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送给你一批蒙古健马。”

“太好了!兵在精而不在多,有几个营的火器兵我就心满意足了!挑选兵员的事不用你操心,我这就吩咐下去,先挑出12;000人出来留给你,省得到时候淘汰太多还要招,剩下的我让麾下将校带回去充实各卫所,忻城伯那边也要几千人。”

精神振奋的张拱薇说干就干,大声叫过麾下一群将校跳下高台,亲自进入三万多新兵之中主持一切。

朱道临回到徐弘基身后坐下,向他低声禀报赶走百余名水师老卒的全过程。

徐弘基听了恼火不已,当即就要命令两名镇抚赶回去,严厉处罚给他丢脸的百余人,被朱道临好说歹说劝住了。

徐弘基气消之后,无力地感叹道:“苦苦蹉跎了这么些年,我也不想再虚度光阴啊!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重整旗鼓,那些混球竟然不知道珍惜,这样的人我要来何用?”

“贤侄,你别劝我了,这回我非好好整顿军纪不可,否则下去的扩编如何号令三军?又如何能在九月底十月初发动至关重要的剿匪行动?”

“不瞒你说,我准备接收你的两艘300吨新船之后,立即把龙江卫的4艘战船和8艘还可以用的四百料快船,连同新招募的2;000新兵一起送到九江卫去,蹲在九江一个月亲自操练他们。”

朱道临脑子一转,计上心来:“在九江卫训练是否太过兴师动众?我看如果可行的话,不如把九江卫能打的官兵调过来,就在龙江卫到江阴这段水域训练,等练好之后,再悄悄集结力量,忽然杀上九江,估计效果会更好……这样一来,晚辈也能帮着做点儿什么。”

徐弘基立刻明白过来,哈哈一笑当即拍板:“好计策!一举多得,就这么定了,哈哈!”

######

三万多新兵齐聚北城狮子山下举行挑选分流的时候,城中各卫所和五城兵马司的上万官兵仍然没有解除戒严,东厂和锦衣卫的一队队探子连日出动,到处搜捕刺客和被供出来的漕帮犯罪之人。

3;000水师官兵近百艘大小战船,依然拦在三山门外的水关和新河口,对过往船只展开严密搜查。

整个金陵地区的安宁祥和被一举打破,城里城外人心惶惶,原本横行于大街小巷的大小帮会、流氓地痞销声匿迹,市场物价迅速上扬,只有最该涨价的食盐在大量物美价廉的雪白海盐冲击下价格下跌,而且下跌的幅度足有五成之多。

水师和锦衣卫衙门趁机把扣押的十几船私盐抛向市场,弄得金陵城里城外三十万户民众不管是否缺盐,家家户户都买回十斤八斤回家存着。

南京官场一片慌乱的时候,南京镇守太监吴景贤、魏国公徐弘基、隆平侯张拱薇、忻城伯赵之龙、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常延龄等十余人的奏折已经送往京城,详细描述皇帝任命的五军都督府指挥佥事朱道临遇刺的全过程。

吴景贤、常延龄还在奏折中附上刺客和漕帮历年来犯下累累罪行的审讯供状,抢先一步占领道德制高点。

崇祯皇帝接到徐弘基等人的奏折和东厂、锦衣卫的密报,勃然大怒,于次日早朝上大声训斥首辅周延儒等人,责令刑部立即派人赶赴南京,查处刺杀钦命将军朱道临一案并整顿南京刑部,并当庭革除南京兵部尚书、应天府尹和上元县令的职务,统统调回京城严厉查处。

第二〇六章凶狠报复

东林党和东南地方势力尽管有所准备,但没料到朱道临身后的勋贵和宦官们反应如此强烈,胆量如此之大,手段如此狠辣,再加上通信的延误和刺客被抓后造成的慌张失措,竟然没有及时向京城传递奏折进行申辩,造成官场上的惨重损失。

更加要命是,水师和五城兵马司加上锦衣卫的迅速戒严,连续三天设卡搜查,对东南地方势力掌控的运输线和商业市场造成了巨大打击。

短短三天之内,就有十二船供3;700石私盐被查扣,车队、马夫、船夫和押送者大多被捕,四十余船从东洋和南洋进口的硫磺、香料、锡锭、珍贵木材、倭刀等商品因为没有市舶司的缴税凭证,尽数被吴景贤麾下的东厂抄没。

各大世家门阀被扣留拘押的大小掌柜、伙计、护卫、船夫的总人数高达2;300余人。

其中,宁波和杭州两大世家的掌柜悄悄带到南京的12名倭国浪人和70余名年轻倭女,被锦衣卫一网打尽逮捕入狱。

几名世家掌柜在锦衣卫刑讯之下,招供出两大世家长年进行海上走私、出钱收买海匪祸害生意对手、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等等不法勾当,锦衣卫“不小心”泄密之后,引发金陵官场一片震动,各界民众一片哗然。

大规模挑选兵员的次日上午,连日阴沉沉的天上下起了绵绵梅雨,两艘购自葡萄牙远东商会的500吨盖伦船装载送给皇帝的120门大小火炮、1;000双产自紫竹园制鞋作坊的胶底皮靴、500辆坚固宽阔的两轮大马车、为皇帝特制的2辆金碧辉煌的四轮豪华马车、新式织布机编织的2;000匹三尺宽幅染色棉布,在江南水师的两艘战船护卫下徐徐驶离上元码头,开始上元港至天津港的首次航行。

吴景贤和徐弘基并肩站在码头上送行,直到船队隐没在远处的蒙蒙江面尽头才收回目光,不放心的吴景贤询问站在另一边的朱道临:“船上那些佛郎机人靠得住吗?”

朱道临再次安慰道:“他们能从万里之外的西洋驾驶海船劈波斩浪来到广州港,区区东海和渤海如何能难得住他们?”

“何况两艘500吨大海船比战船稳当,安装了新式舵轮系统更容易操控,文涛大哥带着450名全副武装的水师老卒分布在两艘大船上,我还给了他一张手绘的沿海航运图、两把短管燧发枪、100支长管燧发枪和一副望远镜,花了一天半教会他如何使用六分仪和指南针,如果这样还无法平安抵达天津港,干脆就别回来了。”

徐弘基乐了,他不懂什么六分仪,对海图也不感兴趣,只对望远镜、指南针和燧发枪眼红不已:

“道临,你下次能不能帮我带几件望远镜和指南针回来?还有长管燧发枪,那玩意儿比我大明制造的三眼火铳强多了,50步外竟然能打穿一寸厚的木板,我估计最好的三文甲都挡不住。”

“不是分给您老和忻城伯每人100支佛郎机长管燧发枪了吗?原来送你的望远镜呢?”朱道临故意问道。

徐弘基连连摇头:“100支燧发枪怎么够用?只能装备两艘300吨新战船上的战兵,至于那副望远镜,嘿嘿!你问问你叔父,他舍不舍得拿出来?”

吴景贤不好意思地笑道:“确实不舍得啊!咱家原本想送给圣上的,可又担心圣上哪天被朝中文武气糊涂了,转而送给宣大或者辽东那群不中用的东西,所以就藏着了。”

朱道临忍不住笑了:“好吧,下次我买些回来送给您老……望远镜可不多,顶多能弄到几副,再多就得花重金提前预定,还要等半年以后才交货,指南针没问题,几十两银子的玩意儿很容易买到,燧发枪可就贵了……”

“天枢阁制造的燧发枪比佛郎机人的好用多了,材料更坚韧,我试过一次,100步内指哪儿打哪儿,我咬着牙定制了3;000支,花掉我41;000两黄金,再加上定制200门带钢轮炮车的铸钢火炮,又花去73;000两黄金,加起来快114;000两黄金了,想想我就心疼啊!”

徐弘基和吴景贤全都吓了一大跳,这可是上百万银子的巨额开销啊!

怪不得朱道临敢夸下海口,用4;000多人的全火器军队轻松打败比自己多一倍的骑兵,要是再算上平时养兵、训练消耗和作战所需的火药弹丸和军饷,敢情打的都是银子啊!

徐弘基脑子里飞快转起来,算出天枢阁的燧发枪每支高达130多两银子,这个价钱与佛郎机人每支80—120两银子的长管燧发枪比起来不算什么,但是钢铸火炮太贵了,这是什么炮啊?原本他还想从朱道临此次截留的94门大小火炮中索要一半,听完朱道临一席话,都不好意思开口了。

朱道临装着没看见,继续和吴景贤说话:“你老放心吧,如今刮的大多是东南风,船队顺风走得快,哪怕起风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过了胶东半岛就不用再怕风浪……”

“渤海湾这个季节行船很舒服,我倒是担心京城里的几个公公买不到那么多马,我不得不交代文涛兄,实在不行好骡子也买一批回来,运回来拉车拉炮也是好的。”

吴景贤对买马一事毫不担忧:“你没去过京城,不知道除了边关马市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买到好马,远的不说,只说通州的骡马市,什么时候没有几百匹好马发卖?蒙古战马都能帮你买到!说不定曹公公这回能从御马监为你要到几匹好马,哪怕御马监没有,也能从京城那些勋贵的马圈里帮你牵几匹千里马回来。”

徐弘基看到朱道临疑惑地样子,点点头解释道:“没错,我们大明天下就是这样子,什么时候都是军队没有好马,那些大户人家和那些专做骡马生意的大商人什么时候都不缺好马,他们宁愿用上好的战马拉车,也不愿意卖给军队,这种情况越往北越是这样,谁也没办法!”

“只要各地驻军敢强行向商人或者大户人家买马,立刻就会遭到御史和各地文官的责难,直接上门揪出来打板子还是轻的,唉!”

朱道临从史书上看到过一些类似的记载,却没想到明朝将士的地位低贱到如此程度,现实竟然比史书记载的更为残酷,由此联想到长期勾结满清祸国殃民的山西八大巨商,不由得更为沮丧。

原本朱道临还想是不是半年之后,率领完成训练装备燧发枪和野战炮的12;000官兵到长城内外打一仗,听完徐弘基的话,朱道临再无半点兴趣。

第二〇七章不值钱的翡翠

徐弘基和吴景贤乘车离去,朱道临回到只剩两位年轻百户官和五十名新兵驻守的码头军营,巡视一圈前往紫阳武馆,抽调四名曾经和史青阳一起从军的教官,征得他们同意之后,吩咐他们立刻回去收拾包袱,暂时调往狮子山下的南大营,协助自己训练新兵。

得益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