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47-罗马有多远 探寻海上丝绸之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人熟悉的美味果品也是后来从旧大陆移栽过去的。莴苣、萝卜、卷心菜、大蒜、葱头、茄子、薄荷、芫荽、菠菜、甜菜、芝麻等也都是同样得到移植。还有玫瑰花、茉莉花、百合花、棠梨花等美丽的鲜花美洲也没有。亚麻以及养蚕的桑树也是欧洲人移植的。    
    当然,美洲也给旧大陆奉献了他们的玉米与土豆,但最著名的是美洲给全世界带去了烟叶。    
    美洲原先没有黑人,他们是后来的欧洲人带去的。    
    在这些交流事实面前,我们才可能意识到,在植物和动物的传播中,人力比鸟类以及大风传播能力确实更强一些。以前许多人认为动植物种类的传播是自然蔓延的结果,面对这些事实我们会有另外一些看法。    
    或许真的由于物质匮乏,据说印加人每天吃两顿饭,但嗜酒。    
    有一个叫“万卡”的印第安部落崇拜狗,并且把狗在神庙里奉为偶像。同时他们还特别喜欢吃狗肉,甚至有人说他们因为喜欢吃狗肉才如此敬拜狗神(395页)。中国古代是应该有过崇拜狗的经历,我曾经推测过老子时期有过狗崇拜,但那个阶段未必能与美洲联系起来。拜火教有崇拜天狗的习惯。其实,在此之前中东附近就有狗崇拜的痕迹,比如古埃及。人类有狗的陪伴据说可能追溯到1万多年前。但美洲的狗似乎都不会叫,是哑巴狗。    
    印加人没有文字,但是他们也有一些称呼为“阿毛塔”的智慧贤哲,他们可以推理粗浅的哲理。其理论自生自灭,不能传承。他们对于天文的知识其实没有后人想象的那样深入,对于月亮和太阳的规律认识并不科学,起码还不知道月盈、月亏的原理(141页)。    
    这些“阿毛塔”甚至还创造喜剧和悲剧在节日或盛典上为王公贵族演出。他们是来自希腊的文化吗?但表演者不是平民,而是贵族和将领们。所以戏剧都表现的是严肃正派的事情,没有低级下流的东西,但依旧充满了戏剧应有的风趣。    
    智者还创作诗歌,并且有不同曲调的爱情民歌,讲究节律,也歌颂英雄与印卡王的事迹。     
    印加帝国的人也跳舞,但是“庄重严肃、一本正经”,并且只是男人跳,不让女人跳。这种舞“大家同时跳,有节奏地走三步,第一步向后,第二、三步向前,很像叫做多夫雷萨的西班牙舞的舞步”。由于这种舞蹈是手拉手的,所以国王下令打造一条手拉手的金链。这个举动让人联想到许多新石器时期旧大陆常见的各地陶器或壁画上的手拉手舞蹈。当然也指出了与西班牙可能的联系。    
    我看到“china”这个音在秘鲁语里“指作仆人的姑娘”(161页)。这很有意思。     
    美洲人没有风箱,用吹管。他们不会制作钳子,没有剪刀,有木工的锛子、斧头,但没有锯、钻子、刷子等,不会制造钉子、针。但他们有铜镜,有木筏。    
    印加人石工非常好,最惊人的石头建筑应该是科斯科的大石门。那里的许多石头作品都如旧大陆的巨石建筑一样是个谜。但我认为,只要涉及巨石建筑都可以看做是金属发现之前的石器时代的杰作,是那个时代人类对于“石器”的认知与把玩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畸形表现。金属的出现使石器手艺迅速衰落,以至于今天的人们面对那些鬼斧神工的石器甚至想象不出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其实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的效应而已。在旧大陆地区比如说金字塔就是个这方面代表。


《罗马有多远》 第三部分印加风土习惯(2)

    “当地人说,所有这些还有本书没有提到的其他建筑,都是印卡人到来以前时期的工程……。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工程是什么人建造的。”(169页)这更说明石头建筑属于早前的作品。也有人推测作者提到的这座建筑是第九或第十代印卡王的功绩,因为他留下了设计图和模型。还据说工程延续了50多年。    
    当有人看到那些石头建筑之后说,“在他亲眼目睹之前,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那些石块会有人们描绘的那么大;而在亲眼见到之后,他又觉得那些巨石比传说的还要大……。他无法想象如果不是魔鬼的法术,印卡人怎么能把那些巨石砌成围墙。他不能理解是如何砌成那座城堡的,因为即使有现在这里最优秀的工程师和建筑师们拥有的全部机械的帮助,恐怕也难以做到,何况那时印卡人一无所有。”    
    印第安人没有掌握拱桥知识,但是他们会制作一种索桥,这应该也是人类的一个壮观奇迹,但是却不能有遗物留存下来,假如不是以这本书记载下来简直无法想象。他们收集细长而柔韧的柳条,最基本的用三股柳条编织为绳,然后加粗到“人体一样粗或者甚至更粗”;这样的柳索共有五根,让人泅水到对面或者用筏运送到河对面。五条全部拉过去后两边建立桥墩,三根做桥面,两根做护栏,然后装上横梁等,一座大桥就建立完毕。最长的柳条桥可达“二百步长”。这样的桥每年维修加固一次。这可真是一项智慧的结晶。       
    有趣的是,本来印加王建立这样的一个巨大工程是为了征服河对岸的人们,但对面的人看到如此伟大的工程,竟然主动投降了。这就是“文明”的威慑力!弱者往往不战而降。    
    除了柳条,印第安人也使用其他野草制作这样的大桥,针茅草、水烛草和高莎草都是可利用的原料。据说这些草最后编织成的绳粗大如牛。同时他们也会用船搭桥,用木筏连接为桥。    
    很奇怪秘鲁这个地方由于缺乏粗大的树干,所以他们“不会或不能像”别的地方的人那样建造独木舟或小筏子,并且他们水性也没有其他印第安人的好。但是他们善于建木筏,并且知道利用一些原理把木筏前后制成尖状。并且他们已经在木筏上使用帆。有时打仗也使用木筏,有次木筏数量之多竟然“足以运载一万名士兵和他们携带的给养。……每只木筏可以运载三十、四十或五十人左右。口粮放在木筏中央,下面垫着半个巴拉高的模板或木台子,防止被水打湿。印卡人乘着木筏在河里顺流而下,途中不断与居住在两岸……的土人遭遇和交战。”(513页)    
    中国夏朝人们已经有挂帆的木筏看来是有道理的。那正是青铜时代之前的文明产物。    
    他们还有葫芦筏,通常扎成方的。知道了这些原始工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民族崇尚葫芦了,如中国的佤族。    
    他们还会在水大浪急的地方使用吊篮运人,甚至可以运送一些小家畜。    
    在美洲发生的西班牙人与土著民之间的战斗中,多次证明了战胜一方最后只留妇女(545…546页),无论是印加人还是野蛮的印第安人都如此行事。这些事实再一次解决了为什么征服者的人种反而会被最终同化的这一重要问题——假如这些征服者人数不多的话。结合高文明地区通过在落后地区以一胜十的惯例,更能说明在文明的传播过程中,传播文明的确实总是少数人,往往最后文明被得到传播的同时那些最初的传播者的人种却会被很快掩盖,比如本书也再一次提到一个战役中150个西班牙人对抗1万多名印第安人的战例(534页)。假如后来没有外援,那么这些最初胜利的西班牙人必将被掩埋于茫茫美洲土著人海。    
    印加帝国土地的分为三份,一份给太阳神,一份给国王,还有一份给居民。但居民的土地不完全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公社性质的财产。“规定,在颁布条理分给每个印第安人私人土地之前,各村收获的果实集中保管,按需分配给每个人。”私有制开始,国家管理开始。以上种种之突然在印第安的出现,让人很不明白。因为这个过程不是自然出现的。很显然一个远远高于当地文明的人控制了土著民。    
    为了平衡各地的土地,甚至为了使野蛮地区尽快文明起来,或是为了军事考虑,印加王经常远距离地调集某地区的人到另外一个地区去,有目的地移民。这样的“文明”之举让人惊讶。    
    他们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服装,即便迁徙到其他地区也不能更换服装。这是一条法律。     
    他们似乎还不会制造砖瓦。    
    作者以他的经验告诉我们,遗忘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他之前40年的王宫水道竟然在他那个时代就已经找不到痕迹。“那些印底安人没有文字,不管什么词语,如果不使用,很快就会遗忘”(640页)。比如先前他们知道“水银”的名称,但是由于不使用和开采所以很快就没有了这个词汇,“只是西班牙人在1567年发现水银之后,他们才又创造了一个词汇”。    
    印加人也占卜。在平时或战争时期,“他们在做任何一件重要事情时,几乎总要杀一只雄(黑色)‘羊羔’做牺牲,通过观察它的心肺来确认太阳是不是喜欢,据此来预测那场战争是否会顺利,那年的庄稼是否会丰收,等等”(423页)。他们这些占卜方式在旧大陆中东附近地区也很流行。    
    他们会使用光照原理用太阳光通过透明物体取火。取火工具看来只有印卡王与大祭司才有,是个杯形的手镯饰物。这让普通的印第安人非常艳羡。


《罗马有多远》 第三部分更多的可能联系

    更多的可能联系    
    一个在秘鲁行走九年的西班牙史学家①在《秘鲁记事》中写道:“他们像罗马人在维斯达(罗马灶神)神庙里一样,在主要神庙里收养许多美貌的贞女,这些贞女遵守的清规与维斯达神庙里收养的贞女毫无二致。”(111页)参见拙作《锁定红海》与《难以置信》可能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奥妙。    
    还有人提到“大佛罗里达诸省及所有岛屿上的人,都没有人造的偶像和神。他们只崇拜瓦罗②所称的自然界的东西,即土、水、气、火四种要素,大海,湖泊,河流,泉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