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此时,对面已经乱作一团的战局稍稍变化,一队近万骑金军突出战阵,径扑步军大阵而来,待稍稍奔近了,方看清正是孛迭为首,大约尽率其所部兵马前来找回场子。
贺兰可汗上前一步,道:“大哥,某率汪古部出击,杀了此贼!”
杨再兴轻轻摇头:“飞蛾投火,不必理会!”
果然,孛迭虽在狂怒之下率部来攻,却在三百步外便为岳家军中弩箭所中,前方冒进地数百骑几乎无一例外,孛迭若非仗着身上盔甲完备,也将不免。待冲至橹盾前面,孛迭将手中不晓得何处抢到的大斧尽力砍下,只听得“笃!”的一声,橹盾裂开,后面却有数根木柱支撑,并未倒下。
孛迭勒马躲过盾后伸出地长斧,在阵前高叫:“杨再兴出来!——”
一阵闷响声中,孛迭所部在阵前倒下的越来越多,步阵却坚如磐石,纵有局部破开,却旋破旋补,再无破绽。孛迭并非蠢才,只酣战片刻便发现不妙,只得奋力返身,率部退开,绕阵而行。可是高林与诸将布下这步阵团圆无缝,哪里有可下手处!
杨再兴见孛迭徒劳无功,丢下千余尸身,只微微摇头,任孛迭率部返杀回骑军战场,自己仍全神关注战阵中酣战的双方骑军大队。
此时骑军大战也已经进入关键时刻。
金人胜在人多,辽东诸部汉子控马极精,远在宋人之上,更兼久谙战阵,对这数万岳家骑军本不甚放在眼里,完颜亮嘶吼大战之际,仍在盘算如何下一步击破岳家军大阵,孛迭尝试之举便是得到了他的许可。但酣战既久,两军仍然缠战一处,绝无半分胜败分明之像,不由得大是惊惶。
原来宋军虽不及金人兵马多,却长在兵甲精良,往往金人一枪刺来,不能将岳家军身上铁甲搠穿,待岳家军将士反砍过去,则将金人连头带甲一齐砍下!泽州府多年来为岳家军打造地上等兵甲已非夏人可及,何况金人铁器犹在夏人之下!五万岳家骑军中,倒有三万余尽着铁甲,金军中却连三千骑也凑不出来么?
金人非不善战,只是兵器屡屡击中宋人,却毫无损伤,而宋人只要反击一中,则非死即伤,这仗还有打头吗?
孛迭擅自分兵之举,将岳雷等压力减少三成,岳家军更显得势不可挡,若非孛迭败退回骑军主战场,支援了金军大队,只怕此刻胜败已分!
“大哥!是时候了!”贺兰可汗忍不住大叫起来。
纵然适才不晓得杨再兴为何不理会孛迭,现在他也明白过来,步阵内的骑兵等的是最佳地出击时刻!而对面混战之中地局势再不分明,也可以看得出来,金人实将岳家军无可奈何,两边的伤损比绝对在一比五以上!
只是岳雷等率部出击已经大半个时辰,再不出击,就不怕身着铁甲地岳家骑军久战之下成了疲兵么?
杨再兴手心汗出,忍了又忍,贺兰可汗所言,恰是他心中所想,如何不肯出击?但等来等去,就是要等到金人败迹已显的时候,眼下却还不是最佳时机!
“传令!——”杨再兴终于忍不下去:“出击!”
旗官手中号旗挥动,步阵正前方分开一条大道,帅旗动处,杨再兴与贺兰可汗各率万骑狂涌而出,步阵随后在背后封死。
“杀!——”
铁流涌动,刀枪如林,这两万精骑恰在战局最关键的时候,撞向缠战一团的主战场!
马蹄击地声雷动,战场中的十余万人注意力纷纷被这巨大地动静惊醒,虽在厮杀之中,仍不由得注目一瞥。
“杨再兴!”
“大宋神枪来了!”
“相爷出击!杨相出击了!”
“哈哈!杨兄弟也忍不住了么?”牛皋大笑,挥锏将一名金军击落马下。
此际两军正胶着,岂能当得起这队生力军撞入?杨再兴铁枪挥出,前方数丈内无人敢当,尽皆辟易,眼睁睁看着这队兵马冲进来,直直杀向完颜亮大旗所在之处。
金军中有老成者,曾参加过偃城之战,闻得前方一阵乱吼,道是杨再兴已经杀将过来,大骇之下,护着完颜亮大叫:“陛下,可往燕京城上,暂避此贼!”
完颜亮大愤,怒吼声中,挥刀将这劝谏的金将斩落马下,大叫:“待朕去杀了这南蛮!”
众将帅大骇,但见前方铁骑滚滚处,一柄铁枪如入无人之境般杀来,却哪里敢让完颜亮去与他厮杀?当下再无人劝谏,直接拥上前去,将完颜亮挟个密不透风,卷往燕京城去矣!
战太行 第二百七十五章 遗策安天下,浮槎海外游。神往!(大结局)
杨再兴初时实存了杀完颜亮之心,但入阵之后,却见十来里之内尽是乱军厮杀,哪里辩得明方向?虽入战场之际碰巧杀向完颜亮所在,却实实无法辩明其所在,只得遇敌杀敌,将阵中岳家军被困者一一带出,不消片刻,这两万骑如一条巨龙将战阵搅了个大通道出来,才见远远数千骑直奔往燕京城下,原来完颜亮竟然已经逃了!
金主龙旗所在,远远没入燕京城门,让杨再兴喟然兴叹,却哪里追得上!
“金主逃了!完颜亮逃了!”
岳家军中暴发出一阵欢呼,这声音转眼响彻战场,女真骑军诸部清醒过来时,果然发现完颜亮已经不在战场,当下军心摇动,哪里还有再战之能!
高丽、塔塔尔等部兵马率先逃遁,将女真骑军抛在岳家军刀兵之下,便急急窜回燕京城中,战场上的兵马数量逆转,岳家军全面占优,气势大涨,还在场中杀得红了眼的金军不消片刻便死伤惨重,终于返身逃窜,只是当燕京城壕沟外吊桥升起时,尚有近万骑未能入内,被紧随而至的岳家军杀得七零八落,除却最后三四千骑下马而降,其余尽成雪泥中残骸!
完颜亮立在城头,往外看时,心胆俱丧:六万余岳家军在城下各处叫骂,大金国诸部兵马却无侥幸者,九万骑出城,回来的只有不足六万败残之军,此后如何能再与岳家军野战?
“孛迭!孛迭何在!”完颜亮暴怒之下,打算将这大败之罪尽数算在孛迭头上。毕竟两军阵前败给岳雷,乃众目所睹,军心之坏,与其不无关系。稍移时,孛迭果被绑至君前,却屹立不肯屈膝。
“孛迭!可知罪否!汝身忙于丧师,坏朕军心,尚不知耻乎!”完颜亮气极暴喝:“有子如此,完颜宗弼在天之灵如何心安!”
孛迭怒目圆睁。虽羞怒之下,仍嘶吼道:“迪古乃,要杀便杀,怎敢辱及先父!”
完颜亮提刀在手,便要砍下,却略一踌躇,骂道:“将这竖子押入牢中,待击退杨贼之后,再千刀万剐!”
回头四顾,见诸文武皆惊惶不安。强作镇静,吩咐道:“来人,传朕旨意,诸门严防,无使杨再兴有机可乘,速将赵谌等辈押来!”
杨再兴此刻立马城下,远远看着城头上喧嚣,只听得刘问道:“杨相,眼下军心士气正盛,何不即攻城。一举成功!”
四下里,岳家骑军集结整齐,分往燕京诸门处,只待杨再兴一声令下。
“步军撤阵前移,到此门外候命!”杨再兴吩咐下去,旗官号旗挥动处。后方大阵变化。分作八队,连辎重车仗俱移往燕京城下,至申时,天尚未尽晦,已经竖起数十处投石机、箭栅,与城头上箭来箭往,只是未曾进攻城门。
“杨再兴!赵桓诸子在此!速速退兵,保汝储君不死!”南门城头上。金人纵声高叫。虽在兵马移动中,仍清楚地传至城下岳家军耳中。
诸将不敢定夺。遂急急禀与杨再兴,待众将帅尽集城下时,见城头上金人押着二三百宋人,个个哭喊连天,虽看不真切,却可见并非寻常百姓,该是原来上京囚系的大宋皇室贵胄,居中防备森严处,押了三位少年男子,大约该是赵桓的三个儿子。
杨再兴身边围了数十将佐,却个个默然不语。
老杨犹豫片刻,下令道:“着人上前去问:如何晓得便是大宋储君?”
“相爷,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刘焦急道:“于今之计,何不遣使与金人谈判?”
杨再兴转头对着刘,沉声问道:“临安已经立了太子,若城头上储君也是真地,岳家军该奉谁为主?”
刘无语,此时已经有几名小校跃马上前,对着城头大叫:“金贼休要虚诳,城头上岂是真储君耶!可有证验!”
这话当真有些效用,不消片刻,完颜亮现身城头,长笑道:“杨再兴,闻说汝占了河北,欲杀赵桓诸子,自立为帝,看来不假,如今既不肯退兵,大约是要借朕之手,为汝除后患么?哈哈哈哈,只要汝撤了兵马至河间府,朕自会封汝为宋主,何必这般麻烦,还验甚么真假?”
杨再兴身侧诸将尽皆色变。
这谋逆之名若是安下去,杨再兴纵然占了河北,驱尽金人,又如何在大宋朝洗得清嫌疑?
杨再兴恨得咬碎银牙,纵马而出,对完颜亮戟指骂道:“好个弑兄篡位的奸徒,尚敢诬杨某耶!好教贼子得知,宋国已立太子于临安,圣上有旨,若诸王为贼所挟,不可因此而废恢复大业!”
言毕,伸手自怀中取出一面黄帛,四下展示,这个却恰是当日洪皓鸽书寄来的急件,当中确是道赵桓口谕如此,但如此数十万军中,又有哪个来验看?完颜亮在城头上闻说,心下大沮,晓得杨再兴所言有七八分是真的,只是哪里会服气?当下在城头上大骂:“老匹夫如此无义,竟矫旨欲杀汝储君耶?来人,将这几位宋国储君斩了,全算在杨贼头上!”
当下城头上刀落,哭喊声中,二三百宋室贵胄就此人头落地,城下诸军哗然,个个垂泪痛骂,杨再兴面上黯然,心道:“诸位好走,后世书上看,汝辈本来也没甚好命去争龙廷,如此倒也干净,免至日后南北再兴波澜。”
“传令诸军,务将燕京城牢牢围死,候命攻城!”见城头上杀戮已毕,杨再兴嘶声下令。
是夜,岳家军四下安营。将偌大燕京城围得铁桶相似,一边着营中举哀,悼诸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