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奥运会预选赛中国队输得非常惨,我们第一次注意到了戚务生的性格弱点:这是一个承受压力的能力很差的人,也是一个不肯及时反省自己的主教练。赢了球他可以喜极而泣,输了球又可以把责任推给球员。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中国足协的世界杯情结(4)
在这一点上他很像德国老头施拉普纳,这老头也是从来不承认自己有什么过失,总是球员有问题。也就是这次奥运会预选赛,戚务生给了中国足球一个中肯的评价:技不如人。遗憾的是这句技不如人他只用在球员身上,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同样技不如人。实事求是讲,中国教练和中国现役球员相比,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更差,远不如球员更接近职业足球。
亚洲杯赛是戚务生执教生涯的最低点,戚务生终于准备辞职,但必须申明的是戚务生的辞职绝不是由于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认定凭中国这些球员,贝肯鲍尔来了也不行。出发点不同,辞职的内涵也不同,这也就是后来的戚务生没有信心的真正原因。很明显,即使不以胜负论英雄,仅仅凭主教练对球员丧失信心这一点,戚务生也不该继续担任这个职务,他已经不可能满怀信心地带领手下的球员迎接更加残酷的世界级比赛了。
如果此时中国足协能果断地中止戚务生的执教,选择一位水平高些,对球队有信心的教练,'98世界杯肯定是另一种样子(是肯定,不是可能)。但此时中国足协面对新闻界的质询居然如同市井无赖般问道:“你们谁敢站起来说能行?”记者当然不行,记者的职业是和脚没关系的工作,他们当然不能站出来说我行。在作家圈子里也有这样的无赖,你夸他可以,批评他,他就会说:“你写写看?”谁都知道这是耍无赖,但又真的一下子没法子回答。其实,9.13首战伊朗之后再换人,中国队仍然有机会调整自己。以中国队员的实力,在亚洲球队中并不真的“技不如人”,我们只是不能把这些球员的能力挖掘出来,一个好的教练无疑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戚务生在这方面低能,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尚停留在“专业队”时期,他对职业球员的理解已经不可能深入,球员对他的不信任甚至抵触情绪都会影响球队的战斗力。他挂在嘴边的“技不如人”、“传接球技术不行”、“战术素养差”更会打击球员的自信心。而戚务生恰恰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从1994年到1997年秋天的外围赛,提高球员“战术素养”的任务恰恰是国家队应该承担的,将近四年时间,前前后后经历了亚洲杯、亚运会、“登喜路杯”、中韩对抗、赴英集训,球员的战术素养仍不见提高,只能说明我们教练员的战术素养太差。如果时间短促,中国足协为了稳定而不换戚务生情有可原,但如此漫长的时间足以全面了解戚务生的能力,仍旧不换人,不能不是决策上的严重失误。
撤换主教练从根本上说是改变一种思维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撤掉戚务生并不能改换思维模式,无论是金志扬、迟尚斌、徐根宝,都几乎是在相同的思维模式中指挥作战。中国国家队只能由外籍教练统领才有改换模式的可能,但聘请施拉普纳的失误使足协的“洋务运动”消亡,为了顺应“民心”,为了不去承担“崇洋媚外”的政治责任,足协还是明知道戚务生不行也得行。采取的补救措施是请了英籍顾问,又增派了迟尚斌和金志扬。客观地讲,足协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这种做法除了制造混乱之外,更致命的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主教练的尊严和信心,也动摇了球员对主教练本来就日益减少的信任,中国足球队的失败,从本质上说是中国足协决策的失败,有很充分的时间可以使足协修正决策,但足协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少有的顽强和始终如一。因此说戚务生要负的责任其实很小,他尽心尽力做了,教练组也同样努力了,只是他们的能力局限才导致了指挥上的不断失误。
1996年3月,面对国人对戚务生的怀疑和不满,王俊生说:“如果因为国奥队失利就罢免主教练,那么以后谁还肯来国家队、国奥队干?”这是一种相当幼稚和牵强的反问。我还从来没听到过哪个国家因为罢免主教练而使教练席出现过真空。西亚炒教练是世界之最,但从未因此缺少国家队主帅。很简单的原因,对于一个教练员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率领一支国家队,试问哪个中国教练不把国家队主教练当成是自己足球生涯的最高目标?有了苏永舜、曾雪麟、高丰文、徐根宝、施拉普纳,并没有影响戚务生上台的渴望,如今没有了戚务生,照样有很多人想当这个主教练,甚至败军之将徐根宝和苏永舜也很想重新证明自己呢。足协常务副主席讲了一番孩子话,不知道他对世界足坛的情况了解多少,但他至少应该知道战绩不佳换人是常规,也是东山再起的唯一希望,但中国足协放弃了这个希望。
同一次讲话,王俊生还说:“这次国奥队失利,责任不完全在于教练,主要是我们自己的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赢球,就不是实事求是。”俗话讲“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足协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到了球员身上,还顺便给球迷和新闻界戴上了一顶“不实事求是”的帽子。这未免有点下作了,至少是大帽子底下开了小差。回顾奥运会的几场比赛,明明是教练员指挥失误导致了失败,却偏偏指责球员技不如人,而足协在保护教练员的时候不惜攻击球员,这难免让人不齿了。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足协都难找到如此说法,中国足协又一回证实了它的“特殊国情”。
王俊生接下去又把话拉回来,他说:“这次国奥队的失利,我作为代表团团长,作为中国足协主持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失利的责任应该由我来承担,不能去责怪教练和球员。”这句话听上去很有风度,也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但实际上王俊生的这番话等于什么都没说,他要承担什么责任?鬼才知道,他只是把官场上的老一套摆出来罢了。我们历来是“责任由我来负”,到头来他还照旧坐他的常务副主席的椅子。真的要承担责任,足协常务副主席就该第一个下台。现在清楚了,失败了就罢主教练,谁还肯于?失败了就罢免足协副主席,谁还肯来干?看样子中国足球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除了戚务生和王俊生,再没有人有勇气有才能出山了。王俊生的结论对国奥是满意的,也就是说他对这次失败还是满意的,失败不是教练和足协的问题,是我们不行——不行也要干下去,因为“中国足球经过多次挫折,已经能够经受起失败的再次打击”。真是奇文共欣赏,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就是中国足协的结论性归纳。戚务生稳坐泰山,王俊生稳坐钓鱼台,中国足球可以经受得起失败的再次打击。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中国足协的世界杯情结(5)
随着亚洲杯赛的再次失利,国人对戚务生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而戚务生自己也心灰意冷,这无疑是调整人选的最佳时机。此时距外围赛小组赛尚有几个月的时间,一个有能力的教练完全来得及贯彻自己的思想,况且小组赛的对手毕竟不很强大,以中国队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战而胜之。面对全国的一片倒戚之声,面对戚务生的丧失信心,中国足协又一回错失良机,而恰恰是这一回延误,应该说最终断送了中国足球的法兰西之梦。我们再一次听到王俊生在闭着眼睛说瞎话:“从中国队在本届亚洲杯赛的总体上看,教练员在阵容布置、打法安排方面基本上还是准确的,以后的问题是如何把教练员正确的技战术打法思想贯彻到球员中去发挥出更大的威力。”这一回王俊生赤裸裸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什么都是正确的,只是球员不正确。而我们看到的是指挥上的全面崩溃,看到的是阵容布置、打法安排上的全面失误。中国足协大员居然颠倒了黑白,从头到脚卸掉了责任。以后的发展也完全说明王俊生的肯定是多么荒唐可笑,中国队完全放弃了亚洲杯赛上的战术打法,到英国去之后学到了“451”,把一种全攻全守的阵形改良成固守反击的打法,然后又回到了最初的“442”。
在十强赛的这段时间,中国足协也有过几次良机,但他们没有把握住这些机会,眼看着国家队自毁前程。
与戚务生的情况有所不同,戚务生是没有能力把握住机会,中国足协是不想把握机会,他们对冲击世界杯的信心不足是导致在决策上迟疑不决在行动上一错再错的根本原因。这些人把希望早就寄托在下一个四年上了,“1%的希望100%的努力”只不过是他们说给球员的,他们从来就没有从心里这样想过,这也是在沙特战平之后戚务生能讲出“1:1是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的真正原因。谁都知道中国战平沙特就等于失去了机会,但我们的指挥员居然还认为能够接受。沙特人对此大惑不解,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中国队出线了吗?
不知道这一回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还说什么,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像个好男儿一样跟全国球迷说一声问心有愧,然后辞职谢罪。
《中国足球梦难圆》 第二部分1997年10月31日大连金州(1)
前两天,也就是10月29日的晚上,沈阳下了雪。那是一种很诱人的感觉,雪花从空中飘落的时候,你感受了很温柔的心情。几十年来的每年冬天都要下雪,第一回下雪我总是要站在空旷些的地方迎接雪花落在脸上。雪花无缘无故就从天上落下来,天空在你的想象中当然是无边无际的东西,雪就是从无边无际的东西中间产生出来的,我总是感到世界的不可思议:怎么就会有雪这种东西呢?我讨厌科学的解释,很简单的原因,科学能解释很多东西,但唯独解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