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望着徐文涛转身跑向码头的背影,朱道临心中一阵凄然。
如今正是小冰河期最为寒冷的时期,接下去20年都不会有暖和的时候,未来五年,严重的干旱将从西北地区延伸到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接下来就是粮食绝收。
就是在这样的灾难下,各级官府不但不赈济,还要加大盘剥。为了活命,大明百姓只能造反,导致全国上下战火四起,瘟疫流行,就连远在南方数千里之外的广东地区也要普降大雪,水稻大规模减产,要是不抓紧时间准备,说不定自己都扛不住。
此后三天,朱道临都和东江军将校们泡在一起,有条不紊地协助东江军几位主官组建军令处、军务处、军需处和军法处。
50余名年轻有为的低级军官获得提拔。
跟随朱道临仅半年的7名优秀侍卫分别进入军令处和军务处担任参军,亲卫队副队长李玉鸣以总镇抚官的职务,兼任东江军的军法处长。
东江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优先补充,20门威力巨大的臼炮正式装备炮兵营,全军将士尽数拥有精致的黑色皮甲和锁子甲,配备防寒棉帽和钢盔,结实暖和的翻毛皮鞋人均两双,辎重营车马完好,物资充足,领用的弹药足够打三次登州之战。
唯独没有战马的骑兵营,令东江军几位主官感到头疼。
原有战马大多让朱道临送到刘公岛和青岛训练新兵,只给直属军令处管辖的警备营斥候队百名精锐留下两百匹战马。
两个骑兵营1;150名官兵变成了步兵,主将吴季诚和骑兵营长齐恭良、孙长满急得蹦蹦跳,却又不敢再问朱道临:“要是皮岛上的散兵游勇没有战马怎么办?”
第三八九章出其不意
五天时间转眼即逝。
正月二十七,清晨。
收拾好行装填饱了肚子的6;500名东江军将士齐聚码头,在沿岸延绵两里的熊熊篝火中列队登上一艘艘战船。
朱道临和心腹大将郭中骏、北海舰队参谋长穆雷西亚。胡安并肩站在码头上,低声讨论即将开始的征程。
年仅28岁的胡安出自贫民阶层,依靠过人的天赋和努力,24岁就从一大堆落魄贵族子弟和商人子弟中脱颖而出,成为西班牙马尼拉舰队中最年轻的海军中尉。
两年半前,厄运降临胡安的头上,在一次普普通通的夜间巡逻中发生严重撞船事故,导致战船倾覆,喝了不少酒的胡安在事故中失去右臂,不得不含恨退役,养伤半年才恢复过来,却没人再愿意雇佣他,军队下发的抚恤金也因为伤后的放纵和酗酒挥霍殆尽。
就在他彷徨无助的时候,老乡兼好友西梅诺慷慨帮助他,把他带到朱道临麾下担任教官,因为失去右臂,胡安一度以为性格冷酷的朱道临会赶他走,谁知朱道临通过西梅诺和他交谈过后,不但没把他赶走,反而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告诉他只要学会大明官话,就提拔他进入海军参谋部担任少校参谋官。
受感动的胡安从此奋发图强,仅用7个月时间学会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能写出1000个汉字。
三个月前,新军和海军北上作战,胡安和15名海军教官接到朱道临的调令,组建新的教官队随舰队北上。
北海舰队组建时,胡安被朱道临任命为教官队长,三天前再次被朱道临任命为北海舰队上校参谋长,成为所有佛郎机教官无比羡慕的对象,也创造了大明帝国海军外籍军官升迁的奇迹。
此次进驻皮岛的作战方案,便是胡安根据朱道临的命令率领制定的。
谨慎的胡安根据目前的海况和天气情况,把行程分成两个阶段,先是横渡大海开往距离最近的朝鲜西海岸白翎岛,再沿着洋流北上皮岛。
这个兼顾安全性和隐蔽性的方案,得到了朱道临的赞许和采纳。
威海距离皮岛310公里,顶着北风直航至少需要3天时间才能抵达,而且无法精准把握时间,也就无法达到出其不意、突然而至的目的。
分成两段行进之后,数十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只需向偏东直航两天时间,就能抵达距离200公里左右的白翎岛。
虽然白翎岛距离皮岛还有180公里,但借助洋流沿岸而上会轻松许多,安全方面也得到最大保障,还能根据需要随时做出停泊和行进的调整,进而达到抓住时机出其不意强行登陆皮岛的目的。
这里介绍下皮岛,它位于鸭绿江口东南方,也称东江,其东西十五里,南北十里,岛上基本不生草木,面积并不算大。但是,皮岛位于辽东、朝鲜、后金之间,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后金界,其东北海即朝鲜,关联三方,位置冲要。
皮岛与朝鲜半岛的陆地仅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后世朝鲜的宣川和铁山。
此时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皮岛横约八十里,当年毛文龙将其作为根据地后,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朝廷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作东江镇,并升毛文龙为总兵。
毛文龙在时,东江镇成为屹立在敌人后方的坚固堡垒,使得后金无法对辽西和大明本土展开有效进攻,即便有所行动也不得不在很短的时间内撤走,牵制之功无比明显。而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掉后,后金欣喜异常,弹冠相庆,史载“清主大喜,置酒高会”,随后黄台吉立刻起倾国之兵入关直扑北京,史称“己巳之变”。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一直到明朝灭亡,后金时常直犯中原,如入无人之境,保定、济南、兖州、高阳、固安、良乡等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人们终于意识到毛文龙的作用,但为时已晚。
正月二十九日,深夜十点。
运送7000官兵和大批装备给养的舰队顺利抵达白翎岛,遭到岛上的韩军水师拒绝停靠码头的警告。
朱道临毫不犹豫命令乘坐的300吨级双桅战舰“红松号”强行靠泊,命令郭中骏亲率50名全副武装的侍卫跳上码头威逼利诱,迫使仅有300驻军和十几艘小船的白翎岛水军做出让步,全军将士得以登岸休整,生火做饭。
次日上午八点,白翎岛朝鲜水师派出告警的小船还没抵达水师大寨江华岛,朱道临便已吩咐郭中骏付给主人100两银子,在白翎朝鲜水师300官兵心惊胆跳的注视下,扬帆北上。
崇祯六年,二月初二,凌晨六点三十分。
一艘五米长的小船借助晨曦,划向皮岛北部码头东侧的石岗,很快越过起起伏伏的潮头冲上海滩。
船上12名精锐把船拖上海岸,沿着光秃秃的山岗边沿缓缓靠近停泊十几艘大小船只却没有人影的木质码头,悄然进入码头上方的砖瓦房,成功地控制了20余名惊醒过来的码头守军。
码头上很快燃起一堆篝火。
远在正北方向三里之外海面上的4艘运兵船迅速升起船帆驶向码头,朱道临和徐文涛指挥的两艘300吨级新式战舰一东一西高速前行,在距离码头200余米的水域调转船头落帆抛锚。
船舷上的炮手揭开炮衣,露出一排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岸上延绵两里、杂乱无章的营房,迅速做好发动炮击的准备。
十分钟不到,4艘满载兵员的200吨级运输船挤开码头上的小船强行靠岸,十余名船员跳下码头,麻利地拉紧缆绳搭上跳板。
船上的600余名手持装上刺刀和弹药的燧发枪,鱼贯而下,很快分成6个百人队,冲向前方寂静的军营。
没过多久,纵深处传来一片狗叫声和惊呼声,紧接着就是“投降不杀”的怒吼声和噼噼啪啪的零星枪声。
后续的运输船源源不断靠上码头,越来越多东江军将士越过跳板顺利登陆,在各自长官率领下冲向码头两侧的营房和民居。
严阵以待的“红松号”战舰上,朱道临收起望远镜,露出了满意地笑容。
年轻的参谋长胡安和两名海军参谋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向码头上高高竖立的龙潭军战旗竖起大拇指。
***********
PS:谢谢还没发现、山青盈、sunrose大大的打赏!谢谢山青盈、QUQU大大的月票鼓励!
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谢谢大家!
第三九〇章神兵天降
皮岛是由大致呈东西向排列的五座石山组成的不规则岛屿,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放眼望去,全是起起伏伏的山岗和乱石滩,可耕面积不到10%。
这10%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岛屿北部马蹄形的谷地,一排排杂乱无章的木头房子沿山而建,周围山岗早已被砍伐得光秃秃的,在朝阳映照下灰蒙蒙一片,毫无生气。
谷底北面的码头和西北角的简易码头已被北海舰队所占据,东江军两个炮兵营的将士正在把36门野炮和24门臼炮从船上卸下,包括两个骑兵营在内的3;800将士尽数投入缴械与镇压行动中。
居住在岛上各处的散兵游勇被陆续押解到码头后方空地上,东南方两座不慎着火的木房子仍在燃烧,黑色的烟雾在东北风吹送下不断升腾。
姜玉龙不舍地看了一眼从船上卸下的火炮,在炮兵弟兄恭敬的目光中加快脚步,赶上身披大氅、昂首前行的朱道临,与晋升北海舰队副司令兼军法部长的师兄郭中骏一起护卫在朱道临左右。
由于没有获得最为关键的战略要地金州卫,朱道临麾下最精锐的6;500新军将士也就无法获得金州军的编制。
身为新军副将的姜玉龙被朱道临重新调回身边,担任八字还没一撇的总司令部训练处长,他所在的新军继续由猛将吴季诚和副将张义轸率领,更名为东江军进驻皮岛,同门师弟李玉鸣调入东江军取代了他的位置,这让没能率领麾下弟兄和满清军队狠狠打几仗的姜玉龙深感遗憾。
朱道临来到数千名衣衫不整、神色惊恐的人群前方停下,遥望南面和东西两面光秃秃的延绵山峦,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
全身披挂的吴季诚似乎知道朱道临哀叹什么,紧了紧腰间皮带,低声笑道:“半山腰全是数不清的树桩子,一看就知道岛上的房子大多是用砍下的木头搭建,细细一想,当年毛大帅也不容易啊!”
“山脚下的树桩大多被挖出来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