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昊一抬手,所有人都勒马止步。
正前方的道路上,确实有一人,背负荆条,横亘在道路当中,双膝跪地。
PS:我保证没有人能猜到这人是谁。友情提示一下,这个人巨牛逼。
第55章擎天白玉~柱
感谢黑金属。qdcn、墨色如夜?侵染江山和信任自由588赏,感谢把酒当歌醉今朝、小不懂、堕天丶路西法、毒可樂、伊克尔卡西利亚斯、落叶随风觉、☆逍遥王侯☆、无敌小左手、{通天教主是好人}、弃灰、谨幕枫、军事神话的打赏。新书期,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各种求。
………………………………我是纯洁的分割线……………………………………
赵昊剑眉一挑,有些意外道:“居然是他。”
虽然距离很远,但是以赵昊的目力,已经认出了此人是谁。
赵灵儿也是美眸一亮,道:“居然真的来了。”
听到赵灵儿的话,赵昊微微皱眉,道:“灵儿,你做了什么?”
“哥哥你放心,我没有将他怎么样,只是前段时间父皇急召他回临安,我曾经在皇宫偶遇,告知不久之后,我们会从此地经过。”赵灵儿道。
她知道赵昊对此人非常看重,是以解释道。
赵昊稍一沉吟,便朗声道:“下马,步行。”
他还不知道此人到底想做什么,但是为表尊重,还是步行比较好。
这个人,也值得己方尊重。
赵昊一声令下,其他人自然无有不允。
虽然他们也对前方那个负荆请罪的人很好奇,但是在场之人都知道赵昊的身份地位,有资格向赵昊请罪的人,也绝对不是一般人。
来到近前,赵昊将马交给赵灵儿,上前两步,身体微微下蹲,扶住此人的胳膊,沉声问道:“孟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末将有罪,特来向殿下请罪,悔不该当初不听殿下之言。”此人平日里声如洪钟,但是此刻的声音,却有些哽咽无力。
赵昊闻言脸色复杂,道:“孟将军快快请起,不要折煞赵昊。”
“末将此来,一是向殿下请罪,二是告知殿下,末将已经主动请缨镇守襄阳,这便前去上任了。只要末将不死,襄阳城绝不会破。”孟将军斩钉截铁道。
赵昊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赵昊代襄阳百姓,谢过孟将军的大义。”赵昊道。
这个时候,主动请缨镇守襄阳,便是真正的下定决心以死报国。
自古以来,每逢危难时节,从不缺少慷慨悲歌之士,从容赴死之人。
纵使他们不能做到挽狂澜于既倒,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在大厦将倾之时所书写的可歌可泣的篇章。
“相比起殿下从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做准备,孟某实在羞愧。”孟将军道。
“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权力帮的兄弟,也终究只能抵挡蒙古一时。想要和蒙古真正的一决胜负,还要看孟将军这样的人啊。”赵昊感叹道。
“末将唯死而已。”孟将军道。
“孟将军还是起来说话,你继续这样,传回朝廷,那些文臣只怕又要参我一本了。”赵昊道。
孟将军终于起身,拱手抱拳道:“末将此去襄阳,殿下可还有什么吩咐?”
“孟将军怎么会想到去襄阳?”赵昊问道。
“当年殿下极力反对和蒙古结盟灭金,末将却不以为意,一意孤行,虽然灭掉了金国,却释放出了蒙古这个更加凶猛的恶狼,也让我大宋失去了唯一一个与蒙古缓冲的屏障。末将犯下的罪,自然由末将亲手来赎罪。”孟将军道。
杨过在后面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的表情变得郑重无比,眼神中还闪过一丝狂热。
他终于知道眼前这人是谁了。
孟将军,名孟拱,自璞玉。
近百年的宋辽战争撼动了宋朝的统治基础,联金灭辽之后,气数已尽的北宋也倒在了金国的马蹄之下。
当然,这个时候宋朝的人们还都是自称“大宋”,还没有“南宋”“北宋”这样的称呼,只是赵昊自后世穿越而来,思维已经形成了惯性。(大家读起来也方便理解)
接下来的南宋政权在和战之间度过了和金国对峙的一百多年。其间有岳飞横空出世,韩世忠、张俊等中兴名将也都曾经战胜过金国,但是真正伤及金国根本,使得金国最终灭亡的,却是眼前这人——孟拱。
孟拱出身将门世家,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也是岳飞部属。
与铁木真同时代的孟拱,对于铁木真的兴起并没有足够的警觉,在他心目当中的死敌一直是与宋朝势不两立的金国。
蒙古最初的崛起史,就是一部和金国的战争史。当蒙金发动战争时,宋朝抓~住机会,不再向金国进贡岁币。
嘉定十年,金国为扩大疆域,弥补因为和蒙古大战造成的损失,以宋朝岁币不至为借口,派大军渡淮河南侵。
那个时候,孟拱开始进入军中,加入战场。
他在和金国的战争中飞速成长,声名鹊起,积累了足够的功勋,也积累了足够的仇恨。
所以,在蒙古意图和宋朝结盟,共同灭金之时,孟拱选择了同意结盟。
当时赵昊曾经在两个人面前痛心疾首的反对结盟,一个是赵昀,一个是孟拱。
却最终全部宣告失败。
联蒙灭金,战果是辉煌的。
而最大的胜利,就是来自于孟拱。
孟拱此战战绩彪炳,共消灭了金国几十万大军,真正的重创金国,直接造成了金国的亡国。
可以说,孟拱在这场战役中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还要超过蒙古大军。
金国,不是亡于蒙,而是亡于宋,亡于孟拱。
可惜,这场战争,却拉开了宋朝亡国的序幕,替蒙古统一华夏扫清了道路。
究竟是大功还是大过,只能留于后人评说。
但是孟拱的军事才华,却是毋庸置疑的。
这也是当时赵昊为什么特意对孟拱另眼相看的原因。
当时赵昊曾经对孟拱痛陈利害,金国不能灭,至少现在不能灭。
可惜孟拱当时终究眼界不够。
所以现在越发的悔不当初。
“孟将军,昔日之事,已是过眼云烟。后悔是最无用的情绪,打起精神,襄阳还要靠你守护。”赵昊拍拍孟拱的肩膀,道。
孟拱苦笑一声,道:“说到此处,末将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孟将军尽管直言?”赵昊道。
“权力帮的兄弟,全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但是合则两利,末将希望权力帮日后若有什么动作之时,能够及时通知末将。”孟拱道。
赵昊微微皱眉,从孟拱的话中,他听出了弦外之音。
“朝廷没有援军?”赵昊问道。
孟拱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召我回临安,第一句话是问我,是否能够和蒙哥何谈?需要割多少地?赔多少款?”
赵昊目光转寒。
PS:V群、普群、书评区,很多人在猜这人是谁,只有书评区的天霄逆浪童鞋猜对了,为逆浪童鞋鼓掌。有心的童鞋,可以百度下孟拱。不百度也没事,下章我会重点介绍他。我只能说,很多时候,名气和实力真的不成正比。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千古一帝可能就是个废物麻子,很不出名的一个人物,真正的才华却吊的不要不要的。
第56章军神(400三江票加更)
这个朝廷,真是烂在骨子里了。
赵昊的目光一片冰寒。
襄阳之战,是宋朝和蒙古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硬碰硬的较量,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此战若胜,不仅能够极大的振奋大宋军民的勇气,也会让蒙古放缓南下的脚步,重新正视宋朝的威胁。
宋朝和蒙古,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力,其实差距并没有其他人想象中的大。
因为宋朝的经济实力实在是太雄厚了,不敢说绝后,但是却空前的强大。
有钱,一切皆有可能。
战争打到最后,就是比着烧钱。
这方面,宋朝可以甩蒙古十条街。
经济占优的宋朝,一旦战争机器全面开动,其效能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高素质的军事指挥人才和高效率的指挥体系,完全能够让宋朝将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如果宋朝能够出现一位善用人才的有为君主,适当的调整国策,给与武将更多的主动权,如果宋朝能够出现几位真正以国家为己任的贤良文臣,不再局限于文武矛盾,宋朝灭亡的命运是完全有可能避免的。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大多数的功臣都不得善终。
奸臣乱政,皇帝昏庸,将本就已经走到悬崖便上的大宋,用力的往无尽深渊里推去。
这怎能不让人寒心?
这怎能不让人痛惜?
眼前这个一腔热血的孟珙,此刻想必也已经失望透顶了吧。
只是,身为宋人的他,即便再失望,依然选择了为这片土地舍生忘死。
因为他没有选择。
战局发展到现在,真正的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宋蒙之间,没有了任何的缓和余地。
蒙古意在灭宋,有识之士都能够看的出来。
赵昀却依然想着和谈。
他或许是真的不懂,被贾似道所迷惑。
但是不管是真的不懂还是像鸵鸟一样装作不懂,他都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多么的失望。
即位之初,大肆改革的赵昀,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丝毫闪光点的皇帝。
他在民间的风评,也已经由一般转向昏君。
现在,即便是民间的普通百姓,都知道宋朝出了一个奸相贾似道,当今陛下,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赵昊并没有推波助澜。
毕竟赵昀是他这一世的父亲。
赵昊只是尽力的做好自己,他已经放弃了将希望寄托在赵昀的身上。
事实证明,阿斗的确是扶不起来的。
“孟将军,援军会有的,朝廷也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我保证。”赵昊郑重道。
不应该让孟珙这样一心为民的将军寒心,不应该让孟珙这个可以说是南宋最后一位军神失望。
他应该被赞美,被支持,被万民称颂。
孟珙的确有这个资格。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将星闪烁,而孟珙,是宋朝为数不多的可以进入名将之林的将军。
在蒙古大军横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