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哥、德义、义和,回去后代我向世叔、世伯和各家前辈致谢!并请转达两个消息:第一个是虎山庄园和紫阳观已做出决定,利用安置难民的机会,投资100万两银子,在龙潭沿江两万亩土地上,修建两座年产10万吨生铁和5万吨钢材的冶炼厂,从建设到投产时间两年。”
“第二项是投资80万两银子,在龙潭以东三里的古龙山下,建起一座年产10万吨的水泥厂和一座玻璃厂,建厂时间为十个月,明年初夏投产。”
“以上投资,均不包括上元至龙潭55里道路和龙潭新码头,这笔钱我来出,算在赈灾款项之中。”
应昌培三人顿时笑逐颜开,他们几家都知道虎山庄园铁器作坊成功改造炼炉,使用火力更强的淮北焦炭,已经能小批量冶炼生产优质钢锭,目前正在全力以赴解决产量更高的高炉炼钢难题。
除此之外,应昌培几家还了解到,朱道临的大管家悄悄领着南面石灰山周围各村的数百石匠和泥瓦匠,经过四个月秘密研制,终于烧出远胜三合土无数倍的“水泥”,因此,朱道临正式宣布两大项目之后,他们立即把本家族的股份诉求说出来。
朱道临非常爽快:“龙潭各大工厂的20%股份,将会分配给工厂两级总管和主要匠师,虎山庄园和紫阳观加起来占30%股份,其余50%股份由各家量力而行,但只限于博孚钱庄和联合大商铺现有股东,不接纳外人。”
应昌培激动得拍了下桌面:“正该如此!上次你小子没详细说明火柴和化肥为何物,让我们几个生出误解,错过了固山铁城的火柴和火药制作衍生农肥的入股……这次的钢铁、水泥和玻璃再也不能错过,否则我就会成了家族的罪人!”
“是啊,大哥,月初我把固山铁城试产的两盒火柴拿回去,家父划着火之后,立刻问我入股没有?我说刚开始不知道火柴是这个样子的,立马被家父狠揍一顿,这回的钢铁水泥和玻璃绝对不能再错过了,多少股份我严家都愿意接下。”严义和的不幸遭遇和紧张表情,惹来众人一阵大笑。
朱道临笑了笑,望了一眼身边皮笑肉不笑的吴景贤,举起酒杯提议再干一杯,完了端起饭碗开始吃饭。
应昌培等人得到明确消息之后同样归心似箭,于是大家非常默契地停止喝酒,很快填饱肚子告辞离去。
朱道临与心事重重的吴景贤来到后书房,师爷叶良辰已经泡好一壶铁观音茶,一杯茶没喝完,吴景贤便长叹一声,询问朱道临能不能先送给皇上30万斤铜料?
“你老开口了,我能拒绝吗?”
朱道临咧嘴一笑,叶良辰也笑了,边笑边摇头却不说话。
吴景贤愧疚地解释道:“这段日子我翻来覆去地想,最后发现万岁爷实在是山穷水尽了,谁能想到这时候又来个黄河决堤,雪上加霜啊!为了万岁爷,我只能厚着老脸求你,可花你的钱我同样心疼啊!”
“大哥你也别心疼了,还是尽快把我家大人的宝山卫指挥使办下来吧。”叶良辰很好地履行幕僚的职责,直接说出朱道临想说的话。
吴景贤点点头:“快了,估计京城的回信十天八天就到,区区一个卫指挥使难不倒王公公和曹公公,不用我催,他们也会着急,只有把道临的宝山卫指挥使定下来,道临才能名正言顺地扩建宝山港,有了宝山港,才能更好地为万岁爷分忧,逐步以快捷的海运取代积重难返几近失控的漕运。”
朱道临如实向吴景贤说出自己的计划:“我打算从灾民中挑选有家有口的20;000名青壮,也就是20;000户80;000人左右,分期分批送到宝山安家落户,用以修建宝山港,整理宝山港以南至上海城北之间的百余万亩沼泽地。”
“投入几十万两银子,辛苦半年时间,明年开春能多出150万亩左右旱涝保收的良田,到时候就不用再被东南豪强用粮食卡住脖子了!”
吴景贤心算片刻,担忧不已:“你哪儿来这么多银子?你那几百吨铜料还没来得及抵扣博孚钱庄的巨额借贷,上百万灾民又涌来,为了安置灾民,还要修路建工坊、修码头,你吃得消吗?”
朱道临苦笑道:“吃不消也得硬着头皮干,这大明天下除了咱们这些傻乎乎的忠臣为皇上分忧之外,还有谁愿意在危难之时站出来?”
“别的不说,只说源源而来的百万灾民,他们也是血脉相连的大明同胞啊!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无依无靠饿死病死?”
“东南豪强可以装着看不见,还要借此机会发国难财,眼里只有自家没有国家的东林党和那些贪官污吏可以昧着良心,袖手旁观,漠视成千上万民众的生死,但我朱道临做不到!”
“我不敢说自己对皇上多忠诚,可为了大明江山,我愿意尽一份心力!”
“叔父如果愿意,可以把这番话上奏皇上,最好再附上最近几期《江南时报》,让皇上看看黄河决堤的灾情有多大,看看江南的真实情况,省得又被朝中那群无耻的大臣蒙蔽。”
叶良辰抚掌而赞:“一箭双雕,好主意!”
吴景贤同样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主意,回去我立即书写奏折,并将你再次慷慨贡献30万斤铜料的好消息一并上奏,恳请皇上大力褒奖。”
朱道临想了想:“魏国公对我担任宝山卫指挥使一事怎么看?”
“都穿一条裤子了他还能怎么看?之前他不是已让你代理宝山卫指挥使吗?哪怕你不争这个宝山卫指挥使,他也没能力重建宝山卫,史青阳率领1;200官兵驻扎宝山卫一直是你养着,魏国公不可能不清楚,还有你给他的战船,为他提供军械等等,帮了他那么多,他感激你还来不及呢,哪怕有别的想法,他也能分清得失。”
只要不是涉及皇帝和自身利益,吴景贤的脑子比谁都敞亮,娓娓道来:“何况你越强大,对他支持也就越大,他堂堂国公爷,会在意一个小小的三品指挥使?你要是有时间,就多想想最要命的粮食问题吧,这才是这次危机中的重中之重,要是没粮食,别的什么都不用想了!”
“这样我就放心了,说说你老最关心的大事吧,打算什么时候把30万斤紫铜运上京城?”朱道临笑问。
吴景贤考虑片刻:“你的船队有没有空?”
朱道临连忙摆手:“我的船大多是吃水较深的中型尖底战船,深浅不一的运河怎么能走?80吨至150吨的巡逻快船造了不少,可没法运货,两艘500吨大货船正在船坞里改造为战船,其他船也要陆续改装更换火炮,哪怕走海路也赶不及,你老还是找魏国公吧,他的八艘内河运输船都闲着。”
吴景贤只好作罢:“你快把30万斤紫铜送到码头上,我争取时间快点装船走,否则灾民越来越多,运河两岸更不安全了。”
送走了急匆匆的吴景贤,朱道临留下和师爷叶良辰密商两个多小时,把正式组建没多久的幕僚集团交给叶良辰统带,然后前往西苑,和热衷服装裁剪缝纫的妻妾们说了会儿话,再赶往武馆东面山脚下新落成的音乐学堂,看望增加到300人的学堂弟子和25位老乐师,在师生们的恳请下,欣然演奏了三首古筝曲,听得师生们如痴如醉。
朱道临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心里却暗叫惭愧。
作为音乐学堂的总教习他很不称职,作为徐拂、柳丫头和媚丫头的夫君他心中愧疚,为了蜂拥而来的灾民,为了弥补他庞大计划中的致命缺陷,朱道临必须再次离开,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前来看望学堂弟子。
因此,在弹奏三首名曲之后,朱道临难得地当了一次教习,畅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修习中的宝贵经验。
***************
PS:谢谢书友17083598、xy514、暗黑夜叉鸦、书友080707113004305大大的月票!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二三二章蒸汽机
“干活的吃干的,不干活喝稀的,平均下来,每个人每天不能少于1斤米,50万人每天消耗50万斤,每天就是250吨啊!一个月下来,吃饭就得耗费7;500吨大米,至少需要连续半年,再乘以6,嘶……”
现代时空,鹤山别墅二楼书房明亮的台灯下,打着赤膊的朱道临,面对采购清单上罗列出的每一项品名数量,精打细算,用红蓝铅笔勾画了四个多小时还没干完。
朱道临此次只带上四根珍贵原木便匆忙返回。
此行不止是因为重要的粮食采购,同时要不了多久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贸易船队就要到来,上元码头那座独立仓库里如今只剩下3;200套瓷器,合同规定的丝绸、茶叶、水晶工艺品等等都没有存货,所有必须尽快弄回去,换取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手里的金属、棉花、马种、皮革和白银。
其次是这两个月来,陆建民按照合同验收入库的诸多货物需要尽快运走,还要购买大批便宜耐用的工具、农具、衣服鞋帽回去,目前虎山庄园和紫竹园几大工坊那点儿产量远远无法满足要求。
朱道临系列扩张计划中最为关键的淡水港建设计划,也要借助大量灾民南下的混乱机会,秘密启动。
送去淡水的首批人员初步确定为6;200人,分别是5;000名身强力壮的劳工、1;000名装备精良的护卫官兵、200名资深工匠和医生。
朱道临需要西班牙人协助自己,把这6;000人送到淡水,修筑防御要塞和码头。
虽然之前在现实世界的卫星地图基础上,朱道临已经确定了修筑地点和设计图纸,但时间跨度长达500余年,谁知道淡水河出海口的地形会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他必须随同船队去一趟淡水,实地考察以便确定建设规划,同时确立一个可供穿梭的明末坐标点。
此次朱道临回来需要解决的诸多重要事务中,就包括为开发淡水购买必须的物资和药品。
朱道临将最后敲定的采购清单重新誊写完毕,时间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八点二十分,他换上正装整理完毕,拔下手机的充电线,笑了笑给段德铭打去个电话:“小德子,早上好啊!”
“啊!?狗日的你回到金陵了?货物运输还顺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