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

忽然灵机一动,问道:“如果诏令江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所有江船在扬州转卸。然后在三下游寻一平缓之地,勒令所有河船转卸于渭船。再修一条道路,设置几个小仓,贵重物货绕过三从上游重新装载。入仓jiā纳一些税务,其他的任商贾自理。朝廷管理轻便,又没有太大的负担。你认为如何?”

“这个主意妙。”韦弘机赞道。没有解决三根本,象粮盐粗笨之物,依然必须从三而过。但是某种意义上,选用合理的船舶,会少出许多事故。或者一开始施行时,有商贾反对。可全部施行下去,商贾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们是弱势群体,而各大世家与地主,nǎi酷是在土地与作坊之上,通过贩运谋财的却是很少。

刘刺史也钦佩地看了李威一眼。九成宫气球放飞,全部知道是太子想出来的。于是有百姓说太子有七窍之心,后来想到比干命运,传言又改成九窍之心。此条方法国家没有多少负担,陕州也没有徭役,因为装卸搬运,以及陆地车马运输,许多老百姓还能靠它吃一口饭。对陕州也有益。

都有些高估李威,不然阎立本直接在他府上否定或者阻止李威前来了。

正说着,传来一阵欢呼声,那艘船象蜗牛一样,爬出了人船上的水手终于站在甲板上大声欢呼起来。很不容易,李威站在岸边,都有些冷汗涔涔的。看到船只驶出人口,轻轻地拍了几下巴掌。

李威又向韦弘机问道:“那么海船呢?”

韦弘机有些吞吞吐吐,迟疑地说道:“我朝有海船,皆是为了出征高丽所造。显庆五年,刘相公造舟出海征高丽,遇风舟大多覆没。虽说事出有因,可船舶技术皆是从隋朝而来,不是很好。高丽日本也有船舶,技术更不及我朝,日本来使,一半在海上遇难。倒是大食的船舶稍微好一些。不过近两年,看到大食船舶,广州与泉州有商贾仿造,有的用来私自出海,有的出售给大食商人。并且结合了我朝船舶的一些技术,渐渐赶了上来。(注)”

说得很小心翼翼的,毕竟行商,或者私自出国,一个是律法不许,一个是朝廷所鄙。不是好事儿,有些说不出口。

刚说完,又有一船驶了过来,是往下游去的,速度倒是快。从众人面前一眨眼就过去了,驶出了人径直向砥柱冲去。船上的水手不停在大叫着,拼命地控制着桨舵。眼看就要撞到砥柱上,但在水手努力下,将船舵扳了过来。几乎是擦着砥柱,迅捷地驶了过去。

让李威又惊起一把冷汗,这不是在航行,是在玩命了。无论来去,每过一次,都玩了一次命。自嘲地说道:“很伟大的石头,能让一个国家为之折腰。”

不是真折腰,是牛气。牛气到黄河冲不垮它,隋唐两个若大的国家都拿它没有办法。

全部苦笑。

李威忽然大声对身边的一个侍卫说道:“你立即回长安,替孤传一道命令,用邸报向全国各地通报,如有人用便利之法,迅捷开采石头者,不论是大臣儒者,或者贩夫走卒匠人,孤赏一万缗钱。有适当之法者,赏一千缗钱。”

也不要兴修广通渠了,站在这里看两艘船舶驶过,都有些两腿战战。三峡不解决,关中漕运只能成为一纸空谈。想解决,必须能在人半岛上开挖一条新河。想挖新河,原来的开石办法有些行不通了,看能不能集思广成,毕竟这一次自己悬赏很巨。如果真得了一万缗钱,立即可以挤入富翁行列。

韦弘机说道:“殿下不可,一旦悬赏,等于公告天下。若是不成,会让人以为笑柄,不如等回到京城,再做商议不迟。”

李威没有理睬,说道:“传!”

自己的格自己知道,很温吞,公告天下,也是让自己背水一战,bī迫自己有作为。

侍卫领命而去。

韦弘机有些愁眉苦脸,李威安慰道:“关中人口日益增多,今天不举,明天依然还要摆上议程。再说,孤也不求一日之功,在延英殿孤就说过,一年不成两年,两年不成三年。”

韦弘机还是苦着脸,说得容易的,可钱从哪里来?太子说想办法,但不是一万两万,动辄以百万缗计算,到哪里想办法?难不成他找到了南诏的那个宝藏?

心中在胡思想。

李威又在说道:“而且河水湍急,也是河水到达三变得狭窄所至。开了一河,等于分去一水。韦少卿,你看,如果在神道上再开一道新河,鬼岛上开两道新河,三峡之险会化解一大半。”

想法是很好的,有四道新河一分,水流没有那么急,船舶行驶会变得更安全。纤夫还是必须的,可水流变得平缓,纤夫拉起来不会那么吃力。需的纤夫数量减少,出事率也降低。陕州负担立轻。但韦弘机更是苦笑。在人半岛上开挖一条新河,以肚子里的知识,都觉得难于登天。再上神鬼岛与鬼岛凿出三条新河?

这个工程不知会花费多少,就能变出钱来,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因此而死亡。再说,如果简单,当年宇文恺早就动手了。

就连刘刺史也认为李威在空中画饼,纸上谈兵。

:唐初海船大食最好,师子国其次,再到南海。但到了后来,看到大食人航海,唐人结合了唐朝工艺技术,技术飞跃发展。与其他国家船舶相比,是水密舱结构,增强抗风用榫钉接合与油灰捻技术,加大船舶吨位,天宝时泉州安海船可贮物二至四万石,也就是一千吨到两千吨,接近木质结构船舶的底限。船舷置防板,有效阻挡了海击打甲板。船舷安装四根长粗木,称大腊,强化船体。因此后来大食人反而偏爱中国船了。因为唐船大安全,装货多,印度故临国征税时,唐朝jiā一千银币,其他国家船舶只jiā二十几个到两百几十个银币。A!~!

第二百五十四章陈事

第二百五十四章陈事

韦弘机说道:“殿下,人mén半岛开新河,如不惜人力物力尚可,神mén与鬼mén二岛万万不行。你看,人mén半岛水流虽然急,还能cào舟。但是鬼mén与神mén二岛正对河流中心,水流更加激dàng。即便是能开新河,中间挖好后,还要掘通。想掘通,必须以泥袋堵填两端。人mén半岛勉强为之,然而神mén与鬼mén岛,上游水势急湍,下游又有回旋之水而来……”

后面的没有说了,连泥袋都放不下去,难道让民夫潜入水中一斧一凿,将河流打通?

李威摇了摇头,道:“韦少卿,此言错矣。半岛未必有那么容易,神鬼新河也未必有那么难。想要通航,必须挖深,而神鬼二岛只是疏通,深浅不一,都无碍大雅。”

这样一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在急流之中,筑一道堤坝将水流堵起来。当然挖通了后比较容易,只要将上游的堤坝挖出一道口子,急流一冲,两个堤坝立即崩塌,所有淤泥积石,会立即被河水,冲到下游。这个问题想治理丹水,恐怕也会出现,不过丹水不象黄河的水流,能用其他方式弥补。若能在三mén之中,将这个问题解决,放在丹水,同样也能解决。

韦弘机沉默不言,挖新河说到底是通航的。当然,能在神鬼与鬼mén岛上再挖三条河流,基本将通航与拉纤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也可以说是成功了。航行更安全,陕州纤夫的压力也减轻。可通航才是主要的,绕来绕去是为了漕运,没有漕运就没有这么多事。想能真正通航,挖浅了肯定不行的。太浅涨水之时,通航没有问题的,可是枯水时季就没有办法通航了。而黄河水大与水小,仅这个落差就近达两丈。那么通航深度有可能最少得挖出三丈深。这个深度再加上浮出水面的高度,这条新河会挖多深?仅这一点就让人头痛。又不能太窄,不是说让船舶jiāo会,太窄了,因为是直线,人mén之水将会分出大部,通达新河,水流将与神mén一样湍急,cào舟依然有危险。所以这个宽度最少也要保持在三丈。工程不谈,在外面筑的防水堤坝必须建在人mén当中,围成一个半月形,长度最少长达十丈。其中一半有可能在人mén主道的急流当中。

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可实现,连说了三声:“难!难!难!”

李威没有作声,肯定会难的,否则问题不会拖到现在,等自己来解决。

脑海里在转过千般的想法,想过腐蚀法,随即摇头。又想过压强爆炸法,也就是挖一坑,注水,上以木板覆之,再浇灌铁水密封。下面掘坑焚烧,利用水蒸汽的压强,裂开巨石。不过想了一想,最后结果多半要么下面烧坑薄石裂开,要么将上面覆盖挤开,对整体的巨石依然无能为力。这一条办法又是否决。

但心中肯定是不甘的,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说掌握多少知识,总比这时代的人知道更多的科学原理。又能集全国之力,难道真没有一个办法?就看着栈道在沉思,一艘船又战战兢兢而来,纤夫在喊着号子,佝偻着腰,用力的拉纤。当时修建这条栈道时,也有朴素的科学原理,借着山势,寻找突出的山崖,然后凿出一个个凹形坑,中间中空的地方铺以木板相联。并不全部是悬空的,那样出事率更高。因此高低不平,时不时纤夫的身影没进凹形断崖里,象是一张张巨大的嘴巴,将这些纤夫吞没。

于是又说道:“就是难,也要想办法。千古之事,在今一举!”

说完了离开,又寻访了一下附近的村寨。天sè渐晚,回到陕州。刚进陕州城,就有衙役将邸报送来。是阎立本替李威找的相关丹水资料,用快马送达陕州的。

这段资料很冷mén,也说明阎立本用心了。当然,不是刘仁轨他们不用心,而是对此是外行汉,想帮忙都帮不上去。

李威打开一看,多是图籍,然后有一段话吸引了他。

还是西汉时的事,大司农郑当发卒数万人,水工徐伯督开凿的一条长安漕渠。三年而成,此渠长达三百里,初以灞水为源,又在西京西南凿昆明池,既可练水军,又可通舟船。池成后,引水东出,是谓昆明渠。导致灞水一分为二,一支北注渭水,一支横绝灞河,与通向黄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