,竟较吐蕃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由得义愤填膺,双拳再一次握紧,静听景云丛面对骄横的叶护太子,该如何处置此事。

“要说景元帅做得也真够绝的。”江中石朝来兴儿竖起了大拇指,首先夸赞景云丛道,“他当时听了叶护的一番强辞狡辩,并没有像寻常武将那样暴跳如雷,当场与叶护翻脸,反而冲着叶护连连点头称是,似乎对叶护的话颇为赞同。景元帅对叶护说他早就听说了太上皇被叛军追赶至黄河岸边时,是叶护太子率军打败了叛军,对太上皇有活命之恩,之后,又协助皇帝收复了长安,可说是立下了不世之奇功,朝廷对太子和麾下的将士理应厚加赏赐才是,只是由于当下叛乱未靖,朝廷困顿,才慢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长安、凤翔两城百姓家中的些许财货就只当是对叶护太子和麾下的酬劳了,他本人对此并无异议。

叶护太子怎么也没想到中土朝廷中数一数二的勇将竟会在他面前说出如此软蛋的话来,大笑着上前拍了拍景元帅的肩膀就要告辞。这时,景元帅忽然话锋一转,不动声色地向叶护问道:‘景某从未踏上过回鹘的土地,敢问太子,贵邦之中,杀人是件很光荣的事吗?’这叶护仍沉浸在压服景元帅的得意之中,想也未想,就随口答道:‘景将军误会了,杀人者死这一条,在我们那儿也是要讲究的。’

景元帅眯起眼睛盯着叶护,向帐外陡地大喝一声:‘来呀,将在城中杀人的回鹘军士尽数拿下,送来此处交由叶护太子发落。’帐外的军士们早就瞧不惯叶护恃功自大,盛气凌人的作派了,闻听元帅发了话,齐声答应,转身便出了军营,未过一时三刻,就将参与杀害城中百姓的十几名回鹘军士绑来了帐前。

叶护太子见状,不禁恼羞成怒,冲景元帅厉声喝斥着要他立即放人。景元帅仍旧是不恼不怒,拉着叶护来到帐前,用手指着十几名回鹘军士,对叶护说道,念在叶护率军曾救过太上皇的情面上,可以由叶护太子从十几名参与杀人的军士中选出一人,饶他不死。但是,此人须在被他们杀死的城中百姓灵前守孝百天,同时,叶护需将在长安和凤翔两座城中抢夺来的财货尽数留下,以作安抚死者家属之用。

到了这时,叶护太子也咂出滋味来了,敢情景元帅先前对他以礼相待,软语逢迎,皆是为此时处治杀人军士做铺垫啊。他趁景元帅不备,一跃而起,窜向门外,想要纠集手下骑兵,与景元帅开战,强夺回被抓的回鹘军士。要单论起身手来,这叶护太子的确称得上是一员猛将,值守在营门前的八名军士一起上前阻拦,反被他三拳两脚打翻在地,爬不起来了。眼瞅着叶护就要强闯出营门,这时只见景元帅不慌不忙地从身旁亲兵手中接过一副弓箭,抬高声音,冲着叶护的背影叫了声:太子留步。与此同时,张弓搭箭,连发三箭。嘿嘿,大哥,你猜,这三支箭都打在哪儿了?”

来兴儿见江中石说得满面放光,也笑着说道:“叫我猜呀,景元帅这三箭反正不会要了叶护太子的性命,是不是?”

江中石憨憨地一笑,答道:“算你猜对了一半。想当初我听村里的老先生说到此处,也是这么猜想的,可是却想不到这三支箭竟分别射中了叶护太子的后颈和左右两个腰眼儿……”

来兴儿暗吃了一惊,心想这三箭皆中叶护太子身上的要害之处,即使未将他当场射杀,多半此人就此也就废了。想不到景云丛竟敢对外邦太子下这样的杀手,真要是这样的话,景云丛所为未免有点太过了。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又听江中石不无得意地继续说道:“神就神这份力道的拿捏上了。景元帅射出的三支箭虽然分别命中了叶护太子身上的三处要害,却并没有伤到他,只堪堪将他射了个狗吃屎,向前扑倒在地,爬不起身而已。

这一来,叶护太子算是领教到了景元帅的历害,他趴在地上,也不起身,大声叫嚷着,非要景元帅杀了自己不可,否则,就放还所有的杀人军士,放他们带着抢来的财货离开凤翔西归。

景元帅见他仍旧冥顽不化,遂走至十几名被抓来的回鹘军士面前,不声不响地手起一刀,就削下了一名军士的首级,对其他军士说道:你们的太子爷不忍对你们亲自下手,只好由我代劳了。说着,又拎刀走向了第二名军士。

别瞧这些回鹘军士欺负起手无寸铁的百姓来,个个都称得上是一把好手,可面对着景元帅手中那柄长不过一尺的尖刀,每个人都变得怂包起来。他们不顾一切地向倒在营门外地上的叶护大声求着饶,人人都想要叶护太子选中自己,作为那唯一一名可以免除一死的人选。

这时,叶护彻底明白过来了,景元帅采用的计谋不仅仅是软硬兼施,还有敲山震虎、分化瓦解、杀一儆百等种种他只在兵书上读过的军中智计,令他进无可进,退无可退,只能规规矩矩地按照景元帅划下的道来行事了。

就这样,景元帅不仅替长安百姓讨回了被抢走的一百车财货,还替凤翔百姓出了气,惩治了杀人凶手。据老先生们说,至关紧要的是,景元帅通过教训回鹘的叶护太子,向多年来轻视我中土汉人的西域诸邦发出了郑重的警示:汉人并不好惹。谁要欺负汉人,谁就要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大哥,我的故事讲完了。不过,要我说呀,景元帅像大哥这么大时,恐怕也干不出像大哥在松台村中所做出的那般事来。所以,我情愿追随大哥左右,生死不离。”

自己不过是出于一时激愤,才断然出手剑斩了两名杀人军士,怎能和生擒突厥单于的开国元勋徐国公,以及力挽狂澜、威震西域的中兴名将景云丛相提并论呢?来兴儿受不得江中石近乎吹捧式的夸奖,忙打断他的话,转而问道:“这叶护太子当真从十几名参与杀人的军士中选了一名,保下了他一条命吗?景元帅没有在叶护太子率众离开凤翔后再处置此人吗?”

江中石认真回忆了片刻,终究是想不起老先生们当初向自己讲述过那唯一一名幸存下来的回鹘军士后来的事情来了,遂无奈地向来兴儿摇了摇头。

来兴儿寻思着待以后有机会见了景云丛,自己首先便要向他当面打听打听那一名有幸死里逃生的回鹘军士的下落,好给江中石讲给自己的这个精彩的故事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尾。

就在这时,只听“哐当”一声,牢房的门被人从外面大力推开了,四名狱卒鱼贯而入,在牢房内分两厢站立,紧接着,一身绯红色官袍的大理寺丞迈步走了进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先皇遗泽

原来,早在三天前,几乎在来兴儿和江中石刚刚被押解回长安的同时,被睦王李启点名审理来兴儿纵敌一案的大理寺卿就接到了樱儿托人传来的话,要他务必想方设法坐实来兴儿私纵李舒一事,将来兴儿定成死罪。

这位堂堂的从三品朝廷重臣,在接到宫中传出的这样的指令后,首先想到的却和王保儿、彩鸾两位小小的宦者、宫人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才能做到明哲保身,两不得罪。景暄那边虽然没人来向他打招呼,可单凭来兴儿曾蒙皇帝亲自赐婚这一条,也使得这位老大人不敢轻易照樱儿的话去做。

不过,堂堂皇帝跟前的第一宠妃既然肯托人带话给自己,如不照办,只怕自己的这顶官帽照样戴不长久,经过了反复惦量,绞尽脑汁地考虑自己如何能在这场难缠的官司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位老大人终于想出了一个虽说不上是两全其美,但也足以使自己不受埋怨的计策:待来兴儿一被关进大理寺的牢房,便将坐实来兴儿私纵李舒的重任一股脑地转交给了他的副手大理寺丞身上,并要他务必在皇帝给定的限期内拿到足以证明来兴儿的确犯下纵敌重罪的有力证据。

按照这位老大人心中的打算,只要拿到了来兴儿纵敌的证据,便算是自己完成了婉容交待下来的差使,而由大理寺丞而非他本人来坐实来兴儿纵敌一事,又可为他日后在皇帝或景暄面前找出一条退路,不至于被直接推至风尖浪口而无法脱身。

而偏偏这位倒霉的大理寺丞又是个酷爱审案的个中高手,一经由本寺的长官当面交待下这一艰巨的任务来,遂一门心思地琢磨起怎样在没有人证的情况下,仅仅用三天的时间便能从来兴儿嘴里逼问出他纵敌的证据来,而忽略了自己无形之中已被长官当枪白使了一回,并且闹不好,自己还会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