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译按:中译本有张澄基居士所译《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收于《冈波巴大师全集选译》一书中。)
很遗憾的,迄今为止,格鲁派的开宗祖师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没有英译本。(译按:陈上师讲述这话时是1962年,而现在已有中、英译本。)这本论述详尽的钜着只谈及显教的大乘法;(金刚乘的教法则含括在他另外一本钜着里,就是《密宗道次第广论》)它依据众生的根器,把修道做了透彻的区分,它所开示的三种修行人为:
下士夫:
下士道的初修业者必须修四思惟(译按:亦称“四种反省”、“四转心念”)。
他应先思惟人命无常,得到好的转生是很稀有的;在六道轮回中获得人身是很难得的;以及应思惟能听闻到佛法的众生是何其稀少!
下士夫接着应思惟三恶道之苦;且应思惟饿鬼、畜生及地狱有情各别所受的饥渴、无知及刑罚之苦。
他应思惟万法虽空、但所作业行报应不虚。如果没有证得空性,则苦、乐的业果是延续不断的。
最后,下士夫应殷切地忏悔所造的一切恶业。
中士夫:对中士道的修行人而言,他必须思惟两种教理:四圣谛,以及了解十二因缘的缘起关联。
上士夫:上士道的行者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愿菩提心”,或说是智慧的生起及开展。第二个是“行菩提心”,以六度,四摄来行神圣的救渡事业。四摄法全是前行: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及同事摄。此论对六波罗蜜多有详细的叙述。先前我们已提过,前四度是前行。
最后要介绍的是中国的智者大师,他曾在天台山住了很久,他的师父(译按:慧思禅师)所领悟的禅理由他发扬光大,所以依山为名,取名为天台宗。对于那些不但需要修习禅定,却又不幸地有很多错误见解的西方人而言,了解智者大师的天台教观会很有助益,智者大师很完整地开示了习禅的基本条件。
陈先生在此语锋犀利地评说:
很多西方人似乎被一些日本学者误导了。这些日本学者是谈了点禅学,但是对于开始习禅的人应具备的基础却极为省略。因此有许多自诩为懂禅之徒,却对前行一无所知。想获得禅的真实证验,非得先要把前行彻底圆满不可。天台宗的教法很完整地把必须具备的基础呈现出来,非常适合西方人或是具有邪见的人研读。此处所说的邪见是诸如:否定神明的存在,否定死后有一个因缘具合的“神识”,否定有来世,否定出离的必要。因为缺乏前行而产生的种种邪见全被天台宗彻底巧妙地驳斥了。
智者大师有一本讲实修的钜着《摩诃止观》,广泛地对各种不同习禅阶段做了论述,并加以分成前行和正行二部分。另一本篇幅较短,对初学者极有帮助的著作是《小止观》,被收在Dwight Goddard所译的《佛教圣经》(Buddhist Bible)一书内。后来又被Lu Kuan…Yu(音译:卢观羽)编在他所译的《中国禅修的秘密》
(Secrets of Chinese Meditation)一书中。《小止观》(又名《童蒙止观》)内有十章,都是简要的说明,前五章是:
(1) 具缘(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及近善知识)
(2) 呵欲(呵去色、声、香、味、触五欲)
(3) 弃盖(摒弃贪欲、嗔恚、睡眠、掉举、疑五盖。)
(4) 调和(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及调心五事。)
(5) 方便行:欲、精进、念、巧慧及一心。
这五章是往后各章正修的前行。
对习定及其前行开始发生兴趣的人,都应好好读这本篇幅不多却很有助益的书。
我们讨论了三乘佛法:从小乘教法,谈到大乘,最后谈到金刚乘的教示。在每一乘中我们都看到实修之前必得要有前行的工夫!
现在我们由三乘佛法的顶峰上往下巡视,来讨论前行,先在正法之外的种种宗教之间来研讨,再谈关于世间的学识。
D。 其他宗教的前行
在佛法之外的其他宗教,依其体系,虽然只包涵一些不完整的心灵教授,但一定仍含有一些前行,做为他们教内禅修的准备。这里要提的证据,并不打算包罗万有,只是选一些例子,来提醒大家注意到所有宗教的导师也是强调修行前得要有稳固的基础。
印度教:它有很著名的八重出世修炼,也称八重瑜伽,这是在他们的瑜伽经论中经常提到的。前五个阶段是后面三者的前行,因此(一)禁制、(二)劝制、(三)坐法、(四)调息、(五)制感 是(六)执持、(七)静虑和(八)三昧的前行。
尤其是后三者,好像和佛教的修行有对应之处。而且印度教教义对此三者的描述,显示它们和佛教的奢摩他、三摩钵底和三摩地是相似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只因为它们的次序相同,就以为它们有相同的内涵。(即使在印度教内部,也有许多的派别,他们使用相同的名词,却赋予截然不同的意涵。)
在耆那教中,有六个步骤。前四个步骤是后二项的前行。前四项是:悔过,舍离,赞颂可敬的圣者,以及礼敬圣者。上述的四个前行完成之后,便接着修三昧,直至最后放弃对身体的恋执。 (译注:耆那教,约与佛教同时兴起,自称是永恒的宗教,即中国佛经新旧译中所称之“尼干外道”、“裸形外道”、“宿作因论”等,今所有中文资料皆从Jaina,音译作“耆那”。)
孔子教导弟子的前行有:
“博学、审问、慎思及明辨”,这些是下一项“笃行”的前行。此外,为了澄清他的本意,他曾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他又曾更仔细的说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相当于奢摩他),静而后能安(相当于奢摩他的轻安觉受),安而后能虑(相当于三摩钵底),虑而后能得(相当于三摩地)。”(英文读者请看,由James Legge所译的,〝The Four Books〞(四书)中的〝The Great Learning〞(大学)1~3段)。
虽然孔子所教的没有佛法义理那么的精深,但他的说法很明显地符合同样的先后次第。其实由孔子一开始就清楚地强调有“始”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他的智慧了。
在基督教的圣经和福音中,很少提到习定。《圣经》中的确有“Meditate”一词,它很特别,而且和佛教的解释不同。在詹姆士王(King James)的英译本中,这个字出现了十三次,但它的意思是“想到”或“沉思”。
甚至也有“思虑之魔”(meditative evil)的词汇,但意义完全是非佛教的。
在整本《圣经》中,Meditation只出现了六次,其中两次是在《新约圣经》之中,但并非用于宗教的意涵。在基督教词汇中,最接近“禅修”意味的词汇就是“祈祷”。(和巴利文及梵文的佛教术语比较之下,此语的用法是很不精确的。)
在罗马天主教的祈祷书中,有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刑时的十四站瞑想。这种瞑想只是一种专注的思念,其内涵是散漫的,只属于第六意识的通常运作而已,缺乏由奢摩他引生的力用。
在一本英国教会教义及修习的手册中,列出了发展瞑想(Meditation)的四要素:注意(attention)、向往(aspiration)、应用(application)及行动(action)。第一个“注意”是指对文义的思索;第二项“向往”指的是把任何所学的内容,转化为内心的祈祷;第三项“应用”指的是要去思索“这对我的生命有什么意义?”;最后,“行动”是指把内心和神的沟通所得的启示加以实行。
向往似乎有点和禅修相似,而其它三者看来则是相当没有系统的前行和后续。(看W。 H。 Griffin Thomas所著的《The Catholic Faith》《天主教的信仰》第99页。)
E。 世间事务的前行
最后,我们来谈世间事务。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在世间法的范畴,要完成任何工作之前,都必定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由饮食到死亡都是如此。
首先,我们以新生上学为例吧。上学前,学生本人或其父母都得做许多准备:选学校、向校方申请入学、和校长会面、参加入学考试、买新衣服等。在小孩正式入学成为新生之前,有一大堆事要顾及和处理。为了一件世间俗务就需要做这么多准备,那么想证得三摩地,岂不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吗?
再回到这个例子上来。每个阶段的训练都是这个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了小学教育的基础,他可以准备进语文学校或是专科学校,然后还可以再上大学。所以我们不该以为前行和成果是静态的因素,而要视修行是为更进一步的修行而练习的。这样生命才能有丰硕的成果。
有一首诗,谈到饭食之前的预备工作。
陈先生微笑着,按着他的笔记开始朗诵。听了第一句,听者和笔者也笑了起来,因为我们听到的是:海象说:“我们最需要的是一条面包,再有些胡椒和醋就真是太好了。亲爱的牡蛎,如果你已准备好了,我们就开始用餐吧。”(路易斯卡罗所写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陈先生开怀地笑了起来,感染了我们二人也跟着笑了。接着他很严肃的说:
这里要问的是:“你准备好了吗?”若仔细检讨,我们的一生似乎都在问这个问题。即使在很匆忙的时刻,如赛跑者在比赛前蹲在草地上准备起跑时,也被询及:“准备妥当了吗?”在这么紧张的一刻,准备也是必要的。
此外,无论何时及如何发生,当我们辞世时,有好多事还没做,却少有准备,就如同雪莱(Shelley)在他的悲剧作品《仙希》(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