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07-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鸿名施于万世!群黎益行忠爱,外人立息觊觎。宗社幸甚! 
 天下幸甚!臣等不胜屏营战栗之至!谨奏。 

       两宫览奏之后,立刻召见考政大臣垂询一切。这时候,李 
 盛铎已赴驻比钦差新任。只有镇国公载泽,尚书戴鸿慈,布政 
 司使尚其亨,总督端方四个人在京。当下泽公爷召见了两次, 
 端大臣召见了三次,戴、尚两大臣,各召见了一次。四位大臣, 
 皆痛陈中国不立宪之害,及立宪后之利。两宫不禁动容,面降 
 纶音,说只要办妥,深宫初无成见。 
       这个消息,传布开来,顽固诸臣都唬了一大跳,于是想出 
 种种法子来阻挠。有的设为疑似之词,有的故作异同之论。这 
 个说立宪有妨君主大权,那个又说立宪利汉不利满。偏是两宫 

… Page 217…

清朝秘史                                                         ·1101· 

 圣明,不为浮言所惑,谕令考政大臣,详晰指陈,冀备采择。 
 泽公爷于是又上一折,敷陈大计,其辞是: 

        “窃奴才前次回京,曾具一折,吁恳改行立宪政体,以定 
 人心而维国势。仰旨两次召见,垂询本末,并谕以朝廷原无成 
 见,至诚择善,大知用中,奴才不胜欣感!旬日以来,夙夜筹 
 虑,以为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若非公 
 忠谋国之臣,化私心,破成见,则必有多为之说,以荧惑圣听 
 者。盖宪法既立,在外各督抚,在内诸大臣,其权必不如往日 
 之重,其利必不如往日之优。于是设为疑似之词,故作异同之 
 论,以阻挠于无形。彼其心非有所爱于朝廷也,保一已私权而 
 已,护一己之私利而已!顾其立言则必曰防损主权,不知君主 
 立宪,大意在于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 
       以日本宪法考之,证以伊藤侯爵之所指陈,穗积博士之所 
 讲说,君主统治大权,凡十七条:一曰裁可法律、公布法律、 
 执行法律由君主;一曰召集议会、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议 
 会由君主;一曰以紧急勒令代法律由君主;一曰发布命令由君 
 主;一曰任官、免官由君主;一曰统帅海陆军由君主;一曰编 
 制海陆军常备兵额由君主;一曰宣战、讲和、缔约由君主;一 
  日宣告戒严由君主;一曰授与爵位、勋章及其他荣典由君主; 
 一日大赦特赦、减刑及复权由君主;一曰战时及国家事变非常 
 施行由君主;一曰贵族院组织由君主;一曰议会展期由君主; 
 一曰议会临时召集由君主;一曰财政上必要紧急处分由君主; 
 一曰宪法改正发议由君主。以此言之,凡国之内政、外交、军 
 备、财政、赏罚黜陟、生杀予夺,以及操纵议会,君主皆有权 
 以统治之。论其君权之完全严密,而无有丝毫下移,盖有过于 
 中国者矣。 

… Page 218…

清朝秘史                                                       ·1102· 

       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 
 位永固。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 
 由大臣代负之。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议院弹 
 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故相位旦夕可 
 迁,君位万世不改。大利一;一曰外患渐轻。今日外人之侮我, 
 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 
 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 
 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平和之邦交。大利二;一曰内乱可弥。海 
 滨洋界,会党纵横,甚者倡为革命之说。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 
 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 
 生,故从之者众。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 
 之极轨。彼虽欲民言而无词可籍,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 
 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大利三。立宪之利如此,及时行之, 
 何嫌何疑?而或有谓程度不足者,不知今日宣布立宪,不过明 
 示宗旨,为立宪之预备。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日本 
 于明治十四年宣布宪政,二十二年始开国会,已然之效,可仿 
 而行也。且中国必待有完全之程度,而后颁布立宪明诏。窃恐 
 于预备期内,其知识未完者,固待陶熔;其知识已启者,先生 
 觖望,激成异端邪说,紊乱法纪。盖人民之进于高尚,共涨率 
 不能同时一致。惟先宣布立宪明文,树之风声,庶心思可以定 
 一,耳目无或他岐。既有以维临望治之人,心即所以养成受治 
 之人格。是今日宜宣布立宪明诏,不可以程度不到为之阻挠也。 
       又或有为满汉之说者,以为宪政既行,于满人利益有损耳。 
 奴才至愚,以为今日之情形,与国初入关时有异,当时官缺分 
 立满汉,各省置设驻防者,以中国时有反侧,故驾驭亦用微权。 
 今寰宇涵濡圣泽近三百年,从前粤捻回之乱,定戡之功,将帅 
 兵卒皆汉人居多,更无界限之可言。近年以来,皇太后、皇上 

… Page 219…

清朝秘史                                                       ·1103· 

 迭布纶音,谕满汉联姻,裁海关,裁织造,副都统并用汉人。 
 普天之下,歌颂同声。在圣德如地如天,安有私覆私载?方今 
 列强逼迫,合中国全体之力,向不足以御之,岂有四海一家, 
  自分畛域之理?至于计较满汉之差缺,竞争权力之多寡,则所 
 见甚卑,不知大体者也!夫择贤而任,择能而使,古今中外, 
 此理大同。使满人果贤,何患推选之不至,登进之无门?如其 
 不肖,则亦宜在摒弃之列。且官无悻进,正可激励人才,使之 
 向上,获益更多!此举为盛衰兴废所关。苦守一隅之见,为拘 
 挛之语,不为国家建万年久长之祚,而为满人谋一身一家之私, 
 则亦不权轻重不审大小之甚矣!在忠于谋国者,决不出此!奴 
 才亦属宗支,休戚之事,与国共之。使茫无所见,万不敢于重 
 大之事,鲁莽陈言! 
       诚以遍观各国,激刺在心,若不竭尽其愚,实属辜负天恩, 
 无以对皇太后、皇上!伏乞圣明独断,决于几先,不为众论所 
 移,不为浮言所动。实宗社无疆之休,天下生民之幸!事关大 
 计,可否一由宸衷,乞无露奴才此奏!奴才不胜忧懑迫切!谨 
 奏。 

       两宫览奏,大为感动。恰好端方端大臣也具奏陈请。端大 
 臣可不比泽公爷,先后共上了三个折子。第一个折,是历陈各 
 国宪法;第二个折,是痛言必须立宪;第三个折,是恳请详定 
 官制。而枢臣中,如瞿鸿机,奏请参酌新旧二政,定制颁行。 
 荣庆奏请保存旧制,参以新意。徐世昌请采用地方自治制,以 
 为立宪预备。两宫见枢臣与考政大臣,意见渐归一致,于是决 
 计举行立宪。降旨命廷臣会议,并派醇亲王载沣、军机大臣政 
 务处大臣大学士既直隶总督袁世凯等,公同阅看考政大臣回京 
 奏陈各折件,请旨办理, 

… Page 220…

清朝秘史                                                       ·1104· 

       七月初八这一日,各大臣开第一次宪政会议。因为泽公爷 
 与戴、端两大臣的折文过长,传阅才毕,天已傍晚,不及开议 
 而散。次日是七月初九,军机大臣退值之后,即与诸王大臣齐 
 至外务部公所会议。庆亲王奕劻,论行辈是最老,论年纪是最 
 高,论爵秩是最尊,当下首先发言道 :“瞧泽公及戴、端两大 
 臣的折子,历陈各国宪政之善,设宪法一立,全国之人,皆受 
 治于法,没有什么差别,既同享权利,即各尽义务。并且说立 
 宪国的君主。虽然权力略有限制,那威荣倒有增无减。这么看 
 来,立宪这一桩事情,是的确有利无弊的了。近来全国新党的 
 议论,中外各报的指陈,海外留学各生的盼望,都在这一桩事 
 情上。我国自古以来,朝廷大政,咸以人民的趋向为趋向。现 
 在举国趋向都在这一桩上,足见目下最该措施的事情,就只这 
 一桩是要紧。倘必舍此他图,即是拂逆民意,即是舍安趋危, 
 避福就祸。照我的意思,似该决定立宪,赶快宣布。下可以顺 
 民心,上可以副圣意。”这言未毕,只见汉大臣中,一声咳嗽, 
 站起一位鬓眉皓白的老人来。那人向奕劻道 :“老王爷受恩深 
 重,怎么也说出这种话来?老王爷可不比那些年轻没阅历的 
 人,奇怪极了 !”奕劻道:“此乃奉旨会议的事,老中堂既有 
 高见,不妨说出来,我们大家领教领教 !”那人气极了,一时 
 回答不出。众人都道 :“孙中堂政躬要紧,休要气坏了!”欲 
 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 Page 221…

清朝秘史                                                       ·1105· 

                           第一百二十三回 
         颁明诏圣君筹宪政 定官制贤相话沧桑 

       话说这位气坏的汉大臣,就是孙家鼎孙老中堂。当下孙家 
 鼎道 :“你们别道我外教,立宪这一件事情,我也略略研究过 
 一番。那立宪国的法,与君主国全异。所以异的地方,不在形 
 迹上,是在宗旨上。宗旨一变,一切用人行政之道,无不尽变。 
 譬如重心一移动,全体的质点,就都要改变方向了。此种大变 
 动,行在国力强盛时光,尚不免有骚动之忧,现在国势衰弱到 
 如此地步,照我看来,变得太急太骤,怕就渐骚然不靖之象, 
 似该先革掉丛弊太甚诸事,等到政体清明,渐渐的变更,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