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依依话别完毕,单等面包车一到,即随队出发。正是紧要关头见英雄,马俊仁劈面而来,冲着曲云霞就说:“曲云霞,你这是干啥?你为啥也要离开老师?昨晚你不是没有跟她们一块儿行动吗?现在你瞎跑个啥!”曲云霞觉得有些惊异,转而很不高兴地说:“怎么,刚才这不是你们集体决定的?走不走又不是我自个儿的主意,你冲我发什么火!”
“你自己想不想背叛老师?”马俊仁紧跟一句。
曲云霞随口说:“我又没说自个儿一定要走。”
“好!”马俊仁提高嗓门,“曲云霞自个儿没说走,没说走就留下!留下我给买别墅!说话算数!”
曲云霞便站着不动了,她的思想负担不轻呢。
马俊仁当即与崔大林商量:曲云霞自己没想走,她完全可以在大连继续练,我考虑她应该留下来,你想想,留下来对舆论讲,好处还是多!
崔大林和孙玉森没有表示反对。时间已近夜里ll时,啥也顾不上细细商量了,既然一个愿意留一个愿意收,那就啥也甭说了。留下就留下,有情况随后再商量。
就这样,曲云霞把铺盖卷重新搬回到宿舍的床板上。
全体上车!
面包车的大灯打着了,两道光柱穿透夜幕。王军霞提出应首先开到雅居宾馆去。’
全体队员默默地把运动包从宾馆房间提出来,装入车中。有人还在抹眼泪。
留守雅居宾馆的两位小队员——姜波和尹莉此时毫无思想准备,既然曲云霞不走,就留下一块练吧!于是二人稀里糊涂留在了大连。她们和曲云霞合一块儿,仨人还是一个队呢。以后不久,大连的人马由少到多,新的马家军又渐渐壮大起来,这是后话。
马俊仁向人们挥动手臂,眼瞅着崔大林的奥迪轿车和载满哀兵的面包车一前一后,向北,驶上沈大高速公路,迅捷地消失在黑沉沉的夜幕中。马俊仁顿时感到孤独万分,他两眼发酸,大滴大滴的泪水滚滚落下。
现在句号可以划圆了。
在我所见到的王军霞所有的日记中,关于这一天的记载是最长的一篇。在日记里,我们有幸看到了她当时的心声:
1994年12月13日。凡事都有意想不到的变动,我组出了大乱子。队员们一扫往日温柔的模样,满怀激愤与委屈,全体向马导提出不干了!多年来压抑在心中的苦与恨,一股脑全都吐了出来。马指导,你太毒,你太狠,你太没有人情味了!就像我们日夜祈求的那样,我们也不想离你而去。这一切,我们只好哭着说: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敞开心胸说,我们对你怎么样,你对我们又如何?你把我们当狗、当驴、当奴隶,可我们也是人啊,我们也有自尊!……你下半夜一点钟离开,我们两点钟往外搬运行李,3点左右全部退出基地。当时,每个人虽然有着终于逃脱的兴奋,但更多的是留恋与悲哀,大家嘴里不停地说着:马导如果多少给我们一丁点儿爱心,我们也不会离开他!我们更不愿放弃大家多年来辛辛苦苦创下的事业,然而,我们实在忍无可忍了,我们要高声大喊:“我们是人,不是畜生!我们需要关心、爱护,我们需要人身自由!”我们也曾尝试着感化你那颗变质的心,然而一切却都白费。我们只有强忍内心的悲痛,和你挥泪告别。
但是,马指导请你放心,为了国家的声誉,我们会知道该怎样去说怎样去做,你辛苦了大半辈子,我们决不想整你。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把我完完整整送回家就行了。马导,我们走了,今后不在你的身边,只希望你多多保重身体,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太劳累,没事了多关心一下曲云霞。你培养我们这么多年,我们的成功有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确不是要整你,只是我们渴望有一片自己的土地,自由地开发自己,表现自己。真对不起啊!
再见了,那段悲伤的记忆……
王军霞的笔触如泣如诉。她们很矛盾很痛苦,却最终执意不悔地告别了昔日的辉煌,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心潮时起时伏。
一支从东方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然而却举世无双的英雄团队,就这样自生自灭,在仅仅辉煌了短暂的一年零四个月之后,全军溃散,不复存在。“马家军”这个曾经响彻云霄的名字,将载入中国体坛历史那厚厚的档案之中。后人将一遍遍深情地抚摸这光辉而又悲凉的一页,默默地洒下一拥热泪。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生活将重新开始于我们艰难的脚下。
就在兵变之后不久,我前往大连基地结识了马俊仁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非凡人物。此生中我为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朋友而骄傲而自豪。他来自于生活的最底层,他没有读过几天书,却能干出一番震惊世界雄视天下的千秋伟业,他该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骄傲和自豪。记否1993年的8月在德国她们奋勇夺走了1500米、3000米和10000米3块金牌,而且3000米比赛的前3名居然全部是中国人,3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在斯图加特的上空!同年9月,在祖国的首都,他指挥着巾帼英雄们大举突破世界纪录,将中国人奔跑的成绩推上了1500米、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颠峰,并且很可能还是下世纪的颠峰!同年10月,马家军又囊括了世界马拉松大赛的前4名,3面五星红旗又同时在西班牙的上空高高地飘扬……还是这一年,举世瞩目的欧文斯杯奖给了中国姑娘王军霞,为整个亚洲人争得了巨大的光荣。马家军的姑娘们所开创的奇迹令举世惊愕,令海内外每一个炎黄子孙共荣耀。万分遗憾的是,马家军的不幸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马家军的悲剧。竟是我们中国的悲剧,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在马俊仁身上,在马家军十几位姑娘身上,包括在她们的家长身上,在马家军周围的诸多人士身上,同时显现了我们民族的许多致命弱点和许多千古尘埃,我们足以创造辉煌的胜利,我们却难以避免惨痛的灾难,我们常常豪情万丈,我们又常常昏庸迷惘、我们常常奋发图强,我们也常常固守桎梏,我们常常无敌于天下,我们更常常自溃于内伤,我们总是生生不息思进取,我们总是代代骄满做夜郎,我们同时这样,我们同时那样,我们的敌人不啻就是我们自己啊!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我欢笑,我悲伤,我活着,我死去,我永远放声歌唱,我此生满怀悲伤……
就在我昼夜伏案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时有许多关于马家军的新消息不断传来,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种种消息的传播又因人而异评价不一。马家军的故事肯定仍将风云变幻发展下去,似乎这部足够冗长的报告文学也将没有终结。而去年冬日里,我独自走过一趟陕西黄陵,那一路上,黄土地风沙滚动,黄河水浊浪排空,我仿佛看见汉军浩荡旌旗蔽日,有战鼓雷鸣于耳畔。及至黄帝始祖庙前,看天鼎、地鼎、人鼎,三鼎高高坚不可摧立于祭坛,顿时感到我中华民族物竞天择生存伟力将永无止境,英雄豪杰层出不穷,千载豪歌代代吟唱,还是可以乐观一些的。凭将士气抉中夏,泪洒山河对北风,我的笔不会写到生活的尽头,马家军必将后继有人。此书可以杀青矣!坚信时不多久,自有雄兵十万铁马八干,腾跃国旗飞扬,国歌传唱,远东的朝阳更辉煌。我们的脚步终将和世界上先进民族的步履错落有致相当生动地走到一起。
于是我们忍不住一遍遍发问:是谁重创了马家军?你说,究竟是谁。
第十八章 再造马家军
兵变后分光吃净,薄熙来慷慨解囊。闫福君人生谱新曲,王军霞奥运再增浑。毛德镇老来悲喜交加,马俊仁潮头重振雄风。
对于马家军的滔滔叙述我早已疲惫不堪。在1995年底,我写到上一章末尾,此书自当结束,次年春日做过一遍修改,我便逃离了悲剧苦海。做为休整,我重招旧部搭起班子,拍电视纪录片去了。拍电视片近乎是体力劳动,脑子则可以清闲许多。所不幸者,数载春秋逝如电,眨眼间又是1998年春节,此书迟迟难以出版面世。我尽量以平常心待之,写作唯尽心而已。短期内,出书人拿不准行情,瞻前顾后,便搁一搁无妨。如此平常心;气儿我在过去竞难以做到,实可惭愧。不久前,我一向尊崇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刊《中国作家》以及与之息息相通的有关出版社振奋了精神,嘱我后续一章马家军近况,与读者进一步拉近距离,即出此著。我也觉得从马家军兵变至今,已是3年时光,3年间这支受伤团队又挣扎着踏过了崎岖的道路,马俊仁和王军霞等人渐次揩干了身上的斑斑血迹,这中间要讲的话自然不少。我有兴趣亦有责任继续向读者报告他们的人生故事。
1998年春节刚过,我又一次踏上了辽东半岛这片瓷瓷实实的冻土。3年前我初来探营,也是万物冬眠待醒节令,寒风残阳,记忆如昨。体坛王气在辽宁啊!那时看马家军尚且人事疏生,而今已是老友成群,这番寒风里,就多了徐徐吹来的暖意,就多了几分人间亲近。而遥想当初辽宁体委上下、马家军团队内外,实在是经历了过于严酷的霜刀雪剑,马家军险些全军覆灭在自我所杀之中,险些淹没在大社会的悲惨遭际之中。
当时,兵变事发,电波飞传天下,骤然间在国际国内引起了极其强烈反响。事情昨会是这样呢?一时间街谈巷议,评说蜂起。尤其令人沉痛的是,在兵变10多天以后,马俊仁尚且没有来得及清理一下纷乱思绪,鞍山方面竟传来老父病故的噩耗。1994年12月29日夜,马俊仁治丧结束驾车返回大连,此时他早已极度悲痛劳累,不慎又翻车于沈大高速公路,夫妇二人均受重创,又经紧急抢救万幸脱险。实在是祸不单行。马俊仁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