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血后贫血
泥于补益,不知祛邪,气血郁滞,生血不能
靳××,女,35岁。
头晕头痛,心悸气短,疲乏无力3年多。医诊失血后贫血。先用输血、西药治疗,使血色素升至8克,但其后不再改善,后医加用中药补气养血之剂治疗2年,血色素亦不见上升。细审其证,面色萎黄微透青色,手心烦热,心烦易怒,胸胁苦满,时时叹气,舌苔白,舌质稍淡,脉弦细。综合脉证。思之:此证非但有虚,亦且有实,实者肝郁也。治宜疏肝养血。处方: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薄荷3克,生地10克。
服药3剂,头晕头痛,心烦心悸,疲乏无力,手心烦热等证大减,饮食增加,血色素升至9克;继服20剂,诸证大部消失,饮食正常,血色素升至15克。后果愈。
某医云:患者久用补气养血之剂不效,而改用疏肝养血之剂后却迅速好转,其故何也?答曰:从中医基础理论来看,肝主疏泄,肝藏血,肝若不得条达则非但不能藏血生血,亦且伤脾害胃而不能统血生血。今本病患者补而又补,使其郁而又郁,故得疏达而速效也。
嗜酸性肉芽肿
不别内外,不分痰湿,熄散混用,久治不效
唐××,女,38岁。
两下肢结节、出血、关节肌肉疼痛7个多月。医诊嗜酸性肉芽肿。先用西药治疗5个多月,发热虽然好转,但弥漫性紫红色结节、出血点不见减少,且激素的用量稍有减少即发热亦复如初;后又配合中药祛风除湿清热之剂治疗2个多月,不但诸证不减,且见发热身痛,结节、出血点更加增多。细审其证,双下肢出血点满布,尤以两膝以下更加严重,并问有很多的紫红色结节,关节肌肉酸痛,发热,午后加重,体温38.5℃,舌苔薄白,舌尖红,脉弦滑。综合脉证,思之:脉滑者,痰热也;关节肌肉均痛者,痰热化风也;结节、出血点者,斑疹也,痰热入于血络也。治宜化痰清热,散结通络。处方:钩藤15克,枳壳10克,地龙10克,连翘10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桑枝30克,丝瓜络10克。
服药10剂,关节肌肉酸痛,发热均减,体温37.5℃,结节、出血点减少。继服上药5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为何不用凉血活血,除湿散风清热之剂治疗?答曰:前已应用此类药物治之不效也。又问:防风、羌活、苍耳子、钩藤、地龙之类皆为风药,何独取钩藤、地龙,而不用羌、独、防?答曰:羌活、防风、独活、苍耳子、细辛、白芷、威灵仙等皆疏散风湿之品,即所谓辛温行散药也,若血虚、痰热凝结者,尤当慎用,以防散血、凝痰而难解。而钩藤、地龙、桑枝等虽亦风药,但其为熄风镇定之药,故用于血热、痰热胶凝成核者尤宜。此外祛湿热之药乃祛弥漫之湿热,连翘、枳壳、香橼、佛手、地龙者可祛胶凝之痰而不伤血,故湿热弥漫者宜化湿燥湿利湿,痰核胶凝者宜化痰软坚散结,所以改用此方治之。
过敏性紫癜
1.胶于补益,不审寒热,以实作虚,病证不愈
员××,女,35岁。
紫斑反复出现4个多月。医诊过敏性紫癜。先用西药治疗2个多月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归脾汤加减、犀角地黄汤加减、化斑汤加减仍不效。审其斑疹虽然全身都见,但以两小腿为最多,其中大者如黄豆,小者仅如小米,且按之平坦,不退色。并微有痒感,舌苔薄白,脉弦细。综合脉证,思之:斑有阴阳两种,阴斑者稀少而淡红,阳斑者其色红而多;又有胃肺之别,其发于肺者斑小或兼见痒,其发于胃者大而红且无痒感,至若侵及于肾者则见紫蓝或黑色。本病斑出粒小而密布,且有痒感,乃热毒侵及血络,且病在肺也。前方之用归脾补益,犀角地黄、化斑等清胃均非其治也。治宜拟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处方:丹参15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薄荷3克。
服药4剂,斑疹大部消退;继服10剂,愈。
2。但知清热凉血,不知分辨表里,攻伐无过,终非其治
柳××,男,32岁。
紫斑遍布2个多月。医诊过敏性紫癜。先以西药治疗1个多月无效。后又配合清热凉血之剂治之仍不效。审其全身,特别是腰以下,尤是小腿部有大量密集的小出血点,身微痒,时见少量鼻衄,舌苔白,脉浮。综合脉证,思之:此病热在肺也,治宜从肺论治。拟疏风清热,凉血消斑。处方: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6克,薄荷10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生地15克,元参15克。
服药1剂,诸证大减,继服7剂,愈。
某医云:清热凉血乃治病大法,且朱老亦用清热解毒,其效何故不同?答曰:病位有别也,前方重在治胃,今方重在治肺,故其效有异也。
3。胶于归脾,泥于建中,以热作寒,久治病重
向××,女,45岁。
小腿满布出血点,大者成片,小者成点2年余。医诊过敏性紫癜。先以西药治疗1年多不效,后以中药归脾、建中、一味大枣等近1年,不但诸证不减,反见日渐加重。细审其证,两小腿满布出血点,小者成点如小米,大者成片,几乎看不到健康的皮肤,若走路稍多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好转,口微干,舌苔黄白,脉弦滑数。综合脉证,反复思考:脉滑数者,肺胃热盛也。叶天士云:“若斑色紫,小点者,心包热也;点大而紫,胃中热也。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治之,尚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大用清凉透发,间有转红成可救者。若夹斑带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随其部而泄。然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此肺胃俱热,不可以温热为方也。治宜清肺胃,凉血清斑。处方:犀角10克(现代水牛角代替),生地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元参20克。
服药6剂,斑疹明显减少,且见大片大片的健康皮肤出现;但继服6剂之后,小的出血点又见增多。细审其舌苔薄白,舌质稍暗,脉沉紧而数。反复思考:前之用化斑汤加减有效者,方、证合拍也,今之不效者,方、证有误也。其误者何?今脉已转弦紧而数,即病在血分,血络瘀滞之故也。治宜拟活血祛瘀。处方:桃仁10克,甘草10克,大黄6克,桂枝10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
服药10剂,斑疹全部消失;继服20剂,愈。
某医云:前用清气凉营始效而后不效者何也?答曰:前用清气凉营始效者,脉滑数而肺胃热炽也,后用不效者乃瘀血阻滞所为也,若瘀血阻滞较重而过用寒凉则瘀血难除,故诸家祛瘀者多佐温散,以气行则血行也。
4.邪火炽盛,迫血妄行,反作凉血止血,病非所在,血不得止
张××,女,13岁。
4个多月来,吐血衄血,尿血紫斑。医诊过敏性紫癜。先以西药治疗2个多月无效,继又配合中药凉血止血之剂亦不效。细审其证,全身紫斑,尤以下肢为甚,其斑在小腿片片相联,问有小的出血点,很少健康皮肤,鼻衄,牙衄,耳衄,尿血,便血,尿常规除大量红细胞外,并有尿蛋白(++),舌苔黄燥,舌红,脉滑数有力。综合脉证,诊为心胃实火,迫血妄行。治拟泻火解毒。处方:大黄6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
服药4剂,出血停止,斑疹消退七八;当服至第8剂时,又发现少量鼻衄,加生地15克;服药8剂,诸证全消。为了巩固效果,又服土大黄叶、小蓟适量1个月,痊愈。
某医云:如此重症之紫癜,西药称为神效者几乎均已用遍,中药水牛角、羚羊、生地、阿胶亦皆全用,而却无效,老师竞嘱停用其他中西药饵,但用泻心汤小剂,吾不敢想,不敢用也。而药后竞如此之效,其故何也?答曰:从舌、脉来看,前用诸药与证甚相抵触,若不去除恐用泻心汤不得效也,故嘱暂停全部中、西药饵。今证脉相参,实乃邪火有余,逼血妄行所致的吐衄,紫斑,故以泻心汤苦寒清泻,直折其热,使其火降血止。某医又云:余见其神疲气短,思其如此之虚,岂敢用大黄也?答曰:壮火食气,故令气短乏力,正如仲景《金匮要略》所说:“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成年人腺脑垂体功能减退症
正虚反作风邪,胶于祛风,徒伤阳气
章××,女,40岁。
分娩大出血后6年多来,全身经常窜痛麻木,畏风恶寒,纳呆食减,毛发干脆脱落,虽在酷暑犹需着棉衣棉裤保暖,并严闭门窗以防受风,且疲乏无力,自汗盗汗。医诊席汉病。先予西药久治不效,继又聘请某中医以补气养血,祛风散寒配合治之,数年后,效果仍不显著。细审其证,除上述诸证之外,并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消瘦乏力,手足心烦热,而夏季反手足厥冷,舌苔白,脉弦细涩。综合脉证,思之:脉弦者,肝也,寒也;细者,气血俱虚也;涩者,滞也,寒也。合之于症,乃症见于脾,脉见于肝,合而论之,乃脾虚木乘,气血阴阳俱虚证也。前方之于祛风量虽小而损正之力则大,正如仲景所说:“火邪虽微,内攻有力。”故久治不效。治宜健脾抑木,补气养血,益阴助阳。处方:黄芪15克,当归10克,肉桂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附子10克,麦冬10克,半夏10克,肉苁蓉15克,生姜3片,大枣5个。
服药2剂,精神、食欲好转,身痛,畏风恶寒均减;继服上方30剂,诸证大部消失,虽至秋季犹可在户外活动;又服30剂,至春节期间,诸证全消。
某医云:始用诸方几与后方药物相同,而多一些祛风散寒药,然其效果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