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国色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面的忻城伯赵之龙咧嘴一笑:“哈哈!道临我问你啊,如果皇上真调你率领麾下水师和10;000新军到辽东前线杀敌,你去不去?”

朱道临看到众人满是深意的望着自己,想了想转向另一侧的隆平侯张拱薇:

“张叔,10;000新军有5;000将士是你老的兵,目前已经完成装备,再有三个月就能完成训练,届时固山铁城的火药厂也能正式投产,如果皇上诏令你老率部北上辽东,你老去不去?”

张拱薇苦笑道:“我身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又是江南陆师统帅,杀敌报国乃份内之事,我张家自追随太祖南征北战以来,从未有过不遵号令之人,忠诚皇家保家卫国乃是我张家先祖立下的家训,你说我能不去吗?”

“明白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小侄的5;000人马送给你老带走。”朱道临说完再次端起酒杯。

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朱道临来这么一手,看样子他是不愿去北方打仗了。

徐弘基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道临,说句实在话,你是个难得的将才,是个足智多谋性情稳重的人,以你对大明百姓怀有的悲悯之心来看,你不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勇气,但我还是有些不明白,你为什么不愿为国征战?”

朱道临叹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满脸无奈:“就知道诸位前辈迟早有此一问,只是没想到会是今天,既然前辈问了,我只能如实回答:我不是不愿为国征战,而是担心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时候,有人在后面屠杀我的亲人,抢夺我的产业!这么说,诸位前辈能理解吧?”

“其实我花费巨大心力和钱财开拓台湾岛,力求获得制海权获得更大的财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驱逐外辱保家卫国,说得自私点儿,只有把我的亲人送到相对安全的海外孤岛上,我才能心无旁骛率领麾下将士上阵杀敌。”

“之所以一次次投入巨资,兴建火药厂、冶炼厂、铸造厂、造船作坊、纺织作坊和制鞋作坊等等,最终目的不都是为了国富民强吗?不都是为了给皇上造枪造炮送上银子吗?”

众人沉默了。

徐弘基考虑良久,郑重告诉朱道临和所有人:“我必须把近来发生的一切,连同道临刚才的话,如实奏报给皇上,不管怎么看,道临留在江南比率部北上作战更有利,对国家对皇上的贡献更大。”

“深有同感!回去我也要写奏章,越早让圣上了解就越好,谁知道江南世家门阀和遍布朝野的东林党又会使出什么奸计。”

吴景贤第一个附和徐弘基的看法。

隆平侯和忻城伯也表示,回去后立即书写奏折上报皇帝,朱道临继续喝闷酒,似乎不屑于任何分辨。

######

上元码头百货商行是一座长50米、宽15米的连体骑楼式建筑,青砖灰瓦上下两层,背靠虎山庄园的交通主干道,面向300米长宽的民用码头,边上就是进出码头的宽阔通道口,进进出出都得经过这里。

这座坚固高大的建筑原本是为港区公事房修建的,无奈上元港建成之后,几大工坊所需原料和造出的产品大多通过码头进出,每日有大量船只运来各大工坊急需的生铁、杂铜、锡锭、铅锌、木材、皮货等原料,还有上万工匠和3万多家属需要的柴米油盐,上元港的繁荣期因此而提前到来。

由于开春时节雨水较多,紧靠造船作坊的码头专用仓库尚未建成,这座漂亮的骑楼底层就成了临时周转仓库。

码头专用仓库区竣工后,商业总管冯升泰觉得这座宽大建筑用来做办公楼实在浪费,征得朱道临同意后,冯升泰和上元港总管玉涵道长及赵训庭等人共同制定改造方案,港区管理的公事房搬到了库区门外那排刚落成的门市里。

冯升泰用半个月时间,将这座50米长的两层骑楼改建为宽阔气派的百货商行,并与金陵百货业巨头“联合大商铺”和大粮商严氏家族签订长期供销合约,从上千种日用商品和粮油食品中精选100种长期经营,增设天枢阁外贸商品销售专区,向往来商人、虎山庄园的工匠和家属出售。

但开张的第一天,百货商行出售的不是日用百货和粮油食品,而是“天工商贸股份公司”的股权证。

印制精美的50万张股权凭证使用双色套印技术,拥有难以仿造的防伪标识和拼音加阿拉伯数字编号,正面是“天工商贸股份公司”的名号和三桅大帆船图案,北面印有公司简介和股东权益条款,每张价值1两银子。

结果,发售不到五天就被往来客商和各大工坊工匠抢购一空,上元码头百货商行的名声也随之一炮打响。

码头百货商行经营的商铺档次较高,物美价廉,加上有天枢阁的精美商品做招牌,很快便打响了名声,成为相对富裕的来往客商和虎山庄园工匠家属的首选购物之所,楼上自然也成了“天工商贸股份公司”办公之所。

原本四处分散的公事房、商务洽谈室和账房等等,终于能集中到一起办公。

第二六四章拼的就是时间

崇祯五年,七月三十,清晨。

《江南时报》的粮食与海贸特刊发行上市,不到两个小时便引发全城轰动,数以万计备受高涨粮价折磨的民众涌向金川桥北的三岔路口和上元码头,争相抢购价格低廉的玉米、稻米和面粉。

早有准备的紫阳观和上元码头派出上千名护卫,用铁皮喇叭大声引导手拿布袋、肩挑箩筐,争相拥来的民众,有序地进入木栅栏围起来的多条通道。

三岔口百货商行前方和上元码头上,到处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紧张焦急的议论声和买到粮食的欢笑声,不绝于耳。

朱道临在12名骑兵亲卫护卫下,一早离开魏国公的瞻园,乘坐马车,由金川门出城,刚过金川桥就被数万争先恐后的民众和各种牛车、马车、手推车给堵住了,只能吩咐驾车的亲卫折而向西,顺着河岸,穿过正在即将展开大规模建设的空旷地,一路颠簸,绕过三个大小水塘,进入造船作坊侧门,很快被前来巡视的大总管赵训庭给拦了下来。

“将军,前面也出不去了……三百多艘小船黑压压挤进码头,上游还有不少船正赶过来,至少有上万人聚集在百货商行前面抢购粮食,把通向码头的北门给堵死了。”

赵训庭满面笑容地迎上钻出车门的朱道临,造船作坊总管缪晋德和账房总管刁美芳也闻声赶来。

朱道临与诸位见礼完毕,一同前往江边船坞,看到第五和第二两个大小船坞里空荡荡的非常干净,知道一艘五百吨级新式三桅战舰和一艘150吨级内河巡逻船建成了。

缪晋德没等朱道临开口便大声汇报:“第一艘排水量550吨的新式三桅战船七天前下水,如今在龙潭江段试航,二号船坞那艘150吨巡逻快船刚下水就被龙江卫接走了。”

“两个船坞如今都已清理完毕,两三天内开始制造一艘550吨级新式战船和龙江卫订造的300吨级双桅战船。”

“嗯,进度稳中有升,四号船坞这艘550吨级新式战船估计过几天就能下水,做得很好啊!葡萄牙人卖给我们的两艘700吨货船,你们上去看过没有?”朱道临问道。

三人都点头,缪晋德有些遗憾地说道:“技术组几个人测量两天,绘制了设计图,其中一艘是新船,一艘是下水两年左右的旧船,做工和用料都挺不错的,但可惜都是三十年前的盖伦货船式样,改造余地不大。”

“我们本打算换上我们的舵轮系统和两台新式绞盘,可水师弟兄猴急得很,刚更换两面新船帆,他们就开往下游宝山港了。”

朱道临不无歉意地说道:“别怪他们,是我上次临行前吩咐的,台湾那边人手严重不够,需要尽快把移民送过去。”

缪晋德点点头表示理解。

刁美芳忍不住问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将军,为何停止二期扩建工程,还取消了新船坞修建计划?”

“是不是……准备在台湾淡水港建个造船厂?”

朱道临郑重地告诉大家:“台湾那边肯定要有个大型造船厂,但现在还没砍树呢,至少要两年后才能兴建船厂,和我们这边并没多大关系……下面我说的话,你们记住就行,别传出去!”

三人立刻意识到事关重大,不约而同靠向朱道临。

朱道临说出深思熟虑的全盘计划:“两个月后,从天枢阁定制的80套蒸汽机到货,我们的蒸汽船舶制造就要开始了。”

“蒸汽机的重要性和机密程度你们都清楚,所以必须在四面环水的八卦洲新建大型造船厂,还要长期驻扎1;200官兵我才能完全放心。”

“新船厂将拥有5个1;000吨级船坞,5个2;000吨级船坞,还有一座实验性质的岸上造船平台,预留两个5;000吨级船坞位置,同时要为高级总管和高级工匠修建60座独立小院,修建容纳1;500户工匠的高级住宅区,以及容纳4;000初级工匠和学徒的普通住宅区,修建菜市场、孩子读书的书院、培养造船人才的工业学院、大医馆、球场和游乐场等,迁入2万户灾民开垦40万亩田地,平均每户20亩。”

缪晋德和刁美芳听完震惊不已,深感意外的赵训庭抢先问道:“总投入多少?工期多长?”

朱道临回答道:“总投入约120万两银子,这笔钱已准备好,紫阳观也会在上面建一座道观,南大营6;000工程兵半月内结束训练,编成5个工程营开进八卦洲,分别在八卦洲四个角和中央位置开拓足够宽的地盘。”

“届时,完成紫阳观至龙潭公路修建的2万户灾民迁到八卦洲,和工程兵一起建设家园,开垦田地,三个半月必须完成,然后这6;000工程兵和你们一起集中力量建设新厂!”

“另外,龙潭以工代赈的灾民足有45万人之多,目前所有土地平整和道路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已经用不了这么多人,我只能把其中20万灾民转到八卦洲,修筑周长25公里的防洪堤坝,疏浚八卦洲上两纵两横四条小河,并修建30公里河堤。”

“我粗略算了一下,哪怕20万灾民每月只能修建10公里河堤,明年2月也能轻松干完,然后所有灾民撤出,另行安排,船厂明年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