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风光,色彩鲜明,极富诗情画意,向为人所称道。
《老残游记》问世后,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
夫,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1891年中举,捐官为内阁中书舍人。
1895年入同文馆学法文,后与改良派谭嗣同、林旭等人有来往,参加新政活
动。戊戌政变后,办过教育,经营过商业。1904年创办《小说林》书社,出
版创作和翻译小说,并开始写《孽海花》。1907年创办《小说林》杂志,1909
年在两江总督端方幕中任财政文案,后以候补知府资格分发浙江,任宁波清
理绿营官地局会办。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省临时议会议员、省财政厅长、政
务厅长等职。1927年开办真美善书店,创办《真美善》杂志,1931年回家乡
隐居。其著作除《孽海花》外,还有自传体小说《鲁男子》第一部《恋》、
戏曲 《雪昙梦》院本和一些文学译著。
《孽海花》最初原是金天翮于1903年应革命刊物《江苏》杂志之约,为
“揭露帝俄侵略野心”而写的。但只写了6回,发表了第1、2回,便将原稿
交曾朴续写。两人共同商定了全书60回回目。后曾朴对前6回作了修改,并
于1904年11、12月间写毕前20回,次年由小说林书社出版;1907年《小
说林》杂志创办后,继续发表至25回。1927年《真美善》杂志创刊,又陆
续发表修改后的第20回至25回,和新写的第26回至35回。
《孽海花》虽然未写完,但在晚清谴责小说中是思想和艺术水平都很高
的一部。《负暄絮话》称赞说:“近来新撰小说风起云涌,无虑千百种,固
自不乏佳构;而才情纵逸、寓意深远者,以《孽海花》为巨擘。”
小说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穿插大量官僚和文人的
琐闻轶事,描写了从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失败约三十年的晚清社会政治、外
交、思想、学术、文化的状况,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高级士子的
迂腐可笑,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如果说《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是专写大小官吏的贪赃枉法、官场的
黑暗污浊,那么《孽海花》则主要抨击晚清达官名士的争名夺利、昏庸误国。
他们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严重形势下,却去逛妓院、玩相公,追欢逐笑;
或是赏鉴古玩,考据版本;或是纸上谈兵,空发议论。主人公金雯青便是其
中的一个典型。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学问渊博,实际上卑劣不堪、庸俗虚伪。
未中状元时用甜言蜜语骗取妓女梁新燕的信任,中了状元后,却把她逼死;
嘴上讲仁义道德,但热孝未除,就纳名妓为妾;出使途中,遇到外国美女,
险些被勾去灵魂;在国外不去考察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却埋头元史考
证;自称研究地理,却以巨资买了幅伪造的中俄交界图,结果使国家失去了
新疆八百里领土。傅彩云说他:“你一天到晚,抱了几本破书,嘴里咭哩咕
噜,说些不中不外的不知什么话……闹得烟雾腾腾,叫人头疼,倒把正经公
事搁着,三天不管,四天不理,不要说国里的寸土尺地,我看人家把你身体
抬了去,你还摸不着头脑哩!”道出了这个所谓“名士”空虚、腐朽的本质。
其他如扬言有七纵七擒之计的湖南巡抚何珏斋,在甲午战争中遇到敌人却赤
脚败逃;“系天下人望”的朝廷重臣龚和甫,在战云密布时却有闲情逸致写
… Page 108…
什么 《失鹤零丁》,去寻找一只丢失的鹤……都反映了封建士大夫的堕落。
《孽海花》比《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进步的地方,还表现在对封建
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歌颂。小说的第一回,就列举
中外古今的暴君,以斥责清帝国的专制、残暴,并进而揭露科举制度是中国
历代专制君王束缚同胞的最毒的手段。书中还把慈禧太后写成专横阴险的女
暴君,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小说不仅颂扬冯子材、刘
永福等抗敌将领,还赞美革命党人“个个精神焕发,神采飞扬,气吞全球,
目无此虏”,歌颂孙汶(影射孙中山)是一位有“共和革命思想,而且不尚
空言,最爱实行”的、“眉宇轩爽神情活泼的伟大人物”,在他们身上寄托
了拯救祖国的希望。小说中提出了“不自由毋宁死”、“天赋人权,万物平
等”的民主主义思想,原拟的第60回回目是“专制国终撄专制祸,自由神还
放自由花”,说明作者早在辛亥革命前就在期待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因此这
是一部资产阶级革命小说,在思想上要远高于一般谴责小说。
《孽海花》的结构严谨,在晚清谴责小说中很有特色。作者自己曾把《孽
海花》和《儒林外史》等小说的结构作过比较,他在《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
中指出:“虽然同是联缀多数短篇成长篇的方式,然组织法彼此截然不同。
譬如穿珠,《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着一根线,穿一颗算一颗,一直穿
到底,是一根珠链;我是蜷曲回旋着穿的,时收时放,东西交错,不离中心,
是一朵珠花。”所谓“中心”,就是金雯青和傅彩云之间的故事。小说共写
278个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虽然不少人物一闪而过,给人印象不深,
但金雯青、傅彩云、夏雅丽、龚和甫、庄小燕、李纯客等很多人,还是写得
有血有肉,很有个性。有时用一两个细节,就使人物神态毕肖,呼之欲出。
小说的语言成就也较高,对话能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
《孽海花》的缺点是对孙汶、唐常肃(影射康有为)等人物的描写简单
化,对改良派和革命派的界限也分不清楚,并且由于追求轶事的趣味性,常
常模糊了人物的政治面目,还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
把它们归之于男女恋情上。书上有些地方过分渲染上层社会的艳情,表现出
庸俗的生活情趣。常用人物对话交待故事情节,显得草率。此外,文字过于
典雅,也影响了通俗化。
… Page 109…
6。秋瑾等革命派作家
(1)秋瑾和邹容
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早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便开始了革
命活动。改良派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团体纷纷出现,革命力量有了很大
发展。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确定“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为其纲领,从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一新纪元”,革命开始走向高
潮。许多文学家加入革命组织,许多革命家以文学为斗争武器,革命文学蓬
勃发展起来。
在革命诗文创作方面,章炳麟 (1867—1936)、秋瑾(1878—1907)、
邹容 (1885—1905),以及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陈去病(1874—1933)、高
旭 (1877—1925)和柳亚子(1887—1958)等人都很有成就。由于章炳麟等
人的文学活动还要持续到民国以后,将由《世界现代(前期)文学史》叙述,
本书主要介绍秋瑾和邹容两位革命作家。
秋瑾,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绍兴人。出身
于官僚地主家庭。少学经史、诗词。 1896年与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结婚,
1903年随王移居北京,目睹庚子事变后国权沦丧,民族危机深重,决计投身
革命。1904年只身赴日留学,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06
年初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鼓吹民族民主革命。1907
年春,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联络会党和军学各界,组织光复军,准备配合
徐锡麟同时在安徽和浙江起义。7月徐锡麟起义失败牺牲,秋瑾也在绍兴被
捕,英勇就义。著有《秋瑾集》。
秋瑾在参加革命前便写有诗词,不过不少篇章流于纤巧,主要是用吟花
咏月、写离愁别恨来表现愤世嫉俗的苦闷心情。投身革命后,她的作品无论
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充满激越的革命热情,气势磅
礴,慷慨悲壮,有极强的感染力,在女诗人中独树一帜,旷古鲜有,达到了
这一时代的高峰。如 《宝刀歌》、《宝剑歌》、《秋风曲》、《泛东海歌》
等都写得遒劲雄放,洋溢着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主义情调。再如七律《黄海舟
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
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
力换回。
这首诗是反帝爱国的激进民主主义战士的自我写照。诗中每一个字,都
是诗人的豪情壮志不可遏抑的抒发。顺着诗的脉络,可以看到诗人英姿飒爽
的形象,忧国忧时的满腔悲愤,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一往无前的献身精神。
秋瑾之弟秋宗章说:“姊天性伉爽,诗词多为兴到之作,别有意境,弗加雕
琢,恍如天马行空,不受羁勒,非若寻常腐儒之沾沾于格律声调,拾古人唾
余者可比。” (《六六私乘》)这首诗就是直抒胸臆、一气呵成的好诗。它
的晓畅质朴的语言,铿锵有力的音调,形象生动的比喻,回环呼应的结构,
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