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板悬挂起来。做太子还有好处的,不用亲自动手,只要嘴皮子动动,下面的人就立即办好了。

然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大字: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yù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是唐朝的大经,这是其中第一句话,讲做人的态度的。又用抹布抹去,写下第二行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是《论语》中讲学习的。

二写一擦,就是学生,都知道其中的妙用了。不过李威扭过头,看了看裴行俭,说道:“裴shì郎,试一试。”

裴行俭自是看出其中的妙用,用粉笔,也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尝相弑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

同样是《礼记》中的一句话,是孔夫子在往自己鲁国脸上贴金。不过裴行俭摘出这句话,略有深意。

可是李威却笑了起来,说道:“裴shì郎,孤这一回字比你写得好看了。”

原来是这个?裴行俭也被他这个孩子似的想法逗乐了。太子虽然风度好,可还是一个青年,倒底略略有些好胜之心。事实裴行俭的粉笔字肯定不及李威的。当然,也不会真正生气。

但这个粉笔与黑板还是不能用,李威简单地jiāo待几句才离开。也要离开益州了。呆了两天,又有一只孔雀死去,在路上已经死了两只,让李威很是担心。

……

二十天后,过了咸阳,长安就在眼前,看着渭水,李威心中有些感慨,不知道这一回,在长安又要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第二百二十七章大明宫宴细说原委

第二百二十七章大明宫宴细说原委

天色渐晚,可李威还是下令过河回京。刻意这样做的,母亲在推广棉,自己出许多东西。父亲没有东西可,于是呢,将皇庄里的种种“霸占”了。怎么办呢?老婆有祥瑞,有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儿子有的更多,就自己没有。

难道父亲因此不高兴的?

在益州城外,看到那片皇庄的翻版经营,李威忍不住胡思1想。当然,推广开来,不仅是庄稼,还有收益。至少蛋类与rou类会贱一贱,富人家无所谓的,吃完了大鱼大rou,再吃山珍海味。穷人不行了,rou有些贵,一年吃不了几次,甚至买一点rou回来,切成米星子,吃一点星子,吃rou了。幼年时李威也渡过这样的日子。

不但老百姓,连官员清廉的都吃不起,只好吃煮豆子。

父亲虽然“冒”了自己的功劳,也说明他的眼光,更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但也说明他处境的尴尬,而多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在益州刻意准备了一样东西,到了陈仓后,又刻意加快度,不给沿途官员百姓准备,几乎一掠而过,又刻意选在黄昏时赶到长安。这也是长进,行过军,能算出一些。这样就不会出现益州万人空巷的情况。省得父亲看到老百姓就象欢迎唐三藏回京一样,涌出城夹道相迎,然后山呼万岁,又要胡思1想。

还是有百姓眼尖,看到后惊呼道:“太子殿下回来了。”

立即有百姓走出来,李威吓得一机灵,喝道:“放快度。”

裴行俭终于忍不住,伏在马上大笑起来。

薛讷奇怪地问:“裴shì郎,你在笑什么?”

“别问,”裴行俭一挥手,还在继续大笑。最后连狄仁杰与姚元崇都被他带着笑,其他人全部被三人笑得莫明其妙。

可没有多久,就有太监迎了过来,说道:“陛下有旨,在大明宫设宴相待。”

李威刻意选择这一时机进城,不代表着朝廷不知。但设宴相待,说明父亲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其实李治心中五味杂阵,儿子越来越有本事,看到儿子成长,心中欣慰是有了,可感到屁股下面的椅子隐隐有一半不在他屁股下面了。所以看到这一对父子种种,虽然狄仁杰都头痛万分,不知如何妥善安排,可也好气好笑。

对儿子越来越忌惮,李威一离开长安,他也离开长安,到了洛阳。一回来,他也回来。让戴至德、刘仁轨他们皆是摇头。

但李治总的说,还是开心的,毕竟唐朝开国以来战无不胜,却让吐蕃人狠狠打了一个耳瓜子。特别是那个国相,叫什么禄东赞(噶尔。东赞宇松,步辇图那个红袍人)的,当初正是他前来长安,为求得文成公主回去,态度温顺得象一只哈巴狗。可现在父子数人,却成了唐朝心腹大患。姚州一战,击毙了一万多吐蕃士兵,其中还有不少吐蕃的精髓,总算的出了一口恶气。感觉似乎接见番邦使者,都有了脸面似的。

其实涨了士气固然,然而这一次击败的是亲赞普的军队,战绩对比,禄东赞父子威名反而更盛,这个对唐朝来说,是福是祸,不好预测了。

亲自与几位宰相,群臣,以及武则天迎出了大明宫,站在丹凤门前。看到李威回来,武则天大步走了过来,抚着他的头,说道:“弘儿,你终于回来了,本宫在宫中日夜担心。”

说着bsp;李威不知道这眼泪中有几份是真实的,在猜,不过估计多少有一些是真的,毕竟自己对她还是很孝顺,又是她身上掉下来的rou。抱着她,说道:“儿臣也在日夜想念母后。”

母子俩在亲热,其他人只好等着。说了几句感慨的话后,李威来到李治面前,单tuǐ下跪,行了一个军礼,朗声道:“参见父皇,儿臣终于能为父皇分一份忧。”

一句话,让戴至德都竖起大拇指,说得多好啊。不叫立功,叫分忧。

李治也是微笑,说道:“那也不是你的功劳,是裴shì郎、黑齿将军、薛将军的功劳。”

显然对梁积寿还在生气,刻意抹去他的名字。

李威心中有些诽谤,好象这一次,我多少也有些功劳的。不敢抬杠,反正父亲心中很清楚。站起来说道:“是。”

李治这才走到黑齿常之面前,看了看,说道:“前几年刘卿推荐于你,果然是一条好汉子。”

“谢过陛下,臣愧不敢当。”

“很不错,不错,进宫再叙吧。”连说了两声不错,又看了看后面车子上的孔雀,没有过问。儿子在南诏连朱雀都出来了,不知是真是假,这些孔雀不惊奇。带着众人进宫。

设宴款待,又有了封赏。当然,李威是太子,没有办法再封。众人散去,李治却将李威留下来,问道:“这一次你做很也还不错。”

原来在众人面前不能夸奖的,至少不能与大臣抢功。是不是这样?李威念头转了一下,立即说道:“儿臣不敢,只是儿臣侥幸没有犯错误,又有几员虎将相助,裴shì郎智谋,所以才没有负父皇旨意。”

“嗯,”李治忽然将话锋一转,问道:“听说大盟会……”

不要他问,李威也要说的,看了看四下,李治让周围所有太监宫女退下,只留下武则天,李威才说道:“父皇,一部分南诏部落,可不可能让朱雀现身?”

李治头直点,听到后忽信忽疑的,就在为此事不解呢。且听儿子慢慢道来……

“那是假的。盘古开天地,轻者为天,浊者为地。天也是有重量的,只是轻,是阳。”

李治又点头。

只能这么说了,明崇俨贬出朝堂,没有必要那壶不开揭那壶,所以装神鬼不能提,密度的啥也不能提,只好用神话搪塞,又说道:“因此儿臣在想,如果有比天更轻的事物,是不是可以使人浮于空中?”

“是什么事物?”李治与武则天齐声问道。更好奇了,对天空,这时候谁不向往。

“还是天与气。天为气为阳,所以儿臣用牛皮做了一个大球,通了一个管子,管子下面烧着木炭,木炭将气烧热了,通到气球里。气球里的气是热的,是阳的(实际上越往空中越冷,怎么办,只好忽悠)。因此球会自己升起来,但气还是很轻的,人却是很重,所以这个球要大,很大。试了试,成功了。于是里面用树棍撑成一个鸟形,又将纸放在铜汁里,沾满金液,绞碎。大盟会之前,看着风向,儿臣吹号角时,让朱司马与会奏乐器的一个shì卫上了气球下的绞盘。一个用乐器mo拟着鸟叫声,一个撒纸屑。不然,这次盟会不会成功。以后还会争执,还会有战争。这样做,能略略保一些年平安。但父皇,不能张扬,一张扬,儿臣这番苦心白费了。”

“你这个……”这个什么没有说,武则天却莞尔大笑起来,在他头上狠敲一下。

李治也先是愕然,然后脸上1ù出古怪的微笑。

“又说你射杀了吐蕃一员勇将……”武则天又说道。

“母后,儿臣有几斤几两,你还不知道?那天晚上大约吐蕃人也现不对,不吝啬手下,攻得紧,大营前前后后四五万人在进攻,栅栏外到处都是敌人。也许眼睛闭着,都能射到人。儿臣想拖一拖敌人的士气,通知薛将军迟了些。看到攻得紧了,射了一箭,也是儿臣第一次看到这场面,心里紧张的,偏生碰巧,正好射毙了一个普通的吐蕃骑兵。当时儿臣都感到愕然了,在骊山射兔子,十箭九空,这一箭怎么这么巧呢?至于什么大将,那是传言,母后,你也相信?”

武则天再次弯腰大笑,笑完后,又说道:“你是太子,现在朝廷是守成,不是太宗皇帝,那是开国。上阵也可,不能亲临危城之下,那一天你冒险了些。再说,上阵了已是鼓舞了士气,不必亲自动手。”

“是。但儿臣又带了几样礼物给父皇母后。”

“好,拿来看看。”

李威出去,吩咐shì卫将车中东西拿出来,几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一两块很大的宝石,一块绿宝石,一块红宝石,是一个部族酋长献给他的。第二个盒子里面是两块布料,用精美的羽与丝合成织起的织锦,十分华美。当然,价格更美。

看了看,武则天说道:“不错,你倒是越懂事了。”

然后盯着第三个盒子。

李威神秘地说道:“父皇,母后,可是一个好东西哦。这才是儿臣献给父皇母后的真正礼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