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藏法师天竺取佛经,不从吐蕃进入天竺,而是从西域进入天竺,就在于那里的道路非常好走。”张说举出了实例。

唐三藏去天竺取佛经,那是唐太宗年间的事儿,那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事儿流传甚广,唐人都知道的事儿。

“对!对!对!”众将恍然。

“照这样说,我们可以在西域派驻大量的军队,不用再象过去那般缩手缩脚了?”紧接着,众将又是大喜。

“没错。”李隆基肯定一句。

“太好了。”因为粮草难以解决,唐朝在西域的兵力有限,总是缩手缩脚,不能大打。若是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大干一场了,谁能不喜欢?

“只要粮草问题解决了,大唐在西域就能派驻大量的军队,与大食的大战,我们就能占尽上风。”李隆基再道。

“呵呵。”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必有一战,只是早晚的差别而已。能有大量的军队出动,唐朝就能占到上风,众将齐声畅笑。

“第四个好处,就是灭掉天竺后,我们从天竺出发,向西推进,就离大食更近了。”张说说出第四个好处。

征服一地,不仅仅在于经济价值,还在于战略价值。征服印度,不仅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还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唐朝完全可以把印度打造成战略基地,从此出发,可以进入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

如此一来,唐朝就多了一个前进基地,离阿拉伯帝国更近一步了。

若是唐朝占领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不仅可以得到前进基地,还可以逼退阿拉伯帝国,使阿拉伯帝国无法得到前进基地,远离西域。

“这好处还真是不少。”

“每一桩好处,都是天大呀,天竺一定要灭了。”

“对!一定要灭掉天竺。”

众将完全赞成出兵灭掉天竺。

“这事,你们好好准备,容吐蕃稳定下来后,我们就出动天竺。”李隆基最后道。(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吐蕃大治

李隆基埋头公干,眼睛通红,很是干涩,整个人很是疲惫。

自从决定要好好治理吐蕃以后,事儿就来了,可以说多如牛毛,李隆基一天忙到晚,就没有时间喘口气。

不仅李隆基很忙,就是张说、王毛仲这两人也是忙得不可开交,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要说清闲,也许只有张小飞、李宽、苏凡这些武将了,他们不善文事,此时不闲也得闲。当然,也不是完全的清闲,他们还要带领唐军维护秩序,协助张说他们推行新政。

“太子,这是新递上来的公务。”高力士抱着厚厚一撂文本上来,放在李隆基面前的短案上,有些怜惜的道。

“又这么多?”李隆基一瞧,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他面前的短案上的公务还没有处理完,又来这么多,他感到有些无力。

“嘿嘿。”高力士发出一阵奸笑,道:“太子,这还是我给张说、王毛仲他们硬塞了一些呢,要不然的话,会更高。太子,你就体谅体谅吧。”

“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吧?”李隆基揉揉发红的眼睛。

“不是不好过,是很不好过。”高力士感慨一句,道:“灭掉吐蕃是何等的令人欣喜之事,然而,治理吐蕃又是何等的令人痛苦之事!唯有参与治理者才能明白呀。”

“没错,没错。”李隆基大为赞成这话。

自从治理事务铺开以来,李隆基真的感到很痛苦,比起打仗要痛苦得多。以李隆基的想法。他宁愿多打几个硬仗。也不想参与治理一事。

可是。眼下没有人手,不参与治理也得参与。

“太子,要不向陛下上奏,要陛下派遣一批官吏过来帮忙。”高力士出主意。

“远水不解近渴。”李隆基摇头,道:“我们派出人到达长安,父皇准允后,再召集挑选官吏,这需要时间。挑选好后。赶到逻些来,这又要不短的时间。”

说到这里,摇摇头,颇有些惋惜的道:“等他们到达,我们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他们到来不过是坐享其成而已。”

灭吐蕃这事,在出兵之前,李隆基就没有想过,直到都松芒布结亲征,李隆基这才决定要抓住这一难得的良机灭掉吐蕃。是以没有官吏方面的准备。

“不过,你提醒得对。”紧接着。李隆基点点头,道:“灭吐蕃一事,我们没有准备,是我临时决定的,这才有如此困境。灭天竺,却是有所准备,我应该向父皇上奏,要朝廷派一批官员前来,我们打下天竺后,就不会再有这种困境了。”

灭吐蕃因为道路难行,压根儿就没有这种想法,直到都松芒布结亲征,李隆基这才临时决定要灭掉吐蕃。灭天竺不同,因为从吐蕃进入天竺很有利,一是道路好走,二是居高临下,三是天竺四分五裂,唐朝要灭天竺是十拿九稳的事儿,治理天竺的官员可以从容准备。

“太子,宋璟求见。”张小飞快步进来禀报。

“谁?宋璟?”李隆基有些不信,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是呀,是宋璟宋大人。”张小飞肯定一句。

“他怎会来了?”李隆基明明没有向朝廷要官员,宋璟竟然来了,李隆基还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他来得好,我正愁没人手呢,呵呵,这下好了。”紧接着,李隆基又是欢喜。

宋璟是一员能臣,善于文治,有他到来,治理吐蕃这事儿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叫他进来。”李隆基吩咐道。

张小飞应一声,忙去带人。

“终于可以轻松点了。”李隆基眼珠子一转,冲高力士支招,道:“高力士,你把那些繁剧,难以处置的公务找出来,塞给宋璟去办。”

“噗哧。”高力士再也忍不住了,这个李隆基也有奸猾的时候。

“你甚眼神?我这不是挺累嘛,让他分担分担有何不可?”李隆基翻了翻白眼。

高力士忙一脸严肃,开始挑选起来。

“见过太子。”不仅宋璟进来了,就是张说、王毛仲也跟着进来。

此时的张说和王毛仲,红着一双兔儿眼,满脸的疲惫,脸色发白,人也瘦了一圈。

“宋璟,你怎会来?”李隆基问道。

“太子有所不知,这是圣后的意思……”宋璟把武则天的意思说了。

“祖母?”李隆基好一阵惊讶。

李隆基就是想破脑袋也是想不到,竟然是武则天提点的结果,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了。

“武则天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果是了得!”紧接着,李隆基就是钦佩之心油然而生。

从赞普被擒,就能判断出李隆基基灭了吐蕃,还能判断出李隆基要灭天竺,武则天这份才情非常了得,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圣后了得,了得!佩服!佩服!”张说和王毛仲心悦诚服。

“宋璟,你带来一批官吏吧?”李隆基盯着宋璟问道。

张说和王毛红通通的眼睛死盯着宋璟,很是急切。

治理吐蕃一事,太过繁剧,二人肩负重任,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他们急盼有人帮着分担一些。

“太子英明。”宋璟点头,道:“圣后提醒过此事,陛下要臣挑选了一批官吏带来逻些。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

灭吐蕃很突然,要想从从容容的挑选官吏,那是不可能的。先挑选出一批,让宋璟带来,然后再挑选,这是很好的应对之策。

“太好了!太好了!”张说、王毛仲齐声欢呼。

不是二人想要偷懒,而是他们实在是太累了,终于有人分担了。不得不欢呼。

“宋璟。你先带人处理公务。我。张说,王毛仲要歇息一阵子。”李隆基更加干脆,直接把担子扔给宋璟。

宋璟把李隆基一瞧,只见李隆基眼睛通红,都赶得上兔儿眼了,而且,李隆基满脸疲惫,脸色有些苍白。的确是该好好歇息。

“太子但请宽心,臣一定办好。”宋璟忙道。

“张说,王毛仲,走,好好睡一觉。”李隆基冲二人一招手,三人快步而去。

高力士这个人精,忙着照顾李隆基歇息。

这一觉,李隆基整整睡了两天两夜,这才起来。等他起来后,发现事务已经给宋璟处理得差不多了。

宋璟不愧是能臣。处理这些事务特别在行。而且,他带来不少人手。要不快都不成。

又用了半个月时间,这才把事务处理得差不多。

“我们用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把治理吐蕃的紧急事务处理完了,其效用如何,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还是去巡视一番,看看为宜。”李隆基把张说、宋璟、王毛仲他们召集起来道。

“太子英明。臣也是这意思。”张说第一个赞成。

新政的效果如何,还是亲眼去看看为宜。

对于这事,没人有异议,就这么决定了。李隆基他们各带一队人,分头行动。

李隆基带了一队人马,一路巡视下去。

来到离逻些近百里,一处牧民营地。

一来到这里,只见这里的牧民载歌载舞,欢天喜地,仿佛大过年似的。

“去瞧瞧。”李隆基一挥手,带着人过去。

“唐军来了!唐军来了!”

“哈哈!可亲可爱的唐军来了!”

“唐军是我们的恩人,迎接唐军去。”

牧民发现李隆基他们,大声欢呼,呼啦啦拥了上来,个个喜笑颜开,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打量着李隆基他们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

“老人家,你们为何如此欢喜?”李隆基脸上泛着笑容,冲一个老人问道。

“唐军,你有所不知,我们这是在欢庆我们翻身做主人了。”这个老人满脸红光,笑得嘴都合不拢了,一颗雪白的头颅不住晃动,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奴隶,是被贵族欺压的奴隶。贵族可以为所欲为,不把我们当人。”

说到这里,老眼中涌出泪水,激动得发抖,道:“我以为我这辈子都是当奴隶的命,却是没有想到,唐军打来了,废除奴隶,我终于翻身做主人了。”

“唐军不仅让我们做主人,还分给我们帐幕,牛羊骏马,我们第一次拥有财物了。”又一个牧民激动得呜呜直哭:“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能拥有财物。”

“以往,我们听信贵族的谣言,以为唐军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却是没有想到唐军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