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天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陌刀战阵?”阿罗那的眼睛瞪得滚圆,把陌刀战阵一而再,再而三的打量。

他赖以立国的象兵,就是被陌刀战阵斩杀不少,他不得不重点关注陌刀。

“天啊,这陌刀战阵太可怕了。如此密集的陌刀,谁能挡得住?”中天竺群臣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虽然早就听说过陌刀战阵的威力,今日一见,这才知道其厉害处远过传闻。

“那是甚么?跟怪兽似的。”紧接着,天竺百姓又看见了强弩。

一架架强弩,如同怪兽似的,很是惊人。尤其是,矢道上的弩矢,又粗又长,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如同凶兽的獠牙。

“这就是强弩?好可怕的强弩!怪不得我的象兵不堪一击。”阿罗那看清了,心头狂跳,脸色大变。

弩矢就有一丈多长,手臂粗细,一旦发威,那威力还用想么?大象虽然皮粗肉厚,遇到强弩,还不过是小菜一碟。

按照预定计划,该进城的唐军进城了,该留下来维护秩序的唐军站在官道两厢,担任警戒任务,一时间,整个官道如同铁桶一般。

就在这时,急促的蹄声响起,李隆基在众将的簇拥下,骑着照夜狮王前来。

照夜狮王很显眼,李隆基很英俊,很引人注目,又惹来天竺百姓一阵叫好声,更有女人尖叫,叫嚷着要与李隆基睡觉。

“来了!最后时刻到了。”阿罗那一颗心快提到嗓子眼了,带着群臣迎上来,双手捧着国玺,跪倒在地上。

“亡国之君阿罗那,参见太子。”阿罗那声音发颤。

李隆基会不会遵守诺言,会不会折辱他,马上就要见分晓了,由不得他不惊惧,额头上冷汗直冒。

李隆基飞身下马,快步上前,来到阿罗那身前,双手扶起阿罗那,为阿罗那拍打身上的灰尘,以怪罪的口吻道:“你说你,有事无事的,跪甚跪?”

一听这话,阿罗那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看来李隆基会遵守诺言,不会折辱他。

“来,随我来。”还有让阿罗那更加欢喜的,李隆基竟然拉着他的手,径直朝旁边的王车而去。

李隆基亲自执手相行,这是何等的礼遇,阿罗那心里好一阵激动,暗想这次他赌对了,主动乞降果然好处多多。

来到王车前,阿罗那身子一躬,双手撑在地上,他是要给李隆基当“上马石”,要让李隆基踩着他的背上王车,这身段儿放得够低了。

然而,李隆基却是把他拉起来,道:“我们大唐没这规矩。”

不由分说,扶着阿罗那,把阿罗那扶上王车。

“这……”一个亡国之君竟然得到李隆基如此礼遇,阿罗那好一阵激动,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

亡国之君在投降的时刻,被折辱,甚至于被杀死,也是正常事儿,李隆基竟然礼遇他,由不得他不激动。

李隆基上车后,眼瞪睁大,扫视一眼,只见天竺百姓个个伸长了脖子,脸上泛起笑容,知道他的“表演”对了,获得了天竺百姓的好感。

杀掉阿罗那,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那会让天竺百姓害怕。李隆基不仅不杀阿罗那,还如此“礼遇”他,这让天竺百姓大为宽心,看来唐军不是穷凶极恶,他们的日子应该大有盼头。

“天竺的百姓,你们听着:我是大唐太子李隆基,此番率军进入天竺,是为王玄策讨回公道!当年的王玄策,是为友好而来,却是遭到阿罗顺的劫杀,此仇不共戴天,非报不可!”李隆基开始训话,先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对于王玄策之事,中天竺几乎是人人皆知,对于此事,他们还真是对阿罗顺大有异议,人家是为了友好而来,你却贪图其财化杀了他的随从,这是有错在先。

“你们大可以放心,我们已经报了仇,讨回了公道,不会再多加杀戮。”李隆基话锋一转,道:“你们应该知道,大唐繁荣富强,百姓的日子过得富足,你们不用艳慕,你们也会过上这等美好的日子。”

唐朝的繁荣富强远近闻名,中天竺的百姓是知道的,一听这话,百姓无不是升起希望,对唐军的好感再增。

表演完了,再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事儿算是完事了。至于治理之事,要等到今日之后去了。

李隆基和阿罗那共乘一辆车进入城里。

接下来,就是乞降的一些细节问题,整整忙碌了多半天这才完成。

然后,就是出榜安民,开始选拔官员,准备治理一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阿罗那仍是国王,只不过,他这国王需要得到唐朝的认可,需要唐朝任命。而且,他这国王只是个傀儡,只有虚名,没有实权,无法施加半点影响。

而唐朝完全可以打着他的名义进行治理,做有利于唐朝的事儿。

“中天竺已定,应当立时进军。”李隆基召集众将,道:“陈玄礼,你去东天竺。杨思勖,你去南天竺。薛直,你去西天竺。”

“遵命。”三人领命。

“东天竺因为曾被王玄策大败,深知大唐之威,若是要降就接受其投降。至于西天竺和南天竺,不接受投降,进行一场大屠杀,以此立威。”李隆基道。

这次进军天竺,进展太顺利了,还没有立威,进行一场大屠杀,以此来立威很有必要。

陈玄礼、杨思勖和薛直领命,各率五万军队出发了。

大军刚刚出发,东天竺已经得到消息,决心投降。(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西天竺灭亡

东天竺国王,得到唐军进攻中天竺的消息后,就召集群臣商议大事。

“你们已经知道,唐军大举进入天竺境内,正在对中天竺发起进攻,你们以为我们该如何区处?”东天竺国王尸鸠因问群臣。

“大王,这还用说么?我们当然应该出兵救援。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们天竺人自己的事儿,唐人算甚么东西,他要敢入侵我们天竺,就要给他们好看。”

“没错!还请大王立时下令,我们调集大军出发。”

那些民族主义者大声叫嚷,想要支援中天竺。

“不可!中天竺绝打不过唐军,我们若是救援中天竺,就是引火烧身,这是不智之举。”

“没错。想那王玄策,以区区上万借来的兵马,就差点灭了中天竺。阿罗顺走投无路,投靠我们东天竺。先王以为王玄策兵力太少,要打败他是轻而易举,就答应了阿罗顺的请求,出兵救援,其结果呢?你们都知道了,我们大败。王玄策顺势擒下了阿罗顺。”

“为了免灾,先王不得不向王玄策服软,赔偿大量的金银珍宝,好话说尽,王玄策这才退兵。如今来的是唐军,可不是王玄策那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而是精军的精锐,中天竺早晚必然灭亡。”

立时有大臣反对,并且举出东天竺当年救援中天竺惹火烧身的旧事。

当年,王玄策大败中天竺后,率军攻入王舍城。阿罗顺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投靠了东天竺。当时的东天竺国王尸鸠摩以为王玄策只有区区上万兵力。而且还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要打败王玄策是轻而易举,就答应出兵。

哪里想得到,王玄策足智多谋,竟然打败了东天竺,生擒了阿罗顺。那一战,东天竺破胆,尸鸠摩赔偿了大量的金钱。好话说尽,好不容易说动王玄策退兵。

虽然这事儿过去了五十多年,其威慑力如今仍存。

“来的是唐军,听三藏法师说起过,唐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席卷万邦,灭国数十,唐军的战力极为强悍,我们拿甚么与唐军打?”

“你们就知道打打打。有没有想过,打不打得赢。没有胜算的事。还要打,那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立时就有大臣附和。

正争论间,又得到消息。

“大王,唐军大破拉玛姆的象兵,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不到一个月,就拿下了北天竺,兵锋直指中天竺。”有近卫前来禀报。

“甚么?大破象兵?不可能吧?象兵不是那么好破的。我知道了,唐军一定是象王玄策那样,使用了火牛阵。”

“只要象兵一破,中天竺就难以抵挡了,中天竺有大麻烦了。”

这消息太过惊人,群臣立时就炸了。

“不是用火牛阵破象兵,而是硬碰硬,把象兵斩杀殆尽。”近卫忙澄清一句。

“甚么?硬碰硬破象兵?这不可能!这不可想象。”

象兵是天竺的王牌兵种,大象皮粗肉厚,要想硬碰硬破掉象兵,这不可想象,群臣尽皆不信。

就是尸鸠因也是不信。

“唐军是这样打的……”亲卫忙把得到的消息一说。

“……”一众君臣震惊得直接失语了。

王玄策当年破象兵是用火牛阵,而唐军竟然硬碰硬,正面硬撼而破掉象兵不说,还把象兵斩杀殆尽,这事儿太有震憾力了。

“中天竺自求多福吧,我们绝不能引火上身,绝不能救援中天竺。”这消息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众君臣达成了一致,绝不能救援中天竺。

就是那些最先叫嚷要救援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敢再叫嚷了。

开什么玩笑,象兵都不是唐军对手,他们拿什么与唐军斗?

没过多久,又得到消息,中天竺已经投降了,唐军已经进入了王舍城。

这消息传来,东天竺君臣坐立不安了,又聚集一起商议。

“中天竺已亡,唐朝兵锋正锐,或许会对我们用兵,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尸鸠因脸色难看之极。

既然唐军打起旗号,是要为王玄策讨回公道,那么,作为当年增援中天竺的当事国,东天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唐朝对东天竺用兵的可能性非常高。

“……”一众大臣闭口不言。

当年的王玄策只有上万杂牌军,东天竺都吃了败仗。如今来的是正宗的唐军,还是唐军的精锐,因为灭掉中天竺而兵锋正锐,若是唐军打来,东天竺没有一点儿胜算。

就在一众君臣的惊惧中,又得到消息,唐军直奔东天竺而来。

“咣啷。”尸鸠因再也坐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上,碰翻了不少器物。

他最担心的就是唐军进攻东天竺,果然成真了,他不得不惧。

“大王,我们可以仿效中天竺投降。”有大臣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个主意。

“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