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繁华(出书版)+番外 作者:无处可逃(2013-11-1出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将军,我觉得——”
  “你觉得一直没有遇到敌军阻拦,有些古怪什么?”他的冷静敏锐到令人觉得害怕。
  “是。”
  江载初淡淡望向前方,“若是觉得古怪,我们便不用躲躲藏藏往前走了。前边就是重镇永宁,去城下一看便知。”
  “上将军,你是说……要攻克永宁?”连秀眼睛一亮。
  永宁是京师最后一个屏藩护卫重镇,他们固然能从一旁的崇山峻岭中绕过,直插京师,只是这样未免要多花上好几天。如今,上将军若决定光明正大的攻克永宁,便意味着……他们不再躲躲藏藏的急行军,而是要正式的在朝廷面前露出行踪。
  “若是两日之内能攻克永宁,消息传到朝廷,太后和周景华知道我离他们不过百里,必然急招元皓行回来勤王。”江载初话锋一转,“只是我不知道,关宁军能否在两日之内,将永宁拿下?”
  对于以骑兵速度行进、习惯快速剿灭对手的关宁军来说,长时间的掩饰自己、不与敌人交锋,显然已经忍耐了太久。连秀一听这话,热血涌上,翻身下马后单膝跪地:“关宁军必不负使命!”
  “起来吧。”他挥了挥手,目光眺望北方,仿佛站在此处便能望见那久违的皇城。
  他长抒一口气,心中却带着轻微的茫然与失落,若是真的有一刻江山入怀,又如何呢?君临天下……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么?
  最终将那些寂寥冲散的,却是耳边兵马喧嚣,战旗高悬,一张张年轻而陌生的脸往前奔袭而过。江载初看着这些年轻的士兵,是他带着他们踏上了这个战场,也有许多人从此再不能回到故土。
  但他曾许给他们的荣华与荣耀,如今,便带着他们,奋往直前,一一兑现吧!
  两个时辰之后,关宁军先锋已经抵达永宁城门之下。
  骑兵们无声蛰伏在城南的小丛林中,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觉得有些诡异。
  队伍缓缓从中分开,年轻的将军远远眺望青黑色的城池。已是宵禁时间,士兵们正要关上城门,但是依然有人拖家带口地从里往外出来,人流中还有许多板车,上边似乎放着全部家当,倒像是出城避难。
  “上将军,他们这是知道要打仗了吗”连秀不解道。
  江载初静静看着城门,“如果知道我们过来,他们就会往北边逃,而不是在南门。”
  城门那边起了争执,大约是士兵们强行要闭门,而后边的人流却还在往前,一时间不肯罢休,几乎要哄闹起来。
  连秀扬手招来了一个士兵,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人便换上了随身便服,混迹在人群中,往前去了。江载初看着那名斥候的身影渐渐远去,心底莫名起了一丝不安。他俯下身,轻轻摸了摸乌金驹的鬃毛,心中却细细梳理了一遍如今的情势。
  正在沉思的时候,那斥候匆忙回来了,“上将军,将军,那些人都是出城避难的。说是……说是……”许是觉得这话太过匪夷所思,他一时间有些踌躇。
  “说什么?”连秀有些不耐烦追问道。
  “说是匈奴人要来了。”
  “匈奴人?”连秀怔了怔,不怒反笑,“你探的什么消息?”
  那士兵头低得更低,又不敢辩解,只嗫嚅道:“他们都在那么说。”
  江载初目光掠向远处城池,制止了要发怒的连秀,神容变得异常严肃。
  “上将军?”连秀有些不解地看着他,“他们一定是弄错了。”
  “弄错了?”江载初唇角微微抿起来,狭长明亮的眼睛深处掠过一丝忧虑,“全军就地休整,等前方确切线报。”
  “上将军,现在看来这座城池还没有防备,是进攻的最好时间……”
  江载初扬了扬手,在部下面前,他从不会展露出丝毫情绪,可是此刻,心底那个想法已经呼之欲出了,他不得不强自按捺下心中的焦虑,问道,“关宁军后部尚未到的,还有多少?”
  “再过一个时辰,骑兵们能够尽数赶到。”
  他轻轻吐了口气,“连秀,此次出征前神策军一分为二,留在关宁军中的大约是八千人,将他们提到阵前,准备作战。”
  “攻城战用最精锐的骑兵?”连秀疑惑问道。
  “只怕用不着攻城了。”江载初平静道,“连秀,去传令吧。”
  一个时辰之后,全军赶至永宁城下,江载初往后望去,黑压压的士兵就地休息,却沉默着没发出丝毫声音。这是他的精锐之师,平素并不显山露水,可是战场之上,却强悍得一往无前。而此刻,他在等另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将决定他的军队,是否要去迎击另一支宿敌。
  终于,好几匹马从前方回来,黑衣人们一翻身下来,尚未平复气息,就半跪在江载初面前道:“上将军,已经探明了。前方确是有一支骑兵正快速而来。流民都在往这边过来,他们说那是匈奴人,一路杀了不少人,也抢了很多东西。我们留了一半人继续往前方刺探。”
  “匈奴人?”连秀表情僵硬,“他们如何会入关到了这里?”
  引狼入室……江载初心中猜测成了事实,良久,方道,“派使者去永宁城见守将。”
  永嘉三年六月。
  帝国的乱局到达顶峰。
  元皓行、景贯率晋军由京城潜行至长风城下,本欲趁江载初毫无防备之下夺回重镇;未想江载初兵分两路,亲自率领麾下精锐骑兵直取京师而去,在离京师百里之外,突遭变故。
  匈奴骑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出现在帝国内,一路烧杀抢掠,往南方而来。
  而此时,京师皇城内,亦是一片乱象。
  紫宸宫内,太皇太后周氏接到各地传书,脸色铁青。
  丞相周景华额头上冒出了汗珠,欲要解释,却听上边重重哼了一声:“不是说付佣金就足矣么?!这群蛮荒之人却四处烧杀抢掠,这样下去如何收场?!”
  “左屠耆王冒曼已派使者传来讯息,他们已经赶往永宁城了。”
  “呵,那这是什么?”太皇太后将手中奏折往地上一扔,“你自己看!”
  周景华膝行上前,捧起奏折读了一遍,汗珠从脸颊往下颌滚落:“这,这?”
  “他们为何分出一支骑兵直往京城而来?!”太皇太后大怒道,“这些匈奴人是何居心?”
  “借兵之时约定了酬劳为五万金,剿灭逆贼江载初,他们便如约出关,我想必是哪里有了误会。”
  “误会到南方与北方不分么!”太皇太后大怒,“你即刻派人去喝止他们不得再行前进!若是入了京畿重地,格杀勿论!”
  “是,是!”
  周景华正要起身,忽道,“太皇太后,若不是元皓行将大部军队讨去南征,我们也不会落到这般左右难以为继的地步!”
  话音未落,门口传来通报声:“陛下到,太后到!”
  太皇太后坐着未动,只是看着小皇帝快步跑来,嘴角露出一丝和蔼的微笑。
  “皇祖母。”小皇帝行了礼,方才对周景华道,“周大人免礼。”
  太皇太后将四岁不到的孩子放在膝上,淡淡抬眸望向年轻的太后,等她问了安,方道:“不须多礼。”
  太后不过双十年华,鬓发如云,红唇嫣然,却如同往常一样,穿得很是素淡。她望向太皇太后的眼神总是含着一丝怯意,轻声道,“母后,我带皇帝来给您请安。”
  太后眯了眯眼睛,“你兄长如今在何处?”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太后怒气涌上来,“你不知道却还偷用皇帝的玉玺,放你兄长去南边?!若不是他和景贯带了几万人马去了长风城,我们又何至于落到这般窘迫的境地!”
  太后原本就性子柔弱,素来有些惧怕太皇太后,此时骇得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小皇帝见母亲跪下,连忙从祖母膝上爬起来,同母亲一起跪到地上,“皇祖母不要生气。舅舅去南方,是孙子同意的。”
  眼见这个唯一的孙子眉眼无不肖似自己的儿子,太皇太后听着孙子稚气的话语,终究还是心软了。
  “元皓行虽是你舅舅,却也是你的臣子。”她讲孙子招到身边,平静道,“以后有记住这一点。”
  “是。”
  “当年你父皇便是心太软,将那逆贼当做了弟弟!”想起往事,太皇太后心中的恨意便难以止消。
  太后跪在地上,含元殿那一幕仿佛还在眼前,她愈发不敢说话,将头沉得更低。
  “周大人,你以陛下的名义发急诏给元皓行,令他立刻班师回朝,勤王救驾!”太后想了想,“诏书并发金牌,若是不回,以欺君罪论处。”
  周景华微微一喜,忙道:“是。”
  “匈奴骑兵你务必与他们首领联系,不得再靠近京畿重地。”太皇太后嘱咐道,“事成之后,女子玉帛金银,哀家自不会亏待他们的。”
  永嘉三年发生的种种事端中,最为影响深远的便是这一桩。
  晋朝太皇太后周氏主政,朝中大小事务由其亲侄周景华主持。趁着御史大夫元皓行及兵部尚书景贯南征之时,周景华献策,以匈奴左屠耆王冒曼部下近十万人为佣兵,酬以金银玉帛而入中原,意图剿灭江载初之乱局。太皇太后以为然,引匈奴人入关。未料匈奴人入关后,撕毁与晋朝的协议,大肆掠夺,无恶不作。一时间北部中原流民失所,烽火连连,史称“永嘉胡乱”。
  作者有话要说:  《御繁华》在当当、京东、卓越上已有预售,搜索书名就好,大约月底就会全面上市。谢谢大家大半年的陪伴,也谢谢大家忍受我忽更忽不更的诡异频率。
  这篇文构思来自去年年末独自一个人去九华山的旅途中,也不知道我当时是用一颗怎样胡思乱想的心踏遍九华诸庙的,╮(╯▽╰)╭
  结局是HE。
  我私心是很喜欢江载初的,不过更爱维桑,哈哈。
  全文完结时有点不舍,后记里补充了一句“想来真觉得有趣,帝王将相,爱恨辗转,一世兴衰,都在这薄薄的几百页纸中。”
  这好像是我第一本出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