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的领导层意志坚强和富于谋略,因此要不择手段去直捣。在他的授意下,岩松义
雄从第1军中挑选了200多名官兵,组成两支挺进队,以益于重雄和大川桃吉分别任
队长,化装成八路军,捕捉八路军首脑。挺进队的分工是:益子重雄队袭击八路军
总部,刺杀彭德怀、左权等;大川桃吉队袭击129师师部,刺杀刘伯承、邓小平等。
每个队员怀揣上述领导人的照片、简历,自带给养和雨衣行囊,昼伏夜行,向预定
地点突进。
再说岩松义雄率领的大部队,先以近两个师团的兵力于5月15日向太岳区沁河两
岸的东峪和马壁地区压去。驻守在该地的第129师第386旅闻讯后立即向北转移。19
日,日军向太行山北部的平定、昔阳、井陉、元氏、赞皇等地进击,控制了太北区
的制高点峻极关。与此同时,东西两线之日军向长治、武乡、辽县和武安进犯,企
图向腹地之涉县、偏城进行合击。25日,万余日伪军从四面向八路军总部、中共中
央北方局暂驻地南艾铺实行合围,彭德怀、罗瑞卿等及大部分机关人员虽几经周折
冲了出去,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却在指挥突围时,壮烈牺牲于辽县麻田十字岭。
左权,原名纪权,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县。1924年3月考入孙中山在广州主办的
陆军讲武学校,同年11月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2月加入中共,后被选派到苏
联学习,先后入苏联中山大学、高级步兵学校深造。1930年回国后担任红军重要领
导职务,长征时在占领施秉、抢渡乌江、飞夺沪定桥、跨过大渡河、突破腊子口和
直罗镇歼灭战等作战中,均有重要贡献。他文武兼备、著译丰富,先后撰写过《埋
伏战术》、《袭击战术》、《战术问题》等著作论文,是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始
人之一。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彭德怀组织和指挥了百团大
战等战役。自朱德于1940年夏初从华北前线返回延安后,“彭左”就代替了“朱彭”,
成为八路军将士对自己前方最高首长的亲切称呼。
左权阵亡,是冈村向东京大本营表功的“捷报”,是他大肆宣传这次扫荡的战
果之一。相反,它却使毛泽东失去了一位文武兼备的良将。
延安枣园。25日午夜,毛泽东突然接到129师刘邓电报,八路军总部遭到日军袭
击,北方局机关人员分路突围。这份电报令毛泽东心神不安,由刘邓来电报告这个
不幸的消息,说明八路军总部的电台已经和各方都中断了联络,彭德怀、左权等人
的安全如何,仍然情况不明。他放心不下,一夜都不曾合眼。彭德怀究竟在哪里?
他不知道。
此刻,他焦急地等候着太行前线的消息,为八路军将士的安全而担心。他从刘
邓的报告中还得知,在八路军总部被袭击的同时,日军大川挺进队伪装八路军新编
第6旅,也潜入了129师的驻地黎城县的会里村。刘伯承当时刚刚率部转移,前后只
差几个小时,不然,129师也会遭受惨重的损失。现在刘邓是否甩掉了大川挺进队,
他也不得而知。
26日晚,毛泽东又是彻夜未眠。一天一夜过去了,他既没得到彭德怀的任何消
息,也没有再接到刘邓的报告。现实逼着他不得不从最坏处去考虑,万一八路军总
部被日军彻底摧毁该怎么办?那种后果将要比皖南事变更严重,因为中共党的武装
主要在华北。
27日拂晓,毛泽东才接到了机要人员送上的电报。看完电报后,毛泽东的眼角
潮湿了,他为失去左权而感到悲痛万分。庆幸的是,彭德怀已经突围,八路军总部
没有被冈村一网打尽。
由于电报还是由129师发来的,毛泽东随即电示:
刘邓转彭:
感日5时电悉。总部被袭,左权阵亡,殊深哀悼。瑞卿、立三已否脱
险?甚念。目前总部电台已全部损坏,建议总部暂随129师行动。如何望
复。
毛泽东、朱德
这天,朱德还挥泪写了《吊左权同志在太行山与日寇作战战死于清漳河畔》这
首诗:
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左权牺牲的所在地山西辽县,后来被边区人民政府更名为左权县,以志纪念。
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被袭,左权和很多重要负责干部的牺牲,是抗战以来八路
军首脑机关遭受的最大一次损失。第129师在日军压迫下,也被迫将主力转到外线。
一时间,华北日军的C号作战计划似乎得逞。
由于晋东南地区已被日军所控制,毛泽东曾提出将八路军前总机关转移到晋西
北,这样“不仅安全而且在等待时机中还可来往延安”。毛泽东还提出总部移晋西
北后,将北方局取消,以北方局现有机构成立太行分局,以邓小平为书记。对此,
彭德怀表示了不同意见。他总结了总部在晋东南受损失的教训,认为他对敌人在战
术上高度灵活变化估计不足,5月以来集中注意于日军对冀中的空前规模的扫荡,对
日军同时发动对太行区的突袭警惕不够;总部、北方局机构与年俱增,非武装人员
过多;根据地边沿民众发动不充分等等,这是他本人的失误。但是,他认为总部转
移晋西北只是为了避免损失,但如对外和根据华北抗战的实际,总部仍在晋东南为
宜;而且,冈村已开动一切舆论工具宣扬日军这次“肃正作战”的成绩,如果我们
走掉,正好为他提供了佐证,从振奋抗战斗志和领导敌后作战之方便的实际出发,
总部应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在晋东南。
7月中旬,彭德怀的电报发到延安之后,毛泽东同意了他的意见,同时决定彭德
怀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
经过1941年和1942年这两次大规模“肃正作战”和一系列一般性扫荡,冈村宁
次在华北初步得手。八路军正规部队被迫撤至更深远的山区,有些主力部队化整为
零,以敌后武工队的形式留下来坚持斗争。由于根据地面积锐减,无法供应庞大的
部队和各类机关的给养,出于这个最基本的原因,中共中央开始实行“精兵简政”。
1942年在八路军的三大主力师中,贺龙的120师人数由35000缩减至27000人;林彪担
任师长的第115师及山东分局、山东纵队司令部,仅三大机关就由1万人精简为3500
人;刘邓的第129师师直、第385旅、新1旅和各军分区,由原来420个单位减至269个
单位,人员也精简了1/3。晋察冀边区动作稍迟,转年8月5日中共中央致电晋察冀
分局指出:“你们现在只有80万人口的比较巩固的根据地,其他能收公粮的90万人
口是处在游击区中,而你们连马匹折合计算尚有8万多人脱离生产,这是不能持久的。
目前你们应即下决心减去3万,只留5万,其中文武比例,应是文一武四。”依照中
央指示,该边区又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精兵简政。
1943年秋季,冈村将方面军战斗指挥所迁到保定,“在我亲自统帅下,对盘踞
在太行山脉的共军主力又进行了两个月的清剿作战”。这次名为“铁滚扫荡”的作
战,是该年度华北日军一系列扫荡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冈村认为对华北平原和盆地
的作战他已得逞,下一步就是打击躲至深远山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如果成功,华
北的治安也就被彻底“肃正”了。
9月初,冈村宁次在保定精心组织策划,把第36、第69师团和伪军共4万余人分
三线布置在东起白晋线、西至霍山的一二百里的正面上,并在西侧的同蒲线、白晋
线构成严密的封锁线,妄图“迫使八路军背水作战,不降即亡”,将太岳根据地全
部摧毁,建立所谓“山岳剿共实验区”。他还从各地抽调180余名军官前来观战。1
0月23日,“参观团”在临汾东北50里的韩略村附近遭到由太岳区开赴陕甘宁边区路
过此地的八路军129师第386旅的伏击,180多名日军军官,除少数几人侥幸逃脱外,
全被击毙,其中有少将旅团长1名,大佐级联队长6名,其余也都是中队长以上军官。
“参观团”的覆灭对日军打击非同小可,如此严重的“事故”自侵华战争以来还是
没有过的,大本营对冈村提出了严厉训斥,恼羞成怒的冈村认定必是出了内奸,亲
自对第69师团司令部及周围日伪人员进行了一次大“甄别”,结果将该师团长井上
贞卫中将撤职,第1军参谋长调离才算完事。由于这次事件的影响,驻晋的日第1军
情绪低落,同时,太岳根据地的八路军部分主力已分头向陕甘宁分头转移,11月中
旬,日军草率收兵返回原驻地。冈村的这次“铁滚扫荡”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
实际上到1943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整整6年了,战争到1941年底已扩大
到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日本国民已开始尝到战争的真正滋味,因战争需要大批的
兵员和高额的战费,使得日本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已没有了战争初期的那种狂
热。国内这些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国外战场,对日军参战官兵的心理产生了
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远征异国,亲眼目睹战争之各种惨状,使得一些士兵和下层
军官对战争开始产生了悲观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日军内部纪律已逞松弛趋
势,抗命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恶性事故。如驻山东的华北方面军第12军,曾发
生过数起士兵拒绝上前线,并殴打和枪击军官的事件,甚至导致了军司令官土桥一
次中将及几名师、旅团长被解职。
冈村对读职部属的处理从不手软,同时也有完络的一套,特别是他的前任多田
骏过去曾两度担任华北日军首脑,下面的关系盘根错节,这方面他更需小心。华北
日军的旅团长、联队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