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良方》半夏茯苓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呕吐不止。
半夏(炮炒黄) 陈皮 砂仁(各炒一钱) 白茯苓(二钱) 甘草(炒五分)
上用姜、枣、乌梅,水煎,服一二剂,后用茯苓丸。
x人参橘皮汤x(即参橘散。见安胎)
x二陈汤x(见安胎)
x小和中饮x(见安胎)
若脾胃气虚者,宜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人参橘皮汤之类主之。若胃虚兼寒多呕者,宜六味异功煎、温
胃饮之类主之。若肝肾阳虚作呕者,宜理阴煎主之。
x五味异功散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呕吐或久患咳嗽,面浮气逆腹满等证。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x六君子汤x(见经期腹痛)
x六味异功煎x(见《新方八阵·热阵》)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微滞者。
此即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也。
x温胃饮x(见血虚经乱)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立斋曰∶半夏乃健脾化痰滞之主药也。脾胃虚弱而呕吐,或痰涎壅滞,饮食少思,胎不安,必用茯苓半夏
汤,倍加白术。以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予常用验矣。
上卷胎孕类
恶阻论外方
属性:x《良方》四味白术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胃虚恶阻吐水,甚至十余日浆粥不入。
白术(炒一钱) 人参(五分) 甘草(炒) 丁香(各二分)
上姜水煎服。
x茯苓丸x(见安胎论外方)
x竹茹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孕妇呕吐不止,恶心少食,服此止呕清痰。
竹茹(弹子大一丸) 陈皮 半夏 茯苓(各钱半) 生姜(二钱)
水钟半,粳米一撮,煎七分,温服。忌羊肉、鸡、鱼、面食。
x乌附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孕妇恶心阻食。养胃调和元气。
乌药 香附(制) 白术(土炒) 陈皮(各一钱) 人参 炙甘草(各八分)
水钟半,姜三片,煎七分服。吐甚者加丁香、砂仁各七粒。
上卷胎孕类
胎气上逼
属性:妊娠将理失宜,或七情郁怒,以致气逆,多有上逼
之证。若气逆气实而胀逼者,宜解肝煎。若胃寒气实而逼者,宜和胃饮。
x解肝煎x(见安胎)
x和胃饮x(见经期腹痛)
若胃火兼滞者,宜枳壳汤。若脾虚兼滞者,宜紫苏饮。
x枳壳汤x(见安胎)
x紫苏饮x(见安胎)
如脾虚而气不行者,宜四君子汤,甚者,八珍汤。若脾气虚而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若脾肾虚寒不行者,
宜理阴煎。若脾肾气虚兼火者,宜逍遥散,或加黄芩、枳壳、砂仁。
x四君子汤x(见血虚经乱)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x五君子汤x(见崩淋经漏不止)
x理阴煎x(见血寒经迟)
x逍遥散x(见经期腹痛)
若胎死腹中,冷气上逼,呕恶面青者,治如后“胎动欲堕”条。
一方∶治胎气上逼,热痛下血,或烦闷困笃。用葱二十茎,水浓煮饮之。胎未死即安胎;已死即下。未效
再服。若胎动烦躁,唇口青黑,手足厥冷,须用当归汤(按∶葱,味辛性平,除能达表和里之外,兼有通阳
活血,发汗利尿的作用。本方有加川芎者;有用银器同米煮粥及作羹服食者,可参考)。
x《良方》当归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胎动烦躁,或生理不顺,唇口青黑,手足厥冷。
当归 人参(各二三钱) 阿胶(炒) 甘草(炒各一钱) 连根葱白(一握)
上,水四碗,煎四味至半,去渣,下葱再煎一碗,
分二服。
上卷胎孕类
胎漏
属性:妊妇经血不固者,谓之胎漏。而胎漏之由,有因胎气者;有因病气者。而胎气之由,亦有二焉。余尝诊一
妇人,脉见滑数,而别无风热等病。问其经脉,则如常不断,而但较前略少耳。余曰∶“此必受妊者也。因胎
小,血盛有余而然。”后于三月之外,经脉方止,果产一男。故胎妊之妇,多有此类。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
而生子者,人但以血止为度,谓之不足月。然其受胎于未止之前,至此而足而实,人所不知也。第此等胎气,
亦有阴阳盛衰之辨。如母气壮盛,荫胎有余,而血之溢者,其血虽漏,而生子仍不弱,此阴之强也,不必治
之。若父气薄弱,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乃以精血俱亏,而生子必萎小,此阳之衰也,而亦有人所不知
也。凡此皆先天之由,若无可以为力者。然栽培根本,岂果无斡旋之道乎?第见有于无之目,及转强于弱之
手,为不易得,是乌可以寻常语也?至若因病而漏者,亦不过因病治之而已耳。
妊娠血热而漏者,保阴煎、清化饮,择而用之。怒动肝火漏血者,保阴煎,甚者化肝煎主之。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清化饮x(见血热经早)
x化肝煎x(见崩淋经漏不止)
脾虚不能摄血者,寿脾煎、四君子之类主之。脾虚血热气滞者,四圣散主之。脾肾兼虚者,五阴煎主之。
x寿脾煎x(见血虚经乱)
x四君子汤x(见血虚经乱)
x四圣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漏胎下血。
条芩 白术 砂仁 阿胶(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艾汤调下。一方有芍药无阿胶。按此方若改为汤,砂仁用当减半。
x五阴煎x(见血虚经乱)
三焦气血俱虚者,五福饮、七福饮之类主之。
x五福饮x(见血热经早)
x七福饮x(见血虚经乱)
劳倦伤而动血者,寿脾煎、归脾汤主之。偶因伤触动血者,五福饮、安胎散主之。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安胎散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
熟地 艾叶 白芍(炒) 川芎 黄 (炒) 阿胶(炒) 当归 甘草(炙) 地榆(各一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冲任气虚不能制约,血滑易动者,固阴煎、秘元煎主之。
x固阴煎x(见肾虚经乱)
x秘元煎x(见血虚经乱)
立斋曰∶前证若因气热,用防风黄芩丸;若因血热,用加味逍遥散。若因血虚,用二黄散;若因去血太
多,用八珍汤。未应,补中益气汤。若因肝火,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脾火,用加味归脾汤。若因事下血作痛,
用八珍汤加阿胶、熟艾。若因脾胃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若因脾胃虚陷,用前汤倍用升麻、柴胡。若
晡热内热,宜用逍遥散。
x防风黄芩丸x(见崩漏论外方)
x加味逍遥散x(见经不调)
x二黄散x(见血热论外方)
x八珍汤x(见经不调)
x补中益气汤x(见经不调)
薛氏 x柴胡清肝散x(见《古方八阵·寒阵》)治肝胆三焦风热疮疡,或怒火憎寒发热,或疮毒结于两
耳、两胁前后或胸乳小腹,下及股足等证。
柴胡 黄芩(炒各钱半) 山栀(炒) 川芎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连翘 桔梗(各八分)
水一钟半,煎服。
x加味归脾汤x(见《古方八阵·补阵》)治脾经血虚发热等证。
即归脾汤加柴胡、山栀各一钱。
x逍遥散x(见经期腹痛)
上卷胎孕类
胎漏论外方
属性:x《良方》安胎寄生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下血,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
桑寄生 白术 茯苓(各五分) 甘草(一钱)
上,水煎服。
x当归芍药汤x(见《妇人规古方》)治妊娠心腹急痛,或去血过多而晕眩。
当归 白芍药(炒) 白术(炒) 茯苓 泽泻(各一钱) 川芎(二钱)
上,水煎服。
上卷胎孕类
妊娠卒然下血
属性:妊娠忽然下血,其证有四∶或因火热,迫血则妄行;或因郁怒,气逆则动血;或因损触胎气,胞宫受伤
而下血;或因脾肾气陷,命门不固而脱血。凡此皆动血之最者也。不速为调理,则必致堕胎矣。然治此者,
必先察其血去之多少,及于血去之后,尤当察其邪之微甚,如火犹未清,仍当清火,气犹未顺,仍当顺气。
若因邪而动血,血去而营虚,则速当专顾元气,以防脱陷。此中或当治标,或当救本,或当兼标本而调理
之。倘不知先后缓急,将恐治标未已而救本无暇也,当详察之。
若火盛迫血妄行者,当察其火之微甚。火之微者,凉胎饮;稍甚者,徙薪饮;再甚者,保阴煎、子芩散。
若肝经有风热而血下者,宜防风黄芩丸。若怒气伤肝,气逆血动而暴至者,宜保阴煎;若气有未顺而胀满者,
四七汤、二陈汤,或加芎、归之类;若兼肝火者,宜化肝煎。
x凉胎饮x(见安胎)
x徙薪饮x(见崩淋经漏不止)
x保阴煎x(见血热经早)
x子芩散x(见血热论外方)
x防风黄芩丸x(见崩漏论外方)
x四七汤x(见安胎)
x二陈汤x(见安胎)
x化肝煎x(见崩淋经漏不止)
若触损胎气,胞宫受伤而血下者,宜安胎散、胶艾汤;去血多者,倍加人参。若从高堕下,伤动胎气而下
血者,宜益母地黄汤、安胎散;若因惊,气虚而陷者,仍加人参。
x安胎散x(见胎漏)
x胶艾汤x(良方胶艾汤,见安胎)
x益母地黄汤x(见安胎论外方)
若脾胃素弱,或偶因伤脾下血者,宜寿脾煎、归脾汤;或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若血虚微热,漏血、
尿血者,续断汤。
x寿脾煎x(见血虚经乱)
x归脾汤x(见经不调)
x补中益气汤x(见经不调)
x续断汤x(见血热论外方)
以上诸动血证,若去血未多,血无所积,胎未至伤而不止者,宜凉则凉,宜补则补,惟以安之、固之为主
治。若血已离位,蓄积胞宫,为胀为痛,而余血未出者,欲与留之有不可得,欲去其血而不伤营气,则惟四
物汤大加当归为最宜也。若察其胎气已动,势有难留,则五物煎、决津煎皆切要之药。
x四物汤x(见经不调)
x五物煎x(见血寒论外方)
x决津煎x(见经期腹痛)
一方∶治顿仆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