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47-罗马有多远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于以上的例证,我更有信心认为,“China”很可能就是“Sina”或“Cana”的异地纪念。    
    位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存在的这块大陆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最初它叫“西印度”,后来叫“美洲”,经常也被称呼为“新大陆”或者“第四个大陆”,到底叫哪个名字看什么情况下以及谁来称呼了。    
    一些细碎有趣的资料    
    1。北欧人一般被称呼为“诺曼人”。“他们在很早就到达过冰岛,甚至发现了格陵兰和北美洲。”(57页)一般人认为,历史时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善水民族为诺曼人、阿拉伯人和中国人。在史前时期我们知道最著名的水上民族是腓尼基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部分善水的诺曼人、阿拉伯人以及中国人与腓尼基人的后裔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2。哥伦布在一本书中批注道:“(在爱尔兰)我们发现了两个抱着木头的遇难者,一男一女,女的非常美丽,他们大概是脸型扁平的芬兰人或拉普人。”(64页)这也是哥伦布最初误解中国就是大西洋西岸的一个例子?后来还有人在亚速尔群岛看到过脸型扁平的尸体。    
    这些人有可能是大西洋对岸的美洲人,但也有可能真是北欧的拉普人。    
    北欧接近极地生活的人们属于蒙古人种,与欧洲白人不同。有关他们的起源引起很多人的争论。我认为他们有可能是从亚洲通过美洲过去的爱斯基摩人的一支,也有可能是极早时期的非洲移民后裔,由于与后来的欧洲白人祖先没有经过杂交,所以依旧保留了他们独特的外貌特征。亚洲、美洲与欧洲距离似乎很远,但靠近极地各洲间的距离大大短于地球其他纬度地区的距离。    
    3。作为地理探险家哥伦布观察风物,描绘地图。他记录了海湾、悬崖、巨石、树林,还有生物种类、房屋造型、矿产以及人类活动等。这些行为都让人不禁联想并怀疑中国奇书《山海经》是由一个类似的探险家写就。    
    4。“哥伦布(Columbus)”这个姓氏原意为“鸽子(gezi)”。两者的发音近似引出另外一个话题。    
    最近我正寻找一本名字叫“汉英词汇的近源探秘”的书籍,作者为谈济民先生。书尚未见到,据说2001年前后出版,其主要观点为汉语中有较为明显的印欧语痕迹,并且罗列了许多例证。曾经有很多人指责我使用英语套汉语,说“不严谨”。我一直认为我的做法是合乎逻辑的,因为我的前提是人类同源,汉语与英语的同源关系自然也是“文明同源”说的一部分。    
    5。中国自古一直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无独有偶,西方也一直如此,尤其是基督教教士也始终坚持这个理论。尽管“地圆”说早就有人提出却一直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就在哥伦布时期两种理论依然在争论不休。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再次深深怀疑中国的“天圆地方”理论最初来自哪里?为什么会全球同此?    
         
    6。“1493年,哥伦布首航带回来的印第安人黄金饰物的价值,就是首航经费的170倍”。“到1600年,……后继者们从新大陆运回的黄金和白银已达1亿千克。对此,有人惊呼,这些大量的黄金和白银简直可以铺满塞维利亚的街道!巨大的财富,曾经一度促使西班牙的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蓬勃发展。”(159页)    
    腓尼基人在历史上几乎经历了同样的暴发过程,就是依靠了商业与航海。他们会对东亚的丝绸视而不见吗?这不合乎逻辑。    
         
    7。“据说阿拉瓦克人有一种风俗,当婴儿头骨未定时用木板将额头夹平,使额面平展坚固,足以抵挡他们的敌人加勒比人的弓箭。”(226页)中国北部地区,或称大约北纬40度地区,比如中国甘肃的裕固族同胞,有类似的传统。    
    8。印第安人以黄金为“天神的粪便”,他们认为黄金既不能充饥,也不能御寒,因而不受重视(234页)。而西班牙人尚未到达这里就一心只想着怎么能够找到黄金。这一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这让人联想起中国在商周之前鲜有黄金物品的考古发现是不是也遭遇过同样的情形。西亚地区一直有黄金为贵的习惯,或许在新石器时期有许多西亚人奔赴东亚寻找黄金,所以东亚的黄金大多被搜罗一空。这并非不可能。    
    9。玉米在印第安人那里被称呼为“马伊斯(maiz)”,类似中国的“麦子(maizi)”发音。“现代英语称玉米为maize即源于此”(236页)。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不过应该注意的是,中美洲附近如墨西哥一带的人们才那样发音,而南美洲似乎就称呼为别的,如秘鲁一带的人们发音为“撒拉”,在秘鲁似乎还有因品种而不同的更详细叫法。我很想知道中国“麦子”的称呼有多长时间的历史以及是否所有的粮食都有被称呼为“麦子”的时期。大麦与小麦在中东应该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    
    10。美洲当地土著传说,太阳、月亮以及人类祖先都是从洞里爬出来的。这似乎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传说有一些关联。    
    11。西班牙的瓜达普罗修道院是个圣地,这里的“圣母以拯救士兵免于战死,救助水手免遭溺毙而闻名远近”。(364页)哥伦布曾经在这里向圣母还愿。天主教信奉圣母“玛利亚”。这个信息让我从直觉上怀疑中国的“妈祖”崇拜是否与圣母玛利亚也有关系。一般传说中国的“妈祖”崇拜起源于宋时福建一带,而此时恰好为外来客商以及基督教人士云集福建泉州的一个特殊时期。“妈祖”该不会是信奉“玛利亚”的天主教在中国的一种本土化?当然,这也没有排除与西王母的联系,他们完全可能混成一体。    
    注:这篇读书笔记在BLOG上面登载之后,恰好得作者李隆庆先生过目并公开留言。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件趣事,作者与读者在网络上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李先生客气地鼓励我说:“谢谢您对拙著的关注。拙著对您的研究,间接地有所补益,感到莫大的慰藉。哥伦布研究,在国外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老课题;在国内的研究则相当薄弱。拙著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目的在于,将哥伦布的生平和事业的全貌,客观公正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因而注重于实证。当然,您所研究的课题,需要大胆、谨慎和勇气,由于缺乏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也相对滞后,因而难度是相当大的。愿您在辛勤的耕耘中,硕果累累,成就辉煌。”


《罗马有多远》 第三部分文明起源探秘

    美洲及“印加帝国”文明起源探秘——读《印卡王室述评》①    
    “印卡(Inca)”即中国人熟悉的“印加”。本文中引用原文使用“印卡”,但其他地方会兼顾中国习惯继续使用“印加”称呼,总之,两者为同一概念。    
    《印卡王室述评》作者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先生是一位印第安与西班牙人混血儿,生于1539年4月秘鲁,一直随母生活于美洲,20岁离开美洲到欧洲西班牙,后来从军,曾经到意大利学习进修,后成著名作家与学者,余生留欧未归。其母为印加帝国王室后裔,其父为西班牙统领。追索族源,作者为“印加帝国”第十一世印加王曾外孙。    
    印加帝国没有文字,故而无历史文献,根据推断大约在西班牙侵入印加帝国之前有12世统治者,共持续大约500年。这本书既是印加帝国的一本兴亡史,同时也是了解新旧大陆间文化交流的宝贵文献,这本书在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    
    此书首版于1609年,随后被翻译为众多不同文字,出版时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去百年。在过去百年里,正是两个“新”、“旧”文化交流融会的高峰,这份文献无疑在文明交流模式方面给我们一个最直接的例证,它将说明“文明”是怎样突然间西去倾泻进新大陆的。    
    印加帝国以今日秘鲁、智利等为其主要文化覆盖区域,地处南美。阅读这本书与《哥伦布全传》对于印第安人有着很多的不同感受,或者他们对于印第安文明有着不同的描述,哥伦布与这本书的作者间存在着视野、立场的差别,最重要的还有了解程度的差别,当然还有地域的差别。哥伦布笔下出现的印第安人是野蛮无知的,这本书中的印第安人则是文明智慧的。我想他们各有道理,并且他们可能都没有撒谎。哥伦布所见多为中美洲东部沿海地区的荒蛮之人,而本书作者描述则为南美洲西部的帝国核心,自然他们的认识有差别。兼听则明,是之谓也。    
    我一直不太了解美洲的过去,也没有想过要深入研究美洲,毕竟我关心的核心是中国,但看来东亚的问题也是个全球问题,全局解决也是正途,过去也曾经想过不能放弃美洲,但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就把美洲先放一边了。研究是为了“用”的,我想从最近阅读的几本书里我已经知道怎么“用”美洲研究的资料了,所以就选择了一些书来看,所以这本书并不是接触美洲的尽头。或许我的一个潜台词是,正如哥伦布曾经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错觉”,这本书依旧会给我们另外一些“错觉”。但好在我们学习的脚步不会停止,我们以后还有纠正的机会。     
    新旧大陆文明交流的一些痕迹    
    对于美洲与旧大陆之间的文明联系,至今依稀还能看到许多各洲独立起源的老说法。但是近几年DNA方面的结果却动摇了这个结论,3万年左右开始有人汇聚美洲发展是比较可信而符合逻辑的,但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是否受到过更近的亚洲或整个旧大陆的影响?以及哪些人有可能影响了他们?甚至哪些因素形成了新大陆与旧大陆相对的隔绝?这些问题的回答表面上与中国无关,实际上每个问题都与中国问题的解决有着密切的关联。由于上古时空的视象压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