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陈芝虎率部追来,梁成翼又连夜沿北汝河北岸往东南走,寻找机会渡河。

如今在北岸的辎重尽失,也不再去顾及流民跟给敌兵冲散的眷属,仅三千残兵要渡河还是简单。逃到郏县东南的长桥埠,上游的渡船赶来,梁成翼率三千残部花了半天多时间渡过北汝河去。

幸有北汝河相阻,陈芝虎所部一时间也无法渡河追击,已渡到南岸的军民暂时不虞受到攻击,梁氏宗族以及官吏将领的家小都是最先渡河的人群,逃过一劫。

渡过沙河之后,到鲁山南境,距南阳已不到五十里地,梁成翼才敢在沙河南岸稍停下来再次收拢残部。

从沙河到南阳方城北面的舞阳,再没有大的河流阻隔,逃起来也方便快捷。再者,沙河水势也大,渡到南岸,也就不怕陈芝虎能迅速渡河来追杀,才叫已成惊弓之鸟的梁成翼稍稍心安。

收拢残部,连上随其梁燕顺先行渡过北汝河的兵马,南逃到鲁山境内的河中军剩不下七千人。梁岱也顺利渡过北汝河逃来汇合,但随他南逃的兵马不足七百人。

毕竟陈芝虎先行插入的兵马才三千人,虽说足够精锐,但打溃河中军之后,才没有足够的兵力分散开来去追杀溃兵以及河中军大将,叫梁成翼,梁岱,方克山等河中军诸将都顺利脱身。

望着滔滔的沙河水,梁成翼欲哭无泪。

陈芝虎率部追来时,梁成翼在北汝河北岸有总数达两万八千的兵力,竟然如此轻易的就给陈芝虎三千追兵杀得支离破碎,溃不成军。这两万八千兵马,最后竟不到五千人能够逃出来,更不要说从河中府随军携带的大量辎重,物资都给陈芝虎夺去。至于随军南下的十数万流民,大多人自然更是给封锁在北汝河北岸汝阳境内,不能再南下南阳。

元锦生赶来沙河跟梁成翼汇合,看到这种情形,实在也是无语。他与梁成冲本指望梁成翼率河中兵撤到南阳后,能够加强南阳北面的防御,谁曾想到河中军就这样给陈芝虎半道追截,杀得大溃?

卷十一狂澜第七十章南阳弃或守

“啪”的一声,林缚将手里的炭笔摔在从南阳快马送来的信函上,沉默的盯着一旁的地图,一声不吭。

已是酷署时节,豫章城里也炎热无比。行辕东北南的小池与墙外的西翠湖相接,有活水流进来,八角亭阁建在池水之上,要比别处清凉一些。

入暑之后,林缚就在这八角凉亭里署理公务,秘制的驱虫香点燃着,但从南阳传来的战报,看着叫人心烦意乱,恨不得将手里的炭笔拗成两截。

林缚早就签发枢密院令,撤消池州行营,改立池州军,委邓愈,岳峙为正副指挥使,调入扬子江北岸,进入枞阳,黄梅,负责与鄂东地区的敌军作战。

池州军撤消行营改立军镇,驻镇改迁到黄梅,枞阳,原池州行营所辖的秋浦,宜城等县,单独设池州,宜城两府,由中枢直辖,防务则并入庐州——答应这些条件,也就意味着池州军从此放弃对地方的治权,税权,转变受枢密院直辖的较为纯粹的军事编制。

前朝鄂州所辖范围极大,除了今鄂州府所辖区域外,江夏,汉津以及汉水以东,淮山以西,一直到随州的区域,都是古鄂州的范围。这时除南岸的鄂州及江夏外,原鄂东,鄂北地区,都给奢家残部及陈韩三所部占据。

岳冷秋仍保留枢密副使之位,留任中枢,在枢密院内分管池州军及鄂东战事。

看上去池州军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池州军依旧掌握在岳冷秋,邓愈,岳峙等一系人员的手里,但独立性大为削弱。

这是六月上旬得知梁成翼弃河中南撤的消息之后,林缚与岳冷秋做出的保留池州军的妥协——与此同时,林缚着令周同率崇城军唐复观,刘振之两部从都昌开拔,走水路从庐江登岸,进驻庐州休整。

梁成翼弃河中之后,曹家亦无意在渭水南岸再作挣扎,其兵马,军眷也紧跟着分批南撤,整个西线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形下,想要在燕胡大军南下之前,从南往北逐次剿平盘踞在鄂东,随州,襄樊地区的奢文庄,陈韩三,罗献成等部,已经变得不现实。调兵马进入庐州,南阳或信阳告急时,可紧急调兵马走淮山西北麓进入信阳,南阳作战,犹能勉强保持西线不给燕胡彻底捅穿。

这是岳冷秋对林缚在这时调淮东主力战卒三万余众紧急进入庐州的理解。

庐州本为淮西的重心。

从庐州往北,就是淮西行营的治所寿州。

沿淮山北麓往西北,即为淮上信阳。

从信阳府正阳县穿桐柏山谷道西进,即为南阳府沁阳县境内。

燕胡夺得河中,关中之后,想要南下,还必然打下南阳,才能跟盘距在襄樊,随州及鄂东的罗献成,奢文庄等部连成一体。

奢家残部渡江北逃进入鄂东之后,与陈韩三汇合,犹有兵马八九万众。罗献成号称拥兵二十万,实际能战之兵要低于此数,但关键是罗献成经营随州,襄樊有五六年之久,也算是在淮汉之间扎下根基,想要短时间内就将其势力连根拔起,极为困难。

这种情形下,若能守住南阳,将燕胡与荆北的诸部叛军分割开来,对南北战局的发展就变得极为重要。

岳冷秋暂时还留在豫章。

林缚听到河中兵马在汝河北岸给陈芝虎打得大溃的消息,气急败坏的将炭笔摔在地图上,岳冷秋穿着一袭青衫,就站在一旁。

林缚的气急败坏,岳冷秋感同身受。

梁习无能,原以为梁习二子,当年梁门十虎中的杰出人物,总应该能在水淮之上。但河中军如此糟糕的撤退行动,实在由不得别人不失望透顶。

说到撤退,淮东组织的津海大撤退,算是极成功的一个案例。

虽说津海城最终失守,津海军战死沙场者将逾半数,但半年多时间里,淮东成功的将逃聚到津海的三十多万军民从海路撤出来南下安置,极大的加强了淮东的实力,不可谓不是漂亮的撤退。

说到奢家残部渡江北逃,岳冷秋会为此终身蒙羞,但奢家在那种情形,还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将十数万军民迁往北岸,也不得不承认奢文庄这头老狐狸厉害之极。

这两次撤退,说起来也没有特别的过人之处,关键在于精心周密的计划跟准备。

津海撤退前,淮东长期经营津海城及津卫岛。在战前对津海军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在战前将津海军迅速扩编一倍有余而战力不减。林续文,黄锦年,高宗庭,吴齐,敖沧海,马一功,陈定邦,耿泉山等淮东一系的重要人物,都坚守到最后一刻再撤退。大批海船以及撤离的路线以及沿途大量物资的准备,包括津海军民南下安置,淮东在战前都拟定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没有这些周密的计划跟准备,在燕胡十数万兵马压境的情形下,津海军民想要撤退得这么漂亮,绝无可能。

奢家残部北逃,也是奢文庄早就认识江西形势难以维持,故而提前邀陈韩三残部南下进入鄂东地区,早早在北岸的黄龙岭进行布局,枞阳一战,打得池州军大溃,伤亡逾半,则勉强提振了奢家残部的士气,使渡江能在短时间里完全。

相比较之下,河中兵马的南撤,则显得混乱无序,全无准备,将卒及眷属不过六万余人,队伍却给十数万随之南下的流民搅得混乱。而小小的北汝河上竟然因为提前准备的渡船数量不足,而白白浪费了关键的三天时间。

殿后兵马与南撤主力离得太近,相距不足二十里,但断后兵马给打败时,在渡口的南撤主力军民还混杂在一起,大败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结果。

按说河中兵马的溃败,将严重消弱太后一系的势力,但关键还在于南阳。

梁成翼要是能顺利将河中军民撤到南阳,将极大增加南阳的防守力量。

南阳本身若有六七万兵马,距城垒,险寨以守,东侧又有淮西十万兵马相依,此外淮东在庐州的精锐,还可以通过信阳,走桐柏山谷道随时接援南阳——燕胡大军即使在南阳北面集结二十万兵马,必然也不敢轻易强攻南阳。

河中兵马的溃败,使得随梁成翼退到南阳的兵力不足一万,加上大量粮食辎重都损失在北汝河以北,叫陈芝虎得去。

一方面是南阳潜在的防守力量给削弱了近一半,另一方面陈芝虎夺得河中军留在北汝河北岸的大量物资,将极大的加快燕胡大军南进的速度。

不然的话,燕胡即使顺利夺得关陕,打开南击南阳的通道,但想要二十万兵马快速推到南阳北面,即使燕蓟,辽东以及晋地的物资充足,如此巨量的物资要运到南阳前线,怎么也要两三个月的周转时间。

在南北对峙的战局里,梁成翼也许有些微不足道,但当前微妙的时刻,河中兵马的失利,却使得天平极大的往燕胡倾斜,这绝非林缚所愿意看到的。

“南阳还是要守!”高宗庭声音沙哑的说道。

从六月初八得知梁成翼弃河中府南撤,豫章这边好些人都连续十数日未能好好的消息,高宗庭作为林缚身边的主要谋主,自然更是辛苦。

“曹家已经放弃长安,兵马撤到眉县以西,”傅青河说道,“叶济罗荣已经渡过渭水进入长安城,其步骑主力从长安往东南而行,走武关进击南阳西翼,只有六七百里路。叶济罗荣暂时还没有兵出武关,是曹家在渭水上游还没有完全撤出去,在渭水上游还有四万兵马威胁其西翼。一旦曹家从关中完全撤出,叶济罗荣从长安就能调十万步骑出武关西击南阳。此时还要守南阳,会不会有些晚?”

林缚抬头看向岳冷秋,问道:“岳大人,你觉得呢?”

如今江宁军政都由林缚一言决之,但毕竟还是枢密院的权力架构,岳冷秋以枢密副使的身份留在豫章,自然能参与军机。

岳冷秋怀疑林缚故意将他留在豫章,是有意叫外人猜测他岳冷秋已经投附淮东,增加太后,皇上以及元归政等人的疑心。只是池州军虽然得以保存下来,但岳冷秋本人只身在豫章,多少也是身不由己。

或走或留的决定权在林缚手里,暂时还由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