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辞,并非实话,而且刘宗敏索取陈沅一事本身也值得怀疑。谈迁《国榷》、
计六奇《明季北略》、叶梦珠《续绥寇纪略》都采取了《甲申传信录》中所
谓陈沅已送宁远的说法,但未提到她到宁远即病死的情况。
据明、清之际的传说,陈圆圆并非死在宁远。吴伟业《圆圆曲》即采取
了时人传说,记述了陈圆圆在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后为李自成所得,后来又
复归吴三桂的情节。诗中还有“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斜谷云
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的句子。这是说吴三桂奉命向陕西、四川进兵

时,陈圆圆一直是相随的。但是陈圆圆以后如何,诗中就未涉及了。
康熙时陆次云的《圆圆传》所述陈圆圆的故事比较完整。传说中吴三桂
在云南被封为平西王后,建苏台,营郿坞,华贵无比,陈圆圆常歌“大风之
章”,向他献媚,吹捧他“神武不可一世”,因而受到吴三桂数十年如一日
的专房之宠。后来吴三桂的叛乱,本是出于陈圆圆的“同梦之谋”。陈圆圆
的结局,也和吴三桂一起“同归歼灭”。这里,被“歼灭”的细节未具体言
明,大概是指被清军所杀或作为罪囚被处死。
钮琇的《圆圆传》写于陆次云之后,关于陈圆圆在云南的生活写得比陆
传要详细些,但陈圆圆的行为与陆传所云截然不同。钮传说,吴三桂进爵为
王之后,在昆明占据五华山永历故宫,他欲将陈圆圆正妃位,陈圆圆婉言推
辞了,吴三桂就另娶一女。而后娶之女悍妒绝伦,群姬之艳而进幸者则杀之, 
只有陈圆圆能顺适其意,她屏谢铅华,独居别院,不与争风而且亲若娣姒。
吴三桂图谋叛乱,陈圆圆有所觉察,但自感力不能禁,就以年迈为由向吴三
桂求为女道士,得到许可后便离宫入山,幽居净室,与药炉经卷为伴,晨夕
焚修,为善是乐。此传写到吴三桂失败后其家被籍没时,并未见圆圆的名字。
关于她的下场只写道:“其玄机之禅化耶?其红线之仙隐耶?其盼盼之终于
燕子楼耶?已不可知。”钮琇把圆圆之死作为疑问提出,为后人留下了一桩
神奇的悬案。
俞樾《左台仙馆笔记》卷九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嘉庆年间,苏州有个
叫郑生的到云南旅游,春日踏青时顺便到府城外商山访察陈圆圆的墓,没有
找到,在荒野草丛间忽迷归路。不一会天黑了,他到某富家投宿。女主人姿
容绝代,羽服霓裳,热情接待了他,并叙及同乡情谊,还出示小诗10 首,求
郑生传于世间;又赠他翠玉笛一枝,并吟诗一首赠之。诗曰:“叹息沧桑易
变迁,西效风雨自年年。感君吊我商山下,冷落平原旧墓田。”之后送他出
门。此时天色微明,郑生回头一看,第宅全无,他只身仍在深山中,手里玉
笛尚在,诗笺皆是陈年败纸,触手欲腐。郑生顿悟所遇之女乃陈圆圆的幽魂, 
叹为奇逢。这个故事涉及鬼魂,纯属小说家言,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圆圆
的死因一直受到后人关注。
道光年间,阮元的次子阮福随父亲去云南,他留心陈圆圆的遗迹并考察
她的死因,可能得到一点线索。事后他作《后圆圆曲》一首,并遵父命把它
寄给了陈文述。陈文述为此诗题七绝10 首,连同其序与注俱收入《颐道堂诗
选》卷二十四中。序的大意是说,阮福至商山寺莲花池考察陈圆圆墓,并得
到滇中耆老相传之文献,诗中所述陈圆圆最后的事实信而有证,足可与吴梅
村《圆圆曲》并传。其诗注云:“辛酉,城陷,圆圆自沉莲花池。”据此说, 
陈圆圆是在吴三桂失败后投水自尽的。清末丁传靖《沧桑艳》传奇写到陈圆
圆之死,就采用了阮福考察的结果。此剧《魂游》一出,陈圆圆幽魂自述终
生悔恨并抒发兴亡之感云:“我陈圆圆,自闻吴王凶耗,即在莲花池投水以
殉。离魂惝恍,泉路迷茫,冥王以我现此色身,误人家国,幸闻变身殉,此
一节足盖前愆。”作者的观点,带有我国封建时代“女人为亡国祸水”的偏
见。他认为陈圆圆色身误国,罪莫大焉,最后自杀,才可略作弥补,否则就
要堕入地狱。但是,所谓陈圆圆投水而死的说法亦不能令人信服。《沧桑艳》
传奇是文学作品。其说不足为凭。阮福考察的结论也还缺少有力的旁证。
因此,陈圆圆究竟是怎么死的,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王永宽)

珍妃是怎样堕井溺死的? 
珍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其父长叙曾任广州将军、户部、礼
部侍郎。珍妃的童年是在广州度过的。广州得全国风气之先,与外洋接触较
多。因此珍妃从小就对摄影照相、风琴、钟表之类的东西发生了兴趣。入京
后,父亲又延聘江西举人文廷式为西席,故珍妃“颇通文史”。她“才色并
茂,且有胆识,实女子中不可多得者”。(《十叶野闻》)光绪十四年(1888 
年)珍妃13 岁,与异母胞姐瑾妃一起应选入宫。次年光绪帝大婚,册封为珍
嫔。甲午战前,珍妃颇得西太后宠爱。光绪二十年,西太后万寿庆典前夕, 
她被晋封为珍妃。但是此后帝、后因和、战分歧,矛盾冲突,西太后遂迁怒
于珍妃,杖责之外,遽降为贵人。光绪帝发动戊戌变法,珍妃全力支持,西
太后大为怨恨。戊戌政变后,光绪帝囚于瀛台,珍妃则被削去封号,禁于景
运门外的三所,西太后谋废光绪,珍妃公开“抗辩”,为光绪帝“讼冤”, 
恳求宽免,西太后对她恨之入骨。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七月,八国联军
进攻北京,西太后仓惶出逃,临行前夕,珍妃被西太后下令溺死在宁寿官外
的井中,年仅25 岁。
珍妃堕井溺死的真相到底如何?历来人们说法不一。
一说是因珍妃请求“皇上留京”,触怒了西太后,西太后遂下令将她扔
到井里。《景善日记》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记载说:“晨,老佛爷。。 
匆匆装饰,穿一蓝布衣服,如乡间农妇。。。妃嫔等皆于三点半钟齐集,太
后先下一谕,此刻一人不令随行。珍妃向予太后反对者,此时亦随众来集, 
胆敢进言于太后,谓皇帝应该留京。太后不发一言,立即大声谓太监曰:‘把
她扔到井里去!’皇帝哀痛已极,跪下恳求。太后怒曰:‘起来,这不是讲
情的时候,让她就死罢,好惩戒那些不孝的孩子们,并叫那些鸱枭,看看他
到羽毛丰满的时候,就啄他母的眼睛。’李莲英等遂将珍妃推于宁寿官外之
大井中。皇帝怨愤已极,至于战栗。”《庚子国变记》)景善是后党分子、
顽固派载澜之师,时任内务府大臣。事情发生的当天正好在宫内入值,所记
当为信实可靠。类似的说法还有,许指严《十叶野闻》的记载比《景善日记》
还要具体详细,但稍有不同。许文说:西太后“召帝与妃嫔齐集,将行,珍
妃昂然进曰:‘皇帝一国之主,宜以社稷为重,太后可避难,皇帝不可不留
京。’太后怒甚,视之以目,忽厉声顾命内监曰:‘可沉彼于井中。’内监
即取毡裹妃,欲持去,皇帝哀痛已极,长跪恳求,谓彼年幼无知,幸太后恕
其生命。此时太后怒不可遏,曰:‘速起勿言,此时尚暇讲情理乎?彼必求
死,不死反负彼。天下不孝之人当知所戒,不见夫鸱鸮乎,养得羽毛丰满即
啄其母之眼,不杀何待?’盖此语明斥光绪帝戊戌之事也。”黄濬在《花随
人圣盦摭忆》中也说:“盖妃之死,全在‘帝当留京’一言,此语含义至多, 
故后必死之也。”黄还不无惋惜地说:“妃之死,自在发言不择时”。但又
说:“然尔时戎马崩腾,间不容发,妃若不言,又安可得也。” 
但是也有人说珍妃并未讲过“皇上留京”一语,珍妃堕井是西太后用封
建的贞节观,诱逼所致。《控鹤珍闻》说:“太后又曰:‘予亦不欲挈之行, 
途中见之生恨,若留此,则拳众如蚁,彼年尚韶稚,倘遭污,莫如死之为
愈。’。。内监知太后意已决,遂持毡推之宁寿官外大井中。”此外,《清
朝野史大观》、日本人中久喜周所著《西太后》以及前故宫博物院的有关珍

妃之死的调查材料也皆持这个说法。民国十九年五月,故宫博物院周刊为了
出版《珍妃专号》,曾就珍妃堕井溺死的真相调查了当年的旧宫监和宫女。
一位白姓宫女说:“入井前一夕,慈禧尚召妃朝见,谓现今江山已失大半, 
皆汝所致,吾必令汝死。妃愤曰:‘随便办好了。’”一位旧宫监唐冠卿则
说:“闻珍妃至,请安毕,并祝老祖宗吉样。后曰:‘现在还成话吆?义和
拳捣乱,洋人进京,怎么办呢?’继语音渐微,哝哝莫辨,忽闻大声曰:‘我
们娘儿们跳井吧!’妃哭求恩典,且云:‘未犯重大罪名。’后曰:‘不管
有无罪名,难道留我们遭洋人毒手么?你先下去,我也下去!’妃叩首哀恳, 
旋闻后呼玉桂(即崔玉贵),桂谓妃曰:‘请主儿遵旨吧!’妃曰:‘汝何
亦逼迫我耶?’桂曰:‘主儿下去,我才下去呢!’妃怒曰:‘汝不配!’ 
忽闻后疾呼曰:‘把她扔下去吧!’遂有挣扭之声,继而怦然一响,想珍妃
已堕井矣!”白姓宫女曾侍候过珍妃,甲午战后被西太后逐出,珍妃之死虽
不尽知,然其言尚可参酌。而唐姓太监所讲“继语音渐微,哝哝莫辨”,很
可能就是前面《控鹤珍闻》中所讲的“倘遭污,莫如死”之类的话。这些回
忆都证实了一点,珍妃确实是西太后一手杀害的。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珍妃“行前未尝见过太后”, 
光绪帝亦是“辛丑始知妃死的”。王照在《方家园杂咏并纪事》中说:“外
兵逼京,太后将奔,先命诸阉掷珍妃井中,诸阉皆不敢行,二总管崔玉贵(桂) 
曰:‘都是拙小子,看我去’。于是玉贵拉珍妃赴井口,珍妃跪地,请求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