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落实,李威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总之,将后世看到的一些抗洪救险,以及大堤的种种隐患,一股脑地倒给了韦弘机,再让韦弘机与一些内行的专家群策群力,落实细节。
但有一点,这就不能一个州县去实施,而要所有州县相互配合。中央朝廷也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
说完了,李威很少过问。
关健时候,问得多,也许让人想入非非,说不定产生不好的想法,对这件事也来一个掣肘。
可是郑当渠结束,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全国大修水利的事,留在日后,可是打通郑当渠与丹水渠马上继续接上去施工了。这不是在丹水下游,考虑水势浩大,即使是夏天,也可以施工。仅考虑是耕种时间,规模不能弄得太大,有闲工夫的人,前来做一下民夫,没有,回家种田,不能耽搁了生产。粮食,就算种种变革下去,真正来说,整个唐朝依然是地广人稀,但还是唐朝最重的课题。可难度大,李威要了解一下。
韦弘机进来,两人交谈了良久。
“韦卿,辛苦你了,丹水渠这一次得我将它弄好,不要有失误,后面的……才是真正的……”
“得花多少钱帛?”韦弘机也是满脸兴奋。
丹水渠即将竣工,已经吸引了举国上下的关注。但丹水渠最终目标还是为了将物资运到长安,拱卫京城。只是这一次做得漂亮,没有给朝廷带来经济压力,也没有劳民,另外还副带着衍生了许多新事物,造福于国家百姓。所以百姓说它是善政,欢声雷动。但相比于接下来的工程,两渠仅是一个毛毛雨。不仅是花费,还有广泛程度,这有可能涉及到全国三分之一地区,能平空变出来几百万顷甚至近千万顷良田。
即便最悲观的想法,也会变出来三四百万顷耕地。整个唐朝有多少户人家,一户人家一百亩,也就是一顷地,仅此一举,就能安屯三四百户人家衣食无忧。但账不能这样算的,若这样算,整个唐朝得有多少耕地,是几个一千万顷,一人一顷地也有了,然而为什么地不足?手中有几千顷几百顷耕地的大户人家,庶族地主数不胜数。不能平均算的。
但其意义肯定也远远超过了两渠的意义。这些地只要公平的分配下去,会养活许多百姓,也为朝廷增加许多税务。
“得多少钱,我还能有你清楚?”
“臣没有算过,是不敢算,会花很多钱的。”
“不急,你先将计划理出,写一份详细的奏折,呈上朝廷。嗯要实施,最少得要五年到八年。”
“那么晚啊,那时臣也早老了。”
李威默然,不管怎么说,韦弘机还是一个人才的,只是没有将他用对地方。但今年也奔七了,能不能坚持到那时候,真不好说,就是能坚持到那时候,身体多半也不行了。
不但是韦弘机,还有裴行俭、刘仁轨、薛仁贵、李谨行,这些文臣武将,皆是一个今年高。是不是要看一看中年大臣中,有没有什么人有才能的?脑海里想了一下,除了狄仁杰等少数几人,真没有让他发觉有什么人有特别的才华,包括魏玄同在内。只好说道:“是啊,因此,你也要保重身体,等到那一天。”
……
曹怀舜流放,但还有另一个问题,不仅是曹怀舜,还有李文暕。此次他没有大过,可也表现得很无能。也就是说,李治亲点的两将,皆没有才干。然而幽州与恒州的军队,作为这一战的侧应兵力,总要有一个人统帅的。
前方不知什么时候决战就要开始,后方这一人选却久久未决。
李治还是没有问李威,实际上问李威,李威也拿不出什么好人选,哼,程务挺,张虔勖勉强凑和。张虔勖资历不足,程务挺他也不大情愿推荐,于是再次装聋作哑。
但另一件,李治无法不让儿子不出面了。
买来了唐朝的大量船舶与武器,倭国人终于不甘心了,今年二月份,东南风正起的时候,海面上的风浪也不是很大的时季,大量的船舶从东而来,带着许多倭国的士兵,登陆新罗半岛。
一个恶心的民族,一个完全不象人类的民族,两个民族直接对撞起来。
金法敏算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不管怎么说,能从唐朝手中抢来大片土地,还迫使唐朝默认了此事,就是有吐蕃突厥的原因,也很不容易的。但数次的战役,新罗人生活十分困窘。
他的运气也好,吐蕃人与突厥人先后用兵,赢来了难得的喘息时机。这几年中,他立即乘机与唐朝修好,派出大量的使者请罪,然后治理国家。几年下来,居然新罗重新恢复了生机。后来棒子历史将他称为文武王,意思是能文能武的意思。算是一个人物。
但李威疏忽了一件事,金法敏是很厉害,可是他也老了,这些年操劳过度,甚至有时候都亲自上阵杀敌,身体每况愈下。他的儿子金政明才六岁。闻听倭国突然入侵,无疑晴天霹雳。
这时机拿得也太巧了吧?
不象后世,媒体传播很快,倭国入侵新罗,唐朝要几个月后才能听到大约的消息。象新罗国内的困难,唐朝压根儿,就没有听到过。皇太子年幼,他自己又时常生病,新罗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刻,倭国大肆入侵,无疑是一个最大的恶噩。立即抱病起来,亲自组织反抗。
这个民族也很顽强的。不然也不可能从唐朝手中讨来便宜了,而且倭人犯一个严重性的错误。此次入侵,花了许多钱,几乎将如来佛祖上的金衣都扒下来,融化了,向唐朝人购买武器。他们入侵,不仅是岛国意识,想在大陆上搭上一块跳板,还有就是为了财帛。
按照与唐朝皇帝的协议,你们如何打,我们大唐不管,占多少地盘,就得到多少地盘。不但是这个,掳掠财富不管,并且因为国内部曲减少,任由你们掳掠百姓,到登州来向唐人出售。唐朝禁止人口买卖,然而屡禁不宣,几乎到后来不怎么管了。但除了吐谷浑,那是生生折了薛仁贵十万人的部族外,还有战略意义,不能当作正常的政策。无论是谁到新罗,也不好将这些百姓当作部曲。
唐朝迁移了高丽人,但是安置,不是部曲,性质不同的。
一上岸后,什么事情都做出了,能抢的几乎抢掠一空,包括人在内,全部抓捕起来,集中看押,准备一起押到登州,卖给唐朝人。
这种近乎灭户的政策,激怒了新罗人。反抗更激烈,这些百姓都是经过唐朝军队与靺鞨军队战火浴沐下来的百姓,依然保持着凶悍的性格。几处登岸口,战况因此变得惨烈无比。
可是倭人得到了唐朝大量先进的武器,交战得久,渐渐占据上风。金法敏一看不行,自己身体时好时坏的,一旦倒下,自己儿子年幼,国家本身就有可能产生动乱,再加上倭人入侵,新罗危在旦夕了。派出使者,登上小船,到了登州上岸。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洛阳。
李治说此事我不管,也不好管,这种做法简直不符合儒家本义,传出去争议会很多,然后又说了,你去与我儿子谈吧,他才是唐朝的皇帝。
这个叫金法本的使者,又找到李威。
李威听他说完了,道:“你们新罗是我们唐朝的友国,倭国也是我们唐朝的友国。手心是肉,手背是肉,你让我们唐朝怎么管?不如这样吧,择日我会派一名使者前去倭国,替你们两国调解调解。”
调解?这分明是推辞之言,金法本说道:“但陛下,此次倭国入侵我们新罗,不仅是船舶是大唐地船舶,连武器都是大唐的武器。包括那种火龘药。”
“我也听到了,与我们朝廷无关,倭国使者很早就想与我们唐朝联手,攻打你们新罗,以报当年你们新罗杀害他们使者之仇。我们没有答应。可他又找到了商人梁金柱,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搭成了一些协议,正好我们唐朝缺少钱币,从海外各国得到了一些金银,铸造银宝。于是倭人利用自己国家产银产金,通过梁金柱购买了大量的船舶与武器。关于武器,我们朝廷不对外公开的,可这些商人逐利而行,手段高超,不仅是武器,比如吞并田地,贩买奴隶,放高利贷,朝廷都不容许,可没有办法,法不罪众,只好由他。”
“我们新罗也不产金也不产银……”
那管我屁事?没有金银,可这几年你们新罗修生养息,也恢复过来了。似乎还有铁资源,再说,不行拿你们新罗的人参来抵押也可以的。
不好说,当面做生意,就落了外交的口实。
于是说道:“对新罗的事务我不怎么懂,你去问一下刘仁轨相公,他久在你们新罗,与百济人高丽人交战,也许说不定有好的建议。”
金法本只好又去拜见刘仁轨。
“刘相公,当年你与我们新罗人共同作战,有深厚的友谊,请救救我们新罗吧。”
刘仁轨心想,有什么友谊?当年若是知道你们新罗人是如此贪婪不要脸,我早就阴你们新罗一把,何至有今天,生生从汉江退到大同江。嘴上不说的,一摊手说道:“金法本,你也看到了,吐蕃与突厥连番用兵,我们唐朝那有力量分兵管你们新罗人的事?”
“不是,小臣从登州上岸,看到你们唐朝有一支海上军队。”
“哦,那个,你别当真,因为海上有许多唐朝的海客,在海外经常遇到一些海盗,与一些南海土著人的欺压,朝廷这才授命为了保护海客的生命安全,组建一支海上的军队。才刚刚成形,根本就没有战斗力。最少得训练三到五年,才能真正到大海里作战。即使训练成形,是你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大战,我们唐朝只派三四千人过去,又能起什么作用?”君臣二人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金法本只好伏下来放声大哭,国内情况很危险的,国王年老,皇太子年幼,就是没有倭人入侵,这几年也不会太平,但这些情况又不敢说,哭了良久,刘仁轨将他扶起来,说道:“唉,算了,我指点你一条明路吧。”
“什么门路?”
“有的事,我们朝廷不大好管,可我听到许多消息,这次倭人是不是抓捕了你们许多百姓?”
“是,他们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