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服中国,一直是阿拉伯帝国的夙愿。

而唐朝在致力于西进。唐朝建立后,先是灭了北方的突厥,再对高丽用兵,征服了大漠和辽东,在东方和北方已经没有可以开拓的余地了。至于西北,那里山高林密,唐朝是有心征服青藏高原,只是太过艰难,只得放弃。

唯一能用兵的方向,唯一能开拓的方向,只有西方了。

是以,唐朝一定会西进。

阿拉伯帝国要东进,唐朝要西进,两国必然会在中亚相遇,爆发大战也就是必然之事了。

两国的大战将在十年后,也就是李隆基朝正式拉开序幕,武则天现在就能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怎样赞扬都不为过。

当然,要想与阿拉伯帝国大战,必须先得干掉突厥,让北方安宁。不然的话,唐朝会被突厥拖住,难以调集重兵西进,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争锋就会不利。

“陛下英明!”狄仁杰他们对武则天是心悦诚服。

“都说说,有些甚难题。”武则天问道。

“陛下,要想一战而灭掉突厥,所需的军队很多,至少需要四十万。”狄仁杰率先开口,道:“这些军队大多是从全国各处调集,因所处的位置不一,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尤其是西北防守吐蕃的军队,要等到宋璟与吐蕃和谈之后才能调集,所需时间更长。而且,还要招蓦,还要训练,这需要的时间也不短。臣恳请陛下,不要催促王孝杰,何时用兵,由王孝杰定夺为宜。”

如此大战,谁都得担心,武则天有可能心急了,等不起了,就下旨催促王孝杰进军,这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历史上,有不少就是因为皇帝严旨掷下,强令大将在不合适的时机出战,导致惨败。

武则天虽然了得,难保她不心急,狄仁杰这番提醒很有必要。

“嗯。”武则天点点头,赞赏的道:“国老所言极是有理。如此大战,要朕不心急也不成,若是朕心急了,国老,你得及时提醒朕。”

武则天就是武则天,她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大事上从不糊涂,而且她的心胸非常宽阔。要是换个皇帝的话,很可能不悦了,她却能欣然接受,非常难得。

“陛下心胸宽广如海,臣佩服!”狄仁杰心悦诚服。

“还有么?”武则天问道。

“陛下,如此大战,不仅所需的军队众多,就是钱粮也是多不可计。”张柬之眉头一挑,道:“冬时已近,天气即将转冷,道路难行,百万民夫运粮因难重重。”

武则天右手一挥,大气的道:“告诉民夫,就说朕的旨意,此次运粮不算徭役,而是以军功计。”

“陛下英明!”众人齐声赞道。

冬季即将到,顶风冒雪运送粮草,其困难可想而知了。要是没有点甜头,很难激起民夫的热情,以军功计就不同了。

唐朝武功极盛,对军功的赏赐很丰厚。而且,唐人以立军功为荣。若真把运粮当作军功的话,会激起百姓的热情,顶风冒雪运粮也就不是问题了。

武则天这一手非常了得,众人不服也不行。

“陛下,梁王的奏章。”就在这时,只见贾铭快步而来,把武三思的奏章递过来。

“三思?他有甚事?”武则天眉头一挑,有些惊疑不定,接过武三思的奏章,浏览起来。

“嗯。”武则天的眉头挑了眉,有些诧异。

“砰!”武则天看完,把武三思的奏章重重砸在短案上,眼中精光闪闪,杀气腾腾。

“陛下,何故发怒?”狄仁杰忙问道。

“你瞧瞧。”武则天把武三思的奏章递给狄仁杰。

狄仁杰展开一瞧,手一颤,奏章差点掉在地上。一番浏览,狄仁杰额头上的冷汗都流出来了,忙冲武则天道:“陛下,王孝杰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里通突厥之事,还请陛下明察。”

“王孝杰里通突厥,从何说起?”李旦吃了一惊,忙问道,满脸的震惊。

“梁王状告王孝杰邀买民心,里通突厥,意欲恢复李唐江山。”狄仁杰的冷汗更多了。

“这……”众人额头上的冷汗流下来了,目光齐刷落在武则天身上。

恢复李唐江山,那是武则天最忌讳的事了,她会如何处置?

众人为王孝杰暗捏一把冷汗。

第四十八章奇葩圣旨

第四十八章奇葩圣旨

武三思这一手够狠!非常狠!

他要是告王孝杰里通突厥的话,武则天肯定不会信,可他告王孝杰意欲恢复李唐江山,这可是戳到武则天的痛处了,这是她最为忌讳之事。

武则天通往帝王宝座的道路是一条血路,杀人无数,把那些阻止她、有可能阻止她登上帝王宝座的人全部杀了。

其中,不乏极为重要的文臣武将。

程务挺被杀一事,就是其中之一。

程务挺很得武则天赏识,很得武则天器重,派他镇守北方。在程务挺镇守北方那些年,将士用命,打得突厥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突厥不敢近边。可以这样说,若是程务挺还活着的话,很可能已经把突厥给灭了,不会留到现在。

程务挺被武则天杀害之后,突厥欢欣鼓舞,杀牛宰羊的庆贺。并且,突厥还给程务挺立庙祭祀。

由此可知,程务挺在对付突厥一事上取得的成就有多大。就是如此重将,武则天说杀便杀了。

她为什么要杀如此重将?

就在于程务挺卷入一起政治纷争中。

徐敬业扬州起兵,公然反对武则天。武则天向裴炎问策,如何平息此事,裴炎就说天子已经长大,只要武则天还政,此事自平。

这让武则天非常不高兴,就把裴炎给灭了。

程务挺与裴炎的交情很好,就上书为裴炎辩解,武则天怒了,就把程务挺这员抗击突厥的重将也杀了。

不仅了杀了程务挺,还把程务挺的家人也给灭了。

程务挺并不反对武则天,他只是出于朋友之义,为裴炎辩解了几句,就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原因就在于“恢复李唐江山”这是武则天的禁忌,谁碰谁死。

武三思以此来告王孝杰的刁状,这一手狠啊,狠得让人无话可说。

只要和“恢复李唐江山”有关,哪怕是捕风捉影,武则天也会大开杀戒。尽管王孝杰是重将,众人也是为他暗捏一把冷汗。

“砰!”就在众人担心之际,只见武则天眉头一挑,如同利剑似的,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这一声响不得了,狄仁杰他们听在耳里,如同炸雷在耳际轰鸣似的,个个脸色大变,在心里暗叫:“完了!完了!王孝杰完了!”

“这要如何营救王孝杰?”狄仁杰在心里暗道。

王孝杰是硕果仅存的名将,若他出事了,这打突厥一事就成了泡影,谁来统兵?

“王孝杰绝不能出事。”张柬之在心里道。

谁都明白王孝杰的重要性,他绝不能出事,这可是关系北方安危的大事。

“武三思,这狗东西……”武则天轻开金口,大骂起来。

“完了!完了!陛下如此大骂王孝杰……呃……不是骂王孝杰?”狄仁杰一开始还以为武则天在骂王孝杰,听着听着这才发现武则天不是在骂王孝杰,而是在骂武三思,他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嘴里发出一阵磨牙声。

狄仁杰都如此反应,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个个先是一脸的沮丧,以为王孝杰完了。然后就是一脸的不信,以为自己听错了。

“……让朕不省心!”武则天沉声骂道,语气严厉,气恨恨的。

“……”狄仁伙他们总算了是相信自己没有听错了,只是他们更加迷糊了。

明明是武三思状告王孝杰,咋又成了武三思不让武则天省心了呢?

“陛下,您是不是……”武承嗣一脸不信,小心翼翼的提醒,道:“是王孝杰大逆不道,里通突厥……”

“闭嘴!”武则天眼睛一翻,眼中精光闪闪,冲武承嗣喝道。

“让我闭嘴?”武承嗣惊宅莫铭。

武承嗣一个哆嗦,只是这是绝好的良机,应该把李旦扯进来,武承嗣强忍着心惊,道:“陛下,王孝杰图谋不轨,大逆不道,必是有人与之勾连。”

眼睛瞄了眼李旦,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李旦和王孝杰勾结。

“陛……”李旦脸色大变,额头上冷汗都渗出来了。

这事儿要是坐实了,他就完了。

对这种犯忌的事儿,哪怕是亲儿子,武则天也是照杀不误,李贤就是最好的明证。李旦不能不惧。

“砰!”武则天抓起短案上的茶盅,朝武承嗣重重砸来,砸在武承嗣的额头上,武承嗣的额头起了一个青包。

茶水溅了武承嗣一头一脸,衣襟湿了一大片,武承嗣兀自不觉,张大了嘴巴,瞪圆了眼睛,一脸的难以置信。

明明是他有理,武则天咋又砸他了呢?

不仅武承嗣一副不信的样儿,就是狄仁杰他们,个个都是看见老母猪上树的表情。

“武承嗣,你这狗东西,给朕听着:王孝杰忠心耿耿,从未有谋逆之举,若你胆敢中伤他,诬蔑他,休怪朕六亲不认!”武则天指着武承嗣,如同骂孙子似的大骂。

武则天的骂声洪亮,人人听得清清楚楚,却是字字如雷,轰得狄仁杰他们晕头转向。

武三思状告王孝杰,明明应该治王孝杰的罪才是,武则天竟然冲武承嗣发火,这事儿也太出人意料了。

“陛下英明!”紧接着,众人反应过来,长吁一口气,他们白担心了,武则天不会治王孝杰的罪。狄仁杰他们心悦诚服,齐声颂扬。

武三思以“恢复李唐江山”为由,状告王孝杰,这是打在武则天的禁忌处,她竟然不理睬不说,还褒扬王孝杰,武则天之精明可想而知,她的确是当得起这份颂扬。

武承嗣搭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大气也不敢出了。

他今天可是丢脸丢大了,被武则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用茶盅砸了一个大青包。这事儿传出去,他都没脸见人了。

“一定是武三思这狗东西胡来,王孝杰不准,他这才上奏,告王孝杰的刁状。”武则天狠狠瞪了一眼武承嗣,缓缓道:“此战干系北方安危!干系天朝与大食的大战!干系极大,绝不能出错!”

声调转高,恨恨的道:“如此大战,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