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内科学(七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肺痈与风温
风温——起病急,以发热、咳嗽、烦渴或伴气急胸痛,与肺痈相近
肺痈——高热振寒,咯吐浊痰、喉中有腥味明显
风温——多在气分而解,如经1周身热不退,或退而复升,咯吐浊痰—应进一        
        步考虑肺痈之可能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为热毒痰瘀蕴肺,成痈酿脓,属于邪盛的实热证。
初起及成痈期——热毒瘀结在肺,邪盛正实
溃脓期——大量腥臭脓痰排出后,因痰热久蕴,肺之气阴耗伤——虚实夹杂证
恢复期——阴伤气耗,兼余毒不净
    二、治疗原则
    (一)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化瘀排脓
清热解毒——热毒为本病之因,整个病程都应重视清热解毒
散结消痈——要力争在未成脓之前予大剂清肺散结消痈之品以求消散
化瘀排脓——脓已酿成则为热毒盘踞之根,脓净则毒去,在溃脓期须遵循“有脓必排”的原则,着重排脓以祛邪毒
    (二)审病程,分阶段论治
初期——风热侵犯肺卫——清肺散邪
成痈期——热壅血瘀——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溃脓期——血败肉腐——排脓祛毒
恢复期——阴伤气耗——益气养阴
          邪恋正虚——扶正祛邪
注意事项——①不可早用补敛,以免留邪,延长病程,即使见有虚象,亦当分   
            清主次,酌情兼顾
            ②本病不可滥用温肺保肺药,尤忌发汗损伤肺气;还应注意保持
            大便通畅
             ③痈脓流入胸腔者重:脓胸恶候:持续高热,咳嗽困难,气促胸
            痛,面色苍白,脉细数—预后较差。当予大剂清热解毒排脓,正
            虚者酌配扶正药物。必要时可作胸腔穿刺引流
            ④如迁延转为慢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肺部脓腔
            仍然存在,有手术指征者,可转外科处理
    三、证治分类
    1.初期
症状——发热,微恶寒—风热(寒)初客,卫表不和
        咳嗽,胸痛,咳时尤甚,呼吸不利—邪热蕴肺,清肃不行,络脉痹阻
        咯白色粘痰,痰量日渐增多—热蒸津液为痰
        口干鼻燥—风热上犯
        苔薄黄,脉浮滑而数—风热表证之象
证机概要——风热外袭,卫表不和,邪热壅肺,肺失清肃
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
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本方疏风清热,轻宣肺气,用于肺痈初起,恶寒
                           发热,咳嗽痰粘
常用药——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疏风清热解毒
          桔梗、贝母、牛蒡子、前胡、甘草—利肺化痰
加减——方中可加鱼腥草、蒲公英、黄芩、金荞麦根(可以收到及时消散,不
        致发展成肺痈的疗效)
         表证重—加薄荷、淡豆豉(疏风清热)
         痰热壅肺,咳痰甚多—杏仁、浙贝母、桑白皮、冬瓜仁、枇杷叶
         胸痛,呼吸不畅—栝楼皮、郁金、桃仁
临证备要——本病不同于普通风热感冒,治疗时针对风热之邪,用辛凉疏散法
            以外,还要注意宣畅肺气及清热解毒。方中银、翘用量宜大,连
            翘15…30g,银花30…50g。煎药时间不宜过长。病重者可加服1剂,
            6小时服1次。
    2.成痈期 
症状——身热转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邪热入里,热毒
                                内盛,正邪交争
        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热毒壅肺,肺气郁闭,肺络不和
        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中有腥味—痰浊郁热,郁蒸成痈
        口干咽燥—内热壅盛,津液耗伤(如渴不欲饮,为热入血分)
        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内盛
证机概要——热毒蕴肺,蒸液成痰,热壅血瘀,酝酿成痈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
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见长
          前方重在化痰清热,通瘀散结消痈;后方则以降火消毒,清肺消痈        
常用药——苇茎、冬瓜仁、苡仁—清肺泄浊排脓。
          桃仁—通瘀散结
          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泻火解毒
          桔梗、甘草—宣肺排脓           
          酌加金银花、鱼腥草、红藤、蒲公英、地丁、。用量宜大,20…30g。
加减——高热、心烦、口渴、汗多、尿赤,脉洪数有力—加石膏、知母,融辛
                              凉、甘寒、苦寒于一炉,增强清热泻火之力
        肺伤络损而胸痛—加乳香没药、赤芍、郁金、丝瓜络(通瘀和络)
        咯痰黄稠量多—加桑白皮、射干、栝楼、海蛤壳(清热化痰)
        痰浊脓血壅肺,咯痰浓浊量多,不能平卧—加葶苈子、大黄(泻肺通
                                               腑泄浊)
        热毒蕴结,咯脓浊痰,腥臭—犀黄丸,3…5g,日2次
临证备要——本期热盛血瘀已酝酿成痈,必须注意攻其壅塞。喻昌曰:“肺痈毒
            结有形之血,血结者宜骤攻。”痰热壅肺,痰瘀热毒互结而胸胁胀
            满、呼吸急促者,当予大剂清肺消痈之品,可加大桔梗、鱼腥草
            等剂量,以求痈肿消散。本期不宜补益之品,以免助邪资寇
    3.溃脓期
症状——陡然痰量增多,咯吐大量脓血,或如米粥,腥臭异常—血败肉腐,痈
                                                        脓内溃外泄
        有时咯血—热毒蕴结,肺络损伤
        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脓毒蕴肺,肺气不利
        身热面赤,烦渴喜饮——热毒内蒸
        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脓毒内盛,热壅营血
证机概要——热壅血瘀,血败肉腐,痈肿内溃,脓液外泄
治法——排脓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本方清肺化痰,排脓泄壅,用于咳嗽气
                          急,胸部闷痛,痰吐脓浊腥臭者
常用药——桔梗—宣肺祛痰,排脓散结
           苡仁、贝母、橘红—化痰散结排脓
           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鱼腥草、金荞麦根、败酱草、芦根
           葶苈子—泻肺祛壅
           白芨—祛腐生肌,消痈止血
加减——咯血量多—加丹皮、栀子、藕节、白茅根、三七粉(吞)、白芨粉(吞)
        痰热内盛,烦渴,痰黄稠—加石膏、知母、天花粉
        津伤明显,口干,舌质红—加沙参、麦冬
        气虚无力托脓,气短、自汗、脓出不畅—加生黄芪
        若大量脓痰不消—鱼桔苡贝汤(顾兆农):鱼腥草,入肺经,长于清热解毒(鲜品捣汁冲服60…90);苦桔梗,宣肺气,祛痰排脓,20;生苡仁(30…45)、浙贝母(20)清热、排痰、消脓。咯血多—加丹皮、栀子、白茅根、三七粉、白芨粉;津伤明显,口干舌质红—加丹参、麦冬;气虚不能托脓加生黄芪;脓液溃泄不畅,量少难出—加山甲、皂刺(咯血者禁用)
       体位引流:极为重要,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可按照脓肿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体位,每日3次,每次15…30分钟。如患者中毒症状太重,或大咯血时,暂不宜作脓腔引流。
备选方——千金苇茎汤加鱼腥草、金荞麦根、黄芩、败酱草
临证备要——①在痈脓甫溃时,蓄结之脓毒尚盛,邪气仍实,决不能忽视脓毒
           的清除。脓液是否能顺利排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当选桔梗为主药
           桔梗为仲景治疗肺痈主药,能开提肺气,宣肺祛痰(桔梗皂甙为强
           力祛痰药),可用较大剂量(15…25g),以加速排痰
            ②实验证明,鱼腥草、金荞麦根是治疗肺脓肿的有效药物。鱼腥
            为三白草科植物,又名蕺菜,其部分有效成分具有挥发性,不宜
            久煎,煮沸1…2分钟即可,每日用量30…60g。其抗菌谱广,对G+
            球菌、G… 杆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毒性小
            ③南通中医院用金荞麦根治疗肺脓肿,为今人的发现,有活血化
             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功能。药理研究:从其根、茎中分离
             得化合物A、B、C三种成分,其中化合物A为主要成分,称为双
             聚原矢车菊甙元,是治疗肺脓肿的有效成分,在前三期都可加用
             一般用量30 g 
             ④在本期当防止发生大咯血:在溃脓期时,若病灶部位有较大
             的肺络损伤,可以发生大量咳血、咯血,应警惕出现血块阻塞
             气道,或气随血脱的危象,当按“血证”处理,予急救措施
    4.恢复期                                                毒渐净
症状——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血渐少,臭味也淡,痰液转为清稀—脓                       
        精神、食欲均见好转—正气渐复
        胸胁隐痛,难以久卧—肺络损伤,溃处未敛                    虚
        气短、自汗、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薄、脉细—肺脾气
        低热、午后潮热、盗汗、心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舌质红、脉细
                                                       数—阴虚内热
证机概要——邪毒渐去,肺体损伤,阴伤气耗,或为邪恋正虚
治法——清养补肺(益气养阴,兼清余邪)
代表方——沙参清肺汤   本方益气养阴,清肺化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