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4 岁时收阿旺多尔济为徒,1746 年坐化逝世,时年64 岁。阿旺多尔济遵师
遗愿,建造了该旗著名八大寺之一的广宗寺,将其遗体供奉于庙中七宝装成
的塔式金龛内;另有甘肃中卫的某汉民,因敬奉六世达赖而得子,为他专建
了昭化寺,六世遗体曾在此庙浮厝。而阿旺多尔济则在去西藏学习回归后,
企图在内蒙效仿西藏之法,炮制政教合一的局面,因而不容于当地贵族,惨
遭杀害,其头颅被埋葬在定远营南门的石坎下。从此以后,广宗寺喇嘛出入
该门不敢跨越门坎,而从两边绕行。另据曾在阿拉善旗进行过实地考察的贾
敬颜同志所说:直到十年浩劫前,广宗寺一直保存着六世达赖的肉身塔。50
年代,寺内主持僧尚出示六世达赖的珍贵遗物,内有妇女青丝等,言之凿凿,
颇为动人。
以上三种有关六世达赖喇嘛死亡之谜的说法,各有理由,但以最后的途
中出亡说的可能性最大,证据也较为充实。可惜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调查中
止。因此,此说是否真实可靠,尚待有关方面作更深入充分的调查研究,才
能作出最后结论。目前只能存疑而已。
(董健身)
观世音是男性还是女性?
一般说,菩萨都是男性,但为什么观音菩萨又称为“观音娘娘”呢?这
个“娘娘”究竟是男是女?。。
观世音(梵语Avalokiteasvara)音译“阿那婆娄吉低输”或“阿波卢
吉低舍伐罗”,是我国汉族寺庙中常供的四大菩萨(文殊师利、普贤、地藏、
观世音)之一。
佛经称其为大慈大悲的菩萨,百千万亿众生受苦受难,只要虔诚念诵其
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故名。唐人因避太宗“世”
字讳而略称“观音”。据说观音诞生在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
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相传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
场,几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
在我国,观世音这尊佛名也许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们习惯称其为
“观音娘娘”。按理说,既称“娘娘”,那必定是个女人了。但是,据一些
佛家经典介绍,观音除了作为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等总体名称外,
佛教中显教一派认为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而密教一派则说观音是阿弥陀
佛左右的二胁士。显然,不管是“弟子”还是“胁士”,都未肯定观音是个
女性。目前流行的《宗教词典》认为:“女相观音造像约始于南北朝,盛于
唐代以后。”这恐怕是根据一般的佛像塑造演变而言的。在尚存的敦煌壁画
中,北魏时期的观音佛像,秀骨清貌,体格刚健,并非女相。而把初唐与盛
唐的壁画对照,则可看到,佛像渐趋“汉化”,穿上了微薄而略呈透明的裙
衫,脸庞也逐渐丰腴圆润,呈富态状。时人以女子美的特点来刻画佛像,但
还不是女相。《太平广记》记载:“有一宦官,他的妻子无端为神所慑,昏
迷不省人事。宦官便请了一尊观音菩萨,祈祷保佑。其妻夜梦一个和尚前来
搭救,即观音菩萨。可见唐人倒认为观音是个男性。宋代僧人法常画的《观
音》绢图,画面上,白衣观音坐崖石间,大耳、面丰,略有胡须,肃穆宁静,
分明是个男子。
那么,认为观音是女身有无记载呢?也有。据《编年通信》载,南山道
宣律师曾经问天神关于观音的缘起问题,天神告诉他:“往昔过去劫有主曰
庄严,夫人曰宝应,生三女,长曰妙颜,仲曰妙音,季曰妙善”,观音菩萨
就是妙善公主。宋僧寿涯禅师《咏鱼篮观音》中,也用“金蔺茜裙”等语来
描写观音的服饰。这样看来,观音又是一个女的。因此,宋以后的观音像大
都是女相。不过,有人则对此十分不满,竭力否定“女人说”。明代文学批
评家胡应麟在他的《庄岳委谈》中斥道:“今塑画观音者,无不作妇人相。
考《宣和画谱》,唐宋名手写观音甚多,俱不饰妇人冠服”,“唐以前塑像
亦不作妇人也。元僧谫陋无识,以为妙庄玉女,可一笑也。”但胡应麟并未
追根溯源,考析佛家经典,仅是通过画像辩解而已。这样,观音的性别仍是
悬而未解的“疑案”。
正因为如此,当时有些文学、雕塑、绘画作品中的观音,便成了不男不
女、亦男亦女的形象。如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开口“贫僧”,
闭口“弟子”,伊然男子口吻。然而,吴承恩描绘的却是这样一幅绝妙的肖
像:“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
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象煞是个闺媛。并在十二回描写观音显圣时,
居然直言赞叹:“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吴承恩这种“含糊”的手法,
后继者颇有人在。近人马骀在其《画宝》书中,强调画观音法类同如来,似
乎肯定了观音性别特征与如来无异。但在他的《仙佛图像画谱》中,《救苦
救难菩萨》一画上的观音却是:鹅蛋脸形,双眉细长,下颔略厚,黑发披拂
在两边耳旁。颈带项圈,胸襟半袒,微露内衬。腕套对镯,双手交叉倚靠溪
畔岩石,十指纤细。。,宛似一个正在沉思的女真人。
观音女相化的特点,在今保存下来的观音菩萨塑像上依然如此。因此,
人们在兴致勃勃地游览普陀山后,或在香烟萦绕的观音菩萨像前瞻仰时,常
常会发出这样有趣的疑问: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
(正耀)
泰山女神何所神?
泰山女神全称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等。主祀
于碧霞祠。碧霞祠旧称昭真祠、昭真观、碧霞灵佑宫等,位于泰山极顶稍南,
创建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祠内悬挂清朝三位皇帝的题额,康熙帝
题“坤元叶应”,雍正帝题“福绥海宇”,乾隆帝题“震维灵岳”、“赞化
东皇”。整个建筑红墙金瓦,恢宏严整,气势非凡,是中国道教十大庙观之
《东岳碧霞宫碑》载:“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
数百里,远即数千里,每岁瓣香岳顶数十万众,施舍金钱币亦数十万,而碧
霞视他岳盛矣。”明清,泰山女神崇拜达到极盛,祠观修建几乎遍及大半个
中国,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载:“。。后祠日加广,香火自
邹、鲁、齐、秦以至晋、冀,而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京北
妙峰山,香火之盛闻天下,山有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顶,岁以四月朔开山,
至二十八日封山,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绎,方轨叠迹,日夜不止。”清韩
锡胙《元君记》描绘的场景更加宏阔:“统古今天下神抵,首东岳,而东岳
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元君者,泰山玉女,元君,其封号也。庙在泰山顶,
自京师以南,河淮以北,男妇日千万人,奉牲牢香币,喃喃泥首阶下。”
泰山女神竟能赢得如此众多善男信女的崇拜,到底是何所神耶?
明万历宰相王锡爵本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可在撰写《东岳碧霞
宫碑》中答曰:“元君者,莫详所自出。”明王世贞在《游泰山记》中也说:
“元君者,不知其所由始。”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学者文人纷纷探究泰
山女神的来龙去脉,各依所据,莫衷一说,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疑案。清末
学者顾言武在考稽了大量古籍资料后,也觉此案棘手,在《山东考古录》中,
观点含糊,语焉不详:“泰山碧霞元君,宋真宗所封,世人多以为泰山之女,
后之文人知其说之不经,而撰为黄帝遣玉女之事附会之,不知当日褒封,固
真以为泰山之女也,而泰山女之说则晋时亦有之。”现存主要的说法有以下
几种。
第一种说法:东岳泰山之女。
清《山东通志·玉女祠》:“碧霞元君为东岳大帝之女,与东岳大帝同
居泰山。”
1942 年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出版《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传说
以泰山娘娘为东岳大帝之女,此神乃司使妇女多子,并为保护儿童之神。泰
山娘娘之供奉极为普遍,山东尤甚。”
1929 年美以美会中国书报部出版李于忱《破除迷信全书》第10 卷:“我
国所敬拜的诸神,似乎多发源于泰山,即如东岳大帝、石敢当等等,而三国
时的管辂,且有到泰山治鬼的话,至于世俗所供奉的碧霞元君,则又说是东
岳大帝的闺女。”
第二种说法:天仙神女。
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
帝时再见焉。按:《玉女考》,李谔《瑶池记》云:黄帝尝建岱岳观,遣女
七,云冠羽衣,焚修以迓西昆真人。玉女盖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
明王思仁《登泰山记》:“考元君之始,黄帝封岱,遣七女,云冠羽衣,
迎昆仑真人,元君其一也。”
第三种说法:凡女修仙得道。
《道藏·玉女卷》: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
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性颍,三岁解人伦,七
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
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
笔者认为,以上几说均荒诞不经,多为臆造的神话、仙话,宣传宿命论,
轮回报应,欺骗和愚弄人民。东汉时,原始的自然神崇拜与神仙家、方术家、
道家的思想互相融合影响,出现了天、地、山、川等自然神有子有女的观念,
以后的道教吸收了这种信仰,认为名山必有天仙玉女。据宋末元初马端临《文
献通考·郊社考》记载,宋时,宋真宗和王钦若喜欢装神弄鬼,在泰山导演
了“降天书,行封禅”的闹剧,封禅之余,借泰山有女的怪异传说,大搞造
神活动,请出女神,以适应皇权专制的需要,同时也迎合了广大劳动人民祈
求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