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故事会2006-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盥硪剑蛭笔彼偷揭皆旱奈壹负趿坎坏窖梗源蛔驳孟窀霰窈!�
  哥哥们已经在为我做后事准备了,可是爹坚决撕碎了哥哥们为我买来的丧衣,他急速地打着手势,告诉他们:“你们的妹妹不会死,她今年才22岁,我们一定要救活她!”他要哥哥们把他的意思转告医生。 
  可是医生听了之后仍然表示无能为力,医生说:“这姑娘能被救活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你们家属一定要有思想准备,而且这个抢救要花好多好多钱,还不一定能见效。” 
  哥哥把医生的意思翻译给爹听,爹立刻就跪在了地上,又马上站起来,指指我,高高地扬扬手,再做着种地喂猪割草推磨等等活儿的姿势,然后翻出已经掏空了的衣袋,伸出两只手使劲地比划着。哥哥把爹的意思告诉医生:“我爹说,求求你们救救我孩子,你们一定要救她。我会挣钱交医药费的,我能干各种活儿,我有钱,我现在口袋里就有四千元钱。” 
  医生握住爹的手,摇摇头,表示这四千元钱是远远不够的。爹急了,他指指哥哥嫂嫂,紧紧握起了拳头:“我们家不是我一个人,还有他们,我们全家一起努力,我们一定能做到。”他又抬头指指屋顶,低头跺跺脚,“我有房子,可以卖掉,就算倾家荡产,也一定要把我女儿救过来!”他转过身,对我大哥比划了一阵,大哥哭着对医生说:“请医院相信我们,我们绝不会赖账的,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把钱凑齐。” 
  平时看惯了生生死死的医生们,此刻都被我爹感动得泪流满面,我终于没有转院,直接被推上了手术台。手术中,爹寸步不离地一直守在手术室外面的走廊上,忍着满腹的焦虑,满嘴起了大泡,却没有掉一滴眼泪。 
  手术进行了十多个小时,一定是爹的父爱感动了上苍,天也怜我,我终于活下来了!可是在手术后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昏睡不醒,近乎一个植物人,爹就用粗糙的手轻轻地为我按摩,用不会发音的嗓子一个劲儿地对着我“哇哇啦啦”地呼叫,他是拼命想把我叫醒过来。为了让医生护士对我照料得更好,每次哥哥来换陪护的空当,他就赶回家去做热腾腾的水豆腐,拿来送给所有的医护人员。尽管医院里有不准收病人东西的规定,但面对如此质朴而真诚的表达,医护人员实在不忍心拂了爹的这片心意。 
  为了筹齐我的医疗费用,爹走遍了他卖过豆腐的每一个村子,用他大半生做人的忠厚和善良,赢得了足以让我穿越生死线的支持,热情的乡亲们纷纷拿出钱来,而爹也毫不马虎,用记豆腐账的铅笔,歪歪扭扭却认认真真地在小本子上一笔一笔记下:张三柱,20元;李刚,100元;王大嫂,65元…… 
  当半个月后的这天清晨,我终于睁开眼睛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瘦得脱了形的老头儿,张大了嘴巴,因为看到我醒来而惊喜得“哇哇”大叫的神情。我的爹啊,就在我遭遇车祸的这半个月里,他整整老去了二十年。 
  后来,我剃光了的头发慢慢长出来了,爹抚摸着我的头,慈祥地笑着。曾经,这种抚摸对他而言,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啊!等到半年后我的头发勉勉强强能扎成小刷子的时候,我拉过爹的手,请他为我梳头。爹兴奋得脸涨得通红,那双做惯了豆腐的手立刻变得笨拙了,半天也没梳出一个他满意的样子来。可我不在乎,就晃着爹给我梳的小刷子似的头,坐上他的用豆腐车改成的小推车上街去。有一次,爹半路上停下来,转到我面前,做出抱我的姿势,又做了个抛的动作,然后捻手指表示点钱,他要把我当豆腐卖咯!我故意捂着脸哭,爹就无声地笑起来,我隔着手指缝儿看他,他笑得蹲在地上。 
  这个游戏,一直玩到我能够站起来独立走路为止。 
  现在,除了偶尔的头疼外,我已经恢复得十分健康,爹因此得意不已!我们一起努力还完了欠债,爹也搬到城里和我一起住了。只是他勤劳了一生,实在闲不下来,我就在附近为他租了一个小棚屋做豆腐坊,我爹做的豆腐香香嫩嫩的,块儿又大,可受大家喜欢了。我特意给他的豆腐车装上电喇叭,尽管爹听不到我清脆的叫卖声,但他心里一定知道他女儿的声音是这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所以每当按下电喇叭按钮的时候,他就会得意地昂起头来,脸上洋溢着极度幸福和知足的神情。有好多次,我真想好好向我亲爱的爹忏悔我当年对他的歧视和记恨,可是看到他这么快乐,我都不忍再向他旧事重提了。 
  我常想:人间充满了爱的交响,我们倾听、表达、感受、震撼,然而我的哑巴爹却让我懂得,其实,最美的音乐是无声,那是不可怀疑的力量,把我对爱的理解送到最高处。 
   (推荐者:庞嘉良) 
   (题图、插图:安玉民)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03月 TOP              故事会            
    故事会        》》》 2006年第6期   铲地皮  作者:东 流  字体:
【 大  中  小 】  
 
    
  刘亦守喜欢收藏,平时眼勤脚勤,有工夫就跑偏僻乡下,专门去“淘”自己喜欢的宝贝,俗话把这叫“铲地皮”。数十年来,靠着这铲地皮的办法,刘亦守陆陆续续搜集到了三百多件藏品,其中尤以价值七位数的金胎紫铜香炉为最。渐渐的,他在圈子里有了名气。 
  这天,刘亦守和往常一样,吃罢早饭就甩腿去古玩市场,在那里转悠。转到一个拐角处时,突然发现那里的地摊上有一块青玉令牌,这玩意儿是自己藏品中没有的,于是便蹲下身来细看。 
  这是一块民国时候由某省都督签署的一笔上亿资产的解冻令牌。按说民国时候的东西收藏价值应该不是很大,但既然能补自己家中藏品的空缺,为何不买下它呢?于是刘亦守便和铺主讨价还价起来,最后居然“杀”到原价的三折,以150元钱成了交。 
  付了钱,拿过令牌,刘亦守一边悠悠地继续在市场里转,一边不时得意地停下步子,端详手里新觅来的东西,周围人都以为他得了什么宝贝,纷纷拥过来看。有个年轻人也上来凑热闹,谁知只一瞥,就顿时大惊失色道:“先生,您这块令牌卖多少钱?您开个价,卖给我吧!” 
  刘亦守抬头一打量,这个年轻人三十来岁年纪,一脸斯文样,不禁笑道:“小伙子,东西自然是喜欢了才买下来的,怎么能转手就卖了呢?我不卖的!”说完,他就把青玉令牌揣进怀里,甩开大步朝市场外走去。那年轻人不死心,跟在后面一路追着说:“先生,您就开个价嘛,出多少钱我都愿意买啊!” 
  刘亦守原本买下令牌只是给自己补个收藏的空缺,现在被小青年这么一追,心里不由打起了“格愣”:莫非这令牌有什么来头?那就更不能轻易卖了。他收住脚,回头对年轻人说:“你死了这条心吧,我说过不卖就不卖,别缠着我好不好?”年轻人还是不肯停步。 
  街边正是一家茶馆,年轻人对刘亦守说:“先生,您能不能赏脸进去小坐片刻,让我给您说说我为什么非要买您手里这块令牌的理由,好吗?”刘亦守看他的神情,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心想:也罢,就是不卖给他,听听关于这块令牌的来由,总也没有什么不好啊!于是就跟着年轻人进了茶馆。 
  年轻人要了两杯龙井,和刘亦守面对面地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就开始讲述起来。其实,关于这块令牌的来由并不复杂,这年轻人姓华,叫华为,华为的曾祖父当年就是这个都督手下一个师的师长,很得都督的赏识,后来有一天,都督私下里交给华师长这块青玉令牌,让他去国库提款,孰料返回途中,华师长手下一个军官竟监守自盗,深夜带人窃取令牌和钱款悉数潜逃,于是后来众人都说,是华师长故意伪造都督的令牌去国库提款。华师长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只好饮恨自尽…… 
  华为讲完缘由,神情凝重地对刘亦守说:“先生,这块令牌对您的收藏来说也许无关紧要,可对我们华家来说,它的意义就不同了。三年前我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省城开起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自从手里有了点钱,我就发誓,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当年的这块令牌,一定要还我曾祖父一个清白。”说到这里,华为打开随身提包,拿出一张支票,“刷刷刷”填了一个数字,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然后把它推到刘亦守的面前。 
  刘亦守一看,愣住了:支票上的数字是“6”后面加4个“0”,整整有60000! 
  华为笑笑,说:“这笔钱我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我做过古玩市场的调查,这种青玉令牌最多不会超过1000元,今天是天老爷让我撞见了您,我用60倍的价买下它,我想您应该不会吃亏了吧?” 
  刘亦守听了华为的述说,想想自己半天不到的时间,150元居然变成了60000元,这是哪世修来的发财缘分哪!何况这令牌也不是什么真正值钱的东西,这种赚钱的机会谁也不会放弃。于是他嘴里客气几句,就收下了支票,然后把揣在怀里的青玉令牌拿出来,给了华为。 
    
  有了这样的机缘,从此刘亦守就主动和华为交起了朋友,常常请华为到家里作客,给他看自己的藏品,总想什么时候再能从这个有钱人手里讨得便宜。华为呢,也好像渐渐对收藏有了兴趣,刘亦守每给他看一样藏品,他都赞叹不已,拿在手里轻轻地抚摩着,显出爱不释手的样子。每每这种时候,刘亦守就得意得心里要发狂,忍不住给华为一一介绍自己是怎么“铲地皮”把这些宝贝给“铲”回来的。有一天,刘亦守终于把自己的藏品之最金胎紫铜香炉也拿出来给华为看,华为竟惊羡地叫出声来:“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也能铲地皮铲回来啊?”刘亦守“嘿嘿”一声道:“不瞒你说,这是我去宜兴乡下铲地皮的时候,从一个老太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