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统由于貌丑,且性格孤傲,虽身负王佐之才,却无诸侯欣赏,英雄无用武之地。直到遇上刘备,庞统才真正有机会施展才华。
之后,庞统为刘备献计征蜀,可是天妒英才,在陪刘备征伐蜀地的时候,身死落凤坡。
马家的代表人物是马氏五兄弟,他们都有才华名气,,五人中马良,马季常声名最盛,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时人赞之曰:“马家五常,白眉最良”。马良有治政和外交之能,蜀汉建国后,曾官至侍中。
马谡的声明其次,历史上马谡的才名和他的骂名几乎等价。马谡字幼常,其人才气过人,长于军略,历史上诸葛亮对他非常器重,经常与他通宵达旦的议论军政。
但其在街亭守卫战中,照本宣科,刚愎自用,不听诸葛亮的命令,不纳王平的建议,最终丢失街亭重地,险些将蜀军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黄承彦听了吕布的请求,虽然有点不爽吕布之前拒绝自己嫁女的请求,但毕竟人各有志,强扭的瓜不甜,他也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最终黄承彦带着吕布先后前往庞府和马府。
在庞府中吕布见到了荆襄名士庞德公,在交谈过程中,庞德公对吕布化名的吕陵,吕子乔大加赞赏,但说到庞统的去向时,庞德公告诉吕布,庞统已经前往江东游历,有可能会出仕江东。
听到庞统已经去了江东,吕布心中略感失落,虽然他知道庞统不会归心于江东孙氏,但世事无常,错过了亲自会面的机会,也许今后就永远与庞统无缘了,因为还有一个极其强大的竞争对手刘备在吸引着庞统向他靠近。
一番交谈过后,吕布和黄承彦一起离开了庞府,离开前,吕布嘱咐庞德公让庞统在无人识其大才的时候,可以到徐州投奔吕布,吕布将以谋主之位待他,说完便离开了。
庞德公对吕布最后的那句话感到疑惑,猜不透吕布说这句话的用意,但他知道这句话对他的侄儿庞统应该比较重要,因而他将吕布最后的那句话放在了心上。
此时天色尚早,在黄承彦的陪同下,吕布又前往马府拜访,此时马氏五常中,只有大哥马伯常,老四马季常和老五马幼常在家。
由于有黄承彦的引见,马家三兄弟对吕布非常的客气,在谈到马氏五常为何不出仕刘表时,三人委婉的表示,刘表有守成之心,却无开拓之志,加之此时刘表已经年迈,荆州权柄被蒯、蔡两家把持,即使马氏出仕了,也很难得到重用。
与其和蒯、蔡争权夺势,还不如好好打理家族产业,同时待时之变,只要机会来临,就果断出仕,以壮马家门楣。
听了马家三兄弟关于出仕的看法,吕布觉得自己有机会收纳马家贤才,在跟马家兄弟开诚布公之前,吕布先将黄承彦叫到外面,他将自己的真实身份简短的告诉给了黄承彦,并向他解释隐瞒真实身份的原因。
初听之下,黄承彦异常震惊,他想不到眼前之人竟然是一方势力之主,更想不到本该坐镇一方的吕布竟然轻装来到荆州,并在江上救了自己,而自己竟然鬼使神差的要将有名的丑女嫁给他,此时他似乎有点明白为何吕布会拒绝自己嫁女的请求了。
由于知晓了吕布的真实身份,由于心态的转变,黄承彦对吕布的态度更加恭敬,这不完全是对权力的敬畏,而是对穿越后吕布人格魅力的认可。
回到客厅,吕布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展示在了马家三兄弟面前,对于吕布的开诚布公,三兄弟与有荣焉,同时也对吕布的坦荡与豪迈大加赞赏。
当吕布提出请马氏五常出仕徐州时,三兄弟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告知吕布他们需要商讨一番。
离开客厅,三兄弟找了个安静所在,开始讨论吕布的决议,三兄弟中马伯常和马谡马幼常认为,马家不应该投奔远在徐州的吕布,一是家族根基在荆州,二是两人觉得跟着吕布未必有好前程。
即使要投效,也不能五兄弟全部出仕吕布,他们觉得只要有马家的代表在吕布那儿效力即可。
乱世中世家大族保全自身的黄金法则就是:“不把宝押在同一个人身上”,即后世所说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投资,以降低全军覆没的风险。
在这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家族要属诸葛氏。诸葛亮三兄弟中,诸葛亮和诸葛均效力于蜀汉,诸葛亮权柄在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葛均也曾官至长水校尉,诸葛瑾效力于东吴,曾官至东吴大将军,他们的堂弟诸葛诞则效力于曹魏,曾官至曹魏征东大将军,高平侯。
而马良在认同两个兄弟关于分散投效的意见的同时,也毫不掩饰的表达了他对吕布在徐州战役中的种种表现的赞赏。
最后,三兄弟决定由马良代表马家出仕吕布,其他人也则继续等待值得投效的明主。
对于马家的这个决定,吕布是十分乐见的,如果马谡也投效的话,吕布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马谡这个军事理论天才,军事实践庸手。
荆州求贤,能收得马良这样的治政兼外交人才,已经不虚此行,如果能再收纳一二贤才,那就锦上添花了。
想到三国第一牛人诸葛亮大大还在卧龙岗,吕布心中就一阵激动。
次日,吕布在甘宁的陪同下,踏上了前往卧龙岗寻访诸葛亮的行程。一路上吕布心情放松,和甘宁一起谈笑风生,并没有为如何措辞说服诸葛亮而烦恼,他知道此去还不一定就能见到诸葛亮,毕竟历史上的刘备可是在三顾茅庐之后,才有幸见到诸葛亮的。
到达卧龙岗,只见此处林密竹茂,小溪潺潺,农田阡陌,纵横交错,四散的村落间,行人往来,鸡犬相鸣。
乍看之下,吕布和甘宁两人直赞:“好一个避世隐居所在!”
在一农人的指引下,吕布和甘宁到达了诸葛亮所在的庄子前,敲开庄门,来人是一小正太,只听其用极其清朗的嗓音问道:“客人姓甚名谁?来此为何?”
吕布并没有因对方年少而轻慢,恭敬的答道:“某乃大汉左将军,温侯吕布,此次特地前来拜访卧龙先生,不知先生可在庐中?”
小正太答道:“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吕布答道:“你只需说吕布来访。”
小正太继续说道:“先生今早已经离去,至于去了何处,我也不知晓?”
“哦,那你知道卧龙先生何时回来吗?”听小正太说诸葛亮已经离去,吕布知道这很可能是诸葛亮的一次考验,同时自己很可能已经进入历史中的三顾茅庐桥段。
小正太想了想答道:“先生的归期未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一顾茅庐见不到诸葛亮,吕布只好告辞离去,临行前,吕布嘱咐小正太转告诸葛亮说吕布来访。
踏上归程,吕布决定过十日左右再来,而一旁的甘宁显然对吕布的谦恭态度感到疑惑,吕布只得告诉甘宁,自己要拜访的贤才,论能力,当属天下第一,这样做完全值得。
吕布这边安排的很好,可事与愿违,吕布一回到襄阳城,就接连四次收到陈宫催他以最快速度赶回徐州的通告。
在通告中,陈宫说之前对付孙策,周瑜的计策已经开始生效,由于后院起火,孙策,周瑜不得不收拢兵力,回援江东。
虽然局势对孙策,周瑜很不利,他们依旧不愿轻易放弃庐江郡这个江北桥头堡,情急之下,周瑜献策联合曹操,袭击吕布的大本营徐州,让吕布也腹背受敌。
曹操接受了孙策的联合,亲自挂帅前来征伐徐州,如今徐州形势危急,人心惶惶,急需吕布赶回主持大局。
看完通告,吕布猛的一锤桌子,然后长叹一声,安排甘宁通知马良等人随他一起赶回徐州。
吕布没想到,一顾茅庐之后,他便再也没有机会再续接三顾茅庐的桥段,真可谓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三十九章 徐州风云起
徐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陈宫要用如此急切的方式召唤吕布回徐州?
原来刘备自从和曹操煮酒论英雄后,由于和董承等人有过血诏之约,心里有鬼的他一直担心在许昌会被曹操暗害,于是开始绞尽脑汁的开始寻求脱身之计。
起初,袁术称帝失败,走投无路之下要往北方投奔袁绍,刘备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曹操请命拦截袁术,可是谁知中途发生变故,吕布的突然出手,打乱了刘备的金蝉脱壳之计,无奈之下,刘备只能静待时机再现。
后来,吕布和孙策的淮南之战起,双方各有胜负,战的难舍难分,刘备又从中看到了脱身的机会。因为自从徐州战吕布后,曹操一直对那一战的结果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给吕布致命一击,以解心头只恨。
由于吕孙之战刚刚开始,曹操想等到吕布和孙策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出手,因而吕布的江东之行,乃至刚到荆州时,徐州都相安无事。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吕布之前打算通过在孙策后院放火的方式,逼迫孙策撤军回江东。事实上鲁肃的江东和荆州之行是十分顺利的,鲁肃成功说服了山越和黄祖出兵,但吕布等人低估了孙策和周瑜对庐江郡的看重。
在绝不轻易放弃庐江郡的前提下,周瑜一面让孙策带着大部分军队回江东灭火,由他来守卫庐江郡,一面则派人前往许昌,和曹操一起相约夹击吕布。
曹操正愁没好的机会报复吕布,周瑜的提议让两人一拍即合,加之刘备在耳边不停的吹风,曹操正式决定出兵徐州南部,至于此次出兵的主帅,曹操心中是属意曹仁的,曹仁自从徐州被吕布虐了一番后,苦读兵书,勤习战策,等的就是有机会再战吕布,以雪前辱。
至于副帅人选则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时早在一旁守株待兔的刘备见机会来临,便自荐为曹仁的副手,曹操见刘备这段时间以来都比较老实,于是便答应下来。
次日,曹操命曹仁总督五万大军前往征伐徐州南部,又差刘,关,张三兄弟随行。
刘备得到命令,急忙回到府中。跟关羽和张飞简单解释一番后,刘备就欲前往出征大军的军营,关羽见刘备如此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