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冈村宁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司令部及各后勤单位的警备任务。由于济南战事平息,冈村闲来无事,整日忙于
和上司、同僚拉关系,探听各方面情况。7月10日,他“接到国内铃木贞一的来信,
透露我又将被调回参谋本部,担任战史课长。事出意外,使人吃惊”。12日,冈村
宁次“午后拜访了三宅光治旅团长,以传闻我将被调回参谋本部为据,请求旅团长
帮助推脱”。16日,他从上司那里“更加确认我已内定参谋本部课长,感到烦闷,
盖因喜爱所指挥的第6联队和青岛之故。整整一天,甚觉没趣”。
    其实,早在济南事件发生之前,日本统治集团已经开始研讨蒋介石一旦兵临北
京、天津和山海关,日本对满洲应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注意力的焦点已不在山东,
而转向京津和东三省方面去了。对冈村和其他一批“能干”的军官进行新的调配,
恰恰表明了日军上层首脑对他们的倚重,只是不解此中意的冈村没有领会上司的这
份厚爱,还在那里悲悲戚戚地闹情绪。
    7月25日,冈村宁次接到了参谋本部的正式调令;与此同时,旅团长三宅光治少
将也接到了转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任命。午饭时,冈村“不忍与联队同事同席而外出,
独自外出进餐。晚归,与众共进晚餐时,皆潸然泪下,食不能进”。但是,离开餐
厅又和联队副官等人到街市饭馆去饮酒驱忧,结果“成了众皆泣之的悲痛酒”。
    8月17日晨,卸下第6联队联队长之任的冈村宁次,离开营房携行李到大和旅馆
暂住,等待命令回国。上午9时,与其他军官一起到青岛码头迎接新任的蜂须贺旅团
长和工藤义雄联队长。晚上。冈村出席了师团长为送旧迎新而举行的酒会,这时他
的心情转悲为喜,因为“据师团长副官对自己耳语,安满欣一师团长对我甚爱,说
冈村以热情使部下归服”。“又据接任的工藤义雄从国内带来的口信,陆军人事局
也说我是称职的联队长。因此,我的联队长生涯以成功而告终”。
    上司们对冈村在一年多联队长职任上的评价是:“该员没有陆大出身的优秀生
所表现出的骄傲自大,虽说有点神经质,却坦率且善解人意,自然而然能抓住部属
人心。”这次他独当一面统率一个联队所获得的自信与经历,对他后来再次离开机
关当上师团长、军司令官、方面军司令官等领兵大员之职,可以说增加了筹码。然
而,此番离去他所“衷情”的华夏大地,不知何时能归?他也舍不得离开曾朝夕相
处一年多的联队唆罗们。8月底,冈村宁次在登船别离青岛时,做诗一首:
        御旗下别战友独身离去,
        乘秋船出黄海此情凄凄。
        ……
    无奈军令如山,冈村宁次只得扶行李回东京去三宅坂报到,欲知参谋本部这次
给他安排了什么新差事,且听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第八章  战锣敲响
                    日军炸死张大帅,奉命周旋去掩盖;
                    黄浦江畔燃战火,打点行装赴上海。
    话说战前日本人挂在嘴边的三宅坂,本是东京市的一个地名,因参谋本部等日
军首脑机关均坐落于此,故成为日本军部的代名词。
    冈村宁次从青岛调回军部之前,关东军策划的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
正引起军部与政府间的龌龊争斗,冈村一回来就卷人了这场矛盾漩涡之中。
    “东北王”张作霖本来一直是背靠日本人的奥援发展坐大的。前面说过,他的
命还是日本间谍军官井户川救下的。日本支持中国地方军阀原本就是它肢解、侵略
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位张大帅的民族感情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泯灭,随着奉系
势力的壮大,张总揽了东三省及热河、察哈尔、绥远的军政大权以后,对日本不断
提出的“权益”要求,开始不满和抗争。从1925年以后,张氏对日本的种种要求往
往采取拖延或拒绝的态度,特别是1927年6月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
织“安国军政府”(北京政府)之后,更不愿意像过去在关外那样迁就于日本的控
制。他认为,要使北京政权稳定,光靠日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要取得英、美等其
他列强的支持。全国人民、尤其是东北人民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也使张作霖认识到,
完全听命于日本,不仅自己的宝座不会稳固,还要落下一个卖国贼的臭名。因此,
张作霖对日本一些蛮横要求往往采取敷衍、拒绝的态度。
    日本方面当然对张的态度极为不满。在他被炸死前一个月的一天晚上,日本驻
华公使芳泽谦吉求见张作霖,提出签订“合作”修筑吉会铁路(吉林—朝鲜会宁)
合同的要求,条件是日本设法阻止南军过黄河,被张作霖严词拒绝。芳泽见张不上
圈套,进一步威胁说:“张宗昌的兵在济南杀死几十名日本侨民。”张作霖答本人
未接到报告。芳泽竟用恫吓口吻说:“张宗昌的军队是你的部下,你对此事应负一
切责任。”张听罢此言勃然大怒,由座位上站起,把手中的翡翠旱烟袋猛地一摔,
声色俱厉地冲芳泽喊道:“此事一无报告,二未调查,叫我负责,他妈拉巴子的,
岂有此理!”说完扔下芳泽,怒气冲冲地离开客厅。
    此事发生后,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更加紧张。张作霖时常呆坐在自己的虎皮大
椅上冥思苦想对付日本人的办法,他深知奉系既要抵挡南方蒋介石军队的北伐,又
要保住东北老窝不被日本人趁火打劫抄掉,确实处境艰难,他要逐个摸一摸手下几
员带兵悍将的底,看看他们心底里的想法。那些天他真是食不甘味,旱烟、大烟双
管齐下越抽越凶,成天整日找这个谈话,找那个聊天。几个年轻不知趣的姨太太来
纠缠邀宠,也常被他骂走。据说一天傍晚,张作霖早年的绿林兄弟、现身为奉军骑
兵第2军军长的马占山奉召赶到北京的大帅府邸,一进门,见各路战将刚开完会相继
离去,副官轻轻关上门后,大厅里只剩下张作霖直勾勾地凝视着他。马占山这位奉
军骁将不知大帅单独召见的目的何在,正要开口,只见张作霖黑着脸咬牙说:“占
山,日本人欺人太甚,要图占我东北,你看怎么办?”马军长挺胸立正:“我听从
指挥,大帅指到哪里,我第2军的战马冲到哪里!”
    惯于虚虚实实玩激将法的张作霖黑脸变灰,慢吞吞地将话锋一转:“根据弟兄
们利益的考虑,我想还是投靠日本人好,这可是出于内外压力,不得已啊。”
    “既然大帅决定了,我马占山有什么办法呢,从明天起,我回家种地,或是大
帅开恩放我重返黑虎山落草当绿林,不犯您的事吧”?
    “说心里话?”张作霖还要夯实一下老部下的底。
    “我马占山从不来虚的!”
    “妈拉巴子的,有种!”张作霖从虎皮椅上一步蹿下来,拍着这位老部下的肩
头:“日本人要拿了咱东三省,谁也没有好果子吃;咱弟兄们从草莽起家,经过千
辛万苦才挣到今天这份局面,有银子花,有兵带,有地盘管。你们这些跟我当上了
军长、师长的,要把兵带好,小日本真要干,咱中国人也不是孬种!”         由于张作霖越来越不听命于日本的摆布,日关东军强硬派军人遂决定伺机将其
干掉。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炸死张作霖,使车系群龙无首,从而引发东三省混乱,
然后再以“维持满洲的治安”为名,出兵占领东三省各要地,建立一个“独立”的
“自治”政权。1928年5月30日,南军占领保定。张作霖召集高级幕僚商讨对策,决
定下总退却令,返回东三省。6月1日,张邀集北京外交团各国使节到居仁堂举行告
别式。2日,发表“出关通电”。3日深夜,他含泪乘专车悄悄地离开北京。4日晨5
时27分,当张的专车行至奉天近郊皇姑屯地方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交叉点的旱桥时,
砰然一声巨响,专车被炸翻起火,黑烟滚滚高达200多米。张作霖受重伤,下属将他
护送回沈阳宅邸时,终因伤势过重而于上午9时半不治身死。
    时任日本内阁首相的田中义一,本来是主张推行“满蒙分离政策”的,臭名昭
著的《田中奏折》即是此人提出的,这个文件曾概括了日本对外扩张政策的总战略:
“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但此时他在军
部看来,有些犹豫和“软弱”。田中恼恨军人们自作主张掀起了引起国际注意的轩
然大波,害怕引起英美列强的严峻反应,给政府带来棘手的麻烦。特别是他与张作
霖早在20多年前的日俄战争中就已相识,井户川是通过他才救下的张作霖一命,此
后两人的私交也一直不错,田中本想继续利用这种“感情”,通过张作霖这个工具
来使“满蒙”脱离中国政府的统治,置于日本的统治之下。他没有料到关东军真会
干掉张作霖。当他听到张作霖被炸的消息,懊恼地说:“我的事业到此就算完结了。”
    冈村宁次回国后被安排的职务是参谋本部国内战史课课长。这是个闲差,没有
多少紧急的硬任务要处理,军部首脑之所以这样安排,其隐含的意思就是要他利用
搜集整理文件的工作之便,发挥他人事关系熟、善于协调的特长,阻止政府内一部
分人调查“皇姑屯事件”的要求。
    “皇姑屯事件”的具体策划和执行者,是冈村宁次早先的盟兄、关东军高级参
谋河本大作大佐。本来,对张作霖怀有杀机的是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他认为,
“杀掉巨头张作霖,断定除此以外没有解决满洲问题的办法”。为此,村冈曾秘密
指派竹下义晴少佐前往北京,与公使馆建川美次少将联络,打算策动华北驻屯军方
面在张作霖撤退时相机袭击,刺杀张作霖。但是,河本大作从竹下那里得悉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