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刀的常延龄,恨不得立刻把常延龄身上的宝甲扒下来占为己有。

众人惊呼过后齐声喝彩,纷纷上前查看常延龄背后被刀砍的地方,结果自然是连声称叹无比羡慕。

吴景贤坐在一旁很不高兴,本来极为严肃极为紧要的碰头会,被朱道临和徐弘基弄得像菜市场似的,禁不住连连摇头。

吴景贤正要轻咳几声,提醒众人注意,他麾下的东厂千户悄然到来,在他耳边低声禀报:“招了,漕帮江淮分舵道字辈高手,一共三人,望风的那个看到刺杀不成当场逃走了,他们接受扬州大盐商汪家的护院头目雇佣,十万两银子的佣金已经接到一半,四支短管火枪也是汪家的护院头目给的……”

“十天前三个刺客来到虎山庄园,混在找活干的苦力中间寻找下手机会,曾两次接近朱大人,但机会不好未敢下手,今天距离汪家的最后限期只剩下两天,所以哪怕时机不好他们也动手了。”

“汪家!漕帮!”

吴景贤咬着牙低哼一声,示意千户靠近些:“连夜带人赶往三山门外的水关市场,把漕帮金陵分舵团团包围,决不许走漏一个,不管男女老少,统统押解到兵仗局的牢房里,给我连夜审问。”

“只要抓到一丁点儿把柄,就把金陵城直到镇江的所有漕帮分舵连根拔起,等他们的总瓢子赵悟本上门跪下再说。”

“明白!小的立即赶回去。”瘦高的千户官悄然离去。

徐弘基和张拱薇已发现吴景贤这边的动静,双双来到吴景贤身边坐下,听完吴景贤的简要通报,徐弘基当即恼怒地说果然如此,张拱薇黑着脸询问该怎么打回去?

吴景贤把自己先收拾漕帮的决定坦然相告,最后建议道:“水师明天最好弄出些动静来,能把漕帮的所有船只一概扣留更好,让常家小子带锦衣卫出面,发现可疑之人立即抓捕审问……”

“咱家这边继续让羽林卫协助搜索各城门可疑之人,借此机会大闹一场,南京六部谁敢出来乱吠,就让他来找咱家,定要让对手看到我们的怒火,否则下次遇刺的可能就是咱们中的某个人!”

“好!我这边没问题,明天一早全部出动。”张拱薇率先表态。

徐弘基频频点头:“就这么干,先大闹几天再说。”

“我们五城兵马司负责城内。”赵之龙大咧咧表态。

张拱薇提醒道:“要不要听听道临贤侄的意见?”

吴景贤笑了笑:“没看到他比咱们几个还轻松吗?这小子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动手之前肯定会找咱们商量的。”

“天不早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明天还有的忙呢。”徐弘基说完站起来,张拱薇也向吴景贤拱手告辞。

徐弘基拉上喜不自胜的常延龄一起向朱道临告辞,指指常延龄手里的宝甲,请求朱道临下次无论如何带一件回来。

张拱薇和赵之龙也大步过来,听了徐弘基的话立刻说我们也要,多少银子都没关系,叮嘱朱道临即使弄不到军用的,民用的也要弄几件回来以备将来保命。

朱道临郑重点头,把众勋贵和跟着回去的应昌培几个一直送到院门外,目送十几辆马车远去才返回正堂,东厂几个千户、百户接着就到。

吴景贤随即站起,把朱道临叫到身边:“我把那个活着的刺客带回去,这几天你别到处游荡,有什么事我随时派人通知你,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找你叶师父商量,他在局外,比你我看得清楚。”

“明白!叔叔放心吧。”朱道临扶着吴景贤的胳膊一同出去,两人边走边说,百余米路走了十几分钟。

次日凌晨两点,五十余名全副武装的东厂番子在羽林卫三百官兵协助下,忽然点燃熊熊火把,包围了水关市场的漕帮商铺,兵分三路杀入后院。

整个院子瞬间鸡飞狗跳,惨叫不绝,金陵分舵大小头目根本来不及反抗,就在锋利的刀剑和一支支弩箭逼迫下束手就擒,他们的妻妾姘头总计百余口全都被五花大绑扔上门外的马车,惨叫哭泣声惊天响起,吓得周围无数人家魂飞魄散。

次日一早,徐弘基麾下五千余水师官兵和八十余艘大小战船尽数出动,对悬挂漕帮旗帜的所有船只展开围堵、搜查和扣留,负责现场指挥的锦衣卫指挥使常延龄率领如狼似虎的百余部下,专抓漕帮大小头目,抓捕过程中射杀七名负隅顽抗之人,数以千计的漕帮帮众和可疑之人被押入水师大营,引发整个金陵城一片震动。

**************

PS:谢谢大刘氓、77白熊大大的打赏!谢谢真龙无双、亮彩壳大大的月票!小火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一九八章士为知己

就在金陵城被吴景贤和徐弘基等人调遣的上万官兵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朱道临也没有闲着……

为了尽快消除遇刺事件带来的恶劣影响,稳定军心民心,朱道临天还没亮就站在武馆操场北面的高台上,和往常一样,一动不动俯瞰下方晨练的四百余弟子。

唯一不同的是,默默站在朱道临身后的不是形影不离的杨大鼎,而是武馆剑道教官玉虎道士,玉虎身边多了个身穿朴素长衫、昂首挺胸的中年文士,此人就是新上任的文科总教习阮大钺。

阮大钺担任紫阳武馆文科总教习仅十天,十天来的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阮大钺的人生观,紫阳武馆强大的财力、严苛的纪律、优厚的待遇、勤奋的师生、新颖的知识和截然不同的思想道德观,令阮大钺和随他而来的十六名文化教习深受震动。

短短十天里,阮大钺和他带来的十六名文士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思想转变过程,从最初的好奇到接触后的惊恐慌乱,从惊恐慌乱到冷静后的深入探究,从深入探究到逐渐了解,再到随之而来的痛苦反思,其中的刺激和震撼,远远超过他们十年来所承受的总和。

在这期间,朱道临和他们交流过两次,两次谈话之后朱道临都明确表示,如果有谁适应不了紫阳武馆所追求的新思想、新观念,随时都可以离开,他不但不怪罪,还会送上10两银子的程仪,这已经相当于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了。

可最终没有一个人离开,且不说紫阳武馆拥有完善的设施和每月不低于10两银子的优厚薪水,仅是令人眼界大开的全套教材和闻所未闻的精巧教学用具,就足以让阮大钺和他的文友们沉溺其中。

而朱道临两次颠覆传统教育的谈话,最终促成了阮大钺等十七名文士思想观念上的剧变,他们决定留下来,全身心投入其中,看看是否真如朱道临所说的一样,开创出一条崭新的振兴之路。

如今的武馆弟子已经增加到了409名,按年龄和接受程度分成八个班,身为儒林败类和东林党公敌的阮大钺担任权力较大的文科总教习之后,对于孩子们非常尽心,弥补了不少教学上的不足。

晨练结束,看到朱道临转身就要离开,阮大钺连忙上前拦下来:“大人,在下有事向大人请示。”

朱道临想了想:“一同到大食堂用早餐吧,咱们边吃边谈,等会儿我还要赶往军营处理军务,完了还要到造船作坊和铁器作坊参加会议,时间挺紧的。”

阮大钺逐渐熟悉朱道临雷厉风行的作风,当即停下脚步抓紧时间禀报:“那就不耽误大人的时间了,在下有两件事请示大人,第一件事是,我们文科教学已经与武学分开办公,并遵照大人指示,成立文学、算学、格物、历史地理四个教学组,另组成一个五人教学研究小组,研究《化学》和《自然》两门新教材和各种精密教具的使用,由在下兼任组长。”

“大家听说武学那边在紫阳观里有个藏书数千册的图书馆,所以纷纷要求在下向大人陈情,为我们文科也设立一个图书馆。”

朱道临指向操场东面刚清空的两排马圈和空地:“那几堆螺纹钢和几十盘钢筋,就是为了修建三层高的图书馆和改造东面那片宿舍运来的……”

“接下来很快就会投入人力物力,把整面围墙拆掉,修建能轻松入住1;000学生的四栋楼房和一座图书馆,如果先生有兴趣,不妨去孟山兄那里看看建造图纸。”

“我的要求是四个月内竣工,然后转到西面,用钢筋混泥土修建两座拥有十六个大教室的教学楼。”

“四个月内我将带回10;000册以上的书籍,在此期间,先生和各位教习如果需要编印教材,可以到后院找印刷工坊谢总管,我和他说过了,再忙也要优先保证紫阳武学和紫阳书院的教材印制。”

阮大钺满意地笑道:“还有一事,在下昨日前往印刷作坊,被里面的机器和金属活字排版印刷迷住了,一整天都待在里面向谢九叔和工匠们请教,观看那五个精通机关的匠师研究如何仿制。”

“谢九叔悄悄告诉在下,仓库里还存有4套一模一样的印刷机器,是大人专门留着印刷报纸的,所以在下觉得办报时机已到,只需再招募四到五位志同道合者,一个月内就能正式出版发行。”

朱道临考虑良久,终于做出决定:“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月时间筹备,为你在博孚总号开设个属于报社专门账户,先存入10;000两银子的开办费,不够再问我要,这几天你推荐个人代理文科总教习职务,把精力投入到办报中来。”

“我让谢九叔挑选一批熟练工匠,连同两套库存的印刷机器一同迁往紫竹园西跨院,那里地方够大,安全方面也有保障,报社设在那里更方便,由你担任报社总管,报社财权、人事权和采编权归你掌管。”

“记住,一定要多招募些志同道合的人手,哪怕来个100人也不嫌多,只要能写愿写就行,普通文员月薪暂定5两银子,每月另有2两银子车马费,具体怎么做你给我一份计划即可。”

阮大钺得偿所愿喜形于色,深深弯腰行了个大礼:“在下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道临坦然受之:“先生的两本大作已经交给谢九叔,印制数量初定20;000册,由应家总号下属的墨林斋负责发行,应三公子的墨林斋已经制定出成套规则,愿意付给先生最高等级的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