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道临过去接过烛台,分别摆到高低不同的位置,顿时满堂金光闪闪更显华贵,八仙桌上竖立起来的耶稣像在烛光映照下更为显眼,也更有韵味。

朱道临再次与众弟兄细细欣赏,相互评论,晃眼看到点蜡烛的丫鬟走过自己身后,便一把拉住她,一脸认真地说道:

“下次我会从海外弄些火柴回来,有了火柴,你要点蜡烛或者生火,就不用像刚才那么费劲了,最迟年底,我们也要开办自己的火柴厂,你会看到的!”

“好了,准备好两个烧得旺旺的炭炉,放上两壶泉水,我们的客人快到了。”

“是。”

小姑娘一点儿不害怕自己的家主,喜笑颜开地去忙活了。

张德义有些好奇,上来问道:“兄长说的火柴是什么东西?引火的火镰子吗?”

朱道临解释道:“不是,火柴是用氯酸钾、硫磺、红磷、玻璃粉和小木棍等东西经过特殊工艺做成,其实制造技术蛮简单的,但一时半会儿难以说清楚,等年底我们造出来你就明白了,或者下次我给你带点儿回来。”

“用法非常简单,轻轻一划就能起火,火苗和蜡烛火苗差不多,很方便,之前我总感觉自己忘了什么,刚才看到小丫头点蜡烛才记起来。”

张德义还想再问,顾大管家走进来禀报:“东家,客人的马车到了,要不要出去迎接一下?”

不知何时顾大管家已经习惯把朱道临老爷的称呼改为东家了。

朱道临摇了摇头:“不用出迎,在正堂门口等着就行了,等会儿你让丫头们机灵点,要是那些洋鬼子大呼小叫的千万别害怕,他们就那样,说话大声,体味还很重,不过看在赚钱的面子上,忍忍就过去了。”

“好咧!”

朱道临拉上张德义、严义和、老史和两位师弟,六个人整整齐齐站在正门外的台阶上,遥遥看到应昌培、冯升泰领着七位佛郎机人越过中门,顺着花园中间平整的石板路快步走来。

客人们还隔得老远,朱道临就已露出和蔼的微笑,他身边的弟兄也一个个挺胸凸肚,满脸自信,连站在侧后的顾大管家也被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挺起了脊梁,脸上露出久违的灿烂笑容。

这些佛郎机人的反应和朱道临预料的一模一样,刚登上正堂前的石阶,立刻便被室内琳琅满目的瓷器和金碧辉煌的陈设给震住了,除了阿拉伯人萨懿德还能心猿意马地和朱道临相互致礼外,莫莱诺、阿斯纳尔、桑切斯等人全部失态地涌入正堂,激动得阵阵惊呼。

朱道临拉着萨懿德的手热情问候,看到他说完两句客套话立刻紧张地望向室内,当即笑了笑拉着他进入正堂:

“上午还是绵绵细雨,差不多中午才停下来,天色阴沉沉的,为了让诸位看得清楚些,我特意点燃几盏烛台,再用几面大镜子反射一下烛光,让屋子里更明亮些……希望诸位不要误解。”

“非常感谢!朱先生想的总是很周到。”

萨懿德挤出一丝笑容,看起来似是非常欣赏,其实腹诽不已,心想虽然天色阴沉,可现在正午刚过光线好得很,而且你这奢侈的大厅两边全是安装了顶级水晶玻璃的大窗子,用得了这么多光线吗?

不过想是这么想,萨懿德环视一圈之后,不得不佩服朱道临的细致和精明,铺上红绸的桌面上陈列的所有物品,彷佛具有魔力一样,深深地吸引了所有人。

“要不,先坐下喝杯茶吧?”朱道临笑着问道。

“还是先看看您的陈设样品吧,实在太美了,那四面和我一样高的花边大镜子就已让我眼花缭乱,诚实地说,我被你的陈设样品深深打动了,所以不能让那些虚伪的欧洲人占据先机,哈哈!”

这个时候萨懿德哪里还有心情喝茶?指指已经跪在水晶雕刻的耶稣受难图前猛画十字的几个佛郎机人,非常幽默却又直爽地说出心里话。

朱道临会心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任由萨懿德带着他的助手参观触摸。

张德义悄悄走到朱道临身边,在他耳边低声笑道:“兄长,你看应三哥那德行,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十足乡巴佬的做派,恐怕他做梦也没料到,我们居然会摆出这么多宝贝来,哈哈!”

“他还算好的,你看那边,刚跪拜完他们的神马上爬起来的几个佛郎机人,连脖子都红了,我真担心几个侍候的小丫鬟被吓坏。”心情大好的朱道临揶揄道。

几个佛郎机人有的凑近彩色水晶雕刻画,满脸的震惊,有的抱着近五尺高的珐琅彩落地大瓷瓶连呼“买糕的”,年纪最大的那个姓莫的佛郎机人捧着水晶圣母神像久久不放,激动得像要哭泣一样,张德义看得有趣,放肆地大笑起来。

“千万别……”

朱道临连忙拉住这位至情至性的小侯爷:“我们喝茶去吧,估计他们这时候什么也顾不上了,我们坐下喝茶慢慢等。”

两人走向侧边临时摆成半圆形的一排椅子,朱道临拍拍被吓得不轻的小丫鬟,示意她也可以上前去看看那些东西,然后亲自泡制了一壶特级铁观音,和张德义一起慢慢享用。

严义和不知什么时候和应昌培凑到了一起,双双在长桌另一端弯着腰,细细把玩那套五彩描金骨瓷餐具。

严义和还好点儿,满脸笑容,低声说个不停,呼吸急促的应昌培却已经陷入恍惚状态,不比那些大呼小叫的佛郎机人好多少。

************

PS:保底第二更送上!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小火继续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第一二六章契约精神

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虎山庄园宽阔的正堂里终于安静下来,朱道临换上新茶开始泡制,为平静下来络绎过来的客人们奉上香醇的热茶。

“上帝!这是什么茶叶?”西班牙退役海军上尉阿斯纳尔又再惊呼起来,其他佛郎机人这才想起刚才一直隐约闻到的茶香,纷纷捧起自己面前的精美紫砂茶杯,又闻又看,然后细细品尝。

朱道临微微一笑,从容解释:“这是用古老的制作方法生产出的一种新茶,名字叫做铁观音,我们现在喝的这个品级极为稀少,由于茶树长在悬崖峭壁上,数量不多,采摘非常困难,加上严格的精选和制作,每年的总产量不超过50斤,从不对外销售。”

“我的老朋友送给我两小罐,加起来不到1斤,喝完就只能等到明年才有了,刚才诸位都看过那五个雕刻的漂亮木盒,里面装的就是这种茶叶,只不过品级稍低一等,但也是非常好的铁观音一级茶叶。”

萨懿德笑道:“我都看到了,令我最惊讶的,是那两个雕刻工艺和图案都非常精美的锡罐,里面装的竟然是最为少见的发酵红茶,太奢侈了!我想,价格肯定不会低。”

都想购买特级红茶的客人们立刻望向朱道临,朱道临也看向客人们,相互观察片刻,朱道临笑道:

“还有不是锡罐包装的红茶,价格低很多,但都是竹筒或者木雕茶盒精心包装,像那么一罐只卖一两银子。”

“如果诸位有意和我们展开贸易,我想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要定下一个彼此都能接受并且严格执行的统一标准,比如重量标准、长度标准等等,用我们大明的话来说,就是度量衡!”

客人们意识到朱道临所说的问题确实非常重要,在常年与中国东南沿海商人进行的贸易中,他们都遇到度量衡不统一带来的麻烦,欧洲各国也是各有各的标准。

因此,数百年来一直靠大明商人俗定约成的方式进行交易,双方理解上的偏差和某些商人的投机取巧时常闹出矛盾,使得这种俗定约成很不稳定,致使争议不断,口角丛生,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但现在不同了,朱道临尚未涉及贸易之前,就提出统一双方度量衡的意见,不但对所有人都有好处,而且显示了他的胸怀和诚意,让客人们心悦诚服。

已经习惯大明商人交易方式的萨懿德最先问道:“朱先生打算使用哪一种度量衡?”

朱道临请大家稍等,吩咐玉虎去内屋把那两只长方形铝合金工具箱拿出来,移动茶几上的茶具腾出个空间,等玉虎拿出两只工具箱,朱道临接过其中一只放在茶几上,把箱子正面转向客人打开箱盖,一群客人立刻围拢上去,很快发出声声惊叹。

朱道临的介绍非常详细:“诸位请看,箱子里整齐摆放的砝码分别是1克、2克、5克、10克、50克、100克、500克和1000克,与欧洲最大的国家法兰西现行的计量相同,1000克=1公斤,约等于英国的2。205磅,约等于大明现行的1。68斤。”

“再请诸位看这里,放置在箱盖上面的量具,圆形的为皮制卷尺,长度为20米,拉开铜拉环就能看到上面有米和厘米两种刻度,白色的精钢直尺分别是60厘米、50厘米和30厘米三种,每把尺子上都有清晰标准的刻度,所有计量单位和法兰西现行的一样,也就是1米=100厘米=1000毫米,诸位可以拿出来看看。”

客人们纷纷拿起砝码和尺子观看,应昌培几个也凑过去,朱道临把一模一样的另一只箱子递给应昌培,然后端起茶杯耐心等待。

朱道临这么做是经过反复考虑反复权衡的,在此之前,朱道临已下定决心推行十进制的公制度量衡,他名下所有作坊将会在近日内强制性实行,再也不能按照原先混乱的度量衡标准继续下去了。

朱道临非常清楚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统一的度量衡标准为基础!

以尚未正式开工的造船作坊为例,工匠们所谓的多少石、多少料和多少尺的计算方式,就是现行混乱计量法的典型例子,这对野心勃勃的朱道临来说,绝对无法接受!

客人们细细观察,逐一对比,同时展开热烈讨论,最后没有出现朱道临所担心的异议,而是纷纷提出朱道临意料之中的请求:我们需要获得这样一套度量衡标准工具。

朱道临对此早有准备,虽然他带回来100套之多,但他不愿意把如此精确如此先进的度量衡工具送给外人,本来箱子里还有一件精确的游标卡尺、一件螺旋测微仪、一套不锈钢量角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