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没学过驾驶的阿罗汉来开,谁敢坐?所以说后得智还是要学的。无事不知是指本觉真理而言。

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本体无法可说,可以起无量的恒沙妙用。无事不知,无法不说,无法可说而说法,是名说法。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这是《金刚经》的原文。讲到一种状况。某善男子善女人因为先世的罪业,应该堕落恶道。但是他在今世受持读诵《金刚经》,受到他人轻贱。因为受到这种轻贱,他本人先世罪业,即为消灭,不但如此,他还能得无上正觉。这是讲持颂《金刚经》功德之大。堕落恶道之重罪,因颂经时为人轻贱而全部消灭。重罪轻罚之后得大利益,大受用!这是字面一层意思。

大珠和尚讲解《金刚经》这段原文说:因为今世受人轻贱,发心求道,持颂大乘佛法《金刚经》,无明灭尽,三毒不生,本心明朗,更无杂念,自然解脱,当证菩提。今世你修行佛法,如果不灭贪嗔痴三毒,先世罪业消灭不了。灭了三毒贪嗔痴,先世的罪业就会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识 。比如有人因为未遇到大善知识,唯造恶业,清净本心被三毒无明所覆,不能显了,故云应堕恶道也。以今世人轻贱者,即是今日发心求佛道,为无明灭尽,灭掉无明,破掉无明,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无乱念,诸恶永灭,故以今世人轻贱也。灭掉三毒,无明灭尽,三毒灭了,无明即灭尽。乱念不生,即妄念不生,自然解脱。故云当得菩提。

此段经文还有深层内涵,师父再细说一下:什么叫作大善知识,善知识与大善知识不同。善知识是劝你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这样的人叫作善知识。大善知识是直指你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师父,叫大善知识。你如果以前没碰到大善知识,没有碰到给你讲见性成佛大法的人,你所造的罪业没办法灭!虽然说心体本来清净,你不见性,无明就破不了!无明破不了,佛性清净心就显现不出来。所以你还是跟着因果堕入恶道。

但是今世你有缘碰到大善知识,他指导你发菩提心,诚求佛道,顿悟明心见性,消除三毒,你先世的这些罪业,就能够消灭。为什么?大善知识加持你生起“空性见”定解,你真正明白万事万物,本来是空,一切罪业本来就空,回光一照,就什么也没有了。这就是自然解脱。讲的是这个意思。

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你确实能够即生成就!如果听到见性大法的话,当下就成就!本无生灭,一切无明一切迷惑破除的话,你所有的贪嗔痴,当下就融化没有了,不用隔生多世,今世必定能够成就。

又云如来五眼者何?

答: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色就是一切的境界。见一切的境界心中十分清净。清净就是不污染,看一切东西,你的心不受污染的话,就是肉眼通。肉眼就能见性,你肉眼看一切东西,见一切相就是见性。见一切相,一切相毕竟空就是见性。

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一切法的本体毕竟空,你能这样看的话,那就是天眼。于诸色境,就是在一切境界当中,乃至善恶,就是善恶好坏爱憎,悉能微细分别,微细分别就是能用智慧微细的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慧眼就是拿智慧去分别一切万法,分别诸法相。对于微细诸法相,全都能分别清楚明白,但是于第一义并不摇摆晃动,不受染着影响。这样就是慧眼。

见无所见,名为法眼。见一切东西无所见,闻一切声音无所闻,闻而不闻,见而不见。能做到这样,就是法眼开了。

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见一切东西无见,见一切东西无所见。什么都无所见,却没有这种无所见的想法。这样就叫佛眼。没有能所,无能见无所见,无见亦无所不见,心里也没有一个无所不见的想法。这样的话就是佛眼。

又云:大乘,最上乘,其义云何?

答:大乘者是菩萨乘,最上乘者是佛乘。大乘是菩萨修行的法轨。最上乘就是一乘法,一乘法就是佛乘,成佛之法。

又问:云何修而得此乘?(指佛乘)如何修才能得到佛乘呢?

答:修菩萨乘者,即是大乘。证菩萨乘,更不起观,至无修处,湛然常寂,不增不减,名为最上乘,即是佛乘也。最上乘就是见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至无修处,无修处就是无修可修之处。由菩萨乘的修行而显我们的自性本体,所以说是菩萨乘。大乘的菩萨行,因为你一修之后显现佛性,佛性本体无修!所以,不需要起观,不需要起住,至于无修地。无修地就是见到我们本来面目,真如自性。无修而修就是不需要修,本自圆成,虽无修与修无别,本来湛然常寂,从来不增不减,称为最上乘,就是佛乘也。

问:涅槃云:定多慧少,不离无明。定少慧多,增长邪见。定慧等故,即名解脱。其义如何?问的是定与慧的用量关系如何掌握。定慧相等,定慧等持。是为恰当。意义上如何理解行持?

答:对一切善恶,悉能分别是慧。什么是慧?对一切善恶不是不知道,对所有的好坏,善恶,爱憎,高低,东西南北等等,这一切二元世界,他都能够辨别清楚,这就叫慧。如果只注重修慧,例如颂经,大量闻思佛经论典,深悟苦想法理真谛,没有禅定地把持稳定,行者很容易生起狂慧妄想。如氢气球下失去重物,顿时高飘无边际。

於所分别之处,不起爱憎,不随所染,是定。即是定慧等用说。定慧一体。“善能分别一切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就是定慧等持。善能分别诸法相是慧,於第一义而不动,是定。果能如此,就是定慧等用。如果能够分辨事物却又粘上去,这个慧就不是真慧。心一点不动,一个念头不起,对一切事情不能够分别,那就是缺少慧。有定但是定慧不等持。过于沉溺定境,远离现实,杂念虽少,却无法起用,不能弘法利生,死水不藏龙,修成傻子痴子,土木金石,完全丧失成佛的真谛。

又问:无言无说,即名为定,正言说之时得名定否?

答:今言定者,不论说与不说常定。何以故?为用定性言说分别时,即言说分别亦定。如果你以定性去言说分别,那么你正在说的时候也在定。无论言说不言说,常在定中。你真正能定的话,言说的时候能定,无言说分别亦能定。

若以空心观色时,即观色时亦空。若不观色,不说不分别时亦空。乃至见闻觉知,亦复如是。观色就是观一切境界。不管是观或不观,一切色皆空。以了知一切皆空之心观一切境界时,一切的境界本来是空。不是你观它才空。你不观,它也是空。你不分别它,它本来就空。不去谈论,不去分别时也是空。这一切直至见闻觉知,都是这样,自性本体毕竟空寂。

何以故?为自性本(加一本字)空,即于一切处悉空。空即无着,无着即是等用。无着就是定慧等用,如果你一切处不粘着不执着,就是定慧等用。

为菩萨常用如是等空之法,得至究竟,故云定慧等者,即名解脫也。今更为汝譬喻显示,令汝惺惺得解断疑 。惺惺就是清清楚楚。用譬喻显法理,让你能够清清楚楚地,把这一些迷惑的东西解除掉。

  譬如明鉴照像之时,就是镜子照相之时,其明动否?不也!不照时亦动否?不也!无论明镜照物不照物,明镜的光都是如如不动。照物的时候,虽然这个物在镜里走,晃啊晃的,但是明镜不动。不照物的时候明镜也不动。明镜比喻我们的自性,你的心对境的时候,很多的境界,车马人众来来往往,一切的山河大地都在变化,都是你自性的显现。但你的自性不动。

你的自性定在那里,不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自性不动。不照时动不动?不动。照时动吗?不动。

何以故?为明鉴用无情明照。无情这里指的是无情物,无情物是什么呢?是如如不动。有情为动。明鉴就相当于无情一样。明照就是不着相,如如不动就是不着相。明鉴为明镜用如如不动,不着相。

所以照时不动,不照亦不动,何以故?为无情之中,无有动者,亦无不动者。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前面这个无情你要把它理解成为无情物,它本来就不动,另外一个理解为我们本体自性,湛然空寂,圆明不动。既是如如不动,不管你外面有动没动,它都不动。

又如日光照世之时,其光动否?不也!若不照时动否?不也!何以故?为光无情,故用无情光照,所以不动。前面的“为光无情”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就是不动。自性光普照就是观照。不执着外面的一切境界,自性的光,就朗照三千大千世界。

所以不动,不照亦不动。照者是慧,不动者是定。照者是用是慧,不照者就是定。定是体,照是用。

菩萨用是定慧等法得三菩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就是定慧等持。起用的时候,观照一切,分别一切,本体不动,如如不动。这样就是动中有不动,不动中照样分别,不动中照样动,就是定慧等持。菩萨用定慧等持之法便能得无上正等正觉。

故云定慧等用,即是解脱也。如果能定慧等用,那就是解脱。面临一切境界,你能善于分别一切诸法之相,而于第一义你的真心如如不动,做到这样,你就解脱了。什么境界到你面前,你的心不动,更无憎爱烦恼。不动的意思就是不执着,不是不起念。

今言无情者,无凡情,非无圣情也。谈到无情,是说无凡情,不是没有圣情。有人说真开悟的人没有感情,没有正常人心。根本不是这样!一个人开悟真正明白之后,同体大悲之心,自然生起,压都压不住的!因为一切众生同体,为同一自性本体化生。无论是否有缘,是否有血源亲情,无论过去是否认识,相互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