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仁贵准备他在前面打下基地,再率军回来接应郭待封,合兵一处。共同押运粮草。就不会有问题了。
这番谋划是非常好的谋划。很符合当时的情形。
可是,郭待封是唐朝名将郭孝恪的儿子,将门出身,瞧不起薛仁贵这个草根,他不执行命令,擅自率兵押着粮草前进。
吐蕃得到消息后,领兵的大论亲率重兵前来进攻。郭待封抵挡不住,粮草被吐蕃夺得。吐蕃运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了。
当薛仁贵得到消息后,回兵来救,已经来不及。尽管此前,唐军在薛仁贵的指挥下,打得很顺利,一连夺下了好几座城池,眼看着胜利在望了。可是,粮草没有了,形势急转直下。唐军处于危机之中。
吐蕃当然不会错失这一天赐良机,准备把薛仁贵全歼。出动了四十万大军,重重围困。薛仁贵沉着应战,给吐蕃以重创,大论意识到不可能全歼薛仁贵,只得主动与薛仁贵谈判,放薛仁贵离开。
“传令:收集将士们的遗骨,容打胜之后,带回国内安葬。”李隆基大声下令。
“太子英明。”一片颂扬声响起。
让这些殉国英雄的遗骨回国,在国内安葬,是将士们的心声,李隆基此举他们打从心里赞成,要不赞扬李隆基都不成。
一声令下,将士们开始收集遗骨,费时半天就完成了。
然后就是做一些简易的盒子,把这些遗骨装好。只等胜利归国之时,带回国内,再做棺椁收敛。
最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祭奠,告慰这些战死的英灵,唐军来了,要为他们复仇。
“太子,我们立即进军吧。”祭奠一完,张小飞立时提醒一句:“骁卫大将军兵败大非川的仇,我们一定要报!要早日报!”
“是呀,太子。”众将齐声附和。
报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一箭之仇,正是将士们心中所愿,无不是目光灼灼,打量着李隆基。
“张说,你以为呢?”李隆基看着张说问道。
“太子胸有成竹了。”张说笑着道。
“你说说。”李隆基不置可否。
“那好吧,我就说说。”张说点头,道:“眼下的情势,若是只报一箭之仇,只是拿下大非川的话,是前所未有的好,只需要快速进军就能完成。若是从长远看,不宜快速进军,当缓缓进军。”
“缓缓进军?”
“张说,你糊涂了吧?”
“哪有缓缓进军的道理?”
众将七嘴八舌的叫嚷起来,个个一脸的不解。
“没错,我也赞成缓缓进军。”陈玄礼大为赞同。
“我也赞成。”杨思勖开口道。
张说、陈玄礼、杨思勖三人极富军事才华,在军中的威望很高,三人竟然一致认为应当缓缓进军,这还真是让人意外,众将大为惊讶,齐声问道:“为何呀?”
“很简单。”李隆基接过话头,道:“若只是拿下大非川的话,只需要一鼓而进就行了,不出一月,我们就能全部拿下大非川。可是,吐蕃的军队仍在,可以利用高山密林对我们进攻,滋扰我们。我们可以用大非川为饵,钓出吐蕃的军队,再一鼓而歼之。”
说到这里,声调转高,道:“没有了军队,吐蕃就会破胆,就不能再滋扰我们了。”
“这……好主意!”
“好主意啊好主意!”
众将先是一愣,随即齐声赞好,个个大为欢喜。
拿下大非川,固然可以达到削弱吐蕃的目的。若是能顺便把吐蕃的军队也能解决了,那么,对于唐朝来说,具有天大的好处。
那会让吐蕃更弱,会让吐蕃破胆,在三二十年内,无法对唐朝行滋扰,唐朝就可以集中全力西进,与阿拉伯帝国争夺中亚。
“为了给吐蕃以巨大威胁,应该派一将率兵前进,给吐蕃造成一种大非川不日就要被我们拿下的错觉,让吐蕃不得不快速调兵。”张说出主意道。
“没错。这事就交给薛直了。”李隆基点头道:“薛直,你率五万精锐前行,给吐蕃造成我们大张旗鼓前行的错觉。”
“遵命。”薛直大喜,大声领命。(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和谈?
薛直领命后,率军出发,一路前进,打得异常顺利。
他几乎不用运筹,只需要把薛仁贵当年的谋划拿出来直接用就成了,要想不顺利都不成。
谁叫薛仁贵当年的谋划是那么的精当?
“太子,我们做甚?”张小飞问道。
“我想,吐蕃的使者快要到了吧。”李隆基眉头一挑。
“吐蕃使者?他来做甚?”有将领不解的问道。
“当然是和谈。”李隆基解释一句。
“禀太子,吐蕃使者求见。”李隆基的话刚落音,人精高力士就进来禀报。
“太子,我们坚决不和谈。”众将齐声叫嚷。
如今是唐朝完全占据了主动,吐蕃处于被动,用得着谈判么?
“谈是要谈的。”张说笑着。
“张说,你休要胡说。”有将领不满了:“如今这局势,我们非常有利,用得着谈么?”
“没错。”众将齐声附和。
眼下的情形对唐朝太有利了,唐朝用不着谈。
“谈的目的有多种,并不一定非要谈和,还可以谈别的嘛。”李隆基笑着解释一句。
“太子,我们应当把吐蕃使者晾着。”陈玄礼阴阴一笑。
“没错。”杨思勖立即赞成,出主意道:“我们还可以演点戏。”
“好。”李隆基点头,冲高力士道:“你去把吐蕃使者软禁起来。不管他说甚么做甚么,你都不要理睬。”
“遵命。”高力士人精一个,立时心领神会。应一声。快步而去。
整日相急匆匆赶来。风尘仆仆的,很是疲惫。到了大非岭,立即前来求见李隆基,巴不得立时见到李隆基。
如今的情况对吐蕃极为不利,每耽搁一刻钟就对吐蕃更加不利,由不得不心急。一见高力士前来,脸上泛着亲切的笑容,乐呵呵的迎上前去。道:“见过大人。敢问大人,太子要见我了?”
“太子忙着呢,哪有时间见你。”高力士眼睛朝上一翻,一副把整事相当空气的傲慢样。
整事相听在耳里,一颗心直往下沉,他最怕的就是见不着李隆基。这次与当年的大非川之战完全不同,当年那一战,唐军只有五万人马,而这次唐军进入大非川的有二十万,唐军的兵力雄厚。完全可以四面出击,会很快拿下大非川。
若是李隆基不见他。大非川就丢定了,没有丝毫可以挽回的可能。
“大人,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人笑纳。”整事相从怀里摸出一块上等美玉,塞在高力士手里,满脸笑容,比起见到老祖宗还要欢喜。
“是块好玉。”高力士把美玉打量一阵,点点头,把美玉抛抛,淡淡的道:“太子正在准备攻打大非川。”
这是透露了一点消息,整事相心中发凉,怕什么来什么,再掏出一块美玉塞到高力士手里,道:“我是带着十二分诚意前来,还请大人从中玉成。若能见到太子,定有重谢。”
“太子日理万机,军务繁忙,哪有时间见你呢。”高力士淡淡的道。
“带进来。”整事相一咬牙,一声令下,立时有吐蕃佣仆抬着一口沉重的箱子进来。
整事相亲手打开箱子,只见一片珠光宝气,笑呵呵的道:“大人,区区薄礼,还请笑纳。”
高力士来到箱子前,把箱子里的珠宝一瞧,笑道:“看在你有心的份上,我就再给你透露一点消息,太子三日后就要大举前进了。”
“甚么?三日?”整事相吓了一大跳。
李隆基是唐军统帅,他若前进的话,也就意味着唐军主力前进了,大非川剩下的部分很快就会被唐军打下来。
这可是天大的坏消息。
“没错。就三日。”高力士淡淡的道。
“能不能请大人从中周旋,要太子暂缓进军。”整事相急了。
若是能拖住李隆基,让李隆基暂缓进军的话,这对吐蕃是好事,可以让吐蕃有更多的时间调集兵马。
“这可难了。”高力士摇头,道:“我只是照顾太子的起居,从不干预军机。”
“大人是太子身边的红人,只要你说话,太子一定会听。”整事相对李隆基身边的人下过一番功夫,了解得很清楚,道:“太子对大人很是信赖,远非他人所能及。”
“正因为太子信任我,我更不能做对不住太子的事儿。”高力士摇头。
“带进来。全带进来。”整事相一咬牙,命人把剩下的箱子全部带进来。
足足二十口箱子,整事相亲手打开,一片耀眼的光华,晃得人眼花。
高力士一通打量,一副动心样儿,拧着眉头,道:“或许可以试试。”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整事相大喜过望。
“你先歇着,我这就去见太子。”高力士满心欢喜。
“但凭大人吩咐。”整事相千恩万谢。
高力士命人把所有的箱子抬着,前来见李隆基道:“禀太子,整事相给我送了这么多的厚礼,要我想办法让太子暂缓前进,太子,您看这要如何应对?”
“高力士,办得不错。”李隆基点头赞赏,道:“这些礼物很厚重,你就不动心?”
“是有点儿动心,只是,再动心也不能坏了太子的大事呀。”高力士实话实说。
“你们说,这么厚重的礼物,你们会动心么?”李隆基笑着问众将。
“肯定会动心。”众将一愣,也是实话实说。
“高力士,不错!不错!”如此厚重的礼物,要是不动心的话,那就是在说假话。虽然动心了。却能克制贪欲。高力士这份自制力不错。值得赞扬。
“你给整事相说,我五日后出征。”李隆基冲高力士道。
“遵命。”高力士点头道:“这事儿不能急着回他,得等上一段时间,嗯两日后再回他。”
高力士人精一个,自然明白如此做,会给整事相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便于李隆基接下来的设局。
“真是个人精。”李隆基大为满意。
整事相这两天过得心惊胆颤,整日里只听唐营中人欢马腾。一派肃杀,一副随时会出征的样儿。这是他最为担心之事,想要求见高力士,高力士却是不见他。
不仅不能见到高力士,还被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