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典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牛皮。古代用竹简写书,以熟牛皮条把竹简编联起来叫“韦编”。
谓经常翻阅而使韦编断绝多次。后用以形容人的勤奋好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深入险境,就不能取得胜利的成果。《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
不得虎子。”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黄忠催军马随后而进,
刘封曰:‘军士力困,可以暂歇。’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抗不卑
亦作“不卑不亢”。不高傲,不卑屈,形容言语行动的有分寸、得体。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
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抗,
今多伯“亢”。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代陶潜在做彭泽令时,表示不愿为微薄的俸禄卑躬屈膝地奉迎上司,
慨然有归隐之志,因而这样说。后成为不愿做官或弃官去职的典故。
《晋书·陶潜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不世之功
希世罕有的功绩,不世:不是世所常有。《后汉书·隗嚣传》:“足下将建伊、
吕之业,弘世之功。”李贤注:“不世者,言非代之所常有也,”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书曰:‘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
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
·不可同日而语
意思是差别很大,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战国策·赵策》:“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
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亦作“不可同年而语”。
汉代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 大,比权量力,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旧谓不处于执政者的地位,就不参予谋划政事。《.论语·泰伯》:“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今多反其意而用之。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因一事,亦作“不经一事”。意思说不经历过这一事,
就不能增长对这一事的知识。宋代悟明《联灯会要·道颜禅师》:
“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春燕因向他娘道:‘我素日劝你老家,
再不信,何苦闹出没趣来才罢!’他娘笑道:“小蹄子你走罢!俗语说: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
·不名一钱
《史记·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吏通辄随没入之……。
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司马贞索隐;
“始天下名‘邓氏钱’,今皆没入,卒竟无一钱之名也。”长公主:
汉景帝姊馆陶公主。没入:没收充作赃款。假:假与,给与。汉代王充
d 《论衡·骨相》:“(邓)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人家,不名一钱。”
后因用来形容人的极其贫究,身无分文。
·不忘沟壑
意谓时刻不忘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沟壑:山沟,古人常用以指野死弃尸之处。
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丧其元:
掉脑袋。
·不即不离
佛家语。《园觉经》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即:接近。
后多用来指与人的关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或对人的态度既不亲密,也不冷谈。
·不怕官,只怕管
意思是在人的直接管辖之下 ; 无可奈何,只能听命于人。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第二回:“他今日发迹,得做殿帅府太尉,正待要报仇,
我不想正属他管。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俺如何与他争得?怎生奈何是好?”
·不胫而走
汉代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
况贤者之有足乎?”胫:小腿。意思是珠玉无足而能行走。
后以“不胫而走”比喻事情传播的迅速。
·不测之渊
渊深不可测,比喻危险之地。《战国策·魏策》:“今人有谓臣曰,
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女:通“汝”。
汉代刘向《说苑·正谏》:“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
·不速之客
不经招请而自来的客人。《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孔颖达疏:
“速,召也。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来。”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唐代韩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原意是佛、
道两教不加以堵塞,儒教就不能得到推行,今多指不破除旧的,
新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填然:象声词。兵刃:武器。
走:逃跑。人们常用这个故事比喻有同样缺点或错误的人,
程度较轻的讥笑较重的,其实质却没有两样。
·五色乱目
色彩纷乱,使人眩惑难辨,以致失去正确的色觉。《庄子·天地》:
b “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见善如不及
遇见善事,惟恐来不及,而急忙去做。《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
·日不暇给
事务繁忙,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汉书·高帝纪下》:“天下既定,
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
规摹弘远矣。”
·手挥目送
《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
此处意谓绘画时画人的手指动作容易,画人的眼神就难了。
手以“手挥目送”形容手眼并用,得心应手。
·牛鼎烹鸡
用烹年的鼎煮鸡,比喻大材小用。《后汉书·边让传》:“《传》曰:
‘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升堂入室
比喻学问造诣有程度深浅的差别。《论语·先进》:“子曰: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
‘由也升堂矣,入于室也。’”由:仲由,即子路,孔子弟子。
升堂:表示已经入门,达到熟悉、理解的程度。
入室:表示达到了运用自如的程度。
后用以称人在学业或技能上有精深的造诣为“升堂入室”。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
·长歌入阵
慷慨悲歌,冲入敌军。形容英勇悲壮。清代俞正燮《癸巳存稿·长歌入阵》:
“《吴志·孙峻传》注引《吴书》云:留赞,字正明,会稽长山人,
为吴左将军左护军。赞临阵,必先披发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
乃进战,战无不克。《洛阳伽蓝记》云:“北魏田僧超能吹笳为壮士歌《项羽吟》。
征西将军崔延伯讨万俟丑奴,每临阵,令僧超为壮士声,遂单马入阵。”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代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犀牛角中心的髓质象一条白线上下相通,称为通天犀,被古人视为灵异之物,
有种种奇特性能 ( 见《抱朴子》 ) ,故称“灵犀”。
诗句说彼此虽不得相聚交谈,内心里却情意相通。
现在多比喻本无交往或未经商谈,彼此所见或爱憎却能不谋而合,如有默契。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贤明者做事难免有时而误,愚昧者做事也必有时而正确。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又简言作“尺短寸长”。
·尺蠖之屈
比喻暂时委曲,求得将来伸展其志。《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得以存身也。”一种昆虫,爬行时屈伸其身体,状如尺的量物。
信:通“伸”。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用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度(duó夺):推测。
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本意是说小人的肚子有吃饱满足之时,君子的心亦应如此。
后来的用义是经引申的。《世说新语·雅量》:“可谓以小人之虑,
度君子之心。”虑:想法。
·以文会友
通过文字往来,结交朋友。《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昭昭:明白;明智。昏昏:糊涂;愚昧。今多以此语说自己不懂,
却要都别人懂得;也用以说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
·孔方兄
对钱的别称。因古时铜钱中有方孔,因此称钱为“孔方兄”或“孔方”、
“家兄”,含有取笑和鄙视的意思。《晋书·鲁褒传》引褒著《钱神论》: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能载船,也能翻船。水比喻人民,舟比喻君主。人民可以拥戴君主,
也可以推翻君主。《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资治通鉴·唐纪十三》:“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
君犹舟也。”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不能存身。比喻为政不能苛察,对人不能求全责备。
《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亦作“水清无大鱼。”《后汉书·班固传》:“君性严急,水
清无大鱼……宣荡佚简易。”
·水滴石穿
滴水可使石穿,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